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將劃生態保護紅線勾勒未來生態建設藍圖
■三條林業生態保護紅線: ——林地和森林紅線:全市林地面積不低于6300萬畝,森林面積不低于5600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并穩定在45%。 ——濕地紅線:全市濕地面積不少于310萬畝,維護濕地生態功能和生物多樣性,促進濕地資源可持續利用。 ——生物多樣性紅線:嚴格野生動植物和自然保護區管理,確保100%的陸地典型生態系統、100%的野生動植物及棲息地典型生態系統、100%的瀕危野生動植物得到有效保護,維護生態安全和生物多樣性。 12月15日,記者從市林業局獲悉,按照十八屆三中全會要求,結合五大功能區域戰略布局,我市正編制《重慶市推進林業生態文明建設規劃綱要 (2013-2020)》(以下簡稱《綱要》),劃定林地、森林、濕地和生物多樣性等生態保護紅線。同時,我市還將建立一系列配套制度,為生態文明建設 “保駕護航”。 劃紅線 勾勒未來生態建設藍圖 重慶地處三峽庫區,生態環境脆弱......閱讀全文
國外的森林型生態城市
森林型生態城市是指建設過程中重視森林建設,通過提高城市森林覆蓋率來實現美化環境、凈化空氣目的的城市。高的森林覆蓋率是森林型生態城市最顯著的特征,不僅要求具有一定的森林面積,還需要喬木、灌木、草地等組成穩定的生態系統。 美國在20世紀70年代制定法律,將城市森林納入農業部林務局管理
江西森林生態效益全國居首
記者從2月1日晚召開的江西省兩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09年江西省森林生態效益總價值為8233.11億元,位居全國之首。 近年來,江西省先后實施了造林綠化“一大四小”,城市污水處理、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工業污染源治理、五河源頭保護、鄱陽湖綜合整治等6大生態工程,
亞洲森林保護有了新希望
油棕種植園取代了亞洲的部分天然林區 停止采伐森林在亞洲的前景正愈發光明。近日,在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召開的2014年亞洲森林峰會上,政府官員、商務人士、環保人士、社區積極分子、科學家在解決森林砍伐問題上達成了驚人的一致。 森林協會(位于瑞士的一家非營利組織)創始人兼執行理事Scott Poynt
谷歌等機構發布保護森林動態平臺
2月21日,世界資源研究所、谷歌等超過40家合作機構聯合發布了全球森林觀測(GFW),這是一款森林動態監測和預警在線系統,旨在幫助人們更好地管理森林資源。GFW首次綜合使用了衛星技術、開放數據和眾包模式,以保證提供即時可靠的森林信息。 高分辨率、近實時、運行高速、免費簡便、預警功能和提供多
世界銀行啟動森林保護計劃
[印尼巴厘島]世界銀行啟動了一個資助計劃,幫助發展中國家減少因森林砍伐和退化帶來的溫室氣體排放。 森林碳伙伴基金(FCPF)是上周(12月11日)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上宣布啟動的。它的目的是激勵森林豐富的國家制止非法伐木和清除森林用于農業。 在巴厘島宣布森林碳伙伴基金的
森林生態系統在碳循環中的作用森林土壤
這是森林生態系統中zui大的碳庫。不同的森林其土壤含碳量具有很大的差別,在北部森林中森林土壤占有84%總碳量;溫帶森林土壤中的碳占到其總碳量的62.9%;在熱帶森林中,土壤中的含碳量占整個熱帶森林生態系統碳貯量的一半。全球森林土壤的含碳量為660~927Gt,是森林生態系統地上部的2~3倍。國內外很
西部生態保護創新項目:保護西部生態-發展西部經濟
“淡水河谷”中國西部生態保護創新公眾參與項目啟動儀式在北京舉行,中國綠化基金會副秘書長陳蓬先生;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中心副主任何家振先生;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司宣傳教育處處長林玉先生;環境保護部自然生態保護司張文國先生;淡水河谷全球銷售總監朱凱先生等出席啟動儀式。
AZF0100森林生態系統水文過程觀測系統對森林生態系統...
