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鳥一樣敏捷!西工大仿生撲翼飛行器又有新突破
西北工業大學了解到,該校仿生撲翼飛行器“小隼”取得新突破。據了解,“小隼”撲翼飛行器由西工大仿生飛行器研究團隊仿生撲翼課題組設計研發,具有目前同類飛行器中最敏捷,最像鳥類的飛行動作。“小隼”撲翼飛行器采用了全新發明的驅動機構,它能在撲動翅膀的同時聯動翅膀折疊,還能在機動飛行時單獨收折一側的翅膀。“小隼”的翅膀還采用了遵循解剖學原理的仿生結構設計,使得它在具備更好的仿生隱蔽性的同時具有更敏捷、更高效的飛行能力,在軍事偵察、生態監測、環境保護等領域均有應用潛力。此前,西北工業大學仿生飛行器研究團隊已設計研發了“信鴿”“云鸮”等多型仿生飛行器。......閱讀全文
西工大仿生撲翼飛行器再獲新突破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2/518188.shtm近日,西北工業大學仿生撲翼課題組的陳昂博士設計研發的一款新型撲翼飛行器——“小隼”撲翼飛行器具有目前同類飛行器中最敏捷、最像鳥類的飛行動作。據研發者介紹,這是由于“小隼”撲翼飛行器采用
西工大仿生飛行器團隊再次打破自己創造的世界紀錄
近日,西北工業大學航空學院仿生飛行器團隊自主研制的“信鴿”仿生飛行器成功突破3小時5分30秒的續航時間,打破了該團隊研制的“云鸮”仿生飛行器創造的2小時34分38秒的撲翼式無人機單次充電飛行時間吉尼斯世界紀錄。 同2022年11月15日創造撲翼式無人機單次充電飛行時間吉尼斯世界紀錄的“云鸮”仿
像鳥一樣敏捷!西工大仿生撲翼飛行器又有新突破
西北工業大學了解到,該校仿生撲翼飛行器“小隼”取得新突破。據了解,“小隼”撲翼飛行器由西工大仿生飛行器研究團隊仿生撲翼課題組設計研發,具有目前同類飛行器中最敏捷,最像鳥類的飛行動作。“小隼”撲翼飛行器采用了全新發明的驅動機構,它能在撲動翅膀的同時聯動翅膀折疊,還能在機動飛行時單獨收折一側的翅膀。“小
西工大仿生飛行器再破世界紀錄,可用于生物科考多個領域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0/509740.shtm ???2023年9月22日上午8時54分12秒,在秦嶺山麓的西北工業大學長安校區,在國家級認證機構工作人員的見證下,西北工業大學仿生飛行器研究團隊研制的“信鴿”仿生飛行器扇
西工大研發“鴻鵠”eVTOL-飛行器試飛成功
據西北工業大學官方消息,西北工業大學航空學院智能飛行器綜合設計團隊研發的“鴻鵠”eVTOL 飛行器近日試飛成功。▲?“鴻鵠”eVTOL 試飛現場 | 圖源:西北工業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表示,“鴻鵠”eVTOL 是該團隊在十余年電動航空技術積累之上推出的旗艦機型。團隊致力于新概念電動飛行器創新研究,采用“
西工大仿鳥飛行器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中新社西安10月26日電 (記者 阿琳娜)西北工業大學26日透露,該校仿鳥飛行器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自主研制的“云鸮”仿生撲翼飛行器已通過專業認證機構的現場檢測,單次連續飛行時間達到123分鐘。 據介紹,仿生撲翼飛行器是模仿鳥類等生物撲動翅膀的飛行方式。這樣的飛行方式具有實現長距離飛行的潛力,同時
飛行123分鐘-西工大仿鳥飛行器研究取得突破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0/488369.shtm 蜂鳥 ?“云鸮”仿生撲翼飛行器(圖片均由西北工業大學提供) 日前,西北工業大學航空學院教授宋筆鋒團隊自主研制的“云鸮”仿生撲翼飛行器通過國家專業認證機構的現
西工大飛行器減阻突破半世紀極限-答案竟來自沙漠!
