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的簡介
以紅霉素為代表的大環內酯類最多用于治療院外細菌性肺部感染,對肺炎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等各種革蘭陽性球菌具有強大抗菌活性;對流感嗜血桿菌、百日咳桿菌、布魯菌屬及除脆弱類桿菌、梭狀桿菌以外的各種厭氧菌亦具有相當大的抗菌活性;因其能進入細胞內,對不典型肺炎如衣原體、支原體、軍團菌肺炎具有肯定的臨床療效。近年來通過對社區獲得性呼吸道感染的研究發現,這些不典型病原體在肺組織及上呼吸道具有明顯的侵襲力,從而使其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泛。 近年來紅霉素的耐藥性明顯增加,同時由于其有胃腸道副作用,人們開始尋找一些新的藥物,新一代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如羅紅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等,克服了紅霉素在低 pH值狀態下,由于自身分子結構紊亂刺激胃腸道蠕動而產生的一系列副作用。其主要優點是對胃酸穩定,生物利用度高;血藥濃度、組織細胞濃度高且維持持久;半衰期長,副作用少,口服吸收完全,療程短,病人耐受性明顯增加,從而使其應用前途更加廣闊。......閱讀全文
大環內酯類抗生素類抗生素的介紹
大環內酯類抗生素是指14至16元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如紅霉素類衍生物、乙酰螺旋霉素等)。而實際上,廣義的大環內酯類抗生素藥物包括:14至16元大環內酯類抗生素、24元或31元大環內酯內酰胺類抗生素(如他克莫司tacorolimus和西羅莫司sirolimus,免疫抑制劑)、多烯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如
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的臨床應用
? 目前沿用的大環內酯類有紅霉素、麥迪霉素、螺旋霉素、乙酰螺旋霉素、交沙霉素、柱晶白霉素。大環內酯類新品種(新大環內酯類)有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羅紅霉素等,其對流感嗜血桿菌、肺炎支原體或肺炎衣原體等的抗微生物活性增強、口服生物利用度提高、給藥劑量減小、不良反應亦較少、臨床適應癥有所擴大。???
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的合理應用
? 目前沿用的大環內酯類有紅霉素、麥迪霉素、螺旋霉素、乙酰螺旋霉素、交沙霉素、柱晶白霉素。大環內酯類新品種(新大環內酯類)有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羅紅霉素等,其對流感嗜血桿菌、肺炎支原體或肺炎衣原體等的抗微生物活性增強、口服生物利用度提高、給藥劑量減小、不良反應亦較少、臨床適應癥有所擴大。???
概述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的臨床應用
1.在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最近的研究表明, 大環內酯類抗生素除了對球菌、厭氧菌、軍團菌以及支原體、衣原體有效外,還可以用于治療分枝桿菌(包括結核分枝桿菌和非典型分枝桿菌)、綠膿桿菌感染。有防止綠膿桿菌生物被膜形成的作用,與喹諾酮類藥物聯用有協同殺菌作用。2001 年美國胸科學會修訂的《成人社區獲
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的抗菌作用機制
大環內酯類能不可逆的結合到細菌核糖體50S亞基上,通過阻斷轉肽作用及mRNA位移,選擇性抑制蛋白質合成。現認為大環內酯類可結合到50S亞基23SrRNA的特殊靶位,阻止肽酰基tRNA從mRNA的“A"位移向”P“位,使氨酰基tRNA不能結合到”A“位,選擇抑制細菌蛋白質的合成;或與細菌核糖體50
雞常用的大環內酯類抗生素有哪些
(1)β-內酰胺類:這是品種最多,用得最多、最廣的一類,此類包括兩部分。①青霉素:常用的品種有青霉素鈉、青霉素鉀、氨芐西林鈉、阿莫西林、哌拉西林、青霉素V鉀等。②頭孢菌素:常用品種有頭孢氨芐、頭孢羥氨芐、頭孢唑啉鈉、頭孢拉定、頭孢曲松鈉等。(2)氨基糖甙類:常用品種有鏈霉素、慶大霉素、卡那霉素、阿米
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的基本信息介紹
