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的森林型生態城市
森林型生態城市是指建設過程中重視森林建設,通過提高城市森林覆蓋率來實現美化環境、凈化空氣目的的城市。高的森林覆蓋率是森林型生態城市最顯著的特征,不僅要求具有一定的森林面積,還需要喬木、灌木、草地等組成穩定的生態系統。 美國在20世紀70年代制定法律,將城市森林納入農業部林務局管理,以解決市民植樹技術和資金方面的困難。1990年,美國農業部建立林業基金專用賬戶,成立全國性的城市和社區森林改進委員會,撥專款促進城市森林計劃實施。 俄羅斯于20世紀六七十年代完成了經營城市林和市郊林的規劃體系,僅莫斯科就有11個天然林區、720個街道公園、100個街心公園,森林和綠地總面積占市區面積的40%。它注重郊區以及遠郊區的森林保護,形成“森林圍城”的大城市生態發展格局。 巴黎的業余園藝營地為巴黎人津津樂道。他們將其稱為 “第二住宅”,備受世人關注。業余園藝營地達10萬處,參加者占全市人口的15%以上,為市場提......閱讀全文
國外的森林型生態城市
森林型生態城市是指建設過程中重視森林建設,通過提高城市森林覆蓋率來實現美化環境、凈化空氣目的的城市。高的森林覆蓋率是森林型生態城市最顯著的特征,不僅要求具有一定的森林面積,還需要喬木、灌木、草地等組成穩定的生態系統。 美國在20世紀70年代制定法律,將城市森林納入農業部林務局管理
北京將增建“城市森林”
昨日上午,“十二五”規劃最后一場市民建言會舉行。30位建言代表就“如何營造舒適環境,讓綠色引領生活”建言獻策。北京市發改委副主任劉印春表示,“十二五”時期,將在城市里建更多大尺度、大面積的“城市森林”,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外企職員張靜比較關注北京綠色空間的生態功能。昨日,她在建
北京新增20萬畝森林-城市森林景觀初現
延慶,工人在林地種樹。當地部分農民也將從守著大山吃飯,轉變成為靠綠化造林、掙工資的農民昌平區百善景觀林,工人在給樹木澆水延慶,城市森林景觀初現延慶,工人在抽水灌溉林地昌平馬池口大沙坑,治理前風沙肆虐,現在成了風景林地 看得見的是村莊潔凈優美、綠水青山喜人、鄰里和睦互助,看不見的
彭鎮華:充分發揮城市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
城市森林建設的核心目標是發揮森林的多種功能,為改善城市人居環境服務,為城市發展服務。在城市綠化建設中要切實抓好“三個轉變”,以便使城市綠化的綜合生態服務功能發揮更大效益。 城市建設不能像以前“攤大餅式”發展。那么城市生態建設應該怎么做?應該是林網化和水網化相結合的生態系統,這
把城市裝扮成植物森林-世博建全球最大植物生態墻
一堵墻,可以節能40%,減少空調負荷15%!這是上海世博會主題館植物生態墻創造的奇跡。不僅如此,這樣的墻還有保溫、滯塵、降噪功能,并有讓人產生愉悅的效果。 主題館植物墻單體長180米,高26.3米,東西兩側布置的植物墻總面積達5000平方米,為目前全球最大已建的生
西安2015年建成國家森林城市
西安森林城市建設總體規劃圖 昨日,西安森林城市建設總體規劃專家評審會在我市召開。來自國家林業局、陜西省林業廳、北京林業大學、西北大學等有關部門和科研院校的專家一致同意通過該規劃。 根據規劃,我市將加快以“文創之都,水韻林城,美麗西安”為理念的森林城市建設,到2015年,建成國家
青島將打造國家森林城市-年底森林覆蓋率超39%
2013年底,青島市森林覆蓋率將達到39%以上、規劃建設國家級濕地公園1處、啟動20處萬畝林場建設工程并建成10處萬畝林場……5日,《青島市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總體規劃》通過專家評審。 按照規劃,青島市將按照“全域統籌、三城聯動、軸帶展開、生態間隔、組團發展”的戰略部署,構建“一
山西太原將建設國家森林城市
“山綠了,水清了,天藍了,空氣好了。”說起生態環境的巨大變化,太原百姓滿是自豪。作為著名的能源城市,山西省太原市越來越重視生態修復,全力打造國家森林城市。今年前10個月全市造林總面積近49萬畝,提前完成全年造林50萬畝左右的任務。“十二五”期間,太原計劃造林面積將達到162萬多畝,森林覆蓋率力爭
研究發現城市化加劇南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的磷限制
城市化已成為全球化現象,我國的城市化水平在2018年已接近60%,珠三角地區現已成為世界上城市化最大的地區。城市化對自然環境帶來了巨大影響,產生了各種大氣污染物、氮沉降等環境問題,并對森林生態系統的健康也帶來了負面影響。城市化是否影響到作為植物生長的必須養分元素——磷(P)的循環,尤其是P缺乏的
