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航天器撞擊測試或將形成百年流星雨
當地時間8月31日,據美國媒體報道,一項新研究發現,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雙小行星重定向測試”航天器于2022年撞擊一顆近地小行星時產生的巖石碎片,可能會形成一場能夠持續100年的人造流星雨。研究表明,這些碎片將在10到30年內到達地球和火星附近,并在穿透大氣層時產生可見的流星。 ......閱讀全文
美航天器撞擊測試或將形成百年流星雨
當地時間8月31日,據美國媒體報道,一項新研究發現,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雙小行星重定向測試”航天器于2022年撞擊一顆近地小行星時產生的巖石碎片,可能會形成一場能夠持續100年的人造流星雨。研究表明,這些碎片將在10到30年內到達地球和火星附近,并在穿透大氣層時產生可見的流星。?
美國航天器探測到迄今火星遭遇的最強隕石撞擊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0/488424.shtm 美國兩架航天器捕捉到有記錄以來火星遭到的最強隕石撞擊。這次撞擊在火星留下直徑近150米的隕石坑,暴露出火星地表以下大塊水冰。 據美聯社報道,撞擊發生在去年12月24日,在火
美航天器即將撞擊“無辜”小行星
9月26日,在距離地球1100萬公里的地方,一架自動售貨機大小的航天器將以每秒6公里的速度撞擊一顆直徑160米的“無辜”小行星Dimorphos。這一即將到來的“暴力”行動,是人類有史以來首次對行星防御任務進行實地測試,即美國宇航局(NASA)雙小行星重定向測試(DART)。DART任務團隊最近首次
防撞擊航天器-美將發射納米衛星監控太空垃圾
據中國國防科技信息網報道,美國勞倫斯利物莫國家實驗室(LLNL)預計在今年發射2顆額外的“探險者”納米衛星,目標是開發一個低成本的衛星星座以避免空間碰撞。 成千上萬的空間垃圾碎片目前環繞地球運行,給載人航天器和衛星帶來了危害。垃圾包括閑置衛星、助推火箭部件和航天員丟失的工具,以及其它類型的
美國見證隕石撞擊火星全過程
美國宇航局的InSight著陸器可能已經有了它最后的歡呼。研究人員了解到,著陸器于2021年12月24日在火星的Amazonis Planitia地區探測到的一次火星地震實際上是一次流星體撞擊--這是任何任務首次目睹火星上形成一個隕石坑。科學家們在查看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MRO)拍攝的前后照片時發現
信使號探測器發現水星存在周期性流星雨
據Sciencedaily網站報道,一項最新研究顯示,我們太陽系中距離太陽最近的大行星似乎會周期性地上演流星雨,而為其帶來這些流星體的也正是每年為地球上的人們獻上夜空大禮的同一顆彗星。 水星擁有一層非常稀薄的散逸氣體層,美國宇航局發射的“信使號”水星探測器目前正在對這一“大氣層”開展詳細的考察
微流星體擊中韋布望遠鏡一片鏡片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8日說,略小于一粒沙的一個微流星體擊中了詹姆斯·韋布空間望遠鏡的一片鏡片,不過望遠鏡仍能完成原定任務。 影響輕微 美國航天局當天在網站發文說,撞擊發生在5月23日至25日期間,韋布望遠鏡收集到的數據因此受到輕微影響,但望遠鏡運行
微流星體擊中韋布望遠鏡一片鏡片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8日說,略小于一粒沙的一個微流星體擊中了詹姆斯·韋布空間望遠鏡的一片鏡片,不過望遠鏡仍能完成原定任務。 影響輕微 美國航天局當天在網站發文說,撞擊發生在5月23日至25日期間,韋布望遠鏡收集到的數據因此受到輕微影響,但望遠鏡運行
科普:人類能防止小行星撞地球嗎?
新華社華盛頓11月24日電 有小行星要撞向地球?這樣的消息一旦出現,多多少少總會讓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們略感恐慌。事實上,雖然每年有大量小行星撞向地球,但絕大部分都在地球大氣層中分解。不過,小行星撞地球的風險理論上確實存在。據美國行星學會介紹,目前關于防止小行星撞擊地球的技術存在多種思路,極端方式是核爆
人類能否阻止小行星撞地球?