大環內酯類抗生素(macrolides antibiotics,MA)是一類分子結構中具有12-16 碳內酯環的抗菌藥物的總稱,通過阻斷50s 核糖體中肽酰轉移酶的活性來抑制細菌蛋白質合成,屬于快速抑菌劑。 主要用于治療需氧革蘭陽性球菌和陰性球菌、某些厭氧菌以及軍團菌、支原體、衣原體等感染。研究
大環內酯類抗生素耐藥檢測的介紹
采用K-B瓊脂擴散法檢測細菌對紅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藥性,D-試驗檢測克林霉素誘導型耐藥。
簡述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的相互作用
紅霉素和克拉霉素發生藥物相互作用的可能性與強度遠大于阿奇霉素。可能原因是三者對藥物主要代謝酶CYP3A4 活性而非藥物轉運體P-GP 活性的抑制強度不同造成的。以咪達唑侖為CYP3A4 底物評估三者介導的藥物相互作用強度,發現克拉霉素、紅霉素和阿奇霉素分別引起強、中度和弱相互作用,因此克拉霉素、
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的主要藥物有哪些
大環內酯類抗生素主要有:紅霉素,琥乙紅霉素,麥迪霉素,羅紅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交沙霉素,乙酰螺旋霉素。鼻竇炎建議使用克拉和阿奇。
使用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的注意事項
1.禁用于對紅霉素及其他大環內酯類過敏的患者。 2.紅霉素及克拉霉素禁止與特非那丁合用,以免引起心臟不良反應。此外可抑制阿司咪唑、卡馬西平、西沙必利、、西地那非、苯妥因、三唑侖、茶堿、丙戊酸等通過P450酶代謝的藥物。尤其是靜脈給藥時。 3.肝功能損害患者如有指征應用時,需適當減量并定期復查
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用藥誤區實例分析
? 病例:?? 1、患者,女,29歲,診斷為過敏性支氣管炎。給予口服特非那定(30mg,2次/日)+羅紅霉素(0.15g,2次/日)??? 2、患者,男,68歲,診斷扁桃體炎;高血脂。給予阿托伐他汀鈣片10mg,口服,1次/日+羅紅霉素片150mg,口服,2次/日。??? 分析:??? 一、用藥
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的不良反應有哪些?
1、消化系統 紅霉素及新一代大環內酯類抗生素主要表現為消化道癥狀和肝毒性。消化道癥狀的臨床癥狀為腹痛、腹脹、惡心、嘔吐及腹瀉等。在日常劑量下,肝毒性較小,但酯化紅霉素則有一定的肝毒性,故只宜短期少量應用。同類藥物也有肝毒性反應,主要表現為膽汁淤積、肝功能異常等, 一般停藥后可恢復 。如阿奇霉素
大環內酯類、林可霉素類及多肽類抗生素
第三十七章??大環內酯類、林可霉素類及多肽類抗生素?第一節????????????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大環內酯類抗生素是一類具有14—16碳內酯環共同化學結構的抗菌藥。早期的紅霉素治療呼吸道、皮膚軟組織等感染,療效確切,亦無嚴重的不良反應,但抗菌譜仍相對較窄,生物利用度低,因此臨床應用受限。近年新開發
關于氯霉素類抗生素的簡介
一種由委內瑞拉鏈霉菌(Streptomyces venezuela廣譜抗生素)中分離提取的。對許多需氧革蘭氏陽性細菌和革蘭氏陰性細菌、厭氧的擬桿菌、立克次氏體、衣原體及菌質體都有抑制作用,尤其對沙門氏菌屬、流感桿菌和擬桿菌屬等有良好的抗菌能力。 氯霉素于1947年首次分離成功,次年開始用化學方
牛奶-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的自動化分析(二)
SPE 和 LC 工作條件 載樣泵: 管路 A:100% 水管路 B : 100% 甲醇載樣流速: 4.0 mL/min清洗液: 20% 的甲醇 / 乙腈( 30/70 ) +0.5% 甲酸再平衡泵: A : 50/50 的甲醇 / 丙酮B : 80/20 的乙酸乙酯 / 丙酮C : 80/20 的
牛奶--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的自動化分析(一)
簡介 在 1938 年,美國政府通過了聯邦食品、藥物和化妝品法令( FFDCA , FDCA ,或 FDA ),賦予美國食品和藥品監督管理局( FDA )督察食品、藥品和化妝品的權利。如今,美國 FDA 管理著除了美國農業部管理的肉類、家禽肉和某些奶制品之外的國內和進口的所有食品。現在,所有
第一代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的介紹
