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研制出新型光致發光金銅納米團簇
安徽醫科大學聯合團隊近期研制出一種在空氣中具有強磷光發光效率的金銅納米團簇,為制備更多具有強磷光效率的新型金屬納米材料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論基礎。該成果日前發表于《科學進展》。 由于低毒性、近紅外發光、良好的光學穩定性和生物相容性,光致發光的金屬納米團簇在生物成像、細胞標記、腫瘤治療等生物醫藥領域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盡管目前一些增強團簇發光效率的策略已經被提出,但具有離域型自由價電子的金屬納米團簇的發光效率普遍偏低。 研究結果標明,該金銅納米團簇磷光量子產率高達71.3%,打破了金屬納米團簇光致發光效率低的瓶頸。結構解析和光譜動力學研究表明,這種一個大的硫—銅多聚體被一個金原子所束縛的結構設計,顯著地增加了單子從單重態到三重態的躍遷,同時降低了振動能量的損失。 該成果由安徽醫科大學宋永波教授團隊聯合安徽大學朱滿洲教授團隊、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金榮超教授團隊共同完成。......閱讀全文
“小不點”金屬納米團簇的“變心”
隨著科技的進步,人類認識材料的尺寸不斷擴展,從宏觀到介觀,再到100納米以下,當尺寸進一步減小(圖1),進入“量子尺寸”范圍,組成材料的原子或分子會采取什么新的排列方式?會導致一些什么新穎的性能?結構和性能如何關聯?如何從原子水平理解“量子尺寸”效應?這些問題催生了一系列前沿研究領域,包括由此應
固體所金屬納米團簇熒光與結構關聯方面獲重要進展
近期,固體所伍志鯤研究員課題組與復旦大學、大連理工大學、智能所、中國科大等單位合作,在金屬納米團簇的結構與熒光性能關聯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相關工作已在《德國應用化學》上發表 (Angew. Chem. Int. Ed. 2016, 55, 11567 -11571)。論文的第一作者是博士后甘自保。
中科院大化所等金屬納米團簇研究獲新進展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楊學明、馬志博團隊與廈門大學鄭南峰團隊及芬蘭于韋斯屈萊大學Hannu Hakkinen團隊合作,通過低溫超高真空掃描隧道顯微鏡(STM)研究原子結構精確已知的Ag374納米團簇的表面配體,獲得亞分子水平超高分辨,結合DFT理論計算與模板識別算法,實現對表面配體形貌和結構以及團簇
黃金為什么能變成酒紅色?150年謎題解開
記者從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獲悉,該院固體物理研究所伍志鯤研究員課題組與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金榮超教授合作,通過精選配體,構筑適當的團簇間/內弱相互作用力,生長出高質量的單晶,成功解析出Au144(SR)60的團簇結構,其結構此前困擾科學界多年,是金納米團簇結構研究的“圣杯”。相關成果日前發表在《科學》
銀銅合金納米團簇的組裝和磁性研究獲進展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伍志鯤團隊、曾雉團隊,與大連理工大學教授趙紀軍團隊合作,在金屬納米團簇的線性組裝和磁性研究方面取得進展。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并被主編選為亮點工作。 近年來,金屬納米粒子的組裝不僅能豐富和
銀銅合金納米團簇的組裝和磁性新進展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伍志鯤團隊、曾雉團隊,與大連理工大學教授趙紀軍團隊合作,在金屬納米團簇的線性組裝和磁性研究方面取得進展。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并被主編選為亮點工作。 近年來,金屬納米粒子的組裝不僅能豐富
《山西小米團體標準》12月正式實施
12月1日起,《山西小米團體標準》正式實施。這標志著作為區域公共品牌的“山西小米”有了配套標準,“山西小米”標準體系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 《山西小米團體標準》由山西省糧科所、山西省農科院谷子所、山西糧食質量監測中心、山西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山西省雜糧學會、山西功能農業研究院、山西省農科院農產品加
銅納米團簇合成有了新策略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4348.shtm
