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北美長鼻類研究的先驅者之一巴爾博(E. H. Barbour)與化石收藏家施特恩貝格(G. F. Sternberg)合作發表了一種奇怪的長鼻類化石——索普氏頜鏟象(Gnathabelodon thorpei,以下簡稱頜鏟象),立即引起了研究者的轟動。當時國際古生物學界的權威奧斯本(H. F. Osborn),在其生命的最后一年,不惜重墨,在其即將付梓的著作《長鼻類:世界乳齒象及真象其發現、演化、遷移、滅絕之專著》文末增辟補記,記載這一重要發現。奧斯本在文中寫道:“舉世無雙的頜鏟象是研究乳齒象類適應演化的悠長歷史中最令人震驚的發現,沒有人能夠想象,頜鏟象這種既長且寬,完全沒有牙齒,形似竹片的下頜,會是從始祖象的那種下頜演化而成的……”。巴爾博、施特恩貝格、奧斯本等人把頜鏟象描述為一種“泥地攫取者”,認為它用那無牙的光禿禿的下頜從泥地中挖取食物。頜鏟象這種奇異的生活方式引起了研究者和公眾的極大興趣,但關于頜鏟象是從......閱讀全文
導讀:在看似安靜如畫,白雪皚皚的雪域,其實暗流涌動,危機四伏。每一個路過在雪山的行者都可能會遇到一種號稱“白色恐怖”的幽靈殺手——雪崩,但是對這個幽靈我們知多少呢。雪崩的威力有多大?雪崩對我們的生活有影響嗎?雪崩都在何時何地以什么樣的姿態會出現在我們的面前?雪崩百變姿態是如何形成的?面對雪崩我們怎
在長鼻類的主干類群象型類中,發育有一對巨大的上門齒(象牙)成為這一類群的鮮明特征。這一結構通常作為個體采食的工具以及雄性爭奪交配權的武器。沒有象牙的長鼻類通常只存在于漸新世之前分化出的原始類群中,如恐象僅發育一對鉤狀的下門齒而上門齒完全缺失。在象型類演化的早期,出現了一類稱為鏟齒象科(Amebe
昨天白天,全市空氣質量均處于達標水平。不過,由于沒有新的冷空氣補充進來,擴散條件轉差,今天白天,北京空氣質量將再度轉差,預計出現輕度到中度污染。 為保障APEC會議期間空氣質量,環保部成立了16個督
烏鴉會銜著木棍在小洞中戳來戳去來獲取食物,而在人類進化史冊的絕大部分篇章中,我們做的還不如烏鴉漂亮。當然慢慢地我們學會了燧木取火,開始打造石制工具,時至今日,熱兵器,殺蟲劑和抗生素赫然在我們的工具序列中。通過使用工具,我們幫助那些對我們有用的物種生存了下來,這其中包括釀酒用的小麥、酵母,提供肉食
“要動員全國的科研力量,資源共享,把嫦娥一號獲取的科學探測數據毫無遺漏地分發給全國科學家研究與應用,進而實現繞月探測工程的最大化和最優化的科學產出。”中國科學院院士、繞月探測工程應用科學首席科學家、繞月探測工程科學應用專家委員會主任歐陽自遠,不止一次對《科學時報》記者說這句話。在7月8日舉行的繞月探
近日在唐山多個機動車檢測站探訪發現,“黃牛”盤踞檢測站的現象較為嚴重。一些重型柴油車司機稱,年檢都找“黃牛”代辦,只要花點手續費,“冒著黑煙都能通過檢測”。(2月27日《新京報》) 只要錢到位,檢測就合格,這種咄咄怪事發生在河北唐山市吉祥機動車檢測服務站。在金錢面前,車主圖個方便,黃牛穿針引線
2015年11月5日,深圳美蓮小學校園內,涉毒跑道和操場正被鏟除,塑膠材料一塊塊被鏟起成長條狀。 圖/視覺中國 制圖內容:綜合媒體公開報道 新京報制圖/許英劍 深圳嚴控揮發性有機化合物,限制多種新材料;上海擬規范生產施工全流程;國家標準醞釀修改 14日凌晨,北京市教委就部分學校因翻修或新
RNA病毒包括多種人類和動物致病病原,對人類健康構成嚴重威脅。這類病毒的基因組復制過程不涉及DNA形式,因此需要由病毒自身編碼的依賴RNA的RNA聚合酶(RdRP)來主導完成。病毒RdRP可準確而高效地實現多達數萬個核苷酸的合成,并將合成的出錯率水平維持在萬分之一上下。在其他生命形式中,長鏈核酸
國際科技論文被視為一國科研實力的象征。然而,今年3月,英國現代生物出版社撤銷43篇論文,其中41篇來自中國。8月,德國施普林格出版集團撤回旗下10本學術期刊上發表的64篇論文,絕大部分來自中國。10月,擁有《柳葉刀》《細胞》等知名學術期刊的出版巨頭愛思唯爾撤銷旗下5種雜志中的9篇論文,全部來自
柴靜演講現場 柴靜離職后首發霧霾調查:女兒未出世便患腫瘤 這是我和霧霾之間的私人恩怨 柴靜從央視離職后的去向一度被關注和熱議。今天,柴靜的新作——大型空氣污染深度公益調查《柴靜霧霾調查:穹頂之下》首發,柴靜也現身接受媒體專訪。她透露,促使她展開調查的原因是,沒出世的女兒便患有腫瘤,
國際科技論文被視為一國科研實力的象征。然而,今年3月,英國現代生物出版社撤銷43篇論文,其中41篇來自中國。8月,德國施普林格出版集團撤回旗下10本學術期刊上發表的64篇論文,絕大部分來自中國。10月,擁有《柳葉刀》《細胞》等知名學術期刊的出版巨頭愛思唯爾撤銷旗下5種雜志中的9篇論文,全部來自中
中廣網濟南9月24日消息(記者劉穎超 山東臺記者翁平亞)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中秋節要到了,月餅又開始火了起來。市場上的月餅琳瑯滿目,甚至有些眼花繚亂。最近,一些聽眾發現一個怪現象,買回家的水果月餅吃不出水果味,不僅如此,草莓和哈密瓜的月餅竟然吃起來都是
人類或已開啟第六次物種大滅絕時期。近日,發表在《科學進展》期刊上的一項研究作出上述結論。 從上世紀90年代出現這一說法到現在,這個事關人類終極命運的問題一直是科學界頗具爭議的話題。因此,不難理解這項研究一經刊出便成了熱點,而且再次“勾”出了人們關于第六次物種大滅絕的一串串疑團。 依舊是場爭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