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子活化分析的原理介紹
中子是電中性的,所以當用中子輻照試樣時,中子與靶核之間不存在庫侖斥力,一般通過核力與核發生相互作用。核力是一種短程力,作用距離為10fm,表現為極強的吸引力。中子接近靶核至10fm時,由于核力作用,被靶核俘獲,形成復合核。復合核一般處于激發態(用*表示),壽命為10-12~10-14秒,它通過各種方式退激發,可用下式表示: 中子與靶核碰撞時,有三種作用方式: ①彈性散射,靶核與中子的動能之和在散射作用前后不變,這種作用方式無法應用于活化分析; ②非彈性散射,若靶核與中子的動能之和在作用前后不等,則該能量差導致復合核的激發,引起非彈性散射,此時生成核為靶核的同質異能素,一些同質異能素的特征輻射可通過探測器測定,這種作用方式可用于活化分析; ③核反應,若靶核俘獲中子形成復合核后放出光子,則被稱為中子俘獲反應,即(n,γ)反應,這就是中子活化分析利用的主要反應,此外(n,2n)、(n,p)、(n,a)和 (n,f)等反應也可......閱讀全文
活化分析的概念
利用核反應使待測樣品中的穩定核素轉變為放射性核素后,由核反應截面、粒子注量率、射線能量、半衰期和放射性活度來確定待測物的含量。可分為中子活化分析、帶電粒子活化分析和光子活化分析。活化分析作為高靈敏度核分析技術,在生物樣品分析和高純材料中微量材料的分析,以及在環境科學、考古學和法醫學等領域廣泛應用。
活化分析的概念
活化分析(activation analysis)是指用一定能量和流強的中子(包括?熱中子、超熱中子、快中子、冷中子)、帶電粒子(質子、氘子、?3He、?4He、重離子等)或者高能γ光子轟擊試樣,使待測原子受激活化,然后測定由核反應生成的放射性核素衰變時放出的緩發輻射,或者直接測定核反應時放出的瞬發
活化分析的原理
用一定能量和流強的中子、帶電粒子或γ射線同樣品中所含核素發生核反應,使之成為放射性核素(這個過程稱為活化),測量此放射性核素的衰變特性(如半衰期、射線的能量和射線的強度等)來確定待分析樣品中所含核素的種類及其含量?[2]??。如用熱中子活化分析砷,所用的核反應為:n+75As→76As*+γ或記為7
活化分析的應用介紹
由于高分辨半導體γ射線探測器的使用,電子計算機在核分析技術上的應用,以及在此基礎上建立的各種高效的γ能譜分析及數據處理系統,可以快速、自動地對復雜的γ譜形進行解析、計算和同位素識別,促進了活化分析技術的迅速發展,并可以使分析過程完全自動化。活化分析技術已成為現代先進痕量分析技術之一,不僅在高純材料研
活化分析的方法分類
活化分析可根據不同的方法進行分類:①按照射粒子分類。可分為熱中子活化分析、超熱中子活化分析、快中子活化分析、質子活化分析、重離子活化分析、光子活化分析等。②按工作方法分類。可分為儀器活化分析(又稱非破壞性活化分析)和放射化學活化分析(又稱破壞活化分析)。前者在分析過程中對樣品不作任何處理,而后者需進
活化分析的技術特點
活化分析依賴于核反應、核性質和核譜學,因此不同于其他依賴于核外電子躍遷的分析方法(如原子吸收法、等離子體發射譜法、電化學法等)。主要優點是:①靈敏度高。活化分析對元素周期表中大多數元素的分析靈敏度在10-6—10-13克/克之間。因此,利用活化分析測試樣品時,取樣量可少至毫克量級甚至微克量級,這對于
活化分析的應用前景
學科領域交叉活化分析發展的特點之一是學科領域交叉,這主要是指生命科學、地學和環境科學,這三門學科約占活化分析工作總數的80%以上。分析方法交叉是指活化分析法和其他核分析法(如質子激發X射線熒光法、質子散射法等)及非核分析法(如氣相色譜法、激光光譜法等)的交叉配合使用和相互驗證。??新活化機理為了滿足
