多學科聯合微創修復病例報告3
牙周炎是臨床較常見的口腔疾病之一,當牙周炎發展到一定程度時,造成前牙移位,影響了患者的咬合功能及美觀,使其心理健康受到影響,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對于前牙移位患者,采取常規的牙周基礎治療效果有限,無法完全糾正前牙移位,有研究證實,將牙周治療與正畸治療聯合應用于牙周炎所致前牙扇形移位治療,能有效提高治療的效果。 ......閱讀全文
多學科聯合微創修復病例報告3
?牙周炎是臨床較常見的口腔疾病之一,當牙周炎發展到一定程度時,造成前牙移位,影響了患者的咬合功能及美觀,使其心理健康受到影響,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對于前牙移位患者,采取常規的牙周基礎治療效果有限,無法完全糾正前牙移位,有研究證實,將牙周治療與正畸治療聯合應用于牙周炎所致前牙扇形移位治療,能有效提高
多學科聯合微創修復病例報告1
患者,男性,54歲,2012年曾因牙齒松動于大連市口腔醫院牙周科進行系統牙周治療,現牙周恢復穩定,2014年于特診科就診要求恢復咀嚼功能。口內檢查(圖1-圖8)67缺失,7松動II°,余牙松動I°,下頜牙齒磨耗見淡黃色牙本質,上前牙唇側扇形移位,覆蓋6mm,深覆牙合,牙齦質地顏色正常,面下1/3短。
多學科聯合微創修復病例報告2
?患者7經牙體正畸會診,暫保留,因患者就診時已做完善系統的牙周治療,且此時牙周基本穩定,直接行正畸治療(圖10-圖13),歷時兩年半,關閉前牙散在間隙及6缺失間隙,同時上頜配以玻璃離子牙合墊打開咬合,改善了覆牙合覆蓋關系(圖14-圖17)。患者正畸結束(上頜后牙仍佩戴玻璃離子),牙齒松動情況如前,3
多學科聯合微創修復病例報告4
牙周炎易復發,所以治療后需行完善的牙周支持治療。患者有牙周病和錯牙合畸形,并伴有咀嚼功能不佳、牙齒磨耗等癥狀,需多學科聯合修復。牙周治療是前提,只有穩定的牙周,才可進行下一步的正畸修復治療,當牙周穩定,通過正畸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覆牙合覆蓋及打開咬合關系,最終通過貼面冠微創修復方式重建患者的咬合,恢
應用多學科聯合治療解決前牙美學區復雜病例分析3
3.3牙冠延長術實施過程?牙冠延長術前取研究模型,面弓轉移,模型上架,制作診斷蠟型及手術導板(圖8)。牙周基礎治療后4周,擬行5432112345牙冠延長術。術前1周行口腔衛生指導,術前3d用0.12%氯己定含漱液含漱控制局部炎癥。手術當天常規消毒鋪巾,術中檢查5432112345唇頰側附著齦寬4~
多學科聯合治療重度牙周炎導致的前牙連續缺失病例...3
3.3.3GBR術?在12—21唇側骨缺損區植體近遠中及唇側骨面上以小球鉆密集打孔,深度約0.5mm,形成血供來源,將備洞過程中收集的自體骨與Bio-Oss?骨粉(0.5g,直徑0.25~1.0mm小顆粒,Geistlich公司,瑞士)混合,覆蓋在暴露的植體表面及唇側骨面凹陷處,厚約3~4mm,表面
修復聯合正畸治療先天缺牙病例分析3
1.4治療結果?患者前牙恢復正常覆牙合、覆蓋關系,后牙完全遠中牙合,牙齦形態自然協調,患者對美觀和功能的治療效果均滿意。2年后隨訪,24種植體骨結合良好,無明顯骨吸收;14種植體根部1/3近中出現小面積陰影,余未見明顯異常,種植體無松動,口內牙冠及牙齦無異常。2年后隨訪的頭顱側位片、曲面斷層片、患者
正畸一修復聯合治療成人牙列擁擠病例報告
患者,男性,26歲。主訴上、下牙列不齊,既往素健,否認全身性疾病及家族史。3年前1牙因外傷折斷,行根管治療及冠修復,6因齲行根管治療及冠修復。面觀面中、上部基本對稱,頦部稍右偏,面高協調,閉唇自然。側面觀為直面型,雙唇形態正常,頦部發育好,頦唇溝自然(圖1)。?圖1術前面相?雙側顳下頜關節張口度正常
仁濟醫院腎上腺多學科團隊微創手術解除“頑疾”