酮內酯類大環內酯抗生素多種耐藥菌的迅速出現使第一代和第二代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的應用受到了極大限制,故而第三代大環內酯類抗生素——酮內酯(ketolide)應運而生。為克服紅霉素類藥物的耐藥性問題,可通過增加藥物與靶點間的有效結合位點,對大環內酯進行進一步修飾。 酮內酯類藥物的作用機制 本品作用
第二代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的特點介紹
(1)對胃酸穩定,口服生物利用度高; (2)血漿藥物濃度、組織液及細胞內藥物濃度高且持久; (3)血漿半衰期延長,除羅他霉素、米歐卡霉素的半衰期與紅霉索接近外,其余均較紅霉素長,其中羅紅霉素、阿奇霉素的血漿半衰期分別為8.4~15.5 h和48~72 h,使患者的依從性增強; (4)所致的
測定魚和肉中大環內酯類抗生素殘留量實驗
實驗材料 魚肉雞肉試劑、試劑盒 偏磷酸-甲醇乙酸乙腈儀器、耗材 固相萃取柱色譜柱實驗步驟 1. ?提取和凈化?稱取5 g樣品,100 mL0.2%偏磷酸-甲醇(6 + 4),高速勻漿2 min,過濾,濾液于40 ℃減壓濃縮至體積大約25 mL,倒入60 mgHLB固相萃取柱中(預先用5 mL
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影響兒童腸道菌群有肥胖哮喘風險
本周英國《自然·通訊》雜志公開的一項醫學研究顯示,在芬蘭兒童中,使用一組稱為大環內酯類的抗生素,與腸道微生物群的改變、哮喘風險的增加和超重有關。大環內酯類抗生素能有效治療肺部和胸腔的感染,廣泛作為一種替代抗生素用于對青霉素過敏的人群。 論文作者們在6個月中研究了兒童身上微生物群落和他們發病率的
測定魚和肉中大環內酯類抗生素殘留量實驗
HPLC-ESI-MS-SIM法 ? ? ? ? ? ? 實驗材料 魚肉 雞肉
β內酰胺類抗生素的簡介
β-內酰胺類抗生素(Beta-lactam antibiotic)是一種種類很廣的抗生素,其中包括青霉素及其衍生物、頭孢菌素、單酰胺環類、碳青霉烯類和青霉烯類酶抑制劑等。β-內酰胺類抗生素(β-lactams)系指化學結構中具有β-內酰胺環的一大類抗生素,基本上所有在其分子結構中包括β-內酰胺核
β內酰胺類抗生素的簡介
β-內酰胺類抗生素(Beta-lactam antibiotic)是一種種類很廣的抗生素,其中包括青霉素及其衍生物、頭孢菌素、單酰胺環類、碳青霉烯類和青霉烯類酶抑制劑等。β-內酰胺類抗生素(β-lactams)系指化學結構中具有β-內酰胺環的一大類抗生素,基本上所有在其分子結構中包括β-內酰胺核
青霉素類抗生素的簡介
一種抗菌藥物,主要用于G+菌、G-球菌、螺旋體,放線菌感染,對G-桿菌不敏感。分為半合成青霉素、天然青霉素。天然青霉素是從青霉菌培養液中提得,含G、K、X、F和雙氫F等,其中G產量高,有應用價值。半合成青霉素是在中間體6—氨基青霉烷酸(6-APA)側鏈上加入不同基團。
測定魚和肉大環內酯類抗生素殘留量實驗_HPLCESIMSSIM法
實驗材料魚肉雞肉試劑、試劑盒偏磷酸-甲醇乙酸乙腈儀器、耗材固相萃取柱色譜柱實驗步驟1.??提取和凈化?稱取5?g樣品,100?mL0.2%偏磷酸-甲醇(6?+?4),高速勻漿2?min,過濾,濾液于40 ℃減壓濃縮至體積大約25?mL,倒入60?mgHLB固相萃取柱中(預先用5?mL甲醇和10 mL
HPLC三重四極桿質譜聯用檢測豬肉中大環內酯類抗生素2
1.3 樣品制備 標準溶液配制: 準確稱取適量螺旋霉素、替米考星、竹桃霉素、秦樂菌素、北里霉素、紅霉素、交沙霉素、羅紅霉素8 種標準物質,用甲醇配制1000 mg/L 的混合標準儲備溶液溶液,用流動相稀釋成濃度為1、2、5、10、20、50、100、200、500 μg/L 的標
HPLC三重四極桿質譜聯用檢測豬肉中大環內酯類抗生素1
摘 要:本文建立了一種使用島津超高效液相色譜儀LC-30A和三重四極桿質譜儀LCMS-8040聯用快速測定豬肉中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的方法。豬肉樣品經處理后,用超高效液相色譜LC-30A分離,三重四極桿質譜儀LCMS-8040進行分析。8種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在4分鐘內得到快速分離和檢測。螺旋霉素
大環內酯配伍禁忌
但是大環內酯和β-內酰胺類(就是青霉素、頭孢一類的)最好不要配伍,會削弱彼此療效
關于多肽類抗生素的基本介紹
多肽類抗生素polypeptide antibiotic 具有多肽結構特征的一類抗生素。包括多粘菌素類(多粘菌素B、多粘菌素E)、桿菌肽類(桿菌肽、短桿菌肽)和萬古霉素。 從多粘桿菌屬不同的細菌中分離出的一組抗生素,根據其化學結構的不同可分為多粘菌素A、B 、C、D、E、K、M和P8種,其中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