有小行星要撞向地球?這樣的消息一旦出現,多多少少總會讓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們略感恐慌。事實上,雖然每年有大量小行星撞向地球,但絕大部分都在地球大氣層中分解。不過,小行星撞地球的風險理論上確實存在。 據美國行星學會介紹,目前關于防止小行星撞擊地球的技術存在多種思路,極端方式是核爆,比較溫和的方式是讓
保衛地球新時代:美國宇宙飛船成功撞擊小行星
·這次撞擊是人類首次行星防御實驗,目的是測試我們是否有能力重新定向對地球具有潛在威脅的小行星的路徑。·太空望遠鏡將觀察這次撞擊在多大程度上改變了小行星的運動,可能需要幾個月才能全面了解結果。如果一切如預想那樣,撞擊將會讓目標小行星的轉動周期縮短幾分鐘,雖然不多,但可以讓未來可能撞上來的小行星繞過地球
《自然》五文報道小行星撞擊重要結果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5137.shtm ??? DART是人類第一個研究和演示小行星偏轉方法的項目。圖片來源: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 科技日報北京3月2日電 (記者張夢然)英國《自然》雜志2日連發5篇論文,報
《自然》五文報道小行星撞擊重要結果
英國《自然》雜志2日連發5篇論文,報道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對“雙小行星重定向測試”(DART)項目的重要觀測結果。這些結果將為人類揭示應如何利用這種方法打造一個防御系統,從而防止天體對地球的潛在威脅。 2022年9月26日,DART任務將一個航天器撞向了近地小行星(65803)孿大星的衛星——
“雙小行星重定向測試”最新研究評估獲進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5053.shtm 中新網北京3月2日電 (記者 孫自法)小行星等地外天體撞擊地球的潛在威脅監測評估及相關研究,近些年來備受學界和全球廣泛關注。 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一組五篇天文學論
航天器雷達簡介
航天器雷達 (spacecraft radar) 裝載在航天器上的雷達,常用于跟蹤、控制、引導和探測等目的,由機載雷達發展而來。航天器常載有多種雷達,按應用功能區分有:空間交會雷達、著陸雷達(包括登月雷達)、探測雷達和射頻敏感器等。射頻敏感器用于航天器姿態控制(見航天器姿態敏感器)。用以對地球、
我國驗證大型航天器回收技術-與美國新一代飛船相當
在我國以往的載人航天活動中,回收的神舟飛船載人艙重量約為3.5噸。記者22日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508所了解到,該所研制的大型群傘系統和大載重著陸緩沖系統結合,可將回收重量增加到7噸以上,與美國新一代獵戶座飛船達到同一水平。 近日,該所采用直升機外掛投放7噸級模型的方式,成功進行我國首次大型
美國太陽探測器Parker-Solar-Probe成為最接近太陽的航天器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帕克太陽探測器(Parker Solar Probe)自2018年發射以來已經完成了24個計劃中的3個,成為有史以來首個進入太陽大氣層部分日冕的航天器。 2019年12月4日,《自然》雜志發表了4篇論文描述了科學家對太陽的空前探索以及期待下一步的內容。這些發現揭示了有關物質能
“奧德修斯”著陸,時隔50多年美國航天器首次登月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2/517844.shtm中新網2月23日電 綜合美媒報道,當地時間22日,美國“直覺機器”公司研發的月球著陸器“奧德修斯”在月球著陸。 圖片來源: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報道截圖 美國全
天琴座流星雨即將襲來
從世界任何地方都能觀測流星的最佳機會來了,那就是天琴座流星雨。 今年,由于4月19日的新月就在流星雨預計峰值到來的幾天前,人們將比以往更容易看到流星。這意味著在流星雨的高峰期——4月22日和23日凌晨,以及之前幾天,人們很有可能看到流星。 流星雨是由彗星留下的碎片云引起的。當地球在繞太陽運行
