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治污將聯防聯控補償與激勵機制亟需到位
從奧運攜手的成功經驗,到今日飽受霧霾困擾后不得已而為之,聯防聯控對于京津冀地區并不陌生。然而怎么聯、怎么聯好的問題,一直困擾著這個中國空氣污染最為嚴重的地區。近日,記者隨中華環保世紀行采訪組在京、冀兩地采訪,就此作了一番調研。 ●為什么要聯? 大氣污染相互影響,污染治理需協同作戰 6月1日,從石家莊乘高鐵回北京的記者,清晰地感受到了兩地空氣質量的微小差異。1小時前,石家莊烏突突的空氣讓人不愿大口呼吸,進入北京,雖然天空并不清澈,但是云縫里的藍天告訴我們,當天的空氣質量并不太差。到了次日,北京的天空便與石家莊沒有二致。 人們的感受與科研成果基本吻合。去年發布的《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中指出:“隨著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張,區域內城市連片發展,受大氣環流及大氣化學的雙重作用,城市間大氣污染相互影響明顯,相鄰城市間污染傳輸影響極為突出。在京津冀、長三......閱讀全文
建議盡快建“京津冀聯合治污”機制
北京和河北兩地都表達了建立“京津冀地區聯合治污的協調機制”的意愿,鑒于當前空氣污染形勢,建立這樣的共治機制宜早不宜遲。 昨日,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市市長王安順坦言,從空氣污染角度來看,僅靠北京市難以扭轉,必須聯合北京周邊省區市進行區域聯防聯治控制污染,“北京將加快與周邊省區市的
京津冀等地流域治污考核獲“差評”
環保部今天通報了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專項規劃2014年度考核結果,海河流域北京、天津、河南、河北,三峽庫區及其上游湖北省考核結果為差。 環保部決定,對流域考核不及格省份中水質得分最低、不及格控制單元覆蓋全行政區的北京市朝陽區、天津市靜海縣、河北省廊坊市、河南省新鄉市、湖北省宜昌市,暫停其新增主要
京津冀如何打造區域協同治污樣本
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三年來,生態環境保護、產業升級轉移、優化城市布局等重點領域率先取得突破。今年全國兩會上,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如何深化,如何以環境承載力統領產業協同發展,如何以污染防治成效最優化統籌區域間的污染治理等問題,成為代表們熱議的話題。 關注 1 以環境承載力統領產業協同發展 當
最高院:京津冀大氣治污需司法聯動
司法聯動或為京津冀大氣治污聯防聯控提供保障。在日前召開的“大氣污染防治法修訂與京津冀霧霾治理”研討會上,最高院研究室副主任孫佑海明確表示,區域污染防治聯防聯控必須有公檢法司四機構的聯動。業內表示,如果通過出臺區域性政策提升環保法律級別等,將有效加強對環境違法行為的震懾力度,賦予環保執法部門更有力
最高院:京津冀大氣治污需司法聯動
司法聯動或為京津冀大氣治污聯防聯控提供保障。在日前召開的“大氣污染防治法修訂與京津冀霧霾治理”研討會上,最高院研究室副主任孫佑海明確表示,區域污染防治聯防聯控必須有公檢法司四機構的聯動。業內表示,如果通過出臺區域性政策提升環保法律級別等,將有效加強對環境違法行為的震懾力度,賦予環保執法部門更有
航天科技登上環保列車-京津冀治污帶來機會
? 前晚,航天科技在互動平臺證實,公司參股航天益來公司2012年獲得北京市科委授牌“北京市氣環境監測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航天益來在北京環保監測領域有一定的競爭優勢與技術支持。 子公司益來高速成長 公開資料顯示,益來公司為航天科技控股子公司,主要從事環境監測和煙氣治理,
京津冀攜手聯動治污-提升“1+1+1>3”效應
3”。從五年規劃來看,京津冀地區已經對大氣、水污染治理進度下達了“硬任務”。從國家到地方的一系列政策“組合拳”清晰地描繪出,樂觀未來五年內,三地的水將更清、天將更藍。 大氣治理 在大氣治理方面,通過前期的嘗試和摸索,2016年3月2日,面對新一輪霧霾的襲來,北京、天津、廊坊、唐山、保定、滄州六市
中央撥50億治污資金-治理京津冀大氣污染
財政部經濟建設司昨日發布,中央財政近日安排50億元資金,用于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具體包括京津冀蒙晉魯六個省份)大氣污染治理工作,重點向治理任務重的河北省傾斜。 投入資金將“以獎代補” 財政部表示,該項資金以“以獎代補”的方式,按上述地區預期污染物
京津冀治污將聯防聯控-補償與激勵機制亟需到位
從奧運攜手的成功經驗,到今日飽受霧霾困擾后不得已而為之,聯防聯控對于京津冀地區并不陌生。然而怎么聯、怎么聯好的問題,一直困擾著這個中國空氣污染最為嚴重的地區。近日,記者隨中華環保世紀行采訪組在京、冀兩地采訪,就此作了一番調研。 ●為什么要聯?
