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電粒子活化分析的發展應用
①對氫、氦、鋰、鈹、硼、碳、氮、氧和氟等在生命科學、材料科學、環境科學和地學研究中具有重要意義的輕元素,帶電粒子活化分析有較高的分析靈敏度,因此,帶電粒子活化分析在上述領域中的應用將日趨廣泛。 ②帶電粒子活化分析的一個新的應用領域是γ射線天文學。其內容之一是通過測定行星、小行星和月球等地外物質表面發射的γ射線能譜來確定其化學組成。方法是先進行模擬實驗,利用加速器產生的氘束流轟擊二氧化硅等地外物質樣品,活化后,根據樣品發射的γ射線,有可能反演地外物質的化學組成。 ③分析技術的發展,改變了過去那種單一應用某種分析方法的狀況,大量的研究課題都要求幾種分析測試方法的相互配合和驗證。特別是在微區和表面分析方面,帶電粒子活化分析與電子能譜、電子探針等方法的配合和驗證更為重要。......閱讀全文
帶電粒子活化分析的發展應用
①對氫、氦、鋰、鈹、硼、碳、氮、氧和氟等在生命科學、材料科學、環境科學和地學研究中具有重要意義的輕元素,帶電粒子活化分析有較高的分析靈敏度,因此,帶電粒子活化分析在上述領域中的應用將日趨廣泛。 ②帶電粒子活化分析的一個新的應用領域是γ射線天文學。其內容之一是通過測定行星、小行星和月球等地外物質
帶電粒子活化分析的相關應用
①質子活化分析,可用于超純硅中硼的測定(靈敏度可達3×10-9克),特種鋼表層中痕量碳的測定,玻璃中氟的測定,巖礦試樣中鋰、鎳和銅的測定; ②氘子活化分析可用于鋼表層中碳、氮、氧和鎂的測定,高純鋁中碳和銅的測定,鐵中鎵的測定,玻璃中鈉的測定,生物等有機物試樣中碳、氮和磷的測定,巖礦試樣中鈉、鎂
中子活化分析的發展趨勢及應用
發展趨勢 ①從單純的元素分析擴展到化學狀態的測定:隨著中子活化分析應用領域的擴大,不僅需要測定樣品中元素的含量,而且還要求深入研究元素的分布和狀態。例如,在環境科學研究中分析水中痕量元素時,增加超過濾法前處理,將水樣分解成低分子量組分、膠體、假膠體和顆粒物,再用中子活化法分別測定處于不同狀態的
活化分析的應用前景
學科領域交叉活化分析發展的特點之一是學科領域交叉,這主要是指生命科學、地學和環境科學,這三門學科約占活化分析工作總數的80%以上。分析方法交叉是指活化分析法和其他核分析法(如質子激發X射線熒光法、質子散射法等)及非核分析法(如氣相色譜法、激光光譜法等)的交叉配合使用和相互驗證。??新活化機理為了滿足
活化分析的應用介紹
由于高分辨半導體γ射線探測器的使用,電子計算機在核分析技術上的應用,以及在此基礎上建立的各種高效的γ能譜分析及數據處理系統,可以快速、自動地對復雜的γ譜形進行解析、計算和同位素識別,促進了活化分析技術的迅速發展,并可以使分析過程完全自動化。活化分析技術已成為現代先進痕量分析技術之一,不僅在高純材料研
活化分析的概念和應用
活化分析(activation analysis)是指用一定能量和流強的中子(包括?熱中子、超熱中子、快中子、冷中子)、帶電粒子(質子、氘子、?3He、?4He、重離子等)或者高能γ光子轟擊試樣,使待測原子受激活化,然后測定由核反應生成的放射性核素衰變時放出的緩發輻射,或者直接測定核反應時放出的瞬發
中子活化分析的應用
中子活化分析 中子活化分析在考古學中主要用來測量陶瓷器、玻璃、銀幣、銅鏡、燧石、骨頭化石等樣品中的微量元素和痕量元素,進行統計分析,尋找共同性和差異性,從而確定元素成分的演變、產地及礦源等。不同地區的陶瓷土的元素組成差異,特別是微量、痕量元素組成差異大于它們在同一陶土源不同部位的漲落。以我國
中子活化分析的發展趨勢
①從單純的元素分析擴展到化學狀態的測定:隨著中子活化分析應用領域的擴大,不僅需要測定樣品中元素的含量,而且還要求深入研究元素的分布和狀態。例如,在環境科學研究中分析水中痕量元素時,增加超過濾法前處理,將水樣分解成低分子量組分、膠體、假膠體和顆粒物,再用中子活化法分別測定處于不同狀態的元素含量。
概述中子活化分析的發展趨勢
首次中子活化分析是1936年由匈牙利化學家赫維斯(Hevesy)等引入的,他們用Ra+Be中子源通過Dy(n,g)Dy反應和氣體電離探測器,成功地測定了Y2O3中含量約0.1%的Dy。隨著NaI探測器(1948)和反應堆(1951)的發展,中子活化分析的元素數量、靈敏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1960