江西森林生態效益全國居首
記者從2月1日晚召開的江西省兩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09年江西省森林生態效益總價值為8233.11億元,位居全國之首。 近年來,江西省先后實施了造林綠化“一大四小”,城市污水處理、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工業污染源治理、五河源頭保護、鄱陽湖綜合整治等6大生態工程,
專家稱資源型城市生態轉型需注重“個性”與創新
“德國把眾多采礦遺跡作為塑造區域景觀的豐富資源,通過工業遺產保護和再利用、景觀整理、開展旅游等一系列活動,實現區域環境、經濟和社會的綜合復興。”清華大學教授劉伯英27日在此間表示,中國資源型城市可借鑒上述經驗,找到可持續發展之路。 當天,首屆湖北省(黃石)園博會生態文化論壇舉行。與會專家圍繞中
我國首座森林生態站米亞羅生態站創建70年
日前,《中國科學:生命科學》在線發表由國家林草局、中國林科院、四川林科院、阿壩州人民政府等單位共同撰寫完成的《我國首座森林生態站70年發展歷程與研究展望》。文章論證四川米亞羅森林生態系統國家定位觀測研究站(以下簡稱“米亞羅生態站”)為我國森林生態系統定位觀測研究“第一站”。米亞羅生態站可追溯至195
聯袂而“治”芯視界自主研發技術助力生態文明型智慧城市
芯視界科技作為水環境監測領域的新銳企業,首次在上海舉辦媒體見面會 智能終端產品運用公司ZL的光譜儀微型化技術,是國內首個將該技術用于研制便攜式實時水環
生態經濟:生態城市建設仍“在路上”
當前絕大多數地級以上城市都把“生態城市”作為建設目標,但生態城市究竟該如何建設? 中國社會科學院6月20日發布的生態城市綠皮書《中國生態城市建設發展報告(2013)》提出,生態城市建設的核心是處理好人與環境的關系,關鍵是轉變人們的價值觀念,著眼點是轉變生產方式,改變生活方式,
森林生態系統在碳循環中的作用森林土壤
這是森林生態系統中zui大的碳庫。不同的森林其土壤含碳量具有很大的差別,在北部森林中森林土壤占有84%總碳量;溫帶森林土壤中的碳占到其總碳量的62.9%;在熱帶森林中,土壤中的含碳量占整個熱帶森林生態系統碳貯量的一半。全球森林土壤的含碳量為660~927Gt,是森林生態系統地上部的2~3倍。國內外很
快速城市化進程中城市森林應對氣候變化方面取得進展
全球氣候變化的主要特征表現為大氣中CO2升高。東北地區是我國氣候變化最顯著的區域,長春市是CO2升高、氣候變化最為劇烈的地區之一。作為城市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城市森林在固定CO2、應對氣候變化中的作用程度尚不明確。 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城市森林與濕地學科組以長春市為研究區,圍
經濟日報:全力推進城市森林建設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明確要求林業要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斷創造更好的生態條件。 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要把發展城市森林作為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的重要工程,作為
城市污染氣體可與森林排放物反應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道,美國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領導多機構團隊的科學家研究發現,城市污染排放物會“跋涉”幾英里的路程,最終與森林的排放物相混合,形成二次有機氣溶膠,從而向空氣中增添了新的含碳粒子,對空氣質量、能見度、人體健康以及氣候變化產生影響。 二次有機氣溶膠是通過氣體和預先存在于大氣
生態城市綠皮書發布-中國生態城市建設存五大問題
中國社會科學院20日發布的“生態城市綠皮書”―――《中國生態城市建設發展報告(2013)》指出,當前生態環境惡化,“城市病”日益加深,中國生態城市建設存在五方面問題。 綠皮書具體列舉了這五方面問題:健康指數靠前的城市從整體看已經走在前列,但空氣質量、水質等重點單項指標仍不達標;以個人和局部
AZF0100森林生態系統水文過程觀測系統對森林生態系統...
