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 id="caaaa"><source id="caaaa"></source></table>
  • <td id="caaaa"><rt id="caaaa"></rt></td>
  • <table id="caaaa"></table><noscript id="caaaa"><kbd id="caaaa"></kbd></noscript>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 <noscript id="caaaa"></noscript>
  • <td id="caaaa"><option id="caaaa"></option></td>
    <td id="caaaa"></td>
  • 發布時間:2010-09-26 15:05 原文鏈接: 葛劍雄:“大躍進”式學術氛圍助長學風不正

      被王彬彬公開指責著作涉嫌抄襲的汪暉,至今仍未對國內媒體發表意見;汪暉的主管單位清華大學和授予他博士學位的中國社會科學院,態度也仍然不明確。與擾攘半年之久至今未有進展的汪暉事件相反,復旦大學教授朱學勤在被指涉嫌抄襲的第一時間即給予回應———七月十三日,朱學勤向復旦大學學術規范委員會主動提交了調查申請。9月24日,羊城晚報記者采訪了復旦大學學術規范委員會委員、復旦大學教授——

    “朱學勤的態度我是認可的”

      羊城晚報:7月13日,朱學勤就被指抄襲事件向復旦大學提交了正式的調查申請。這之后,學校方面有沒有聯系舉報朱學勤抄襲的那位網友Isaiah,并就此事展開調查?

      葛劍雄:最初是一位報社的記者聯系我,發給我一封郵件,內容是Isaiah指朱學勤抄襲的兩個材料的網上鏈接。我后來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希望Isaiah聯系我們,我們也一定會為他的身份保密。但是報道出來后,Isaiah在網上表示他沒有委托記者聯系我們,并且否認他是在舉報朱學勤抄襲。

      按照復旦大學學術規范委員會的操作程序,一定是有人舉報我們才啟動調查。現在的情況是,沒有人舉報朱學勤抄襲。但是考慮到朱學勤本人提出了調查要求,本著對他的聲譽、對學校、對學術界負責的態度,我們決定還是展開調查。

      由于沒有舉報人,我們調查抄襲的依據只能是之前Isaiah在網絡上發表的那6篇文章。

      羊城晚報:如果朱學勤不主動向學校提出調查申請,學校不會主動啟動調查?

      葛劍雄:我們一般不會因為網絡上有人說某某某抄襲,就啟動調查程序。因為互聯網上太多這樣指責別人抄襲的網文。

      羊城晚報:目前調查進行到了哪一步?還有多久可以公布結果?

      葛劍雄:調查是學術規范委員會的集體行為,我只能說目前正在進行。至于什么時候可以公布結果,這個時間很難說。因為這不僅是我們委員會的問題,還涉及其他人的配合。比如,舉報材料中涉及的人、單位,都需要約定時間來配合作證。我們也希望越快有結論越好,但更重要的是嚴謹、慎重。我希望大家有耐心。

      羊城晚報:您怎樣看待朱學勤被指抄襲這整件事各方的態度?您認為怎樣的結果會是比較圓滿的?

      葛劍雄:我認為匿名舉報是不妥當的行為。Isaiah在我們再三表示會為他身份保密的情況下,依然不愿意站出來聯系我們,后來甚至干脆發表文章說他不是在舉報朱學勤,我覺得這樣的做法和態度是不嚴肅的,也是不負責任的。而朱學勤主動回應,主動向復旦大學提出調查申請的態度我是認可的。

      我相信再過不久,復旦大學學術規范委員會一定會拿出一個結論。至于這個結論對不對,學術界自然會有評價;但作為校方,起碼我們是負責任的。

      對這個結論公眾可以有意見、可以討論。如果有人能拿出新的依據、理由,我們可以再啟動第二輪調查。如果只是少數人沒有真憑實據的不滿意,我認為也沒有必要再糾纏下去。

    “調查不是我一個人說了算”

      羊城晚報:能請您介紹一下復旦大學學術規范委員的運作程序和機制嗎?

      葛劍雄:我們的程序要求是:有人舉報才會調查。舉報分為兩種:匿名舉報和實名舉報。匿名舉報原則上可以不予理會,但如果它的舉報有具體內容、有線索可查,我們還是會查。有了調查結果,我們也會努力嘗試聯系舉報人。比如,之前有舉報人只署某某學校,我們還是會給該校寄去調查結果。但舉報人能不能拿到這個結果,我們就沒辦法負責了。

      實名舉報我們是一定會展開調查。目前,我們學術規范委員會有7位委員,涵蓋了人文、經濟、理工科、醫學等領域。在接到一個實名舉報后,委員會會按照被舉報人涉及的學科領域,指定一名或多名相近學科的委員主要負責調查。委員可以自己展開調查,也可以委托有關院系或專家協助一起調查。對于一些專業的實驗報告、實驗數據的核查,我們自己弄不來的,還會聘請專門的機構。

      經過調查,會形成一份初步的調查報告;報告會提請委員會的全體委員一起討論;討論后,委員會會將報告轉給舉報人和被舉報人,聽取雙方意見;這個過程中,如果舉報人對結論不滿意,又能提供新的證據,委員會可以進行第二輪再調查。最后,委員會會形成一份正式的結論報告提交給校方。調查結果要不要公布、公布到什么程度,這些要由學校決定。

      羊城晚報:作為一個在學校內部設立的學術規范委員會,怎樣保證它的公平、公正性?比如在對朱學勤的調查中,怎樣保證不存在偏袒問題?

