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藥物所發展出基于知識圖譜的計算模型
9月19日,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鄭明月課題組在《細胞-基因組學》(Cell Genomics)上,發表了題為Identifying compound-protein interactions with knowledge graph embedding of perturbation transcriptomics的研究論文。該研究提出了基于知識圖譜的計算模型PertKGE。這一模型以數據驅動的形式在微擾轉錄組數據中解耦出化合物-蛋白質相互作用。化合物和蛋白質是藥物發現中兩個基本實體,而關于二者相互作用的建模是藥物發現的基礎。目前,尚無通用的計算方法來預測和解釋所有的化合物-蛋白質相互作用,但科研人員可以利用不同的生物數據并從多種研究視角構建化合物-蛋白質相互作圖譜。在藥物發現領域,微擾轉錄組學連接了藥物發現中最重要的實體(化合物)和組學數據,提供了化合物微擾受試體后產生的直觀微擾結果,為解耦化合物-蛋白質相互作用(CPI)......閱讀全文
錯流超濾的計算模型
錯流超濾的計算模型錯流超濾的自由空間內流體對膜表面有剪切力的作用,其滲透率在管道長度方向是變化的。針對錯流超濾的特點,在膜的上層部分引入了流體自由流動空間,用方程來描述。在自由空間和膜的界面處,用流體的連續性將自由空間和膜介質的流場進行了耦合。膜的污染描述,基于死端超濾建立起來的污染模型。在錯流超濾
紅外圖譜的峰面積怎么計算
現在基本上都是計算機工作站自動計算了,起碼也得用積算儀吧,手工計算的年代不再了。
紅外圖譜的峰面積怎么計算
現在基本上都是計算機工作站自動計算了,起碼也得用積算儀吧,手工計算的年代不再了。
紅外圖譜的峰面積怎么計算
現在基本上都是計算機工作站自動計算了,起碼也得用積算儀吧,手工計算的年代不再了。
全球首個知識增強千億大模型亮相
12月8日,鵬城實驗室與百度聯合發布全球首個知識增強千億大模型——鵬城—百度·文心。 為什么大模型在產學界持續走熱,越來越多的技術公司入場? 如中國工程院院士、鵬城實驗室主任高文所言,預訓練模型賦能人工智能衍生更多的應用,而不局限于某個領域,是人工智能自身發展并作用于社會及科學創新的重要工具
液相色譜系統圖譜相關知識問答
? 液相色譜系統的許多問題都能在譜圖上反映出來。其中有一些問題可以通過改變設備參數得到解決;而其他的問題必須通過修改操作程序來解決。對于色譜柱和流動相的正確選擇是得到好的色譜圖的關鍵。 1峰拖尾 原因和解決方法 1、篩板阻塞 a、反沖色譜柱 b、更換進口篩板
大模型加速改變云計算行業規則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8365.shtm
顏色基礎知識——白度值計算
白度是顏色具有的高反射率和低飽和度(純度)的屬性。白色是一個顏色群體,處于主波長大約在470~570nm的狹長范圍內,一般情況下其亮度y>70,興奮純度Pe0,表示樣品帶綠,而且值越大,表示越偏綠色;Tw
計算機模型解開塑料的“基因密碼”
人們的生活離不開塑料。但迄今為止,工業上還是先開發出一種塑料,然后才去發現它的用途,或試驗幾百種不同的“配置”看看哪種管用,既費時又費錢。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9月30日(北京時間)報道,最近,英國利茲大學和杜倫大學解決了這一難題,他們開發出一種計算機模型,能在化學水平預測各種高分子成型時的形狀,
Nature:計算機模型預測學術成功
電腦模型預測論文數量、任職機構及性別關乎學術成就 在發表同等數量文章的情況下,和男性生物學家相比,女性生物學家成為學術帶頭人的可能性更低。 最近,研究者用電腦模型證明:對事業起步期的科學家來說,“不發表就發臭”是一條黃金準則。根據計算公式,對于年輕科學家來說,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知名期刊上發表的論文
DNA計算機模型檢測神秘面紗揭開
?? DNA計算機的研制是各國競爭的一個科技制高點。17日,記者從鄭州大學信息工程學院獲悉,該校朱維軍副教授、周清雷教授開發出一系列算法,初步解決“DNA模型檢測”這一困擾國際DNA計算機學界多年的核心技術難題。 與其他計算工具相比,計算機的本質優點在于通用性,而通用性歸根結底在于千變萬化的具體
玻璃固化配方設計及性能計算模型初步建成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5080.shtm 滾燙的玻璃熔融體從熔爐中緩緩澆注進容器 冷卻凝固后的玻璃體整齊地放入庫房…… 莫非我們正身處某個玻璃生產廠之中嗎? 這些玻璃怎么不像平時見到的那樣晶瑩透亮呢?
