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學術腐敗,我們沒有保持沉默的權利” 近讀復旦大學處理三起學術違規的消息,令人振奮。深感在遏制學術腐敗方面,該動真格了。 不可否認,在科學的春天降臨神州大地的30年間,學術界呈現出百花齊放,科研成果不斷誕生的新氣象。但是,在學術復興、學術繁榮的大潮中,也有魚龍混雜、泥沙俱下的現象。學術界的一些人為了博取個人的名利和地位,不惜拋開學術良知,使抄襲、剽竊、造假之風暗流涌動,甚至有的知名教授、著名人士也混跡于偽科學之中。學術腐敗像病毒一樣給我們國家的科學技術事業造成了致命的打擊和傷害。遏制學術腐敗的蔓延,需要完善學術評價體系、嚴格監管制度,更需要像鄒承魯等“打假英雄”那樣,和學術不良行為做堅決的斗爭。 打擊學術腐敗,管理部門責無旁貸。近年來,科技部、中國科學院、教育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先后制訂出一些相關規定。不過,遏制學術腐敗不能僅僅停留在發“紅頭文件”的層面,不能像鄒承魯院士生前所警告的那樣“光說不練”。......閱讀全文
被王彬彬公開指責著作涉嫌抄襲的汪暉,至今仍未對國內媒體發表意見;汪暉的主管單位清華大學和授予他博士學位的中國社會科學院,態度也仍然不明確。與擾攘半年之久至今未有進展的汪暉事件相反,復旦大學教授朱學勤在被指涉嫌抄襲的第一時間即給予回應———七月十三日,朱學勤向復旦大學學術規范委員會主動提交了調查申
經過一年多的調查,美國哈佛大學的心理學、組織和進化生物學及生物人類學系以研究猿猴和動物認知能力著稱的知名學者馬爾克·豪塞(Marc Hauser)教授被證實學術造假,自2011年8月1日起“辭去”該校教職一年。此事件在國際學術界引起不小的轟動。 此前,在國內,因推薦材料存在代表著作嚴
堅守學術道德就是保護學術生態——兩會代表委員共議學術道德建設 兩會伊始,剛剛就造假事件作出處理意見的浙江大學校長楊衛代表數度嚴正指出:浙江大學對類似事件將“出一件事,就處理一件事,不能放過任何一個學術不端的人”。 一個屢屢成為公眾焦點的話題,卻又屢屢發生,這不能不讓參加兩會的代表委員
葛劍雄 復旦大學教授、圖書館館長,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歷史學部委員,上海市政府參事,全國政協常委。 CFP小學語文課本 資料圖片 主講人:葛劍雄 時間:2013年10月27日 地點:齊魯大講壇 今天我講的題目是《中國的教育問題還是教育的中國問題》,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在全國政協的小組討論中,醫衛界別、科技界別、福利保障界別都指出我國的科研體制存在不公開、不誠信的癥結。對此現狀,全國政協委員、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內科主任葛均波教授提交了兩份相關提案。>>問題一 強勢專家控制評審 葛均波表示,隨著我國綜合實力的提升,國家對各類
近日,清華大學對外發布《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培養工作規定》,《規定》中明確不再以學術論文作為評價博士生學術水平唯一依據,并且不再將博士在學期間發表論文達到基本要求作為學位申請的硬性指標。此《規定》對2019年入學博士生開始實施。 一直以來,博士生畢業不僅僅要求撰寫數萬字的畢業論文,還有一個不成規
■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因為當事人是院士、是校長,就視而不見、不了了之,其危害更大 ■刮骨方能療毒,懲前才可毖后。在科研經費大幅增加的情況下,更需要把“零容忍”真正落到實處 對學術不端行為“零容忍”,是國際科學界遵循的共同準則。然而,在近來被熱議的“王志國論文”事件上,中外有關方面的
名為做課題實為圈錢:高校科研經費“黑洞”有多深? (CFP/圖) 高校科研項目(縱向)經費使用環節流程圖。(曾子穎/圖) 他找到自己的學生,將課題經費以勞務收入的形式打到學生的賬戶,給學生一點提成后,再收歸己有。 制度的缺陷,將老師普遍置于違法違規的危險中。“就是先逼良為娼,再抓嫖,導致
“明星學霸”翟天臨學術不端事件近期引起輿論持續關注。輿論重壓之下,翟天臨對其錯誤反省、道歉,表示愿意配合調查,并申請退出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的相關工作;北京大學對翟天臨作退站處理,對相關合作導師作出停止招募博士后的處理;2月19日,北京電影學院撤銷翟天臨博士學位,取消其導師的博士研究生導師資格。
要消除高校腐敗隱患,關鍵在于制約行政權力,建立現代學校制度,實行以教育和學術為本的管理,防止行政權掌控所有教育權和學術權,行政拍板導致權勢交易盛行和“權力通吃”。 據報道,中央紀委駐教育部紀檢組副組長、監察局局長徐開濯近日在接受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訪談時表示,教育系統黨風廉政建設,要抓住招生、
“我的畢業證上不會再有‘錢偉長’三個字,但您,永遠是我們的校長……”在上海大學哀悼老校長錢偉長的網站上,一名學生這么留言。 1983年,錢偉長來到上海大學的前身上海工業大學——一所當時名不見經傳的地方工科學校擔任校長,1994年,他續任新的上海大學校長,直至逝世。逝世前,他是我國年齡
交納數百元乃至上千元,就能在期刊上發表一篇論文,甚至論文的撰寫都可以有人代筆。這在高校學生中早已是公開的秘密。多年前,就有研究報告稱,我國論文買賣已形成產業,規模達10億多元。 學術論文本應是學術創新的核心載體,怎會成為明碼標價的商品
在央視播出了一則歷時8 個月的調查,暗訪 6 家醫院,曝光了醫藥代表與醫生的診內交易后,輿論瞬間將矛頭指向醫藥代表,各地衛計委和醫院也迅速行動起來,展開一系列針對醫藥代表的“封殺”行動。 ▍9部委將掀醫藥反腐風暴 在央視曝光藥代行賄醫生的當天,國家衛計委連夜回應,稱已經要求相關地方行政部門展
日前,教育部網站發布關于同意復旦大學、南京大學、陜西師范大學章程部分條款修改的批復。根據批復,經審核,這三所高校的章程修正案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和《高等學校章程制定暫行辦法》規定,現予核準,并將重新印發新修訂的章程,向本校和社會公布。陜西師范大學章程修正案(2019年核準稿) 一、
一份來自審計署的審計報告把中國科學院這一國內最高等級的學術機構推向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審計列出2013年中科院在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中存在的問題,所涉問題金額共計4億元之巨。 去年以來,震動科技界的廣東科技系統窩案,已有近50名官員先后落馬,其中多涉及部門“一把手”,發案集中在科技資金使用
近日,多名院士、大學教授因陷科研經費腐敗丑聞被查,科技投入問題再次成為社會熱議話題。幾乎與此同時,《關于深化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獲批,有力地回應了公眾關切。有專家稱,這一方案的出臺,意味著我國科技投入的管理將出現歷史性轉折。 根據全國政協的一份統計材料:2013年,全
雖然國務院學位辦明確規定,各試點“985工程”高校培養工程博士,不能再收學費,可記者調查發現,在今年已公布章程簡章的“985工程”高校中,只有復旦大學明確提出2012年、2013年工程博士免收學費,上海交通大學對個別工程“領軍”人才免收學費,中國海洋大學2013年工程博士學位學費總標準為2.7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