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評估資金申請審查中的隱性歧視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科學審查中心負責人Richard Nakamura從未想過,自己在工作時潛意識地具有種族主義傾向。但是,一份專門分析Nakamura面對不同人種時說話的語速及選詞的研究表明,他的確會受到種族因素的影響。Nakamura猜測,如果連他都具有這種傾向,那么在整個NIH研究資金發放的過程中,其他評估者很可能也具有這種傾向。 為了找到答案,NIH將專門設立一個雄心勃勃的計劃——自2014年9月開始專門分析負責劃撥研究資金的審查者是否對少數族裔科學家有潛意識的歧視。一份于2011年發表在《科學》雜志上的研究顯示,白人研究者獲得NIH科研資金的案例是黑人研究者案例的2倍。即便將出版記錄考慮進去,黑人科學家獲得科研資金的可能性仍然比白人科學家獲得資金的可能性低約30%。此外,隱性歧視在早期的審查階段就已經產生了。 正是這一發現促使NIH于2012年設立了一項為期10年、總額為5億美元的研究計劃,專門培訓少......閱讀全文
美評估資金申請審查中的隱性歧視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科學審查中心負責人Richard Nakamura從未想過,自己在工作時潛意識地具有種族主義傾向。但是,一份專門分析Nakamura面對不同人種時說話的語速及選詞的研究表明,他的確會受到種族因素的影響。Nakamura猜測,如果連他都具有這種傾向,那么在整個NIH研
新一輪種族歧視?美國打壓華人學者再升級-54位教授失業
美國《科學》雜志6月12日報道,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發起主要針對與中國有關聯的研究學者的“外國關系”激進調查后,約有54名科學家辭職或被解雇,其中絕大多數為華人學者。 本周五,NIH校外研究負責人米歇爾·勞爾(Michael Lauer)公布了一份系統性調查報告,稱在NIH調查的18
“哈佛歧視亞裔申請人”開審-名校的心思怎么猜
資料圖:美國亞裔團體同日在最高法門口舉行集會示威。中新社記者 張蔚然 當地時間15日,備受矚目的“哈佛歧視亞裔申請人”訴訟案,將在美國波士頓聯邦法庭開審。也許這將是一場曠日持久的訴訟,暫且不論最終誰勝誰負,對于希望申請美國名校的華人學子或中國留學生來講,如何能夠獲得錄取通知書才是重中之重。對此,名校
學術界的第三種性別歧視
Scientometrics(科學計量學)雜志2018年4月號發表了波蘭的Aleksandra Cislak、瑞士的Magdalena Formanowicz和以色列的Tamar Saguy等三位心理學者合著的文章,Bias against research on gender bias(對性別
數百個包含種族歧視的植物名稱將因植物學家的歷史性投票而改變
變——這是首次因帶冒犯性而調整物種名稱?從2026年起,像南非刺桐 Erythrina caffra這樣的植物將被改稱為Erythrina affra。圖片來源:Orazio Puccio/Alamy研究人員首次投票決定移除帶有冒犯性的生物科學名稱。植物學家決定應讓超過200種植物、真菌和藻類物種不
美司法部:哈佛歧視亞裔學生,違法!
日前,哈佛歧視亞裔學生的案件有了新的進展。美國司法部發聲,認為哈佛大學歧視亞裔學生的錄取政策違法! 事件需要稍微往前追溯一下。今年6月,根據法庭所提供的文件顯示,哈佛大學在其新生錄取程序中,設置了5個類別來評價申請者,包括“學業”“課外活動”“體育”“個性”與“綜合”,用1~6的分數來衡量,1
耶魯大學等美國名校否認招生歧視亞裔
近日,美國130多個亞裔團體向美國教育部和司法部提交申訴,抗議耶魯大學、布朗大學和達特茅斯學院在招生過程中歧視亞裔申請學生。昨天上午,耶魯和布朗大學相關工作人員均予以否認,表示在招生中并不存在歧視。 據媒體報道,牽頭發起此次申訴的是亞裔教育聯盟,該團體主席趙宇空在5月23日召開的
