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百萬基因組“駛向”人工智能
導讀: 7月28日,王俊接受了Nature和Science網站的專訪,暢談了他現在想將自己的一生都貢獻給一項新的“研究計劃”的原因,他想構建出一個人工智能健康監測系統,來識別人類個體基因組數據、生理性狀(表型)和生活方式之間的關系。 王俊(Jun Wang)是中國最著名的科學家之一。自從16年前在華大基因(BGI)成立之時加入到這一基因組測序大型機構以來,他參與完成了BGI一系列重大的研究成果。其中包括測序亞洲人、大熊貓和人類腸道微生物組的首個基因組。自2007年起王俊成為BGI的負責人。但在7月17日,這一研究機構對外宣布王俊將會辭去他在BGI擔任的首席執行官職務,轉而從事人類智能研究。 7月28日,王俊接受了Nature和Science網站的專訪,暢談了他現在想將自己的一生都貢獻給一項新的“研究計劃”的原因,他想構建出一個人工智能健康監測系統,來識別人類個體基因組數據、生理性狀(表型)和生活方式之間的關系,從而能......閱讀全文
中學智能數據解決方案:用大數據打造智能教學
?? 規模達20萬平方米的第74屆中國教育裝備展示會于5月11日在四川成都舉辦,從1980年舉辦至今,教育裝備展被譽為教育裝備市場的風向標,成為我國乃至世界教育裝備行業規模大、影響廣、專業性強的品牌展會。一起科技參加此次展會,向外界展示更新的中學產品業務。?本次教育裝備展將成為史上較大,也是西博城今
北大重慶大數據研究院將共建“基因智能大數據實驗室”
18日在重慶召開的2023世界中聯中醫藥大數據產業高峰論壇上,北京大學重慶大數據研究院與上海睿昂基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簽署共建“基因智能大數據聯合實驗室”(以下簡稱實驗室)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發揮各自優勢,挖掘基因數據價值,賦能醫療健康。據介紹,實驗室將整合北京大學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學生物統
智能“大數據”護航春運
站在西安高鐵北站進站口,60歲的陜西藍田縣農民李玉琴拉著丈夫張志祥的袖口,不停向里面張望。這是她第一次乘坐高鐵,目的地是首都北京。 “兒子掙錢了,叫我們到北京逛逛。”老兩口言語里既緊張又憧憬。 “火車票放在上面,身份證放在下面。”坐過幾次火車的張志祥站在自動檢票機入口處,一邊聽著語音提示,一
城鎮智能數據采集系統應用方案
一.項目背景在精細農業種植如大棚監測與控制、野外環境監測應用如森林碳排放量檢測、以及水資源環境檢測等應用領域,無線數傳模塊都有著重要的意義。這些領域有分布廣且零散,數量多等特點。為了在不受地域,網絡環境的影響下及時掌握現場或是遠程相關地點的環境質量和安全情況,采用低速率、低功耗、網絡容量大的環境質量
遙感數據智能重構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唐世林團隊與自然資源部南海預報減災中心正高級工程師楊超宇合作,在遙感數據智能重構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實現了南海多源遙感高分辨率海表葉綠素逐日產品的精準重構。相關成果發表于《地球系統科學數據》(Earth System Science Data)。?OI-SwinU
CCF大數據與計算智能大賽落幕
近日,“2016CCF大數據與計算智能大賽”(BDCI)決賽嘉年華系列活動在青島舉辦。進入決賽的55支團隊中有11支技術團隊脫穎而出,來自中科院信息工程研究所S-LAB團隊的參賽作品“監控場景下的行人精細化識別”榮獲CCF綜合特等獎和企業單項獎一等獎。 該活動由CCF中國計算機學會主辦,Dat
大數據智能技術實驗室揭牌
日前,北京大學邯鄲創新研究院大數據智能技術實驗室在邯鄲揭牌。 據了解,北京大學邯鄲創新研究院依托北京大學軟件工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承擔邯鄲市科技創新合作項目實施、人才引進與培養、協同創新和智庫建設等工作。大數據智能技術實驗室成立后,將聚焦大數據智能技術領域,依托實驗室的科研成果、智庫咨詢、高端
可以測量身體數據的智能襯衫
近期美國奢侈品集團拉爾夫·勞倫(Ralph Lauren)開發出一種新型智能襯衫能夠幫助人們更多了解自己的身體和健康狀況。這種襯衫叫“高科技智能Polo衫”,將在今年的美國網球公開賽上首次亮相。這種智能襯衫能夠跟蹤人的心臟速率、卡路里消耗量和應力水平。 在今年的美國網球公開賽上,球員將穿上高科
智能數據記錄儀的優點介紹
1、記錄儀具有外型美觀大方、手持/壁掛/坐立三用、USB接口、性能可靠、性價比高、可循環使用、掉電數據不丟失等特點。 2、主要功能:它可以全程24小時自動跟蹤記錄物流運輸、實驗室、生產車間、食品藥品庫房、機房、加熱設備、電力等環境參數變化情況,在線顯示時鐘、參數數據值,實現超限液晶喇叭顯示