中子活化分析的應用
中子活化分析 中子活化分析在考古學中主要用來測量陶瓷器、玻璃、銀幣、銅鏡、燧石、骨頭化石等樣品中的微量元素和痕量元素,進行統計分析,尋找共同性和差異性,從而確定元素成分的演變、產地及礦源等。不同地區的陶瓷土的元素組成差異,特別是微量、痕量元素組成差異大于它們在同一陶土源不同部位的漲落。以我國
活化分析的概念和應用
活化分析(activation analysis)是指用一定能量和流強的中子(包括?熱中子、超熱中子、快中子、冷中子)、帶電粒子(質子、氘子、?3He、?4He、重離子等)或者高能γ光子轟擊試樣,使待測原子受激活化,然后測定由核反應生成的放射性核素衰變時放出的緩發輻射,或者直接測定核反應時放出的瞬發
中子活化分析的原理
中子是電中性的,所以當用中子輻照試樣時,中子與靶核之間不存在庫侖斥力,一般通過核力與核發生相互作用。核力是一種短程力,作用距離為10-13厘米,表現為極強的吸引力。中子接近靶核至10-13厘米時,由于核力作用,被靶核俘獲,形成復合核。復合核一般處于激發態(用*表示),壽命為10-12~10-16
中子活化分析的特點
NAA法特別適合考古學中的元素分析。它與其他元素分析法相比較,有許多優點: 其一,靈敏度高,準確度、精確度高。NAA法對周期表中80%以上的元素的靈敏度都很高,一般可達10-6-10-12g,其精度一般在±5%。 其二,多元素分析,它可對一個樣品同時給出幾十種元素的含量,尤其是微量元素和痕量
中子活化分析的概述
中子活化分析,又稱儀器中子活化分析,是通過鑒別和測試式樣因輻照感生的放射性核素的特征輻射,進行元素和核素分析的放射分析化學方法。活化分析的基礎是核反應,以中子或質子照射試樣,引起和反應,使之活化產生輻射能,用γ射線分光儀測定光譜,根據波峰分析確定試樣成分;根據輻射能的強弱進行定量分析。一般中子源
中子活化分析的簡史
1936年匈牙利化學家G.C.de赫維西和H.萊維用鐳-鈹中子源 (中子產額約 3×106中子/秒)輻照氧化釔試樣,通過164Dy(n,γ)165Dy反應(活化反應截面為2700靶(恩), 生成核165Dy的半衰期為2.35小時)測定了其中的鏑,定量分析結果為10-3克/克,完成了歷史上首次中子
關于中子活化分析的簡介
中子活化分析,又稱儀器中子活化分析,是通過鑒別和測試式樣因輻照感生的放射性核素的特征輻射,進行元素和核素分析的放射分析化學方法。活化分析的基礎是核反應,以中子或質子照射試樣,引起核反應,使之活化產生輻射能,用γ射線分光儀測定光譜,根據波峰分析確定試樣成分;根據輻射能的強弱進行定量分析。一般中子源
關于中子活化分析的簡介
中子活化分析,又稱儀器中子活化分析,是通過鑒別和測試式樣因輻照感生的放射性核素的特征輻射,進行元素和核素分析的放射分析化學方法。活化分析的基礎是核反應,以中子或質子照射試樣,引起核反應,使之活化產生輻射能,用γ射線分光儀測定光譜,根據波峰分析確定試樣成分;根據輻射能的強弱進行定量分析。一般中子源
簡述中子活化分析的優點
其一,靈敏度高,準確度、精確度高。NAA法對周期表中80%以上的元素的靈敏度都很高,一般可達10-6-10-12g,其精度一般在±5%。 其二,多元素分析,它可對一個樣品同時給出幾十種元素的含量,尤其是微量元素和痕量元素,能同時提供樣品內部 和表層的信息,突破了許多技術限于表面分析的缺點。
中子活化分析法(NAA)
中子活化分析的靈敏度高,準確度好,污染少,適用于高純金屬、地質樣品、宇宙物質液體、固體等各類樣品中超痕量金屬的測定。特別是NAA 的無損分析特性消除了多數其它痕量分析方法中可能破壞溯源鏈的最危險的環節———樣品制備和溶解過程中可能帶來的待測元素的污染或丟失。由于活化之后的放化操作可以加入載體和反
中子活化分析有哪些缺點?