被撞小行星咋樣了?赫拉任務將重返“犯罪現場”
歐洲空間局正在部署一個任務,旨在調查美國宇航局(NASA)2022年撞擊的一顆小行星上到底發生了什么。該任務名為赫拉,將于今年10月發射并前往小行星Dimorphos。NASA的雙小行星重定向測試(DART)任務擊中了這顆小行星。DART的目標是檢驗如果小行星朝地球的方向前進,將航天器撞向小行星是否
英仙座流星雨觀賞指南來了
英仙座流星雨是觀賞數百顆流星的最佳機會之一。今年,它將在8月12日和13日左右進入高峰期。這場流星雨預計將從7月中旬持續到8月底,大多數流星將在深夜可見。2023年英仙座流星雨在中國草原上空出現。圖片來源:Cynthia Lee/Alamy當地球穿過彗星后面的塵埃和碎屑時,就會出現流星雨。這些微小的
美國一顆衛星在軌道上發生解體-危及其它航天器
據今日俄羅斯電視臺網站消息,當地時間9月10日,俄羅斯科學家警告說,美國一顆衛星在軌道上發生部分解體,危及其它航天器。 俄羅斯科學院應用數學研究所的科學家表示,發生部分解體的是國際通信衛星組織(Intelsat)運營的美國Galaxy 11地球同步通信衛星,該衛星于1999年發射。
英仙座流星雨觀賞指南來了
英仙座流星雨是觀賞數百顆流星的最佳機會之一。今年,它將在8月12日和13日左右進入高峰期。這場流星雨預計將從7月中旬持續到8月底,大多數流星將在深夜可見。當地球穿過彗星后面的塵埃和碎屑時,就會出現流星雨。這些微小的碎片以極快的速度撞向大氣,與大氣顆粒的摩擦使其溫度升高,直至燃燒殆盡,最后在天空中留下
韋布空間望遠鏡被一塊太空巖石擊中
詹姆斯·韋布空間望遠鏡(JWST)被一顆小型太空巖石擊中。5月23日至25日之間,一顆微流星體擊中了JWST的一個主鏡,但負責操作該望遠鏡的美國宇航局(NASA)團隊預計,這次撞擊不會顯著影響天文臺的數據。 JWST于2021年底發射,并于今年1月到達其最終運行軌
韋布空間望遠鏡被一塊太空巖石擊中
詹姆斯·韋布空間望遠鏡(JWST)被一顆小型太空巖石擊中。5月23日至25日之間,一顆微流星體擊中了JWST的一個主鏡,但負責操作該望遠鏡的美國宇航局(NASA)團隊預計,這次撞擊不會顯著影響天文臺的數據。 JWST于2021年底發射,并于今年1月到達其最終運行軌
國際空間站躲垃圾急變軌-太空怎么搞衛生?
國際空間站躲垃圾急變軌 太空怎么搞衛生? 太空垃圾 是指在宇宙空間中的各種人造廢棄物體及其衍生物,包括失效航天器、火箭殘骸、操作性碎片、解體碎片等。它們的運行速度接近第一宇宙速度(7.9千米/秒),有撞擊其他航天器的風險,某些太空垃圾在返回大氣層時也會對地面安全造成威脅。 碰撞預警 ■發
躲垃圾國際空間站急變軌-太空怎么搞衛生?
據俄羅斯航天局當地時間12月3日消息,國際空間站(ISS)當天早些時候進行了一次變軌,以避免與美國1994年發射的火箭的一塊碎片發生碰撞。 國際空間站的軌道是利用“進步MS-19”號貨船的推進器調整的,該貨船與軌道上的實驗室對接。空間站的軌道高度在160.9秒內下降了約310米,以提供足夠的空
地球完蛋了?NASA開始行星防御測試
? ? ? ? 美國宇航局(NASA)的雙小行星重定向測試(DART)任務是全球首個針對小行星撞擊地球的全面行星防御測試。近日,瑞士伯爾尼大學和國家行星研究中心(NCCR)的科研人員發現,DART航天器撞擊目標時可能會使小行星變得“面目全非”,而不是僅留下一個相對較小的撞擊坑。??????? 660
科學家預測撞擊小行星結果,令人大跌眼鏡
美國宇航局(NASA)的雙小行星重定向測試(DART)任務是全球首個針對小行星撞擊地球的全面行星防御測試。近日,瑞士伯爾尼大學和國家行星研究中心(NCCR)的科研人員發現,DART航天器撞擊目標時可能會使小行星變得“面目全非”,而不是僅留下一個相對較小的撞擊坑。6600萬年前,一顆巨大的小行星撞擊地
NASA揭開月球揚塵成因
圖片來源:Dana Berry;(插圖)亞利桑那州立大學 經過數十年的搜索,美國宇航局(NASA)的科學家通過研究小流星體對月球的沖擊,揭開了月球表面塵土飛揚的成因。阿波羅號宇宙飛船上的宇航員及其他許多航天器一直嘗試探測沙塵反射的陽光,卻從未成功。因此,月球大氣與粉塵環境探測器(LAD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