關于中子活化分析的應用介紹
中子活化分析在考古學中主要用來測量陶瓷器、玻璃、銀幣、銅鏡、燧石、骨頭化石等樣品中的微量元素和痕量元素,進行統計分析,尋找共同性和差異性,從而確定元素成分的演變、產地及礦源等。不同地區的陶瓷土的元素組成差異,特別是微量、痕量元素組成差異大于它們在同一陶土源不同部位的漲落。以我國古瓷研究為例,古代
關于中子活化分析的應用介紹
中子活化分析在考古學中主要用來測量陶瓷器、玻璃、銀幣、銅鏡、燧石、骨頭化石等樣品中的微量元素和痕量元素,進行統計分析,尋找共同性和差異性,從而確定元素成分的演變、產地及礦源等。不同地區的陶瓷土的元素組成差異,特別是微量、痕量元素組成差異大于它們在同一陶土源不同部位的漲落。以我國古瓷研究為例,古代
中子活化分析的特點及發展趨勢
特點 NAA法特別適合考古學中的元素分析。它與其他元素分析法相比較,有許多優點: 其一,靈敏度高,準確度、精確度高。NAA法對周期表中80%以上的元素的靈敏度都很高,一般可達10-6-10-12g,其精度一般在±5%。 其二,多元素分析,它可對一個樣品同時給出幾十種元素的含量,尤其是微量元
關于中子活化分析的發展趨勢介紹
首次中子活化分析是1936年由匈牙利化學家赫維斯(Hevesy)等引入的,他們用Ra+Be中子源通過Dy(n,g)Dy反應和氣體電離探測器,成功地測定了Y2O3中含量約0.1%的Dy。隨著NaI探測器(1948)和反應堆(1951)的發展,中子活化分析的元素數量、靈敏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1960
活化分析的概念
利用核反應使待測樣品中的穩定核素轉變為放射性核素后,由核反應截面、粒子注量率、射線能量、半衰期和放射性活度來確定待測物的含量。可分為中子活化分析、帶電粒子活化分析和光子活化分析。活化分析作為高靈敏度核分析技術,在生物樣品分析和高純材料中微量材料的分析,以及在環境科學、考古學和法醫學等領域廣泛應用。
帶電粒子激發X熒光分析的概述
簡稱PIXE,它應用的帶電粒子可以是質子、α粒子或重離子,目前使用最多的是質子。它是用加速器(常用靜電加速器產生的幾兆電子伏能量的質子束轟擊樣品,質子使樣品中各元素原子的內層電子電離,接著較外層的電子向內層躍遷,同時發射X射線。由于各種元素發射具有特定波長(或能量)的標識X射線,可利用鋰漂移硅探
放射分析法的特點和分析范圍
放射分析化學與一般分析化學比較,有下列特點:基于測量放射性或特征輻射,分析靈敏度高(一般能達1ppm),準確度高,分析速度快,方法簡便可靠,取樣量小,有時還可以不破壞樣品結構等。各種分析方法都具有其特點和最適分析范圍。同位素稀釋法要有已知比活度的放射性標準,亞化學計量法就無此需要;中子活化分析一般對
放射分析法的研究歷史
20世紀初,隨著天然放射性的發現,就開始探索將天然放射性核素用于分析化學中,以簡化操作、提高分析的靈敏度。1912年G.赫維西等人首次用放射性鉛(210Pb)作指示劑測定鉻酸鉛的溶解度。1925年R.埃倫伯格以放射性鉛(212Pb)作指示劑用沉淀法分析天然鉛。1932年赫維西等人為了測定花崗巖中的微
活化分析的概念
活化分析(activation analysis)是指用一定能量和流強的中子(包括?熱中子、超熱中子、快中子、冷中子)、帶電粒子(質子、氘子、?3He、?4He、重離子等)或者高能γ光子轟擊試樣,使待測原子受激活化,然后測定由核反應生成的放射性核素衰變時放出的緩發輻射,或者直接測定核反應時放出的瞬發
活化分析的原理
用一定能量和流強的中子、帶電粒子或γ射線同樣品中所含核素發生核反應,使之成為放射性核素(這個過程稱為活化),測量此放射性核素的衰變特性(如半衰期、射線的能量和射線的強度等)來確定待分析樣品中所含核素的種類及其含量?[2]??。如用熱中子活化分析砷,所用的核反應為:n+75As→76As*+γ或記為7
活化分析的方法分類