京津冀大氣治污條例先后出臺-標準統一進行時
剛剛結束的春節假期,讓京津冀又面臨了一次“空氣改善基本靠吹”的尷尬局面。面對這種局面,業內期待京津冀及周邊地區能將聯合治污的“手”拉得更緊,甚至將北京APEC會議時期的某些聯防聯控強度常態化。 日前,天津市人大審議通過了力度空前的《天津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而河北省內最嚴格的大氣治污三年行動方
北京PM2.5濃度呈現南北差異-京津冀協同治污是關鍵
今天上午,北京市環保局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2014年北京市清潔空氣行動計劃完成情況及2015年工作計劃。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主任張大偉在會上表示,目前北京PM2.5濃度仍現“南高北低”,“秋冬高、春夏低”等特征,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協同治污則是改善空氣質量的重要保障。 2014年北京南部區域P
堅持鐵腕治污鐵規治污
國務院日前批轉了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2014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任務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指出,要堅持鐵腕治污、鐵規治污。 《意見》強調,要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基本方針,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
京津冀排污費標準差距明顯-協同治污呼喚統一征收標準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部和環境保護部日前聯合發出通知,要求到2015年6月底前,我國各省(區、市)污水、廢氣主要污染物排污費征收標準將調整,同時實行差別化排污收費政策,為推動企業排污減排建立有效的約束和激勵機制。這將如何影響企業治污減排、產業布局和環境保護?不妨選取京津冀地區作為樣本分析。
治污永遠在路上
困擾我們的除了空氣污染,還有水污染、土壤污染。空氣、水和土壤是維持人類生存的基本要素,有問題該治都得治,不能等治好一個再治另一個 春節前夕,在國新辦舉行的政策吹風會上,環保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一年多來,各地治污工作均有一定進展,但是大氣污染問題依然十分嚴重,2012
科技新品助治污
記者今天從北京市科委獲悉:旨在為首都大氣污染防治提供科技支撐的“首都藍天行動”科技專項進展順利,為改善空氣質量做出了貢獻。 “首都藍天行動”專項實施一年來,項目承擔單位發布了大氣污染防治重點科研工作方案,開展了大氣污染現狀、成因及預警預報技術研發,制定了完整的政策體系推廣新能源和清潔
“北京藍”為何增多了
“北京藍”逐年增多,有兩條經驗可資借鑒:站在生態文明建設的高度,鐵腕治污;京津冀一盤棋,齊心協力聯防聯控 幾乎每天傍晚或深夜的一場大雨,讓北京這個端午假期風清氣爽,天藍云白。 也是去年的6月10日前后,如洗過般明凈的“北京藍”曾引起媒體熱議。今年“北京藍”出現
廣東東莞環保局公布治污時間表-鐵腕治污
作為制造業名城,廣東東莞的污染問題正侵襲著人們的生活質量和生存環境。東莞市環保局發布的最新空氣質量監測顯示,截至4月16日,東莞空氣污染天數年內已達31天,水污染亦引發公眾擔憂。 為加大治污力度,還東莞一片藍天,一個純凈水源,東莞環保局給出治污時間表,規定在6月15日前全面清理黑煙囪和無證
科技創新是治污利器
我國當前面臨的大氣污染問題成因復雜、治理困難,而“技術不足”是長期以來制約我國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瓶頸之一。不久前出臺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就將“加快企業技術改造,提高科技創新能力”作為十條措施之一,并明確提出要加快大氣污染物控制技術研發。 西安市有關部門與企業共同研發降塵減霾車投入到
運動式治污不可取
據報道,國慶長假結束后,江蘇省南京市2000多個工地全面開工,成為重要的污染源之一。10月10日,南京雖然陽光明媚,但空氣質量不盡如人意,PM2.5連續12小時超標。 PM2.5連續12小時超標意味著什么?意味著極其嚴重的污染。南京包括其周邊PM2.5肆虐,除焚燒秸稈造成污染之外,最主要的
