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AI填報志愿,靠譜嗎?
最近,各地區的高考分數已經出爐,考生和家長正在面對一個新課題——填志愿。“去哪所城市讀大學?”“什么專業好就業?”“中檔分數究竟該怎么報?”……這些問題,讓來自新疆的園園和她的家人感到頭疼。園園媽媽在高考出分之前,就未雨綢繆找到了專業的志愿填報服務機構,花6000元購買了服務。然而,對方甩給她一個鏈接——這個系統很好用,靠它就能解決大部分問題。原來,系統號稱使用AI(人工智能)技術,為孩子進行精準匹配,“一分都不浪費”。填志愿,靠這類“高科技”工具管用嗎?記者在手機自帶的“軟件商店”與微信搜索入口輸入“AI智能填報”,按照推薦順序下載和試用了十幾款相關應用。記者發現,盡管標榜“有內部數據”,有“資深專家”坐鎮,一些志愿填報建議還是顯得有些草率。“沖、穩、保”有些亂 個性化仍不足這些應用的操作流程十分相似,用戶只需注冊后輸入分數、地區和考試科目,系統便能迅速生成一套不同梯次的“沖(沖刺)、穩(穩妥)、保(保底)”志愿順序。不過,大......閱讀全文
AI為填報高考志愿當“參謀”
近年來,高考志愿填報成為一個大市場,但同時泥沙俱下,各種焦慮營銷,夸大營銷盛行,高價志愿填報也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與不滿。6月27日,在北京舉辦的“高考志愿咨詢大模型”公益活動上,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副會長李志民表示,“今年教育部全面出手,推出了免費的志愿填報服務,目的就是以公共服務遏制這種亂象。”
用AI填報志愿,靠譜嗎?
最近,各地區的高考分數已經出爐,考生和家長正在面對一個新課題——填志愿。“去哪所城市讀大學?”“什么專業好就業?”“中檔分數究竟該怎么報?”……這些問題,讓來自新疆的園園和她的家人感到頭疼。園園媽媽在高考出分之前,就未雨綢繆找到了專業的志愿填報服務機構,花6000元購買了服務。然而,對方甩給她一個鏈
AI參加高考,為何偏科嚴重
大模型參加高考,能考多少分?近日,科技創新交流平臺極客公園發布高考新課標Ⅰ卷大模型評測報告,在參試大模型中,GPT-4o以562分的成績排名文科第一。參加評測的8款國產大模型中,字節跳動旗下的豆包成績是542.5分,其后依次是百度文心一言4.0的537.5分和百川智能“百小應”的521分。本次大模型
“請不起張雪峰”,可以用AI報志愿嗎?
中新網北京7月3日電(張鈺惠)打開一個AI志愿填報系統,輸入高考省份、科目、分數等考生信息,就可以生成一張按“沖穩保”順序依次排列的高校及專業名單,這就是用AI填報高考志愿的流程。近年來,全國范圍內高考命題、招生等方面的新變化,使得考生和家長面臨一場報志愿“硬仗”,也讓AI報志愿應運而生。AI報志愿
AI教育風潮席卷中國高校-學生用AI學AI
“What does this machine do(這臺機器是干什么的)?”4日下午,西南交通大學孟加拉國留學生Zahidul Alam拍下身前吊弦疲勞試驗儀器的照片。收到他的語音提問后,手機中的24小時在線“AI學伴”瞬間給出如論文般詳細的英文回答。 這是西南交大首門人工智能通識課的第一課
用AI識別AI:西湖大學研究可檢測AI生成文本
虛假新聞、惡意產品評論、剽竊……ChatGPT、 GPT-4等AI大語言模型的應用帶來便利,但其誤用也帶來一系列問題。西湖大學工學院張岳教授的“文本智能實驗室”日前發布的一項研究提出一種高準確率、高速、低成本、通用的新文本檢測方法——Fast-DetectGPT,無需訓練即可識別各種AI大語言模型生
高考志愿填報,哪些問題值得關注?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2999.shtm
“AI+”時代-|-AI“解碼”免疫系統
人體免疫系統包含了很多有關身體健康的信息,其中的關鍵部分就包含在血液中。醫學界提出了一個大膽設想:通過創建一個萬能的血液測試,采集免疫系統與病原體之間的反應信息,繪制“免疫圖譜”,從而解碼免疫系統中的信息,及時在疾病惡化前篩查確診。那么,什么樣的平臺能提供足夠的計算力,不斷通過機器學習和精準模型
