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鹽酸胺碘酮片的藥代動力學及貯藏
藥代動力學 本品口服吸收遲緩且不規則。生物利用度約為50%,表觀分布容積大約60L/kg,主要分布于脂肪組織及含脂肪豐富的器官。其次為心、腎、肺、肝及淋巴結。最低的是腦、甲狀腺及肌肉。在血漿中62.1%與白蛋白結合,33.5%可能與β脂蛋白結合。主要在肝內代謝消除,代謝產物為去乙基胺碘酮。單劑量口服3-7小時血藥濃度達峰值。負荷量給藥通常在一周(幾天到兩周)后發揮作用。胺碘酮半衰期長且有明顯個體差異(20-100天),在治療頭幾天,大部分藥物在組織中蓄積,尤其是脂肪組織,數天后開始清除,一至幾個月后因而可達穩態血藥濃度。由于上述特性,應給予負荷量以便使組織迅速飽和,發揮治療作用。部分碘從分子中移出并經尿排泄,每天服200mg,則可排出相當于6mg碘,因此其余大部分碘則通過肝腸循環從糞便中排出,經腎臟排泄極少,所以允許腎功能不全的病人應用常規劑量胺碘酮,停藥后藥物清除需持續數月,應注意藥物的殘余效應會持續10天至一月。 貯......閱讀全文
關于鹽酸胺碘酮片的藥代動力學及貯藏
藥代動力學 本品口服吸收遲緩且不規則。生物利用度約為50%,表觀分布容積大約60L/kg,主要分布于脂肪組織及含脂肪豐富的器官。其次為心、腎、肺、肝及淋巴結。最低的是腦、甲狀腺及肌肉。在血漿中62.1%與白蛋白結合,33.5%可能與β脂蛋白結合。主要在肝內代謝消除,代謝產物為去乙基胺碘酮。單劑
關于鹽酸胺碘酮片的藥代動力學
本品口服吸收遲緩且不規則。生物利用度約為50%,表觀分布容積大約60L/kg,主要分布于脂肪組織及含脂肪豐富的器官。其次為心、腎、肺、肝及淋巴結。最低的是腦、甲狀腺及肌肉。在血漿中62.1%與白蛋白結合,33.5%可能與β脂蛋白結合。主要在肝內代謝消除,代謝產物為去乙基胺碘酮。單劑量口服3-7小
鹽酸胺碘酮片的藥代動力學
本品口服吸收遲緩且不規則。生物利用度約為50%,表觀分布容積大約60L/kg,主要分布于脂肪組織及含脂肪豐富的器官。其次為心、腎、肺、肝及淋巴結。最低的是腦、甲狀腺及肌肉。在血漿中62.1%與白蛋白結合,33.5%可能與β脂蛋白結合。主要在肝內代謝消除,代謝產物為去乙基胺碘酮。單劑量口服3-7小時血
關于鹽酸胺碘酮片的藥理毒理及藥代動力學
藥理毒理 本品屬III類抗心律失常藥。主要電生理效應是延長各部心肌組織的動作電位及有效不應期,有利于消除折返激動。同時具有輕度非競爭性的α-及β-腎上腺素受體阻滯和輕度I及IV類抗心律失常藥性質。減低竇房結自律性。對靜息膜電位及動作電位高度無影響。對房室旁路前向傳導的抑制大于逆向。由于復極過度
關于鹽酸胺碘酮片的藥代動力學及包裝介紹
藥代動力學 本品口服吸收遲緩且不規則。生物利用度約為50%,表觀分布容積大約60L/kg,主要分布于脂肪組織及含脂肪豐富的器官。其次為心、腎、肺、肝及淋巴結。最低的是腦、甲狀腺及肌肉。在血漿中62.1%與白蛋白結合,33.5%可能與β脂蛋白結合。主要在肝內代謝消除,代謝產物為去乙基胺碘酮。單劑
概述鹽酸胺碘酮片的藥代動力學
本品口服吸收遲緩且不規則。生物利用度約為50%,表觀分布容積大約60L/kg,主要分布于脂肪組織及含脂肪豐富的器官。其次為心、腎、肺、肝及淋巴結。最低的是腦、甲狀腺及肌肉。在血漿中62.1%與白蛋白結合,33.5%可能與β脂蛋白結合。主要在肝內代謝消除,代謝產物為去乙基胺碘酮。單劑量口服3-7小
關于胺碘酮片的藥代動力學介紹
口服吸收遲緩且不規則。生物利用度約為50%,表觀分布容積大約60L/kg,主要分布于脂肪組織及含脂肪豐富的器官。其次為心、腎、肺、肝及淋巴結。最低的是腦、甲狀腺及肌肉。在血漿中62.1%與白蛋白結合,33.5%可能與脂蛋白結合。主要在肝內代謝消除,代謝產物為去乙基胺碘酮。單次口服800mg時半衰
鹽酸胺碘酮膠囊的藥代動力學