國家數據局發文-部署智慧城市-涉及大數據、人工智能
4月2日,國家數據局發布《深化智慧城市發展推進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下稱《指導意見》),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指導意見》提出,2027年,全國城市全域數字化轉型取得明顯成效,形成一批橫向打通、縱向貫通、各具特色的宜居、韌性、智慧城市。城市數字經濟創新活躍,數字治理高效
北京人工智能數據運營平臺發布
日前,北京人工智能數據運營平臺在2024北京智源大會上發布,“行業數據集—場景應用創新計劃”同步啟動。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理事長、北京大學教授黃鐵軍表示,構建大模型生態首先要建立數據流通機制,推動從數據到智能的正反饋。 匯聚數據超700萬億字節 “如果沒有開源數據集,很難想象人工智能怎樣才
城市智能數據監測采集系統應用提升方案
一.項目背景在精細農業種植如大棚監測與控制、野外環境監測應用如森林碳排放量檢測、以及水資源環境檢測等應用領域,無線數傳模塊都有著重要的意義。這些領域有分布廣且零散,數量多等特點。為了在不受地域,網絡環境的影響下及時掌握現場或是遠程相關地點的環境質量和安全情況,采用低速率、低功耗、網絡容量大的環境質量
湖南智能數據采集系統應用實施方案
一.項目背景在精細農業種植如大棚監測與控制、野外環境監測應用如森林碳排放量檢測、以及水資源環境檢測等應用領域,無線數傳模塊都有著重要的意義。這些領域有分布廣且零散,數量多等特點。為了在不受地域,網絡環境的影響下及時掌握現場或是遠程相關地點的環境質量和安全情況,采用低速率、低功耗、網絡容量大的環境質量
新數據收集系統助力實現智能建筑
瑞士研究人員近期開發出一套能全面收集建筑內能源使用數據的系統,希望借此打造智能建筑,優化資源配置。 現如今,建筑內可收集數據的系統已十分普遍,比如有的系統會在人進入房間時自動亮燈,有的系統會在人離開公寓時調低暖氣溫度,但這些系統均獨立運行,人們無法通過它們全面準確獲知整棟建筑的電力需求。 為
如何重視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數據安全
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安裝了大量的車載傳感器,是產生海量數據采集和交互的節點,如果管理無序或者粗放風險極大。汽車數據是國家戰略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數據在企業與企業之間、政府與企業之間以及國與國之間流轉、融合、使用,數據泄露成為一大隱患,引起了海內外高度重視。國際上最著名的事件是,Meta超過50
研究在智能電網數據分析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在智能電網數據分析領域取得新進展,提出了一種用于智能電網數據分析的單分類支持向量機異常數據檢測模型。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期刊IEEE Access上。 沈陽自動化所智能電網課題組在研究員王忠鋒和宋純賀的帶領下,針對智能電網數據分析過程中,異常數據和正常數據分布
2023-CCF大數據與計算智能大賽在京啟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0/510306.shtm10月15日,由中國計算機學會(CCF)主辦的第十一屆CCF大數據與計算智能大賽(簡稱2023 CCF BDCI)在北京正式啟動。作為大賽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CCF 理事長梅宏在致
大數據讓食品檢測-更智能更高效
謝鋒操作電腦檢查數據報表。 更智能更高效 白色的地板干干凈凈,桌上、窗臺上整整齊齊擺放著實驗儀器,檢測員穿著白大褂,在實驗室里做著分析實驗……這是記者在位于貴州科學城的貴州省流通環節食品安全檢驗中心看到的景象。 “每天的檢測量很大,全省的食品、農產品抽檢都是我們負責。檢測員常常是幾
《智能網聯汽車數據合規指引(2022)》正式發布
9月2日,以“智能社會與協同治理”為主題的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智能社會論壇在線上線下同步舉行。 此次論壇旨在面對智能時代的機遇與挑戰,超前探索智能社會的運行模式、法律法規、標準規范、政策體系、體制機制等,用人工智能賦能數字城市發展,推動“以人為本”的智能社會建設。 當天,國家智能社會治理