AZ-F0100森林生態系統水文過程觀測系統對森林生態系統水文要素的時空規律研究1?引言森林水文調節功能是森林所實現的重要服務功能之一,可是由于森林資源被無節制的開采利用,導致人們不斷遭受森林破環所帶來的各種災害。因此關于森林生態水文功能研究已成為生態學和水文學的研究重點之一。近年來,國內外從森林的
廊坊環首都平原森林生態逐步形成
三年多以來,廊坊先后完成新造林近150萬畝,全市森林資源總量得到了較大提升,全市平原森林的壯美景觀已初步形成。”廊坊市林業局副調研員劉起俊日前表示,廊坊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工作進展順利,環首都平原森林的生態特征正在逐步形成。 森林城市建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已成為國家發展戰
沈陽生態所在森林動態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植物種子生產的時空動態及潛在結實機制是決定種群動態及群落構建的重要生態過程。種子生產大小年(Mast seeding)即多年生植物種群的種子生產在年內同步且年際間高度變異的現象,這種生產格局在大量物種中都有出現。傳粉效率增加和捕食者飽食被認為是有利于mast seeding進化的兩個主要的選擇性
森林生態建設,如何“叫好又叫座”
過去五年,中國科學院院士于貴瑞聯合國內近20家單位的合作者,給我國森林生態系統質量和管理狀況做了一次“大體檢”。他們發現我國森林生態面臨資源總量有限、生態系統脆弱、生態產品短缺、價值核算體系尚未完全建立等困境。 “問題的關鍵是生態產業發展的鏈條沒有打通,好的理念‘叫好不叫座’,沒人接手。”于貴
林木白蟻如何保護熱帶森林免受干旱危害
據新的研究揭示,身型微小的林木白蟻對熱帶雨林因干旱所致的有害生態變化會有重大影響:它們能在長期的干旱中對維持生態系統功能發揮重要作用。這些結果通過證明單一昆蟲群落如何在環境發生快速變化時幫助維護整個森林而凸顯了保護自然生態系統的重要性。白蟻類已知是生態系統中某些最重要的策劃者。它們能通過分解林地
保護生態才是長遠政績
生態旅游,不管是在炒作概念還是以一種形態存在,它都承載著對自然崇敬的美好愿望,對生態文明的美好憧憬,對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現實期待。生態旅游,更昭示著在我們構建社會和諧的進程中,實現人與自然和諧,是實現我們地球這個大家庭和平共處的前提,是基礎。 所謂生態,就是指
健全生態保護補償機制
每年全國兩會,生態補償都是代表委員關注的焦點之一。今年兩會,代表委員們將目光投向重點生態功能區和重大國家戰略發展區域,建議健全生態補償機制,形成“以保護促發展,以發展優生態”的良性循環。 重點生態功能區協調發展 目前,我國已有676個縣(市、區)被納入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占國土面積的53%。
麗江森林生態系統定位研究站考察迪慶州森林資源現狀
9月10日至24日,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麗江森林生態系統定位研究站科研人員開展了迪慶藏族自治州森林資源現狀的廣泛考察,尤其是對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普達措國家公園的寒溫性針葉林進行了重點調查,歷時15天,參與人員8人,完成考察任務。 考察隊在沿途中調查了迪慶州目前的森
生態專家呼吁:水域生態保護刻不容緩
長江生態文明2011年策會日前在湖北武漢召開。與會專家共提交了33篇關于水生態保護與利用的專業論文,公布了最新的研究報告與數據。 據了解,我國水域面積日漸減少,水體污染日益嚴重,人水矛盾日趨突出,保護不可或缺的水資源已成為我國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首要任務。全球每年因水污染造成的死亡人數
研究揭示中國森林生態系統水源涵養
明確中國森林生態系統水源涵養能力的空間分異規律,分析全國尺度和流域尺度森林水源涵養能力及其影響因素的空間差異,可為制定森林生態系統服務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近期,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史文嬌和陶福祿等基于Meta分析系統地收集了1045個關于全國森林水源涵養能力的相關參數及其影響因素的站
堅持保護生態綠色重建原則
國務院近日印發《關于支持魯甸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和《魯甸地震災后恢復重建總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意見》明確了災后恢復重建的地質災害防治和生態修復政策。重點開展受災地區中大比例尺區域地質、環境地質、工程地質、有害元素分布、地下水污染等基礎數據的調查與更
生態保護紅線制度創新研究
課題組中方組長:歐陽志云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 課題組外方組長:Derek Thompson 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環境、土地與公園部前副部長 劃定生態保護紅線與加強紅線區域管理是解決生態環境問題的重要途徑。目前我國正在劃定生態保護紅線,但是相關的機制、政策、法律并不完善