      葛劍雄:一靠制度,二靠自律。復旦的學術規范委員會有回避制度。如果委員會的委員與被舉報人有工作關系、利害關系,或者舉報人認為某個委員應該回避,我們可以要求該委員回避。但不能因為被舉報人是本校的老師或畢業的學生就否定這個調查制度。我們委員會曾經調查過某個學院的副院長,也調查過長江學者,結論出來后,沒有人質疑過它的公正性。到目前為止,我們所有調查過的案例中,還沒有被舉報人感到不服氣的。不是說大學里面就一定不能獨立,或者第三方就一定獨立了,這個不是最低的一條線。

      至于自律,有人在朱學勤涉嫌抄襲事件中質疑過我的身份,說我和朱學勤是認識的。我的確認識他,現在偶爾也會碰到,但調查是委員會的集體行為,不是我一個人說了算的。我相信在這件事上,我自己是有自律能力的。

    反對把“汪暉事件”意識形態化

      羊城晚報:和朱學勤類似,汪暉也被指過往的著作涉嫌抄襲,您怎么看汪暉這件事?

      葛劍雄:我不是汪暉那個領域的學者,我也沒有仔細看過王彬彬指責汪暉抄襲的那篇文章,所以我沒有能力也沒有資格來論斷是非。但和朱學勤的事情不同,王彬彬是在公開的刊物上發表的署名文章,這已經是實名舉報汪暉抄襲了。作為汪暉的主管部門和所在單位,應該進行調查,給出一個結論來平息紛爭。

      羊城晚報:也就是說,您認為汪暉所在的清華大學和授予他博士學位的中國社會科學院應該在這件事上應該有所動作?

      葛劍雄:當然應該有所動作。這才是負責任的做法,也是對汪暉本人負責任的做法。我相信這樣的調查應該不是很困難的。都是白紙黑字的東西,得出一個結論應該不太難。

      羊城晚報:但是半年過去了,清華和社科院都一直保持著沉默,您覺得這種反應正常嗎?

      葛劍雄:這是不正常的反應。如果汪暉遭遇的是內部舉報,清華和社科院可以關起門來進行內部的調查;但現在王彬彬是在公開刊物上發表文章點名指出抄襲,還引起了這么大的社會反響和國內外輿論的關注。這個時候,清華大學和社科院就應該站出來,通過調查給公眾也給學術界一個結論。

      抄襲是很復雜的問題,存在一個界定。我不認為一本書里有段落的雷同就一定是抄襲,有性質、程度的不同。當然,我也反對把“汪暉抄襲事件”意識形態化。這是一個學風問題,是一個學術規范問題,不要拿來和學派、意識形態扯在一起。不論你是什么思想流派的,有著什么樣的主張,在學術上都應該也必須遵守一個操守準則。

    “大躍進”式的學術氛圍助長學風不正

      羊城晚報:您除了是復旦大學學術規范委員會委員,同時也是教育部學風建設委員會的副主任委員,您認為教育部學風建設委員會在汪暉事件中是否應該發揮一些作用來平息這場爭論?

      葛劍雄:教育部學風委員會成立之初就明確了,我們不處理舉報、不進行調查。一方面因為委員會的委員都是兼職,沒有這個精力和時間;另一方面教育部也沒有給我們這樣的授權。學風建設委員會成立后,主要致力于推動高校建立“學術規范委員會”類似功能的機構;要求學校制定規范學風、學術行為的相關的條例;也召開了全國性的會議來交流、討論相關問題。接到的舉報,我們會轉給相關的院校處理。作為教育部,它只能管理它直屬的高校,其實大部分高校不是教育部屬下的,而是各個省管的。

      羊城晚報:在目前的情況下,怎樣才能杜絕越來越多的學術腐敗和學術不規范的問題?

      葛劍雄:學術腐敗不是簡單的抄襲,而是利用權力、金錢等不正當的手段獲取學術成果、聲譽和學術地位。從根本上講,只有整個社會廉潔了,消除了腐敗問題,高校的學術腐敗才能徹底杜絕。高校也是社會的一部分,它不可能獨立存在。脫離整個社會來談消除學術腐敗是荒唐的。

      目前來說,學術腐敗還是少數現象。就算汪暉、朱學勤的事最后被證明是抄襲,也不能歸類為學術腐敗,他們的問題還是屬于學術不規范、學風不正。

      羊城晚報:那目前我們各個高校現有的措施,能夠剎住學風不正這股“歪風”嗎?

