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針注射器現身國內市場
目前,我國市場上已經出現無針注射劑注射胰島素,不僅使用方便,無痛,而且吸收率高。自今年初取得我國SFDA的批文上市以來,國內的“快舒爾”品牌無針注射劑深受市場歡迎,僅北京市已經有超過100家醫院和藥械商店可以見到它的身影。 1992年美國的第一支沒有針頭刺入肌膚的注射器正式進入民用市場,獲準進行胰島素的注入。經過20年,在發達國家,“無針”的注射理念已經逐漸深入人心。經過20年的臨床觀察,醫護科研人員得到了意料之外的結果。“針頭注射速效胰島素的起效時間一般需要30分鐘,而使用無針注射速效胰島素的起效時間僅需15分鐘,使血紅蛋白暴露于高血糖環境的時間縮短了一半。”英國前瞻性研究證實,糖化血紅蛋白每下降1%,糖尿病相關的死亡率降低21%;心肌梗死下降14%;腦卒中下降12%;微血管病變下降37%;白內障摘除下降19%;周圍血管疾病導致的截肢或死亡率下降43%;心力衰竭發生率下降16%。 事實證明,無針注射注入胰島素對......閱讀全文
胰島素注射器如何使用?
準備:首先,確保手部清潔,準備好胰島素、注射器和酒精棉球。 清潔:使用酒精棉球擦拭胰島素瓶蓋,然后將其晾干。 取藥:打開胰島素瓶蓋,將注射器插入瓶內,旋轉抽取所需劑量的胰島素。 排氣:將注射器倒置,輕輕推動活塞,排出空氣,直到胰島素滴出。 注射:選擇注射部位,如腹部、大腿外側或上臂三角肌
糖尿病的胰島素治療的介紹
胰島素制劑有動物胰島素、人胰島素和胰島素類似物。根據作用時間分為短效、中效和長效胰島素,并已制成混合制劑,如諾和靈30R,優泌林70/30。 (1)1型糖尿病 多發生于青少年,因自身免疫而使β細胞功能缺陷,導致胰島素分泌不足。 需要用胰島素治療。非強化治療者每天注射2~3次,強化治療者每日注射
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的簡介
1型糖尿病,舊稱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是一種代謝紊亂綜合征,其特征是由于胰島素絕對缺乏引起的高血糖。這種疾病主要是由于通過免疫介導胰腺β細胞的破壞而導致。在一些患者中,可能沒有胰腺β細胞自身免疫性破壞的證據;這被稱為特發性 1 型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抵抗是什么
1、一般認為是人體內胰島素的接收器出現了問題,所以如果不徹底修復胰島素的接收器,而單純的刺激胰島素的分泌,是無法從根本上治療胰島素抵抗的.雙胍類藥物二甲雙胍正是解決這個問題的金鑰匙,這已被多項臨床和實驗室研究證實.目前能夠降低胰島素抵抗的方法主要有雙胍類藥物二甲雙胍、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胰島
胰島素在治療糖尿病方面的應用
胰島素用于治療大多數類型的糖尿病。一般而言,是否需要胰島素治療取決于胰島素缺乏程度。所有1型糖尿病患者都需接受胰島素治療;很多2型糖尿病患者會隨著β細胞功能逐漸減退而需要胰島素 [7] 。 適應癥 1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自身胰島β細胞功能受損,胰島素分泌絕對不足,在發病時就需要胰島素治療,而且
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的病因分析
目前病因尚未明確,可能是由于遺傳易感性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所導致,可能的病因有以下幾種: 1.自身免疫系統缺陷 在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可查出多種自身免疫抗體,如谷氨酸脫羧酶抗體(GAD抗體)、胰島細胞抗體(ICA抗體)等。這些異常的自身抗體可以損傷人體胰島分泌胰島素的B細胞,使之不能正常分泌
治療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的介紹
1型糖尿病的胰島素治療目標是保證患者有良好的生活質量(即盡可能避免嚴重的低血糖發生)和滿意控制代謝水平(即積極預防糖尿病并發癥)。糖尿病的綜合防治必須以健康教育、生活方式改變、心態調整為前提;以飲食、運動、藥物等綜合治療手段為原則。 無論是通過皮下注射或胰島素泵注射胰島素,對1型糖尿病患者而言
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的簡介
非胰島素依賴型 糖尿病 (NIDDM)的 高血糖 是多種因素的綜合性后果,其中以胰島素受體或受體后缺陷與胰島素抵抗為主要環節。 ①胰島素受體或受體后缺陷,使肌肉、脂肪等組織攝取與利用葡萄糖減少,以致血糖增高。 ②由于胰島素相對不足與拮抗胰島素增多使肝糖元分解及糖元異生增多,以致肝糖輸出增多。
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的鑒別診斷
1型糖尿病與2型糖尿病的區別。 1、臨床特征: ●體型–T2DM患者通常肥胖,T1DM患兒通常不肥胖并且常有近期體重減輕史 ●年齡–幾乎所有T2DM病例均在10歲后發病,而T1DM患者通常在更早的年齡發病。約45%的T1DM患兒在10歲前發病。 ●發病速度:1型糖尿病往往發病較急,容易發
2型糖尿病治療,人胰島素優于基礎胰島素類似物?