1、中子活化分析的缺點—一般情況下,只能給出元素的含量,不能測定元素的化學形態及其結構。 2、中子活化分析的缺點—靈敏度因元素而異,且變化很大。例如,中子活化分析對鉛的靈敏度很差而對錳、金等元素的靈敏度很高,可相差達10個數量級。 3、中子活化分析的缺點—由于核衰變及其計數的統計性,致使中子
關于中子活化分析的原理介紹
中子是電中性的,所以當用中子輻照試樣時,中子與靶核之間不存在庫侖斥力,一般通過核力與核發生相互作用。核力是一種短程力,作用距離為10fm,表現為極強的吸引力。中子接近靶核至10fm時,由于核力作用,被靶核俘獲,形成復合核。復合核一般處于激發態(用*表示),壽命為10-12~10-14秒,它通過各
關于中子活化分析的基本介紹
中子活化分析是以一定能量和流強的中子轟擊試樣中元素的同位素發生核反應,通過測定產生的瞬發伽瑪或放射性核素衰變產生的射線能量和強度(主要是伽瑪射線),進行物質中元素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中子活化分析主要分為常規中子活化分析、放射化學中子活化分析和瞬發伽瑪中子活化分析。中子活化分析可測定60至80個元素
關于中子活化分析的應用介紹
中子活化分析在考古學中主要用來測量陶瓷器、玻璃、銀幣、銅鏡、燧石、骨頭化石等樣品中的微量元素和痕量元素,進行統計分析,尋找共同性和差異性,從而確定元素成分的演變、產地及礦源等。不同地區的陶瓷土的元素組成差異,特別是微量、痕量元素組成差異大于它們在同一陶土源不同部位的漲落。以我國古瓷研究為例,古代
關于中子活化分析的分類介紹
冷中子活化分析:入射中子為冷中子的活化分析。冷中子通常需要有專門的冷源設施,一般采用液氦對熱中子進行冷卻,達到接近于單一波長的中子。這樣的設施在全世界為數不多,一般設在核反應堆內部。國內中國先進研究堆(CARR)和綿陽研究堆(MYRR)都建立了冷中子源。 熱中子活化分析:入射中子能量范圍一般在
帶電粒子活化分析的相關應用
①質子活化分析,可用于超純硅中硼的測定(靈敏度可達3×10-9克),特種鋼表層中痕量碳的測定,玻璃中氟的測定,巖礦試樣中鋰、鎳和銅的測定; ②氘子活化分析可用于鋼表層中碳、氮、氧和鎂的測定,高純鋁中碳和銅的測定,鐵中鎵的測定,玻璃中鈉的測定,生物等有機物試樣中碳、氮和磷的測定,巖礦試樣中鈉、鎂
活化分析法主要用途
活化分析法主要用于分析生物樣品中的痕量元素,例如Zn、Cu、Mn、Mo、Co、Cd、Cr、F、Ni、Rb、Si和V等。這些元素的含量可能低于普通分析方法的最小檢測量,而用活化分析法則有可能準確測出其含量。
關于中子活化分析的簡史介紹
1936年匈牙利化學家赫維西和H.萊維用鐳-鈹中子源 (中子產額約 3×10中子/秒)輻照氧化釔試樣,通過Dy(n,γ)Dy反應(活化反應截面為2700靶(恩), 生成核Dy的半衰期為2.35小時)測定了其中的鏑,定量分析結果為10克/克,完成了歷史上首次中子活化分析。
關于中子活化分析的應用介紹
中子活化分析在考古學中主要用來測量陶瓷器、玻璃、銀幣、銅鏡、燧石、骨頭化石等樣品中的微量元素和痕量元素,進行統計分析,尋找共同性和差異性,從而確定元素成分的演變、產地及礦源等。不同地區的陶瓷土的元素組成差異,特別是微量、痕量元素組成差異大于它們在同一陶土源不同部位的漲落。以我國古瓷研究為例,古代
帶電粒子活化分析的發展應用
①對氫、氦、鋰、鈹、硼、碳、氮、氧和氟等在生命科學、材料科學、環境科學和地學研究中具有重要意義的輕元素,帶電粒子活化分析有較高的分析靈敏度,因此,帶電粒子活化分析在上述領域中的應用將日趨廣泛。 ②帶電粒子活化分析的一個新的應用領域是γ射線天文學。其內容之一是通過測定行星、小行星和月球等地外物質
關于中子活化分析的特點介紹
分析元素多:理論上可以分析80種元素,實際上一個式樣一般可以測定40~50個元素 靈敏度高:對大部分元素可達到10 ~ 10g 非破壞:一般式樣不需要作破壞性處理,可直接送入反應堆照射、然后進行測量和分析。 基體無關性:由于中子和伽瑪的穿透性很強,一般說來與式樣基體種類關系不大。但是式樣在
關于中子活化分析的原理介紹
中子是電中性的,所以當用中子輻照試樣時,中子與靶核之間不存在庫侖斥力,一般通過核力與核發生相互作用。核力是一種短程力,作用距離為10fm,表現為極強的吸引力。中子接近靶核至10fm時,由于核力作用,被靶核俘獲,形成復合核。復合核一般處于激發態(用*表示),壽命為10-12~10-14秒,它通過各
關于中子活化分析的缺點介紹
1、一般情況下,只能給出元素的含量,不能測定元素的化學形態及其結構。 2、靈敏度因元素而異,且變化很大。例如,中子活化分析對鉛的靈敏度很差而對錳、金等元素的靈敏度很高,可相差達10個數量級。 3、由于核衰變及其計數的統計性,致使中子活化分析法存在的獨特的分析誤差。誤差的減少與樣品量的增加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