活化分析可根據不同的方法進行分類:①按照射粒子分類。可分為熱中子活化分析、超熱中子活化分析、快中子活化分析、質子活化分析、重離子活化分析、光子活化分析等。②按工作方法分類。可分為儀器活化分析(又稱非破壞性活化分析)和放射化學活化分析(又稱破壞活化分析)。前者在分析過程中對樣品不作任何處理,而后者需進
活化分析的技術特點
活化分析依賴于核反應、核性質和核譜學,因此不同于其他依賴于核外電子躍遷的分析方法(如原子吸收法、等離子體發射譜法、電化學法等)。主要優點是:①靈敏度高。活化分析對元素周期表中大多數元素的分析靈敏度在10-6—10-13克/克之間。因此,利用活化分析測試樣品時,取樣量可少至毫克量級甚至微克量級,這對于
中子活化分析的特點
NAA法特別適合考古學中的元素分析。它與其他元素分析法相比較,有許多優點: 其一,靈敏度高,準確度、精確度高。NAA法對周期表中80%以上的元素的靈敏度都很高,一般可達10-6-10-12g,其精度一般在±5%。 其二,多元素分析,它可對一個樣品同時給出幾十種元素的含量,尤其是微量元素和痕量
中子活化分析的簡史
1936年匈牙利化學家G.C.de赫維西和H.萊維用鐳-鈹中子源 (中子產額約 3×106中子/秒)輻照氧化釔試樣,通過164Dy(n,γ)165Dy反應(活化反應截面為2700靶(恩), 生成核165Dy的半衰期為2.35小時)測定了其中的鏑,定量分析結果為10-3克/克,完成了歷史上首次中子
中子活化分析的原理
中子是電中性的,所以當用中子輻照試樣時,中子與靶核之間不存在庫侖斥力,一般通過核力與核發生相互作用。核力是一種短程力,作用距離為10-13厘米,表現為極強的吸引力。中子接近靶核至10-13厘米時,由于核力作用,被靶核俘獲,形成復合核。復合核一般處于激發態(用*表示),壽命為10-12~10-16
中子活化分析的概述
中子活化分析,又稱儀器中子活化分析,是通過鑒別和測試式樣因輻照感生的放射性核素的特征輻射,進行元素和核素分析的放射分析化學方法。活化分析的基礎是核反應,以中子或質子照射試樣,引起和反應,使之活化產生輻射能,用γ射線分光儀測定光譜,根據波峰分析確定試樣成分;根據輻射能的強弱進行定量分析。一般中子源
關于中子活化分析的簡介
中子活化分析,又稱儀器中子活化分析,是通過鑒別和測試式樣因輻照感生的放射性核素的特征輻射,進行元素和核素分析的放射分析化學方法。活化分析的基礎是核反應,以中子或質子照射試樣,引起核反應,使之活化產生輻射能,用γ射線分光儀測定光譜,根據波峰分析確定試樣成分;根據輻射能的強弱進行定量分析。一般中子源
關于中子活化分析的簡介
中子活化分析,又稱儀器中子活化分析,是通過鑒別和測試式樣因輻照感生的放射性核素的特征輻射,進行元素和核素分析的放射分析化學方法。活化分析的基礎是核反應,以中子或質子照射試樣,引起核反應,使之活化產生輻射能,用γ射線分光儀測定光譜,根據波峰分析確定試樣成分;根據輻射能的強弱進行定量分析。一般中子源
簡述中子活化分析的優點
其一,靈敏度高,準確度、精確度高。NAA法對周期表中80%以上的元素的靈敏度都很高,一般可達10-6-10-12g,其精度一般在±5%。 其二,多元素分析,它可對一個樣品同時給出幾十種元素的含量,尤其是微量元素和痕量元素,能同時提供樣品內部 和表層的信息,突破了許多技術限于表面分析的缺點。
磁透鏡粒子加速器
粒子加速器(particle accelerator)全名為“荷電粒子加速器”,是使帶電粒子在高真空場中受磁場力控制、電場力加速而達到高能量的特種電磁、高真空裝置。是人為地提供各種高能粒子束或輻射線的現代化裝備。 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粒子加速器有用于電視的陰極射線管及X光管等設施。一部分低能加速器
湍動磁重聯電流片中帶電粒子的加速研究獲進展
近日,天文學國際期刊《天體物理學雜志》(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發表了云南天文臺“太陽活動和CME理論研究團組”的最新研究成果,該研究由李燕及組內其他合作者共同完成。他們詳細研究了帶電粒子在湍動磁重聯電流片中的加速過程,給出了粒子加速的一些新結果。 太陽耀斑是太陽大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