??老何(化名)有多年的高血壓病史,三年前突然出現右手持物不穩的現象,當時查電解質發現血鉀值僅為1.8mmol/L(正常值為3.5-5.5mmol/L),已是危急值水平。之后患者長期口服保鉀藥物和補鉀治療,但血鉀仍偏低。 血鉀是維持人體心臟電生理活動的重要元素,嚴重的低鉀將導致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
首次!微創注射細胞“支架”修復心臟
為什么心梗如此致命?這繞不開心臟的一個重要特點:心臟是在人體內最缺乏再生能力的器官。 心肌的新陳代謝非常活躍,一旦心梗,心肌在供血中斷后的幾小時內會很快死亡。而且心臟自身無法長出新的心肌,只能通過形成疤痕而愈合。目前還沒有治療方法可以修復心肌組織的損傷,即便心梗患者搶救成功,由此導致的心肌功能
硬皮病全口義齒修復病例報告
硬皮病是一種以皮膚及內臟器官結締組織纖維化、硬化及萎縮為特點的結締組織病,最常累及的內臟器官為心臟和食管。硬皮病在頜面部及口腔內的表現主要為皮膚黏膜干燥、組織彈性下降,以及由于面頰部組織萎縮導致面部表情固定呈假面具狀。患者牙齦、牙槽骨漸進性萎縮使得牙槽嵴變得低平,系帶附著位置變高,增加了臨床義齒修復
上前牙美學修復病例報告
近年來,隨著人們對牙齒修復美學要求的提高,要求牙齒修復治療時除了恢復良好生理功能外,還要實現牙齒美學的改善。特別是在前牙的美學修復中,醫生既要兼顧美學與功能,又要力求做到兩者的統一。現將1例上前牙美學修復病例總結報告如下。?1.?病例資料?患者女,46歲。1年前因上前牙舊修復體脫落,于外院行根管治療
牙中牙病例報告3
2.結果?病例1于9個月后復診,口內無明顯異常(圖1H),X線根尖片示22牙中牙冠方可見高密度影像,根尖及根尖周無明顯異常(圖2C)。病例2于1年后復診,口內無明顯異常(圖3G/H),X線根尖片及CBCT示31根管內較連續高密度影像,根尖1/3近中牙槽骨密度增高(圖4G、d、e、f)。病例3于1年半
固定義齒聯合活動義齒修復牙本質發育不全病例報告
牙本質發育不全(dentinogenesis imperfect,DI)是一種人類遺傳性疾病,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導致人體中胚層發育不良,從而出現乳牙或恒牙牙本質發育不全的癥狀。DI是一種牙本質發育異常的疾病,發病率約1:8000。一些學者根據臨床表現將此類疾病進行分型。Ⅰ型DI又叫成骨不全癥;Ⅱ型
數字化種植修復病例報告
近年來,如何實現精準、微創、高效、舒適的牙種植及上部結構修復,已經成為國內外研究的熱點。隨著口腔醫學影像學及計算機輔助技術的發展,數字化技術已經逐步應用到牙種植外科及上部結構修復診療的全過程中。本文報道1例后牙缺失患者,全程使用數字化技術完成種植及修復。?1.病例?患者,男,20歲。左下后牙因齲壞拔
一例牙外傷致殘根的多學科聯合修復診療分析
?牙外傷是口腔臨床常見病,其修復治療關乎美學重建和功能恢復以及牙體、牙周組織的健康和長期穩定,并與口腔醫學多個學科密切相關。本文對1例因牙外傷致殘根的患者,采用牙冠延長術、顯微精密修復、微創修復和學等多學科理念實現粉白美學和功能修復,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病例摘要?1.病例資料:?
下頜骨腓骨移植聯合牙種植術后覆蓋義齒修復病例分析3
1.4.3 修復體技工室制作?因純鈦切削材料無法滿足桿的高度,所以在此使用純鈦鑄造桿,紅色部分為可鑄基底,鑄造后與純鈦桿融為一體,純鈦桿與復合基臺之間為螺絲固位(圖12)。根據蠟型鑄造純鈦桿和Locator附著體,隨后上架轉移頜位關系,義齒內Locator陰性部件和鑄造桿上的Locator陽性部件連
多學科聯合治療重度牙周炎導致的前牙連續缺失病例...2
2.圍繞上下前牙的病情分析及相應治療計劃?2.1牙周基礎治療?改善患者口腔衛生習慣(包括示教Bass刷牙法等),全口牙周基礎治療(潔治、刮治及根面平整),為后續治療提供有利條件。11、12扭轉移位,與對頜牙咬合關系不佳且牙槽骨吸收嚴重,擬在控制炎癥后予以拔除。?2.2正畸治療改善前牙覆牙合覆蓋關系?