秦嶺生態保護條例正式實施
《西安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于今年10月1日正式實施。陜西省西安市秦嶺生態保護建設規劃體系已逐步形成,下一步將積極著手建設無線傳感器網絡系統,提高環境監測、管理的科學化水平。 據悉,秦嶺堅持生態優先、重在保護、科學利用的原則,先后編制了《大秦嶺西安段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大秦嶺西安段保護利
遼寧推進生態保護紅線劃定
按照遼寧省委、省政府《貫徹落實關于劃定并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的若干意見方案》要求,遼寧省將用3年時間,到2020年完成全省劃定并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工作。 遼寧省政府在近日召開的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工作推進會上提出,2017年11月底前,14個市要完成生態保護紅線市與縣的協調對接和落圖落地工作,上報生態保
北京森林生態服務總價值近七千億元
預計到二〇二〇年,全市森林生態服務總價值將在現有基礎上再增一成以上 最新的森林生態服務功能評估結果顯示,到2015年年底,本市森林生態服務的總價值已達6938億元,比5年前增加了1357億元。增量主要來自于本市林地面積的增加和林地質量的提高。 森林生態系統具有凈化環境、保育土壤、涵養水源、固
樹種豐富度影響森林生態系統碳儲量
森林生態系統是陸地生態系統最大的碳庫,對全球碳平衡有著重要影響。包括瑞士蘇黎世大學在內的研究團隊在《英國皇家學會學報B》上發表文章稱,他們測量了27個亞熱帶森林林分(指內部特征大體一致而與鄰近地段有明顯區別的一片森林)的碳儲量和通量。結果發現,樹種豐富的林分具有更快的碳循環,在地上和地下生態系統
樹種豐富度影響森林生態系統碳儲量
森林生態系統是陸地生態系統最大的碳庫,對全球碳平衡有著重要影響。包括瑞士蘇黎世大學在內的研究團隊在《英國皇家學會學報B》上發表文章稱,他們測量了27個亞熱帶森林林分(指內部特征大體一致而與鄰近地段有明顯區別的一片森林)的碳儲量和通量。結果發現,樹種豐富的林分具有更快的碳循環,在地上和地下生態系統
評估新指標新數據,加強森林生態環境治理
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城市化的推進和氣候變化加劇,全球森林受到的干擾愈加劇烈。世界各國出臺了許多林業政策和法規,以增加森林面積,并關注恢復和改善受干擾的森林生態系統的結構與功能。森林恢復的評估需要使用具有生態學含義的指標體系,才能滿足森林恢復從面積評價到質量評價的需求。 目前,
森林與土壤生態國家重點實驗室揭牌
12月16日上午,森林與土壤生態國家重點實驗室揭牌儀式在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輝山新園區舉行。森林與土壤生態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傅伯杰院士,以及國家科技部基礎司,中國科學院計劃財務局、資源環境科學技術局,遼寧省科技廳,沈陽市科技局等部門有關領導出席了揭牌儀式。實驗室主任韓興國研究員
沈陽生態所在森林細根分解研究中取得進展
凋落物分解在維持森林生態系統生產力、碳儲量及群落演替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自德國學者Ebermayer首次報道森林凋落物研究成果以來,有關凋落物的研究逐漸增多,迄今已成為森林生態系統定位監測中必不可少的內容。然而,長期以來國內外學者均較為關注葉片分解的研究,而忽視了根系分解。越來越多的
森林生態系統在碳循環中的作用
? ? ?森林生態系統在碳循環中的作用從人類認識到溫室氣體尤其是二氧化碳濃度的升高會使全球氣溫變暖,從而帶來一系列嚴重生態環境問題時,就展開了對碳素循環的研究。而森林生態系統作為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的一個大碳匯,在碳循環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全球森林面積為41.61億公頃,其中熱帶、溫帶、寒帶分別占
亞歐環境部長會議聚焦水和森林保護
第四屆亞歐環境部長會議5月22日在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開幕。來自中國、俄羅斯、印度和東盟、歐盟等40多個國家、地區及國際組織的代表參會,將主要討論水和森林資源保護等問題。 蒙古國總統額勒貝格道爾吉出席開幕式并致辭說,水和森林保護是當今世界共同面臨的緊迫問題。蒙古國荒漠化問題嚴重,因此在保護水
保護森林的樹木殺手-白蟻可使雨林免受干旱危害
“千里之堤毀于蟻穴”, 作為最古老昆蟲之一的白蟻,雖然個頭小,卻有天大的破壞本領,甚至被認為是世界性害蟲。 它們不僅可以“吃掉”地板和家具,“喝掉”螺絲釘,甚至可以“吞下”一座房子,可謂“屋里白蟻,人人喊打”。 但是有一種樹木可能十分歡迎這些小動物,這就是熱帶雨林。 近日,一個中外聯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