口服吸收遲緩且不規則。生物利用度約為 50 %,表觀分布容積大約 60L /kg ,主要分布于脂肪組織及含脂肪豐富的器官。其次為心、腎、肺、肝及淋巴結。最低的是腦、甲狀腺及肌肉。在血漿中 62.1 %與白蛋白結合, 33.5 %可能與 β 脂蛋白結合。主要在肝內代謝消除,代謝產物為去乙基胺碘酮。
鹽酸胺碘酮片的類別及貯藏方法
類別同鹽酸胺碘酮規格(1)0.1g(2)0.2g貯藏遮光,密封保存
關于胺碘酮的藥代動力學介紹
口服吸收遲緩。生物利用度約為50%。表觀分布容積大,主要分布于脂肪組織及含脂肪豐富的器官。其次為心、腎、肺、肝及淋巴結,最低的是腦、甲狀腺及肌肉,在血漿中62.1%與白蛋白結合,33.5%可能與β脂蛋白結合。主要在肝內代謝消除。半衰期為14~28天,單次口服800mg時為4.6小時(組織中攝取)
關于胺碘酮的藥代動力學介紹
口服吸收遲緩。生物利用度約為50%。表觀分布容積大,主要分布于脂肪組織及含脂肪豐富的器官。其次為心、腎、肺、肝及淋巴結,最低的是腦、甲狀腺及肌肉,在血漿中62.1%與白蛋白結合,33.5%可能與β脂蛋白結合。主要在肝內代謝消除。半衰期為14~28天,單次口服800mg時為4.6小時(組織中攝取)
關于注射用鹽酸胺碘酮的藥代動力學介紹
注射用鹽酸胺碘酮生物利用度約為50%,表觀分布容積大約為60L/kg。主要分布于脂肪組織及含脂肪豐富的器官,其次為心、腎、肺、肝及淋巴結。最低的是腦、甲狀腺及肌肉。在血漿中62.1%與白蛋白結合,33.5%可能與β脂蛋白結合。主要在肝內代謝消除,代謝產物為去乙基胺碘酮。靜注后5分鐘起效,停藥可持
鹽酸普羅帕酮片的藥代動力學及貯藏介紹
藥代動力學 鹽酸普羅帕酮經口服后吸收良好,在2~3小時后達到血漿峰濃度(T max)。通過重復給藥而達到肝臟首過代謝作用的飽和,使得血漿濃度和生物利用度的增加,給藥3-4天后藥物濃度達到穩態,并且生物利用度增加到約100%。 代謝率在代謝能力強(占人口的90%)和弱者中不同(由異哇胍的代謝能力
關于利培酮片的藥代動力學及貯藏
藥代動力學 利培酮經口服后可被完全吸收,并在1~2小時內達到血藥濃度峰值,其吸收不受食物影響,因此可單獨服用或與食物同服。在體內,利培酮經CYP2D6代謝成9-羥基利培酮,后者與利培酮有相似的藥理作用。利培酮與9-羥基利培酮共同構成本品抗精神病有效成份,利培酮在體內的另外一個代謝途徑為N-脫烴
鹽酸胺碘酮片
鑒別(1)取本品細粉適量(約相當于鹽酸胺碘酮0.1g),加乙醇適量溶解,濾過,濾液照鹽酸胺碘酮項下鑒別(1)、(3)項試驗,顯相同的結果(2)在含量測定項下記錄的色譜圖中,供試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時間應與對照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時間一致。性狀本品為類白色片。檢查有關物質照高效液相色譜法(通則0512)測定供
鹽酸美沙酮片的藥代動力學及貯藏
藥代動力學 本品口服吸收迅速, 30 分鐘后即可在血中找到,約 4 小時內達高峰。血漿蛋白結合率 87% ~ 90% 。主要分布在肝、肺、腎和脾臟。只有小部分進入腦組織。其生物利用度為 90% ,血漿 T 1/2 約為 7.6 小時,治療血藥濃度為 0.48 ~ 0.85mg/L ,致死血濃度
關于鹽酸胺碘酮片的成分及性狀介紹
成份 本品主要成份為:鹽酸胺碘酮 化學名稱:(2-丁基-3-苯并呋喃基)[4-[2-(二乙氨基)乙氧基]-3,5-二碘苯基]甲酮鹽酸鹽 化學結構式: 分子式:C 25H 29I 2NO 3·HCl 分子量:681.78 性狀 本品為類白色片。
鹽酸胺碘酮膠囊的類別及貯藏方法
類別同鹽酸胺碘酮。規格(1)0.1g(2)0.2g貯藏遮光,密封保存。
關于鹽酸胺碘酮片的成分介紹
本品主要成份為:鹽酸胺碘酮 化學名稱:(2-丁基-3-苯并呋喃基)[4-[2-(二乙氨基)乙氧基]-3,5-二碘苯基]甲酮鹽酸鹽 化學結構式: 分子式:C 25H 29I 2NO 3·HCl 分子量:681.78