根據一項最新的真實世界研究,與第一時間接受中效低精蛋白胰島素(NPH)的2型糖尿病患者相比,接受基礎胰島素類似物治療的患者并未顯示嚴重低血糖風險的降低及血糖水平的改善。 這些研究結果表明,基礎胰島素類似物在臨床實踐中的使用可能與這些結果的臨床獲益無關。研究結果在線發表在JAMA上。 研究中近
新型胰島素可幫助使用胰島素治療糖尿病的人預防低血糖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生物工程師和他們的同事開發了一種新型胰島素,可以幫助使用胰島素治療糖尿病的人預防低血糖。 該療法正在評估潛在的臨床試驗,如果成功,可能會改變糖尿病治療,這項研究發表在《PNAS》上。圖片來源:PNAS 胰島素是胰腺自然產生的一種激素。它幫助身體調節葡萄糖,葡萄
1型糖尿病有望擺脫胰島素注射治療
本報北京9月26日電?記者晉浩天從北京大學獲悉,我國科學家團隊利用化學重編程誘導多能干細胞(以下簡稱“CiPS細胞”)制備胰島細胞治療1型糖尿病。在臨床試驗中,首例接受移植的患者恢復了內源自主性、生理性的血糖調控,移植75天后完全穩定地脫離胰島素注射治療,目前療效已穩定持續1年以上,實現了臨床功能性
關于糖尿病腳腫的胰島素治療介紹
1、胰島素治療的適應癥: ①1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自身胰島β細胞功能受損,胰島素分泌絕對不足,在發病時就需要胰島素治療,而且需終生胰島素替代治療以維持生命和生活。約占糖尿病總人數5%。 ②2 型糖尿病患者在生活方式和口服降糖藥聯合治療的基礎上,如果血糖仍然未達到控制目標,即可開始口服藥物和胰島
關于糖尿病昏迷注射普通胰島素治療介紹
糖尿病昏迷為防止治療過程中因血糖下降過快、酸中毒糾正過速,導致腦水腫甚而致死的惡果,可應用“小劑量胰島素”治療方案:初次RI靜滴(于生理鹽水中),劑量按5~10U/h計算(0.1U/kg?h),同時肌注10~20U。嚴密觀察血糖情況,待血糖降至13.9mmol/L(250mg/d1)時,胰島素改
胰島素抵抗與2型糖尿病的關系?
胰島素抵抗與2型糖尿病有密切關系。 胰島素抵抗是指身體的組織對胰島素的反應減弱,導致胰島素無法有效地將血糖轉移到細胞內。這一現象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尤為常見,因為2型糖尿病通常與胰島素抵抗和胰島素分泌不足同時存在。 2型糖尿病患者可能因為身體對胰島素的抵抗而需要額外的胰島素來控制血糖水平。在某
1型糖尿病有望擺脫胰島素注射治療
我國科學家團隊利用化學重編程誘導多能干細胞(以下簡稱“CiPS細胞”)制備胰島細胞治療1型糖尿病。在臨床試驗中,首例接受移植的患者恢復了內源自主性、生理性的血糖調控,移植75天后完全穩定地脫離胰島素注射治療,目前療效已穩定持續1年以上,實現了臨床功能性治愈。該成果25日晚發表在國際權威期刊《細胞》上
新型胰島素膠囊,糖尿病患者的福音
澳大利亞科學家設計了一種新的膠囊,這可能意味著糖尿病患者有一天可能可以口服胰島素而不是注射它。這種設計也有可能用于輸送其他蛋白質藥物,如抗生素和癌癥治療。1型糖尿病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身體的免疫系統會攻擊胰腺中產生胰島素的β細胞,導致胰島素的分泌很少或沒有。因此,1型糖尿病患者--以及一些2型糖尿
關于常規重組人胰島素注射液的注意事項介紹
1.糖尿病病人應定期檢查血糖或尿糖,如果血糖檢查持續高于或低于正常值或尿糖持續陽性,表示糖尿病未得到適當控制,必須通知醫生。經常保持足夠的胰島素以及注射器和針頭,經常佩帶糖尿病病人識別證件以確保離家發生并發癥時能得到適當的治療。 2.胰島素應用中的任何改變都必須小心,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每次使
我國自主研發的無針注射器獲“健康中國”十大醫療器械獎
1月9日,記者從第十二屆健康中國年度論壇上獲悉,由我國自主研發的無針注射器榮獲“健康中國(2019年度)”十大醫療器械獎。圖為頒獎現場(東東供圖) “無針注射器注射胰島素能夠給糖尿病患者帶來更好的注射感受和治療效果,并且患者沒有出現胰島素注射后皮下硬結,低血糖發生的風險也沒有增加。”北京大學人
關于人胰島素的使用注意事項介紹
1.糖尿病病人應定期檢查血糖或尿糖,如果血糖檢查持續高于或低于正常值或尿糖持續陽性,表示糖尿病未得到適當控制,必須通知醫生。經常保持足夠的胰島素以及注射器和針頭,經常佩帶糖尿病病人識別證件以確保離家發生并發癥時能得到適當的治療。 2.胰島素應用中的任何改變都必須小心,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每次使