      葛劍雄:在現在的情況下,我個人沒有這個信心,也不太可能做得到。首先,整個社會缺少誠信。很多小孩子從上幼兒園起就開始懂得說假話,進入小學、中學,大部分人考試都會做點小弊,或者寫作文時抄別人一兩句。這樣的風氣日積月累,你又怎么能要求他進入大學后突然就能改變呢。高校不是世外桃源,也不再是過去純潔的象牙塔。其次,高校缺乏自主權。你如果給高校權利讓它可以制定一套自己的制度,那我覺得有可能能管得住,但現在,高校在管理上受到很多的制約。同時,各種評估、排名也給了高校很大壓力。一個人、一個單位能夠做的學術貢獻,其實就那么一點,為了爭這些,就不得不“弄虛作假”或“注水”。這種“大躍進”式的學術氛圍,也助長了學風不正。

    相關文章

    清華教授汪暉探討人文學科發展

    12月20日,著名學者、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教授汪暉在“人文清華”講壇發表演講,提出人類發展進入全新階段,作為對人的研究,當代人文學科面臨重大挑戰。會上,汪暉回顧了促使現代人文學科誕生和發展的四個維度,并......

    復旦教授葛劍雄:中國教育改革巨大壓力來自社會

    復旦大學葛劍雄教授作為一名關注社會動向的人文學者,葛劍雄不僅頻頻點評時事,其足跡更遍及包括南極在內的七大洲。這位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常出差,“家人都習慣了”,且以“云游”之態,不用手機。目前......

    學術打假任重而道遠教育部學風委名存而實亡

    近日,原西安交通大學教授李連生等人因學術造假,被撤銷其2005年所獲的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收回獎勵證書,并追回獎金。這也是我國首次對學術造假揮出重拳。近年來,學術不端的事件屢有發生,從2005年天津......

    葛劍雄:“大躍進”式學術氛圍助長學風不正

    被王彬彬公開指責著作涉嫌抄襲的汪暉,至今仍未對國內媒體發表意見;汪暉的主管單位清華大學和授予他博士學位的中國社會科學院,態度也仍然不明確。與擾攘半年之久至今未有進展的汪暉事件相反,復旦大學教授朱學勤在......

    葛劍雄:“大躍進”式學術氛圍助長學風不正

    被王彬彬公開指責著作涉嫌抄襲的汪暉,至今仍未對國內媒體發表意見;汪暉的主管單位清華大學和授予他博士學位的中國社會科學院,態度也仍然不明確。與擾攘半年之久至今未有進展的汪暉事件相反,復旦大學教授朱學勤在......

    葛劍雄:“大躍進”式學術氛圍助長學風不正

    被王彬彬公開指責著作涉嫌抄襲的汪暉,至今仍未對國內媒體發表意見;汪暉的主管單位清華大學和授予他博士學位的中國社會科學院,態度也仍然不明確。與擾攘半年之久至今未有進展的汪暉事件相反,復旦大學教授朱學勤在......

    葛劍雄:“大躍進”式學術氛圍助長學風不正

    被王彬彬公開指責著作涉嫌抄襲的汪暉,至今仍未對國內媒體發表意見;汪暉的主管單位清華大學和授予他博士學位的中國社會科學院,態度也仍然不明確。與擾攘半年之久至今未有進展的汪暉事件相反,復旦大學教授朱學勤在......

    熊丙奇:“汪暉事件”與“朱學勤事件”之比較

    一邊是被實名質疑4個月,始終不作正面回應;另一邊是被匿名網絡質疑剛不久,就主動申請有關機構啟動獨立調查。“汪暉事件”和“朱學勤事件”正沿著不同的路徑發展,而從媒體評論看,普遍認為朱學勤先生已經“領先半......

    熊丙奇:“汪暉事件”與“朱學勤事件”之比較

    一邊是被實名質疑4個月,始終不作正面回應;另一邊是被匿名網絡質疑剛不久,就主動申請有關機構啟動獨立調查。“汪暉事件”和“朱學勤事件”正沿著不同的路徑發展,而從媒體評論看,普遍認為朱學勤先生已經“領先半......

    謝勇:學術界應再啟學術規范大討論

    自從2010年三月汪暉被指涉嫌抄襲,幾個月過去,事情非但沒有水落石出,反而按照某種異常頑強的邏輯不斷發酵、升級:先是國際知名學術大家余英時、林毓生做出“汪暉不辭職,清華大學校長應該辭職”的表態,后有汪......

    人体艺术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