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發布“天河天元”大模型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1029.shtm5月20日,在第七屆世界智能大會上,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正式發布“天河E級智能計算開放創新平臺”和“天河天元大模型”。近期,ChatGPT的爆火引發了信息技術領域的“大模型熱”,國內多
計算機模型高估全球安全捕魚量
近些年來,針對過度捕撈問題,科學家和資源管理者絞盡了腦汁,通過估算魚類種群數量,制定各種政策措施,以在商業利益與生態健康和可持續性之間取得平衡。近日,一項發表于《科學》的研究對全球230個海洋漁場1980年至2018年的實際捕魚數據及計算機模型預測值進行分析后發現,計算機模型往往高估了魚類種群規模,
國家林草局:林草領域知識圖譜應用系統正式運行
國家林草局今天發布,日前,由中國林科院科信所林草大數據與知識服務團隊研發的“林草領域知識圖譜應用系統”正式運行。 該系統歷經3年多研發,覆蓋了從數據采集、圖譜自動構建及動態更新、可視化關聯分析、智能問答、語義檢索等知識圖譜技術鏈。開展了林草專家、機構、造林樹種、國家林木良種名錄、授權植物新品種
神經元新計算模型或產生更強大AI
模型或產生更強大AI?數字手與人手相互繪制圖畫(藝術圖)。圖片來源:西蒙斯基金會科技日報北京6月30日電?(記者張夢然)幾乎所有支持現代人工智能(AI)工具的神經網絡都是基于20世紀60年代的活體神經元計算模型。但美國西蒙斯基金會熨斗研究所計算神經科學中心(CCN)開發的新模型表明,這種已有數十年歷
港中大研發精準計算模型預測病毒基因演變
香港中文大學(港中大)2日公布,港中大醫學院研究團隊建立了一套精準計算模型“beth-1”,能準確預測病毒基因演變,有助在設計流感疫苗時選擇最具代表性的病毒株。港中大醫學院表示,流感病毒會持續出現基因進化演變,導致免疫逃脫,令已經感染過病毒或打過疫苗的人可能再次感染突變后的病毒,造成新的季節性流感高
詳解可信計算、OS和RAID卡知識(一)
本文主要介紹可信計算(TPM、TCM)知識和工作原理、常見的操作系統、RAID卡、RAID的Cache保護、RAID卡連接磁盤等原理相關知識。第1章、可信計算和TPM基礎知識說到可信計算,就不能不提TPM安全芯片。所謂TPM安全芯片,是指符合TPM標準的安全芯片,它能有效地保護PC,防止非法用戶訪問
詳解可信計算、OS和RAID卡知識(二)
第2章、服務器操作系統基礎知識
3D計算機模型揭開舌頭的奧秘
新3D模型展示出舌頭上復雜交織的肌肉。 無論何時說話或者吞咽,我們都會用到舌頭。然而,關于舌頭如何活動的很多問題仍然是個謎。現在,研究人員創造了一個人類舌頭的3D計算機模型,并可以通過它來揭開舌頭的秘密。 這個模型的創建是基于“人體可視化計劃”的數據,該計劃于20世紀90年代用大塊明膠對
科學家建立中國人群“免疫年齡”計算模型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4754.shtm
美國新計算模型可捕捉化學反應過渡態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科研團隊開發出一種基于機器學習的方法,可以更快的計算化學反應過程中的過渡態,幫助化學家設計新的化學反應和催化劑。 新計算方法使用“擴散模型”來表示兩種相對于彼此任意方向的反應物,該模型可以了解哪種類型的過程最有可能產生特定的結果。科研人員在大約1,000個以前從未見過的反應上測