協力治污-凈化河湖
重慶玉灘湖碧波蕩漾,水環境污染治理成效明顯。 截至目前,31省份曬出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水污染防治是生態文明建設中的重要內容。 2014年,各地水污染治理成績如何?未來,如何遏制水資源緊張、水環境惡化的趨勢并讓治水進入新常態? 治理小有成果,措施各具特色 2014年,全國化學需氧量、氨氮排放量
大氣治污也要“網格化”
天津市河西區東海街珠江里社區居委會衛生主任朱長海,如今有了個新的頭銜:“網格長”。“每天巡查兩遍,對工地揚塵、亂扔垃圾、焚燒垃圾等行為反映到數字平臺盡快解決;在對違法行為告知勸阻無效及無法告知勸阻的情況下,迅速將情況反饋上報城管科和信息采集員,并配合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盡快處理。”作為天津市240
太湖治污,多虧這些“醫生”
今年是太湖水危機發生十周年。當年藍藻堆積、湖水惡臭、自來水廠關停、市民瘋搶礦泉水的場景,至今讓人心有余悸。 令人高興的是,盡管10年來太湖流域的人口增加了1000多萬、GDP翻了一番,但太湖水質沒有繼續惡化,藍藻水華也沒有大規模暴發。 太湖轉危為安,一個鮮為人知的群體做出了獨特的貢獻——被稱
儀器為伴-傾力治污
走進東莞市環境監測中心站,給人最直觀的印象就是各種儀器實在太多。龍曉娟是這里的一名檢測人員,每天從全市取來的污染源樣本都會被送到這里,由她和同事們進行檢測、分析,出具報告,以確定企業是否存在環境違法行為。 來莞6年,龍曉娟絕大多數時間都在跟這些儀器以及電腦里的數據打交道,一年下來,她和同事差不
京津冀環保一體化展開研討-達成300余項初步合作意向
由天津市環保局主辦的京津冀環保一體化形勢及對策研討會近日在天津濱海國際會展中心舉辦,第二屆科學治污暨環保先進實用技術展示交流會也同期舉行。 京津冀三地環保廳(局)、天津市各區縣環保局相關負責人、京津冀技術需求企業代表、國內外知名環保技術提供方企業代表1000余人參會。本屆展會
個別城市霾天數1年超過200天-政府要明確治污責任
【導讀】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個別城市霾天數一年超過200天,環保部副部長表示"心急如焚"。3月15日18點,經濟之聲評論:環保治污應該首先明確相關政府部門的責任。 中廣網北京3月15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個別城市霾天數一年超過200天,環
京津冀協同打好“藍天保衛戰”三地空氣質量明顯改善
3月1日,北京天藍。過去這樣的藍天會吸引不少人拍照上傳社交媒體,但如今,微信朋友圈里被藍天刷屏的盛況已是一去不復返。這是因為隨著京津冀三地積極推進區域協同治污,空氣質量明顯改善,藍天也不再“物以稀為貴”。 自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以來,京津冀三省市打破“一畝三分地”的思維定式,“一張圖”
治污須越四道難關
國務院公布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大氣十條》),被稱為史上最嚴厲的大氣治理行動計劃。隨后北京、天津、河北、山東、上海等地相繼出臺大氣污染治理細則。 公眾在為中央和地方政府治污的決心和舉措歡呼時,也有一些疑慮:在穩增長的前提下,《大氣十條》是否能解決我國多年來積累形成的大氣污染
治污降霾推動轉型發展
治污降霾關系百姓福祉,關乎可持續發展。陜西省銅川市把治污降霾作為推動轉型發展和檢驗執政能力的一項重要工作,認真貫徹落實陜西省各項部署,堅持治標與治本相結合,市場和法治共發力,建立政府統領、企業施治、市場驅動、公眾參與的大氣污染防治機制,鐵腕治污加鐵規治污,控煙、減煤、抑塵、增綠多措并舉,堅決向落
海洋治污-如何海陸并進?
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日前發布的《2009年山東省海洋環境質量公報》顯示,2009年,山東省近岸海域海水環境質量總體狀況較2008年略有好轉,不過仍有85.9%的入海排污口超標排污,形勢依然較為嚴峻。對于這個數字,山東省環保廳表示了異議。 異議的背后,正反映了海洋
“大氣十條”治污顯效
北京空氣質量的改善,離不開“大氣十條”的實施。圖為七月六日,工作人員在河北廊坊市一家“散亂污”企業進行依法拆除。 今年是“大氣十條”實施的第五個年頭,也是“大氣十條”第一階段收官考核之年。環保部部長李干杰近日表示,“大氣十條”實施成效顯著,可望在首個考核之年全面達標。 12月初,在北京頤和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