日前,西北工業大學空天微納系統創新團隊在飛行器減阻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該團隊通過模仿我國庫姆塔格沙漠特有的舌狀分形沙壟結構,設計出仿沙壟舌形多層分形減阻微納結構。該結構減阻率較之前國際報道的最好水平提高了52%,減阻風向攝動角度從35°增加到了60°,減阻性能已突破半世紀以來小肋氣動減阻技術性能
飛行器基礎布局全國重點實驗室在西北工大揭牌
近日,飛行器基礎布局全國重點實驗室第一屆學術委員會成立大會暨第一次全體會議在西北工業大學順利召開。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北工業大學校長宋保維出席開幕式并致辭。中國工程院唐長紅院士、向錦武院士、王向明院士、王海峰院士,中國科學院鄭曉靜院士、鄧小剛院士、唐志共院士、張衛紅院士,國家國防科工局于國斌副司長,航
西工大“信鴿”續航時間打破世界紀錄!
9月28日,據西北工業大學消息:由該校科研團隊研制的“信鴿”仿生飛行器續航時間突破3小時,刷新了撲翼式無人機單次充電飛行時間吉尼斯世界紀錄。該團隊研制的“云鸮”仿生飛行器曾創下2小時34分38秒的續航紀錄。 “信鴿”由西北工業大學仿生飛行器研究團隊研制,翼展70厘米,起飛重量260克。在科研人
“硬科技+黑科技”學術高峰論壇暨成果需求雙向對接會舉行
為精準對接“246”萬千億級產業集群培育工程,發揮西北工業大學寧波研究院在智能制造、電子信息、新材料等領域的科技創新優勢,9月29日上午,2019中國·寧波“硬科技+黑科技”學術高峰論壇暨成果需求雙向對接會在甬舉行,吸引在甬高校院所、企業及西北工業大學專家團隊共200余位代表參會。寧波市副市長陳
西工大仿蝠鲼柔體潛水器首次實現仿生潛水器對南海珊瑚礁監測
近期,由西北工業大學航海學院自主水下航行器團隊研制的譜系化仿蝠鲼柔體潛水器,首次實現仿生潛水器對我國南海珊瑚礁生長情況監測。據了解,該團隊自2016年開始仿蝠鲼潛水器研究,突破仿生流體外形優化設計與胸鰭拍動的流固耦合仿真計算、運動中滑撲一體化推進設計、高相似多模態運動順滑切換控制等多項關鍵技術。團隊
蜜蜂群體智能可用于飛行器參數辨識
最近的一項研究提示, 模擬蜜蜂群體尋找優良蜜源行為而提出的仿生智能方法為解決高超聲速飛行器參數辨識問題提供了一條新的技術途徑。 這項名為《基于人工蜂群優化的高超聲速飛行器在線參數辨識》的研究論文發表于《中國科學:信息科學》2012年第11期,從仿生學和人工智能角度給出了人工蜂群智
全國飛行器制造工程本科教學研討會召開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7726.shtm近日,由西北工業大學機電學院主辦、陜西省航空學會承辦的飛行器制造工程本科教學研討會在西安翱翔國際會議中心召開。西北工業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張衛紅,校長助理張開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仿生材料
由于超疏水材料,特別是表面改性后仿生材料(仿荷葉超疏水或仿壁虎鋼毛結構超親水材料)的接觸角的表征因結構的特殊性,測試起來特別困難。現有的理論通常基于Wenzel和Cassie模型。這些理論為我們的分析奠定了一定的基礎,而實際應用于本征接觸角的表征計算時難度相當大。有一些科研人員力圖通過分析表面粗糙度
西工大太倉校區開工奠基
近日,西北工業大學太倉校區開工奠基的消息被廣泛傳播,作為國內經濟實力超強的城市之一,蘇州又迎來了一所985高校。同時,蘇州所轄的太倉成為了全國首個擁有985高校的縣級市。 蘇州是長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不僅在江蘇省地位顯赫,在全國乃至全世界都擁有相當的名氣。然而在高等教育資源方面,蘇州與經濟
C919首次商飛成功背后的西工大力量
5月28日,自上海虹橋國際機場起飛的東航MU9191航班平安降落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標志著國產大飛機C919圓滿完成首個商業航班飛行。2022年9月30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C919大型客機項目團隊代表時,充分肯定了研制任務取得的階段性成就。據西工大不完全統計,受到會見的C919大型客機項目團隊
西北工業大學獲智能科技領域多個獎項
?許斌教授團隊合影(圖片由西北工業大學提供)近日,被譽為我國智能科學技術最高獎的“吳文俊人工智能科學技術獎”頒獎盛典在北京舉行,66個項目及個人受到表彰獎勵。西北工業大學獲得3項獎勵,其中技術發明獎一等獎1項、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項、優秀青年獎1項。“吳文俊人工智能科學技術獎”由中國人工智能學會發起主
美科學家造微型飛行機器-似水母游動