胰島素泵的原理和基本用途
胰島素泵由泵、小注射器和與之相連的輸液管組成。小注射器最多可以容納3毫升的胰島素,注射器裝入泵中后,將相連的輸液管前端的引導針用注針器扎入患者的皮下(常規為腹壁),再由電池驅動胰島素泵的螺旋馬達推動小注射器的活塞,將胰島素輸注到體內胰島素泵的基本用途是模擬胰腺的分泌功能,按照人體需要的劑量將胰島素持
關于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的檢查診斷介紹
一、檢查 做抗體試驗,即胰島素自身抗體(IAA),胰島細胞抗體(ICA),谷氨酸脫羧酶抗體(GAD-Ab),1型糖尿病患者這些抗體可能是陽性。標致胰島功能的胰島素及C-肽水平很低。 二、診斷 第1步是診斷糖尿病。第2步是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和實驗室檢查結果區別T1DM和其他病因引發的糖尿病。
簡述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的臨床表現
此病好發于兒童或青少年期,此為第一特點。除了兒童之外,實際上1型糖尿病也可能發生在一生中各個年齡段,特別是更年期。1型糖尿病的第二個特點是發病一般比較急驟,口渴、多飲、多尿、多食以及乏力消瘦,體重急劇下降等癥狀十分明顯,有的患者首發即有酮癥酸中毒。1型糖尿病的第三個特點是最終將無一例外地使用胰島
糖尿病患者妊娠時如何調整胰島素劑量
妊娠婦女體內代謝變化復雜。糖尿病患者妊娠時更為復雜,病情變化多端,血糖較平時難以控制。糖尿病患者妊娠時不適宜用口服降糖藥,以胰島素治療為好,具體用法因人而異。控制空腹血糖5.55毫摩/升左右,尿糖維持在+-到+之間。 糖尿病患者妊娠時對胰島素敏感性降低,應根據血糖,尿糖結果調整胰島素的用量,一般需
無針注射器現身國內市場
目前,我國市場上已經出現無針注射劑注射胰島素,不僅使用方便,無痛,而且吸收率高。自今年初取得我國SFDA的批文上市以來,國內的“快舒爾”品牌無針注射劑深受市場歡迎,僅北京市已經有超過100家醫院和藥械商店可以見到它的身影。 1992年美國的第一支沒有針頭刺入肌膚的注射器正式進入民用市場,獲
新技術將開啟胰島素注射無針時代
近日,科技日報記者從北京醫院內分泌科郭立新教授處了解到:一項由郭立新領頭的、有關無針注射器和傳統胰島素筆對胰島素吸收與血糖控制的研究結果顯示,不同注射裝置影響胰島素的吸收和血糖的控制;無針注射在胰島素入血速度及餐后1小時內的血糖控制上要明顯優于傳統有針注射。同時,無針注射技術有效地解決了胰島素抵
什么是胰島素泵?
胰島素泵由泵、小注射器和與之相連的輸液管組成。小注射器最多可以容納3ml的胰島素,注射器裝入泵中后,將相連的輸液管前端的引導針用注針器扎入患者的皮下(常規為腹壁),再由電池驅動胰島素泵的螺旋馬達推動小注射器的活塞,將胰島素輸注到體內胰島素泵的基本用途是模擬胰腺的分泌功能,按照人體需要的劑量將胰島素持
糖尿病患者通過豬胰島移植擺脫外源性胰島素
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12日對外透露,經該院復查,全球首例2型糖尿病腎移植術后豬胰島移植患者的糖化血紅蛋白、餐后血糖、腎功能正常,實現了外源性胰島素完全脫離。這是全球首例豬胰島異種移植治療糖尿病實現完全擺脫胰島素,異種胰島移植取得重要突破。 該患者有23年糖尿病史,即使每日使用大量外源性胰島素,仍出
胰島素遞送系統為Ⅰ型糖尿病青少年帶來希望
美國斯坦福大學一項概念驗證前導研究,報告了一個混合閉環胰島素遞送系統可減少高血糖和葡萄糖變異的發生,或可改善患有Ⅰ型糖尿病青少年的腦發育和認知功能。相關研究近日發表于《自然—通訊》。 管理患有Ⅰ型糖尿病兒童的血糖水平很難,臨床護理的金標準是維持接近正常的血糖水平,但在實踐中很難實現。Ⅰ型糖尿病與
看“智能”胰島素預防糖尿病中的低血糖癥
胰島素是一種在胰腺中自然產生的激素。它幫助身體調節葡萄糖,葡萄糖通過食物被消耗并為身體提供能量。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生物工程師和他們的同事開發了一種新型胰島素,可以幫助那些使用這種藥物治療糖尿病的人預防低血糖。 目前正在對這種治療方法進行潛在的臨床試驗評估,如果成功,可能會改變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