長春應化所銅納米團簇合成和性能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銅納米團簇研究取得進展 中科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電分析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陳衛課題組在Cu納米團簇合成和性能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發表在國際著名化學期刊《美國化學會志》(J. Am. Chem. Soc., 2011, 133, 2060-2063)上。 隨著金屬納米粒
《科學》發文!安徽大學發現新的光波導材料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8/505979.shtm光波導是實現光電集成和光子集成的關鍵。近日,安徽大學先進材料原子工程研究中心朱滿洲教授、陳爽副教授科研團隊發現金屬納米團簇中的光波導行為。這是在金屬納米團簇材料中發現的重要光傳播新現象
飛秒激光直寫金屬微納結構-優化光學和電學性質
近日,吉林大學孫洪波、張永來教授團隊對飛秒激光直寫金屬微納結構的多樣化制造方法和集成技術做了系統性的總結與評述,并對其豐富的功能應用進行了系統性的梳理和展望。 微納結構化金屬材料由于獨特的光學和電學性質,在超材料、電子器件、納光子器件、近場光學以及催化、儲能等諸多研究領域展示出了重要應用前景。
鋼研納克:目前主要開展金屬材料檢測相關業務
有投資者在投資者互動平臺提問:請問貴公司是否有用于衛星檢測的業務?貴公司的無損檢測技術應用于航空器或者衛星等? 鋼研納克(300797.SZ)11月20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目前主要開展金屬材料檢測相關業務,檢測能力包括航空航天產業所涉及的金屬材料。
意大利通報我國出口糯米團檢出轉基因成分
據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消息,2018年3月14日,意大利通過RASFF通報我國出口糯米團不合格。不合格原因為,檢出轉基因成分。 具體通報如下:通報時間通報國通報產品編號通報原因銷售狀態/采取措施通報類型2018-3-14意大利糯米團2018.0688檢出轉基因成分???
趙久然:“頂天立地”的“玉米團長”
玉米是全球第一大糧食作物,也是我國種植面積最大、總產量最高的糧食作物。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玉米研究中心主任趙久然從事玉米科學研究30多年,培育出100多個優良玉米新品種,累計推廣面積超過3億畝,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幫助農戶增產增收發揮了重要作用。談到玉米育種研究,他說,“既要頂天,就是在國際前沿要占有一
我所提出銅納米團簇合成新策略
原文地址:http://www.dicp.cas.cn/xwdt/kyjz/202302/t20230221_6681047.html 近日,我所化石能源與應用催化研究部金催化劑設計與選擇氧化研究組(DNL0809組)黃家輝研究員、劉超副研究員團隊與我所分子反應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化學動力學研究中
合肥研究院發現第四種晶相最密排列方式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伍志鯤課題組與國內多個單位合作,在金屬納米團簇結構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發現了一種新的晶相最密排列方式,相關研究結果以The fourth crystallographic closest packing unveiled in the gol
安徽大學手性配體直接合成手性Au38納米團簇研究取得進展
我們的左右手具有巧妙絕倫的對稱之美,然而,能使自已的左右手重合嗎?不可能!這就是手性。大至星系旋臂、行星自轉、大氣氣旋,小到礦物晶體、有機分子,從無生命的物體,到生命現象,無處沒有手性的倩影。手性是自然界的基本屬性。近年來,人們對單一手性化合物及手性功能材料的需求推動了手性科學的蓬勃發展,手性金
智能所雙金屬納米枝晶生長機理研究取得新進展
利用銅與銀離子的置換反應生長納米銀枝狀晶已被廣泛接受,但是在微納尺度下的枝晶生長過程與機理還有待進一步深入探索。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智能所和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在此領域聯合開展科研并取得進展,有關成果于4月1日發表在國際納米材料領域知名期刊《微尺度》(Small, 2
科學家研制出新型光致發光金銅納米團簇
??安徽醫科大學聯合團隊近期研制出一種在空氣中具有強磷光發光效率的金銅納米團簇,為制備更多具有強磷光效率的新型金屬納米材料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論基礎。該成果日前發表于《科學進展》。 由于低毒性、近紅外發光、良好的光學穩定性和生物相容性,光致發光的金屬納米團簇在生物成像、細胞標記、腫瘤治療等生物醫藥
X射線晶體衍射揭示金屬納米粒子中的同分異構現象