ChatGPT的拷問:何為AI倫理、AI治理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4707.shtm 前不久,AI聊天機器人程序ChatGPT席卷全球,完成了AI第一次大規模的自傳播。作為人工智能領域的現象級應用,ChatGPT可能引發的信任、責任、倫理、法律等問題也很快引發各
ChatGPT的拷問:何為AI倫理、AI治理
前不久,AI聊天機器人程序ChatGPT席卷全球,完成了AI第一次大規模的自傳播。作為人工智能領域的現象級應用,ChatGPT可能引發的信任、責任、倫理、法律等問題也很快引發各界關注與擔憂。近年來,不少關于人工智能(AI),并和人類生產、生活關系緊密的議題被廣泛討論,諸如“如何應對AI可能對社會產生
AI“參謀”來了!中關村AI新藥研發平臺落成
12月19日,由中關村生命科學園與角井(北京)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共同發起建設的中關村AI新藥研發平臺在北京中關村生命科學園舉行落成典禮。該平臺于2020年12月開始籌建,旨在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幫助制藥企業快速進行藥物靶點發現和篩選、藥物作用機制探索、特異性抗體優化等工作,成為生物醫藥企業新藥研發的
為什么越使用AI,越活得像個AI
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在重塑生產力的同時,也給高等教育領域帶來了顛覆性變革。然而,它所具有的“技術雙面性”很可能引發“流利但不真實”“道德偏見”“技術依賴”等問題,這將影響高等教育場景。2023年初,全球多所高校陸續出臺政策禁止學生使用生成式AI,但越來越多的大學開始意識到生成式AI勢不可擋,單
用AI數據訓練AI可能最終導致崩潰
《自然》7月24日發表的一篇論文指出,用人工智能(AI)生成的數據集訓練未來幾代機器學習模型可能會污染它們的輸出,這個概念稱為“模型崩潰”(model collapse)。該研究顯示,原始內容會在數代內變成不相關的胡言亂語,顯示出使用可靠數據訓練AI模型的重要性。生成式AI工具越來越受歡迎,如大語言
用AI數據訓練AI可能最終導致崩潰
《自然》7月24日發表的一篇論文指出,用人工智能(AI)生成的數據集訓練未來幾代機器學習模型可能會污染它們的輸出,這個概念稱為“模型崩潰”(model collapse)。該研究顯示,原始內容會在數代內變成不相關的胡言亂語,顯示出使用可靠數據訓練AI模型的重要性。 生成式AI工具越來越受歡迎,
張朝陽:高考填志愿要用逆向思維
6月8日,《張朝陽的物理課》高校系列第四場走進北京師范大學。搜狐創始人、董事局主席張朝陽現場硬核推導“恒星內部的廣義相對論解”,與學子們一起探討廣義相對論和愛因斯坦的天才構想。正值高考,張朝陽建議填報志愿可以逆向思維,比如女生可以選擇理工科專業,而且大學是基礎教育與未來成功與否關系不大。他表示,以“
高考成績已出,志愿填報如何選擇?
這兩天,各地高考成績陸續出爐。對于等得心焦的考生來說,要在兩三天內完成的志愿填報,成為橫在他們和大學校門之間的最后一道關卡。 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高考報名人數為1291萬人,再創歷史新高。參照往年錄取率,九成左右考生會進入本專科,開始人生新階段。 報志愿是個技術活兒。從教育部到各地方、學
不能任由高考志愿填報市場野蠻生長
“88.1%的高考生愿意選擇高考志愿填報服務;2022年中國高考志愿填報市場付費規模為8.8億元,預計2023年達9.5億元。”全國各地陸續發布高考成績,志愿填報成了考生和家長關注的“頭等大事”。尤其是高招改革背景下,志愿填報復雜程度增加,越來越多人“求助”志愿填報服務,志愿填報市場更趨火熱。
“AI成龍”遇冷,AI數字人在影視業不靈?