微型飛行機器人的飛行原理基于水母,外部的瓣狀“翅膀”運動狀態類似水母“噴”流前進 據國外媒體報道,幾個世紀以來,人類一直在尋找能飛翔的技術,比如模仿鳥類和昆蟲飛行等,科學家在仿生學的基礎上研制出多種不可思議的飛行器,但近日科學家根據海洋中的水母研制出一種特殊的飛行器,那就是微型飛行機器人。來自紐約
光催化!西工大團隊Science
北京時間2023年7月21日,西北工業大學材料學院納米能源材料研究中心李炫華教授團隊在《科學》(Science)雜志在線發表題為《原位光催化增強熱氧化還原電池實現同時產電產氫》(In situ photocatalytically enhanced thermogalvanic cells fo
蘭州化物所研發加固仿生自清潔硅基仿生材料
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葉,捕蟲高手豬籠草,科學家們研究仿生,利用自然界賦予的神奇功效為人類服務。然而,仿生“荷葉”和“豬籠草”卻有一顆“玻璃心”,一旦受到外界觸碰,“自清潔”功能也隨即消失。 “我們要做可以應用的硅基仿生自清潔材料。”中科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甘肅省黏土礦物應用研究重點實驗室張俊平研究
美成功試飛超高音速飛行器
美國國防部日前宣布,陸軍當天早些時候成功試飛一個超高音速飛行器,為進一步開發全球即時打擊武器搜集相關數據。 美國國防部發表聲明說,試飛的飛行器為一架概念機,隸屬高級超高音速武器項目,由陸軍空間和導彈防御司令部與戰略司令部負責,當天是首次試飛。 試飛的飛行器在美國東部時間6時30分左右
能自行發電的昆蟲飛行器問世
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8月31日報道,多年來,科學家在仿照昆蟲制造微型飛行器(MAVs)的研究中,一直面臨著攜帶能持久供電的電源這一挑戰。最近,密歇根大學科學家就另辟蹊徑,直接利用真正的昆蟲,解決了飛行器電源方面的一個難題。 密歇根大學電力工程與計算機科學學院的艾瑟姆·阿坎·阿
航天飛行器“血管平臺”創新再升級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2/514991.shtm
航天飛行器“血管平臺”創新再升級
航天飛行器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內部設備間的信號交互關系非常復雜,其中承擔信息、能量傳輸功能的電纜就好比飛行器的“血管”,其可靠性直接影響飛行任務能否成功。飛行器電纜的設計方法、設計工具發展變遷也見證了航天領域取得的進步和成就,其主要經歷了從手工繪圖到計算機輔助設計再到電纜協同設計制造的過程,并
“此時無人勝有人”——話說無人飛行器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1/515939.shtm1月11日,在2024北京圖書訂貨會上,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特別邀請西北工業大學教授周洲做題為“話說無人飛行器——此時無人勝有人”的科普報告。為什么說“此時無人勝有人”呢?周洲介紹,19
NASA開發出新型微型飛行器
據英國《新科學家》雜志網站7月24日(北京時間)報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噴射推進實驗室開發出一種新型微型飛行器,無需全球定位系統或人工操作就能利用攝像機自主導航并選擇著陸地點,并可識別出人類或是其他物體,使其輕松穿越城市街道和建筑物內部等人為無法控制或定位系統無法工作的區域。
西工大研發最小病毒檢測平臺
日前,西北工業大學外專千人計劃專家帕維爾·紐齊爾教授團隊研制出PCR(聚合酶鏈式反應)檢測儀,成功實現了對由多型禽流感病毒(如H7N9、H5N1)、流感病毒、非典型性肺炎、瘧疾、埃博拉病毒的準確、快速檢驗,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和巨大的應用空間。相關成果曾被《科學》報道,并被國際著名基因組專業網站
仿生機器吸力驚人
魚是自然界天生的“吸盤”。這種鰭刺類魚類能夠緊緊地附著在任何物體上,如船身、跳躍的海豚,甚至是人類潛水員身上。?魚又名“亞口魚”,它們的強大抓力來自于頭上改良后的背鰭形成的吸盤。現在,科學家報告稱,他們開發的一款機器吸盤可以做相同的事情。 像?魚特殊的吸盤一樣,這種“仿生?魚盤”能夠像真魚一樣
西工大團隊在《科學》雜志發表論文-解析哺乳動物再生機制
2月24日,Science(《科學》)雜志在線發表了西北工業大學生態環境學院與國內外多家單位共同完成的題為“A population of stem cells with strong regenerative potential discovered in deer antlers”的論文。西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