人工智能“進軍”基因檢測市場
據加拿大《環球郵報》報道,在利用機器學習檢測DNA(脫氧核糖核酸)中的致病突變十多年后,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生物醫學工程教授布倫丹·弗雷近日成立了“深基因組學”公司,準備將其團隊開發的新技術推向市場。 弗雷將深基因組學技術比喻成基因突變領域的谷歌搜索:研究人員可對一個DNA序列進行查詢,系統將鑒別
谷歌致力于基因數據市場,整合Tute-Genomics基因數據庫
谷歌希望憑借人類基因組云端服務Google Genomics在基因組研究市場占有一席之地,如今,公司正忙于用最好的工具來填滿這個工具箱。 Google Genomics是谷歌2013年推出的一項云端服務,幫助大學實驗室和醫院等機構將患者或科研對象的生物基因儲存到云端上,推進人類基因組信息的存
燧坤智能聯合數據提供商Excelra加強人工智能醫藥平臺
2021年12月2日,數據與分析提供商Excelra宣布與下一代生物技術公司燧坤智能(Silexon AI Technology)開展合作,后者擁有可擴展的人工智能與機器學習(AI/ML)藥物發現和生物制藥研究平臺。根據合作協議,Excelra將從其GOSTAR數據庫向燧坤智能提供ADMET及綁定分
缺乏數據使用指導原則,基因組數據共享遇阻
基因組數據共享將生物醫學研究推向快車道,但向公共領域發布的現有數據指南一方面承認免費和無條件使用數據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還未能解決這種重要性與數據生產者首次發布數據的“權利”之間的關系。 在美國能源部聯合基因組研究所負責人Nikos Kyrpides看來,這種自相矛盾導致了數據生產者和數據使用
使用智能電磁流量計時的數據收集情況
①被測流體成份 ②最大流量、最小流量 ③最高工作壓力 ④最高溫度、最低溫度 智能電磁流量計的量程Q應大于預計的最大流量值,而正常的流量值以稍大于流量計滿量程刻度的50%為宜。
智能測力儀曲線顯示-、數據存儲-、多功能型
?控制油泵電機、絲桿上下;缺相自動保護功能;? 主要用途:用于做各種金屬材料和非金屬材料的拉伸、壓縮、彎曲及試驗;? 采用傳感器測力,5英寸液晶屏實時顯示力值、加荷速度、上下屈服點和力-時間曲線。讀數直 ? 觀,精度高,曲線可以隨著力值和時間的改變自動縮放。可接電子引伸計及位移測量;? 可以控制油泵
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為治霾決策“效力”
首都北京終于等來了吹散霧霾的風,2016年第一次空氣質量“紅色警報”如期解除了。然而,縱觀全國,仍有很多城市仍在霧霾的籠罩下。許多一線、二線城市都向北京看齊,也發布了不同程度的霧霾警報。 根據2015年《柳葉刀》雜志全球疾病代價研究報告,當年環境顆粒物(不包含煙草煙霧)成本為1.031億傷殘調
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提升社會治理水平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提高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借助大數據、互聯網、人臉識別等技術,各地在社會治理智能化方面積極探索,從人民群眾關心的事情做起,從讓人民群眾滿意的事情做起,不斷為人民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本欄目今起推出“社會治理智能化”系列,聚焦社會治理新舉措、新亮點為老百姓
智能數據采集器在環境中應用好方案
一.項目背景在精細農業種植如大棚監測與控制、野外環境監測應用如森林碳排放量檢測、以及水資源環境檢測等應用領域,無線數傳模塊都有著重要的意義。?這些領域有分布廣且零散,數量多等特點。為了在不受地域,網絡環境的影響下及時掌握現場或是遠程相關地點的環境質量和安全情況,采用低速率、低功耗、網絡容量大的環境質
全自動智能化數據采集器應用方案
一.項目背景在精細農業種植如大棚監測與控制、野外環境監測應用如森林碳排放量檢測、以及水資源環境檢測等應用領域,無線數傳模塊都有著重要的意義。這些領域有分布廣且零散,數量多等特點。為了在不受地域,網絡環境的影響下及時掌握現場或是遠程相關地點的環境質量和安全情況,采用低速率、低功耗、網絡容量大的環境質量
“863”啟動基于大數據的類人智能技術項目
7月21日,由科大訊飛牽頭承辦的國家“十二五”“863”計劃信息技術領域“基于大數據的類人智能關鍵技術與系統”項目啟動會暨研討會在安徽合肥召開。 該項目是由國家科技部批復的重點項目,科大訊飛作為項目牽頭單位,與清華大學、中科院自動化所等超過30家單位共同負責本次項目的研發與實施,主要針對大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