AZ-F0100森林生態系統水文過程觀測系統對森林生態系統水文要素的時空規律研究1?引言森林水文調節功能是森林所實現的重要服務功能之一,可是由于森林資源被無節制的開采利用,導致人們不斷遭受森林破環所帶來的各種災害。因此關于森林生態水文功能研究已成為生態學和水文學的研究重點之一。近年來,國內外從森林的
沈陽生態所在森林動態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植物種子生產的時空動態及潛在結實機制是決定種群動態及群落構建的重要生態過程。種子生產大小年(Mast seeding)即多年生植物種群的種子生產在年內同步且年際間高度變異的現象,這種生產格局在大量物種中都有出現。傳粉效率增加和捕食者飽食被認為是有利于mast seeding進化的兩個主要的選擇性
廊坊環首都平原森林生態逐步形成
三年多以來,廊坊先后完成新造林近150萬畝,全市森林資源總量得到了較大提升,全市平原森林的壯美景觀已初步形成。”廊坊市林業局副調研員劉起俊日前表示,廊坊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工作進展順利,環首都平原森林的生態特征正在逐步形成。 森林城市建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已成為國家發展戰
森林生態建設,如何“叫好又叫座”
過去五年,中國科學院院士于貴瑞聯合國內近20家單位的合作者,給我國森林生態系統質量和管理狀況做了一次“大體檢”。他們發現我國森林生態面臨資源總量有限、生態系統脆弱、生態產品短缺、價值核算體系尚未完全建立等困境。 “問題的關鍵是生態產業發展的鏈條沒有打通,好的理念‘叫好不叫座’,沒人接手。”于貴
我國將建6個國家級森林城市群
記者從國家林業局獲悉:我國正加快推進森林城市群建設,全國有20多個省份正在積極推進森林城市群建設, 到2020年將建成6個國家級森林城市群。 據介紹,林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明確提出到2020年建成京津冀、珠三角、長三角、長株潭、中原、關中—天水6個國家級森林城市群。在《關于著力開展森林城市建設
麗江森林生態系統定位研究站考察迪慶州森林資源現狀
9月10日至24日,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麗江森林生態系統定位研究站科研人員開展了迪慶藏族自治州森林資源現狀的廣泛考察,尤其是對白馬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普達措國家公園的寒溫性針葉林進行了重點調查,歷時15天,參與人員8人,完成考察任務。 考察隊在沿途中調查了迪慶州目前的森
建設新時代生態文明典范城市
設立河北雄安新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部署。中共中央國務院今日出臺《關于支持河北雄安新區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推動雄安新區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 《意見》提出,要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
從頂層設計高度規劃生態城市
2014年APEC會議期間,京津冀魯地區采取停產、限行、放假等一系列強力舉措,空氣質量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讓全社會看到了改善環境的希望,更激發了民眾對藍天常駐的渴求。 “但是這種治理模式是以部分犧牲經濟發展和生活便利為代價的,治標不治本,不能作為污染防治的長效機制。”全國政協委員、新奧集團股份
大同等城市獲評“2013最具生態競爭力城市”
9月17日,第五屆中國生態文明與綠色競爭力大會在山西省大同市舉行,大會授予大同市、贛州市、龍巖市、宿遷市和鄒城市等城市“2013最具生態競爭力城市”稱號。 據中新網能源頻道了解,在前四屆論壇成功舉辦的基礎上,第五屆中國生態文明與綠色競爭力大會將進一步傳播生態文明思想、踐行綠色
研究揭示中國森林生態系統水源涵養
明確中國森林生態系統水源涵養能力的空間分異規律,分析全國尺度和流域尺度森林水源涵養能力及其影響因素的空間差異,可為制定森林生態系統服務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近期,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史文嬌和陶福祿等基于Meta分析系統地收集了1045個關于全國森林水源涵養能力的相關參數及其影響因素的站
“綠色發展與城市森林建設”國際研討會在穗舉行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7983.shtm9月4日,以“綠色發展與城市森林建設”為主題的基于城市森林的自然解決方案國際研討會在廣州市林業和園林科學研究院舉行。研討會上,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科技司一級巡視員李世東指出,城市是人類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