影視業成為“粗制濫造”的標簽?近日,影視巨星成龍主演、大量使用了人工智能(AI)數字人技術的電影《傳說》登陸大熒幕,卻遭遇了票房與口碑的雙失利。截至7月20日,豆瓣評分5.3,上映10天累計票房不到8000萬元。顯然,“AI成龍”遭到了冷遇。“AI成龍”本是《傳說》這部電影的賣點。據介紹,為了劇情需
亞馬遜云推出AI代理功能,讓AI成為助理
Amazon Bedrock的Agents(代理)功能將使公司能夠構建可以自動執行特定任務的AI應用程序,例如預訂餐廳,而不僅僅是得到去哪里吃飯的建議。 “很多人都如此聚焦于這些模型和模型的大小,但我認為真正重要的是如何利用它們構建應用,這也是今天發布代理(Agents)功能的一個重要原因。”
“氏無界·AI無疆”醫療AI成果轉化行動啟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1/516109.shtm
立足高教新格局-理性填報高考志愿
緊張的高考結束后,接下來便進入為填報志愿和選擇高校做準備的階段。填報志愿和選擇學校并非簡單之事,其中大有學問。一些學生和家長可能會感到茫然無措。 網上流傳這樣的說法:高考總分750,如果考到六成即450分,可以報二本高校;考到七成即530分,可以報一本高校;考到八
立足高教新格局-理性填報高考志愿
緊張的高考結束后,接下來便進入為填報志愿和選擇高校做準備的階段。填報志愿和選擇學校并非簡單之事,其中大有學問。一些學生和家長可能會感到茫然無措。 網上流傳這樣的說法:高考總分750,如果考到六成即450分,可以報二本高校;考到七成即530分,可以報一本高校;考到八
AI也分級?清華教授推動全球首個AI《分級定義》
AI對話系統發展歷程 高凱 攝 28日,由清華大學計算機教授、智能技術與系統實驗室副主任黃民烈發起,聯合了十余家科研機構、二十多位知名學者共同制定的全球首個《AI對話系統分級定義》(以下簡稱《分級定義》)正式發布,《分級定義》將推動AI對話系統在虛擬個人助理、智能家居、智能汽車(車載語音)、情
用AI生成數據訓練AI或導致模型崩潰
科技日報北京7月25日電?(記者張夢然)《自然》24日正式發表的一篇研究論文指出了一個人工智能(AI)嚴重問題:用AI生成的數據集訓練未來幾代機器學習模型,可能會嚴重“污染”它們的輸出,這被稱為“模型崩潰”。研究顯示,原始內容會在9次迭代以后,變成不相關的“胡言亂語”(演示中一個建筑文本最終變成了野
用AI生成數據訓練AI或導致模型崩潰
《自然》24日正式發表的一篇研究論文指出了一個人工智能(AI)嚴重問題:用AI生成的數據集訓練未來幾代機器學習模型,可能會嚴重“污染”它們的輸出,這被稱為“模型崩潰”。研究顯示,原始內容會在9次迭代以后,變成不相關的“胡言亂語”(演示中一個建筑文本最終變成了野兔的名字),這凸顯出使用可靠數據訓練
AI-耗電超出預期,未來-AI-進展或依賴能源突破
據 technews 報道,由于 AI 消耗電力將遠遠超出人們預期,OpenAI 執行長 Sam Altman 認為,未來 AI 發展需要尋求能源突破。Sam Altman在彭博社于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期間舉行的座談活動中談道,對氣候友善的能源,特別是核融合
AI答題勝過真人
近日一項發表于《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的研究發現94%的使用ChatGPT創建的大學考試答案,不會被檢測出是由人工智能(AI)生成的,而且這些答案的得分往往比真實學生的更高。如今,人工智能(AI)技術的興起和發展,如ChatGPT的誕生,對教育部門提出了一個根本性問題,即學校許多形式的評估,都是在沒
AI答題勝過真人
近日一項發表于《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的研究發現94%的使用ChatGPT創建的大學考試答案,不會被檢測出是由人工智能(AI)生成的,而且這些答案的得分往往比真實學生的更高。如今,人工智能(AI)技術的興起和發展,如ChatGPT的誕生,對教育部門提出了一個根本性問題,即學校許多形式的評估,都是在沒
中國AI論文數量世界居首,美國AI系統遙遙領先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7845.shtm當地時間4月3日,由美國斯坦福大學以人為本AI研究院(HAI)發起、學術界聯合工業界組成的跨學科小組共同編制的“2023人工智能指數(AI Index)報告”(以下簡稱“斯坦福 AI
《自然》封面:以AI生成數據訓練AI,模型變傻?
大模型有許多“崩”的時候,但有一種崩潰叫做“自毀前程”——近日,《自然》發表在封面的一篇論文指出,用AI生成的數據集訓練未來幾代機器學習模型,可能會“污染”它們的輸出。這項由英國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帝國理工學院、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等多所高校聯合開展的研究顯示,原始內容會在數代內變成不相關的“胡言亂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