哈佛內部調查:招生政策對亞裔有“負面影響”
中新網6月16日電 綜合報道,就哈佛大學是否在招生過程中存在對亞裔的歧視問題,15日,哈佛和狀告哈佛的“學生公平入學”組織都提交了法庭文件。其中包括一份早年哈佛內部研究辦公室調查報告,報告稱哈佛招生政策對亞裔學生有“負面影響”。 ?【報告稱招生政策對亞裔負面】
乙肝歧視源于誤解
宋 嵩繪 據調查,超過1/3的人表示,不愿意和乙肝病毒攜帶者共餐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日前坦言,一些乙肝病毒攜帶者就業時確實遇到了一些困難和問題。 乙肝病毒攜帶者在我國是非常大的群體,超過1億人。不僅就業,連上學、交友等也常受歧視。 近日,中國青年報進行了一
被“歧視”的清華博士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2362.shtm 成為一名B站“臀部”up主后,李樂每周六晚上都會抽出兩個小時來直播。盡管粉絲量還不算多,但圍觀者依舊對他寄予厚望。連麥的人從四面八方涌來,將自己的人生困惑一股腦兒地丟向這位
哈佛大學被指錄取時歧視亞裔-校長:不存在歧視
中新網6月13日電 據美國中文網報道,針對“學生公平入學”(Students for Fair Admissions) 組織即將于15日遞交法庭文件,指控哈佛大學在錄取時歧視亞裔一事,該校即將卸任的校長弗斯特(Drew Faust)12日在一封電郵中對此事做了回應,堅決維護哈佛的招生
美國大學緣何成為種族之戰交鋒地帶
大學,已經成為種族沖突的前沿陣地 夏洛特維爾種族沖突發生后不久,美國各大媒體以及高校內部都在進行深刻的反思:大學是否需要為此承擔責任?是否縱容了白人民族主義者并為他們錯誤的意識形態提供了生存的土壤? 有人認為,之所以白人至上論開始流行,除了社會上的政治與各種因素之外,大學中師生對此只是不屑
種族多樣化缺失限制新療法研發
目前,關于人類疾病的遺傳研究,特別是大規模研究,主要基于歐洲血統人群。而種族多樣性不足阻礙了人們充分理解人類疾病遺傳結構的能力,并加劇了衛生不平等,甚至意味著人們將基因研究成果轉化為臨床實踐或公共衛生政策的能力可能嚴重受損。或者更糟的是,這一切都是錯誤的。 近日發表在《細胞》雜志人類遺傳學特刊
乙肝反歧視道路還有多遠?
取消乙肝體檢易 消除乙肝歧視難 9月1日,作為乙肝病毒攜帶者的雷闖拿到全省乃至全國第一張從事食品行業的健康證,這對于無數乙肝病毒攜帶者來說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這是爭取乙肝病毒攜帶者權益的重大勝利。 雷闖成功申請健康證對乙肝病毒攜帶者來說,無疑是振奮人心的。但是對于普通民眾來說,
研究發現:年齡與種族會影響HIV檢測效果
2018年8月6日,HIV的相關檢查的阻力主要來源于人們缺乏相關知識,醫療條件受限以及羞于啟齒等方面。 然而,我們此前并不清楚年齡以及種族對HIV檢測的影響。 最近,來自加州河邊分校的HIV研究者Brandon Brown發表在《Medicine》雜志上的文章提出了老年人以及西班牙裔群體進行
新加坡科學家完成三大種族基因藍圖
完成基因藍圖的意義是,它標志著我們朝“個人化藥物”邁進一步,因為只有當我們知道完整的基因譜,才能跟其它族群比對,然后找出導致我們更容易患某種病的基因位置,以此“對癥下藥” 人類各種族的基因其實相似度高達99.9%,但就是因為那0.1%的不同,造成各種族在患病時的幾率也不同。這0.1%的差別
公共場所禁煙無關“人群歧視”
衛生部宣布,從2011年1月起,我國內地將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的要求,在所有室內公共場所、工作場所、公共交通工具和其他可能的室外工作場所完全禁煙。 這一規劃雖然得到了公眾的廣泛支持,但也有評論認為,公共場所禁煙是一種“人群歧視”。上述不同觀點,其實涉及兩個層面的
Obecity:肥胖患者為何會受到歧視?