近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伍志鯤研究員課題組與國內外多個研究小組合作,發現了金屬納米粒子的同分異構現象,相關研究結果以“Structural isomerism in gold nanoparticles revealed by X-ray crystallography(
原子精確的金納米團簇光學性質的演變
金納米顆粒(直徑2.2-100 nm)具有表面等離子體共振吸收(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同時其光學性質可以通過調節其尺寸和形貌進行控制。超小尺寸的金納米顆粒(直徑小于2.2 nm,也稱金納米團簇)由于量子限域效應而呈現分子性質,具有分立能級和多個吸收峰。近年來,具有
華東理工聯合團隊納米團簇新探索
華東理工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費林加諾貝爾獎科學家聯合研究中心教授馬巍課題組與吳新平課題組合作,在原子水平上探索了納米團簇特殊性質的結構基礎與演變規律,構建了原位、動態、高分辨電化學表征方法精準獲取納米團簇的動態催化活性,為揭示新型納米團簇特殊結構與獨特性能之間的明確構-效關系提供了新方法。相
紫外激光解離生成金納米團簇及原位質譜表征
近日,大連化物所所生物分子結構表征新方法研究組(1822組)王方軍研究員、基元反應動力學研究組(1111組)肖春雷研究員、催化反應化學研究組(501組)李杲研究員等合作,采用193nm脈沖紫外激光解離—質譜裝置,實現了有機配體保護金團簇前體高效氣相解離生成400余種不同尺寸、組成和電荷價態金納米團簇
化物所包信和院士團隊完成納米團簇陣列構建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納米與界面催化研究組(502組)包信和院士、傅強研究員和寧艷曉副研究員團隊在負載納米團簇催化劑的結構控制和微觀表征方面取得新進展,利用金屬—氧化物相互作用調控金屬納米團簇的尺寸與穩定性,揭示了載體氧化物表面氧原子p-帶中心可用于定量描述金屬—氧
研究團隊解析單個團簇在反應中動態結構演變
華東理工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費林加諾貝爾獎科學家聯合研究中心教授馬巍課題組與吳新平課題組合作,在原子水平上探索了納米團簇特殊性質的結構基礎與演變規律,構建了原位、動態、高分辨電化學表征方法精準獲取納米團簇的動態催化活性,為揭示新型納米團簇特殊結構與獨特性能之間的明確構-效關系提供了新方法。相關研
研究團隊解析單個團簇在反應中動態結構演變
華東理工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費林加諾貝爾獎科學家聯合研究中心教授馬巍課題組與吳新平課題組合作,在原子水平上探索了納米團簇特殊性質的結構基礎與演變規律,構建了原位、動態、高分辨電化學表征方法精準獲取納米團簇的動態催化活性,為揭示新型納米團簇特殊結構與獨特性能之間的明確構-效關系提供了新方法。相關研
湖南廣納民意防治固廢污染-含重金屬固廢等
圖為聽證會現場。 湖南省環保廳日前舉行聽證會,就即將出臺的《湖南省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條例(草案)》(以下簡稱《條例》)聽取社會各界意見,廣納民意防治固廢污染。《條例》堅持固體廢物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原則,內容囊括固體廢物污染防治、農村固體廢物與城鄉生活垃圾污染防治以及工業固廢、危險廢物
高能所在錒系元素分離新方法上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多學科研究中心研究員石偉群課題組在錒系元素分離新方法上獲得進展:首次制備并表征一類基于多酚類配體的錒系配位納米組裝體,提出基于該原位組裝的納米團簇作為萃合物選擇性分離錒系元素的全新理念。相關研究成果以Actinide separation inspired by s
合肥研究院在團簇結構研究中取得進展
對物質結構的掌握為理解和改善物質性能提供了根本條件,因而結構研究在科學研究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伍志鯤課題組與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教授金榮超合作,通過精選配體,構筑適當的團簇間/內弱相互作用力,生長出高質量的單晶,成功解析出Au144(SR)6
研究人員揭示配體金納米團簇生長機制
中科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高嶷課題組與美國內布拉斯加大學林肯分校教授曾曉成合作,提出了一個用于解釋配體金納米團簇的結構穩定性及其生長機制的普適模型。相關研究成果日前發表于《自然—通訊》。 長期以來,配體金納米團簇因其獨特的結構和物理化學性質以及在催化、納米技術及生物醫學等領域廣泛的應用前景得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