關于鹽酸胺碘酮片的禁忌介紹
?無起搏治療的竇性心動過緩和竇房傳導阻滯; ?無起搏治療的竇房結疾病(具有竇性停搏的危險性); ?無起搏治療的高度房室傳導阻滯; ?甲狀腺機能亢進,由于胺碘酮可能導致甲狀腺機能亢進的惡化; ?已知對碘、胺碘酮或者其中的賦形劑過敏: ?妊娠的中三個月和后三個月: ?哺乳期婦女: ?聯合應用以下藥物
關于鹽酸普羅帕酮片的藥代動力學
鹽酸普羅帕酮經口服后吸收良好,在2~3小時后達到血漿峰濃度(T max)。通過重復給藥而達到肝臟首過代謝作用的飽和,使得血漿濃度和生物利用度的增加,給藥3-4天后藥物濃度達到穩態,并且生物利用度增加到約100%。 代謝率在代謝能力強(占人口的90%)和弱者中不同(由異哇胍的代謝能力決定)。主要的
關于鹽酸普魯卡因胺片的藥代動力學介紹
本品吸收較快而完全,廣泛分布于全身,75%集中在血液豐富的組織內。表觀分布容積約1.75~2.5L/kg。蛋白結合率為15%~20%。半衰期約為2~3小時,因乙酰化速度而異,心、腎功能衰竭者可延長。約25%經肝臟代謝成N-乙酰普魯卡因胺。乙酰化速度受遺傳因素影響,中國大多數人為快乙酰化型,乙酰化
鹽酸胺碘酮注射液的類別及貯藏
類別同鹽酸胺碘酮。規格(1)2ml:150mg(2)3ml:150mg貯藏遮光,密閉保存。
關于鹽酸魯拉西酮片的藥代動力學介紹
魯拉西酮的活性主要來自于原型藥物。在20 mg至160mg的每日總劑量范圍內,魯拉西酮的藥代動力學與劑量呈正比。魯拉西酮在7天內達到穩態濃度。 單次給予40 mg魯拉西酮后,平均消除半衰期(%CV)為18(7)小時。 吸收和分布:魯拉西酮被吸收后大約在1-3小時后血漿濃度達到峰值。預計給藥量
鹽酸普魯卡因胺注射液的藥代動力學及貯藏
藥代動力學 本品吸收較快而完全,廣泛分布于全身,75%集中在血液豐富的組織內。表觀分布容積約1.75~2.5L/kg。蛋白結合率為15%~20%。半衰期約為2~3小時,因乙酰化速度而異,心、腎功能衰竭者可延長。約25%經肝臟代謝成N-乙酰普魯卡因胺。乙酰化速度受遺傳因素影響,中國大多數人為快乙
關于鹽酸胺碘酮片的藥理毒理介紹
本品屬III類抗心律失常藥。主要電生理效應是延長各部心肌組織的動作電位及有效不應期,有利于消除折返激動。同時具有輕度非競爭性的α-及β-腎上腺素受體阻滯和輕度I及IV類抗心律失常藥性質。減低竇房結自律性。對靜息膜電位及動作電位高度無影響。對房室旁路前向傳導的抑制大于逆向。由于復極過度延長,口服后
關于鹽酸胺碘酮片的用法用量介紹
1.房性心律失常(心房撲動,心房纖顫轉律和轉律后竇性心律的維持)。 2.結性心律失常。 3.室性心律失常(治療危及生命的室性期前收縮和室性心動過速以及室性心律過速或心室纖顫的預防)。 4.伴W-P-W綜合征的心律失常。 依據其藥理學特點,胺碘酮適用于上述心律失常,尤其合并器質性心臟病的患
關于鹽酸胺碘酮片的用法用量介紹
-負荷量:通常一日600mg(3片),可以連續應用8-10日。 -維持量:宜應用最小有效劑量。根據個體反應,可給予一日100-400mg.由于胺碘酮的延長治療作用,可給予隔日200mg或一日100mg。已有推薦每周停藥二日的間隙性治療方法。
關于鹽酸胺碘酮片的藥理毒理介紹
本品屬III類抗心律失常藥。主要電生理效應是延長各部心肌組織的動作電位及有效不應期,有利于消除折返激動。同時具有輕度非競爭性的α-及β-腎上腺素受體阻滯和輕度I及IV類抗心律失常藥性質。減低竇房結自律性。對靜息膜電位及動作電位高度無影響。對房室旁路前向傳導的抑制大于逆向。由于復極過度延長,口服后
關于鹽酸胺碘酮片的用法用量介紹
-負荷量:通常一日600mg(3片),可以連續應用8-10日。 ?-維持量:宜應用最小有效劑量。根據個體反應,可給予一日100-400mg.由于胺碘酮的延長治療作用,可給予隔日200mg或一日100mg。已有推薦每周停藥二日的間隙性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