發表在《Obecity》雜志上的一項新研究發現,患有肥胖癥的人不僅受到侮辱,而且這種侮辱是非人性化的。 在大多數發達國家,肥胖癥現在非常普遍。目前,大約三分之一的美國成年人和四分之一的英國成年人在醫學上被定義為患有肥胖癥。然而,肥胖是由遺傳,環境和社會因素驅動的復雜醫學病癥。 之前的研究表明
消除歧視才能終結暗查乙肝
首張罰單,對全國一億多乙肝病毒攜帶者來說,不僅意味著令人振奮的新聞,也是一種使人溫暖的支持。 經“乙肝斗士”雷闖舉報,廣州市衛生部門查實后,正式對違規查乙肝的廣東省電力一局醫院做出通報批評,并罰其暫停體檢服務。這是全國首家因違規查乙肝而被處罰的醫院,一些醫院人士感嘆
哈佛大學被指涉招生歧視-美或廢除高校招生指導方針
?? 綜合報道,日前,美國著名學府哈佛大學因招生過程涉歧視而被“公平入學組織”告上法庭。3日,多家美國媒體報道稱,特朗普政府計劃廢除奧巴馬時期鼓勵大學招生時考慮種族的“平權法案”的指導方針。 據報道,特朗普政府官員主張,前總統奧巴馬政府2011年和2016年兩度就這項指導方針所提出的法律建議,“
哈佛大學被指歧視亞裔學生-美國會議員促調查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道,洛杉磯轄區包括富樂頓、鉆石吧等地的國會眾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羅伊斯(Ed Royce)辦公室發言人艾提(Saat Alety)3日表示,羅伊斯已協同另一位聯邦眾議員羅拉巴克(Dana Rohrabacher)致函聯邦政府,敦促聯邦教育部及司法部,盡快調查哈佛大學入學政策是
哈佛大學真的歧視亞裔學生?控辯雙方激烈對抗
圖片來源:全景網 美國亞裔學生一向以學習優異著稱。亞裔家庭盼望子女能夠進入常青藤盟校的夢想幾乎盡人皆知。然而事與愿違,很多極其優秀的亞裔學生被美國頂尖高校拒之門外。因此,近年來,美國一些個人與組織不斷指出,以常青藤盟校為首的美國頂尖高校錄取政策不透明,利用各種理由與措施來壓低亞裔的入學率,導致眾
2018:美國高等教育回望
總體上看,美國高等教育界的2018是相對平靜的一年,但也是適應社會發展、應對社會挑戰、內部在悄然發生變革的一年。相信這些變革會在未來逐漸顯示出其現實意義。 仿佛是轉瞬之間,2018年已然成為歷史。在一年前的《2017:美國高等教育回望》中,我曾說過,“2017年是美國高等教育不平凡的一年。政府
5000多名科學家大罷工!Nature/Science響應
美國黑人致死事件后,反對種族歧視的抗議持續升級。 6月10日,全球5000多名科學家和包括美國物理學會、全球最大預印本服務器arXiv在內的眾多科學組織決定停止一切學術活動,共同聲援黑人群體的反種族主義運動。 Nature和Science等國際頂級期刊也紛紛響應。Nature在社論中表示,黑
哈佛因錄取規則接受美司法部調查
去年,一則狀告哈佛錄取規則涉嫌種族歧視的案件在訴至奧巴馬政府司法部后被否決。8月初,《紐約時報》報道,特朗普政府司法部決定重啟此案,將對哈佛大學的錄取規則進行調查。此報道一出,在美國立刻引起軒然大波,《華盛頓郵報》、CNN等各大媒體全部跟進予以報道,司法部發言人出面澄清,高教、法律等業內人士發
Nature-Genetics:翟巍巍等描繪肺腺癌間種族差異-?
肺癌是人類癌癥里的第一大殺手。全世界每年有接近200萬人患肺癌。特別引起學界注意的是肺癌在東亞和高加索人兩個族裔之間有著非常大的差異。以肺腺癌為例,東亞每年有更高比例的非吸煙女性患肺癌。其次,在東亞肺腺癌里,40-60%的病人帶有表皮細胞生長因子受體(EGFR,一個重要的癌基因)的基因突變,而在
Nature子刊:人類面孔種族分類加工的神經機理
把不同的個體歸類為同一個種族,以此為基礎在態度和行為上區別對待他族和本族成員,這種現象在人類社會廣泛存在并產生嚴重后果,因此受到心理學、神經科學等多個領域的高度關注。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及麥戈文腦研究所韓世輝教授課題組率先使用腦成像技術,揭示了痛覺共情活動的種族偏好(Xu et al.,
英國華人英超市買奶粉遭拒被趕出超市并列入黑名單
英國Waitrose超市貨架上,部分奶粉都缺貨,超市也貼出了限購6罐的標識。 英國版報道,近日,華人張先生在倫敦格林威治的Sainsbury"s超市購買奶粉時,被店員認出其“曾在一周前購買過100罐奶粉”,于是懷疑他非法經營拒絕向其出售商品,張先生被強行趕出該超市。深感冤枉甚
外媒諷中國東亞病夫,華春瑩表示:應感到羞愧
中國與世界攜手抗擊2019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之際,有西方媒體又秀出了“標題黨”的把戲,通過強調病毒的“中國屬性”來制造種族主義歧視。 2月4日,美媒《華爾街日報》竟在標題稱中國為“東亞病夫”。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6日點名批評作者“應對其傲慢、偏見與無知感到羞愧”。5日,有加拿大地方報紙又在頭版
哈佛被指涉招生歧視-美或廢除高校招生指導方針
日前,美國著名學府哈佛大學因招生過程涉歧視而被“公平入學組織”告上法庭。3日,多家美國媒體報道稱,特朗普政府計劃廢除奧巴馬時期鼓勵大學招生時考慮種族的“平權法案”的指導方針。 據報道,特朗普政府官員主張,前總統奧巴馬政府2011年和2016年兩度就這項指導方針所提出的法律建議,“誤導學校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