應用多學科聯合治療解決前牙美學區復雜病例分析1
涉及到前牙美學區的二次修復一直是臨床診療的難題,其治療目的不但要恢復健康、重建功能、改善美觀,往往還需要多學科的協作和配合。本文完整展示了1例前牙美學區復雜病例的診療全過程,包括病情分析、多學科參與治療設計、具體實施步驟和修復后效果等,并分析了面臨復雜病情如何擬定個性化的治療決策和規劃簡捷的實施流程
多學科聯合治療重度牙周炎導致的前牙連續缺失病例...1
多學科聯合治療重度牙周炎導致的前牙連續缺失病例分析因重度牙周炎伴有錯牙合畸形進而導致前牙美學區連續失牙是臨床上十分棘手的難題,若同時存在缺牙區軟硬組織缺損,采用種植修復將面臨巨大挑戰。因種植治療設計不但需要考慮種植修復三維空間及種植治療賴以成功的骨量基礎,還需要創造利于種植體健康維護的軟組織條件,盡
應用多學科聯合治療解決前牙美學區復雜病例分析2
3.1牙周基礎治療?全口牙周牙周基礎治療基礎治療,控制炎癥,改善因菌斑因素造成的上前牙區牙齦紅腫,以縮短拆冠過渡期,并為下一步上前牙拆冠創造較為健康的牙周環境及后續手術條件(圖4~5)。?圖4?牙周基礎治療前牙周檢查表。PD:探診深度;BI:出血指數;B:頰側;L:舌側?圖5?牙周基礎治療后1周口內
微創牽引輔助拔除近中阻生下頜第三磨牙病例報告
拔除近中阻生的下頜第三磨牙是口腔外科常見手術,近中阻生的下頜第三磨牙由于其近中鄰牙阻力及遠中骨阻力,直接拔除創傷較大,拔除過程中去骨、分牙等操作可能對鄰牙及顳下頜關節造成損傷,特別是低位近中阻生的第三磨牙,其牙根位置常與下牙槽神經(inferior alveolar nerve,IAN)關系密切
Charisma?Diamond樹脂前牙美學修復病例報告
前牙是一個人美麗面貌的重要組成部分,擁有一副美麗自然的前牙會讓人笑口常開。因此臨床上對于前牙缺損的修復,不僅注重恢復功能和堅固耐用,更要注重外形的恢復,重塑其美觀性。?天然牙的顏色因人而異,受生活習慣、遺傳等因素影響,且牙齒不同部位顏色也不同,如牙釉質呈半透明色,牙本質呈淡黃色。因此,廠家開發和生產
前牙區修復治療伴牙齦炎癥反復發作病例報告3
?1.3.3上、下前牙固定修復術后牙齦炎癥再次發生?2017年8月,上、下前牙區固定修復后3、4、6、7、8個月復查。在修復后第3個月,前牙區出現牙齦紅腫、出血現象,并有逐漸加重趨勢。在第7個月時,修復區域進行牙周齦下手動刮治,去除少量殘留粘接劑。處置后牙齦狀態良好,無紅腫、出血現象(圖5)。?圖5
3D打印技術用于鈦網修復全上頜骨缺損病例報告
?腫瘤切除或創傷等因素造成的全上頜骨缺損,會導致嚴重面部畸形及語言和進食等功能障礙,需要及時修復。鈦網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塑性,是上頜骨缺損修復的理想材料。但是上頜骨形態不規則,用鈦網修復全上頜骨缺損時,在術中將鈦網塑成眶底、上頜骨前外側面、牙槽突和腭部形態極其困難,耗時長,難以達到理想的外形和
微創手術聯合tPA治療腦出血預后更佳
一項2期臨床試驗的結果表明,對于腦出血(ICH)患者,通過外科手術方式將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物(tPA)直接注入血凝塊處,在治療后1年時其功能預后方面有治療獲益,住院時間也有所縮短。這項名為MISTIE(微創手術加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物治療腦出血)試驗研究于2013年國際卒中大會上公布。來自馬里蘭州巴爾
上頜固定活動聯合咬合重建病例報告
牙齒磨耗是中老年人最常見的疾病之一,會導致臨床冠變短,垂直距離降低,面下1/3變短,顳下頜關節疾病,咬合關系不穩定,咀嚼效率下降等諸多問題,給修復工作帶來很大困難。該文主要探究固定-活動聯合咬合重建修復牙齒重度磨耗及牙列缺損患者的效果,選取1例2016年3月于漢中市口腔醫院就診的上頜牙齒重度磨耗合并
下頜埋伏親吻磨牙微創拔除病例分析
親吻磨牙是一種罕見病例,最早由Van Hoof于1973年描述,指的是同一象限中咬合面相互接觸的磨牙,可發生在下頜第二和第三磨牙之間或下頜第三磨牙和第四磨牙之間。低位埋伏親吻磨牙常與鄰牙牙根及下牙槽神經管關系密切,需要去除較多的牙槽骨,可能造成下頜骨骨折,易損傷鄰牙及下牙槽神經,還可誘發皮下氣腫,使
修復聯合正畸治療先天缺牙病例分析1
先天缺牙是指牙胚形成過程中未能正常發育而導致的牙齒部分缺失、牙列不完整,對患者的面部美觀和生活質量都會帶來嚴重影響。治療成人牙齒錯牙合畸形經常會采用修復正畸聯合治療方案,通過正畸治療關閉間隙、集中間隙或保持間隙,以種植義齒或其他義齒修復缺失牙。現報道1例先天缺牙、牙體缺損伴牙列不齊的病例,通過正畸、
修復聯合正畸治療先天缺牙病例分析2
1.2治療經過?患者全口牙齒齦上超聲潔治,局部牙齒齦下刮治,3%過氧化氫沖洗,上碘甘油。牙周治療后2周,46去腐后達釉質層,隔濕干燥,進口玻璃離子(3M,美國)充填,調牙合;拆除患者23、65、31、41、42不良修復體,去除殘留粘結劑,制作臨時冠(DMG?Luxatemp-Handmix,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