新AI模型可大幅提高化合物蛋白質相互作用預測可靠性
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鄭明月,副研究員張素林、李敘潼,提出了基于知識圖譜的人工智能計算模型PertKGE,并以數據驅動的形式從微擾轉錄組數據中解耦出化合物-蛋白質相互作用(CPI)。9月19日,相關研究發表于《細胞基因組學》。對化合物和蛋白質之間的相互作用進行建模,是藥物發現的基礎。目前,研
計算電磁學基礎知識及數值方法匯總
一. 計算電磁學的重要性在現代科學研究中,“科學試驗,理論分析,高性能計算”已經成為三種重要的研究手段。在電磁學領域中,經典電磁理論只能在11 種可分離變量坐標系中求解麥克斯韋方程組或者其退化形式,最后得到解析解。解析解的優點在于:①可將解答表示為己知函數的顯式,從而可計算出精確的數值結果;②可以作
泥沙龍筆記:知識圖譜是燒錢但靠譜的戰略項目
在隔壁侃了一通人人平等和社會主義的理念,接著談大數據。 最近遇到幾個有來頭的企業,中國的美國的都有,談到大數據的話題。說如果往后看五年到十年,什么項目值得去做。 我說,如果有膽識有資源有平臺,與其花那么多錢東一榔頭西一棒頭的遍地開花,上那么多項目,摸石頭過河,把個大企業個個都整得像風投和暴發
科學家正構建堪稱AI“巴別塔”的知識圖譜
如果說波士頓動力的翻跟頭是在幫機器人鍛煉筋骨,那么知識圖譜的“繪制”則是在試圖“創造”一個能運轉的機器人大腦。 “目前,還不能做到讓機器理解人的語言。”中國科學院軟件所研究員、中國中文信息學會副理事長孫樂說。無論是能逗你一樂的Siri,還是會做詩的小冰,亦或是會“懸絲診脈”的沃森,它們并不真
計算機模型可揭示整聯蛋白的運行機制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3月21日報道,最近,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UC)伯克利分校和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科學家開發出一種整聯蛋白的計算機模型,只有約20納米長,能模仿真實的整聯蛋白在細胞中的活動,且對能量和其他變化產生的反應。這一成果為人們探索整聯蛋白如何把細胞內外環境聯系在一起開辟了新途徑。相關論
計算機模型揭示猴子更適用于癡呆研究
俄羅斯研究人員發現用老鼠開展早老性癡呆治療研究所得出的某些結論,一旦用于人體就會出問題。為探究其中原委,俄研究人員研制出一種計算機模型,其分析結果顯示,這種病在老鼠和人體內的表達有很大差別,而猴子更適合用于研究這種疾病。 醫學界此前發現,大腦中貝塔淀粉樣蛋白大量積聚是導致早老性癡呆的直接原
通過計算模型預測先導編輯效率及脫靶率,拓展應用前景
CRISPR基因編輯技術自問世以來,就展現出無可比擬的優勢,并深刻改變了基因編輯領域乃至整個生命科學的研究模式。近年來,基于CRISPR系統開發的先導編輯(Prime Editing,PE)引起科學家們的關注,有望引領基因編輯的全新變革。 先導編輯是由劉如謙(David Liu)實驗室于201
3篇論文被國際會議收錄-—騰訊醫療知識圖譜研究近況分享
近日,騰訊在醫療AI領域的學術研究獲得實質性進展,旗下醫療AI實驗室共有3篇論文分別被KDD 2018、SIGIR 2018?、COLING 2018三個國際頂尖學術會議收錄,論文的主要研究方向為醫療知識圖譜中實體關系的發現和應用。在醫療領域,專業知識和病人信息均存儲在復雜多樣的文本中,如醫療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