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藥治療小兒視神經膠質瘤的簡介
對于局限于一側視神經的腫瘤,手術完全切除是首選,手術的目的為保護眼球和阻止腫瘤向視交叉的蔓延。手術的指征是:進展性突眼;視力進行性下降;影像檢查示腫瘤進行性增大及患側已失明。腫瘤較小、臨床無癥狀者,是否積極手術治療仍存有爭論,因為絕大部分腫瘤生長緩慢,不產生疼痛,多數學者建議采取定期觀察。對于鞍區外生型已產生占位效應的腫瘤,應采取手術切除。如全切除腫瘤已不可能,也應做部分切除,術后輔以必要的放射治療。毛細胞型星形細胞瘤對放療較敏感,放射治療的劑量應達到50~55Gy。許多資料已顯示放療能顯著縮小腫瘤的體積、降低腫瘤的復發,提高存活率。......閱讀全文
用藥治療小兒視神經膠質瘤的簡介
對于局限于一側視神經的腫瘤,手術完全切除是首選,手術的目的為保護眼球和阻止腫瘤向視交叉的蔓延。手術的指征是:進展性突眼;視力進行性下降;影像檢查示腫瘤進行性增大及患側已失明。腫瘤較小、臨床無癥狀者,是否積極手術治療仍存有爭論,因為絕大部分腫瘤生長緩慢,不產生疼痛,多數學者建議采取定期觀察。對于鞍
關于小兒視神經膠質瘤的簡介
視神經膠質瘤(optic glioma)的發病率相對較低,以兒童較為多見。大約1/3的腫瘤僅局限于一側視神經,而2/3的患者聯合有視交叉、下丘腦、三腦室底及視束的侵犯。20%~50%的視神經膠質瘤患兒合并有神經纖維瘤病,而15%的神經纖維瘤病患兒表現有視神經的侵犯。本癥屬生長緩慢的良性腫瘤,腫瘤
用藥治療小兒大腦半球膠質瘤的簡介
對于Ⅰ~Ⅱ級星形細胞瘤和少枝膠質細胞瘤特別是邊界較清楚者應盡早行肉眼全切除或近全切除術,如在啞區可連同腦葉一并切除,殘余的腫瘤術后行放療或立體定向放射外科治療(SRS)。而對于間變型星形(AA)、間變型少枝膠質細胞瘤(AO)及膠質母細胞瘤(GBM)等惡性膠質瘤,則應采取手術、化療和放療的綜合應用
概述小兒視神經膠質瘤的癥狀體征
1.視交叉前型 常表現為進行性視力下降和突眼,在嬰幼兒多以眼球震顫、斜視為首發癥狀,眼底檢查可見視盤靜脈的擴張和視盤的水腫,病程較長時可見視盤的萎縮。 2.彌漫視交叉型 多表現為視敏度下降和雙側視野的缺損,內分泌癥狀和腦積水較為罕見,此類患兒多合并有神經纖維瘤病的其他表現(如皮膚色素沉著等)。
簡述小兒視神經膠質瘤的發病機制
肉眼所見腫瘤邊界常較光整,有“假包膜”,而實際腫瘤細胞浸潤的區域已遠遠超過了“假包膜”所顯示的邊界,較表淺的膠質母細胞瘤常侵犯和穿透大腦皮質并與硬腦膜粘連。腫瘤切面形狀多不規則,有腫瘤區、壞死區和出血區,可有囊腫形成,瘤組織柔軟易碎,血運豐富。 腫瘤的特點是: ①腫瘤細胞的多種組織學形態。
概述小兒視神經膠質瘤的預防護理
參照一般腫瘤的預防方法,了解腫瘤的危險因素,制定相應的防治策略可降低腫瘤的危險。預防腫瘤的發生有2個基本線索,即使腫瘤在體內已經開始形成,它們也可幫助機體提高抵抗力,這些策略如下所述: 1.避免有害物質侵襲(促癌因素) 就是能夠幫助我們避免或盡可能少接觸有害物質。 腫瘤發生的一些相關因素在發
關于小兒視神經膠質瘤的病理病因分析
1、病理病因 神經上皮組織腫瘤有兩類。一類由神經系統的間質細胞(即膠質細胞)形成,稱為膠質瘤;另一類由神經系統的實質細胞(即神經元)形成,沒有概括名稱。由于從病原學和形態學上,現在還不能將這兩類腫瘤完全區別,而膠質瘤常見的多,所以將神經元腫瘤包括在膠質瘤中。神經上皮起源的腫瘤是最常見的顱內腫瘤
關于小兒視神經膠質瘤的檢查方法介紹
一、實驗室檢查: 一般常規檢查無異常發現,視交叉-下丘腦型患兒可見內分泌的紊亂。 二、其他輔助檢查: 1.顱骨X線平片 可見有視神經孔的擴大,蝶鞍呈“梨形或葫蘆形”,影響到腦脊液循環時可見顱內壓增高征。 2.CT Ⅰ、Ⅱ型多有視神經的增粗,病灶呈等密度,不規則強化,少有鈣化,囊性變罕見;
簡述小兒視神經膠質瘤的并發癥和預后
1、并發癥 并發腦積水,間腦綜合征,性早熟等。 2、預后 視神經膠質瘤是生長緩慢的良性腫瘤,腫瘤全切除可獲長期生存,即使部分切除術后輔以放療患兒的預后也比較好。本組18例中術后隨訪10例,最長已存活17年,無復發跡象。 彌漫性視交叉型和視交叉-下丘腦外生型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視交叉前型
用藥治療小兒血清病的簡介
1.立即停用有關藥物 立即停用異體動物血清或有關藥物,避免大量新抗原的再次刺激。 2.阿司匹林和抗組織胺治療 對阿司匹林和抗組織胺治療反應良好。 3.腎上腺素 注射腎上腺素可使蕁麻疹迅速消退,但效果只是暫時的。 4.激素治療 關節炎、腎臟或神經系統合并癥較重時,應適當考慮激素治療。
關于小兒大腦半球膠質瘤的簡介
兒童大腦半球膠質瘤(glioma of cerebral hemisphere in childhood)較成人相對少見。廣泛累及一側或兩側大腦半球,晚期可累及腦干。臨床表現常見癥狀有顱內高壓(約75%)、癲癇(約25%)及不同部位的神經損害癥狀,如偏癱、失語、神經內分泌異常、視神經萎縮及小腦癥
用藥治療小兒硬腦膜外膿腫的簡介
對硬腦膜外膿腫應首選手術徹底清除病灶,術前、術中及術后均應用大劑量抗生素來控制感染的擴散。術中在吸除硬膜外腔的膿液后,要仔細探查增厚的硬膜,通常在硬膜表面多覆蓋有一層顆粒樣肉芽組織,應小心清除其表面層并避免穿通硬膜;所有異物也應當取出,包括骨蠟和化學性止血材料;最后硬膜外腔與骨性含氣腔隙的所有通
用藥治療小兒粘連性腸梗阻的簡介
粘連性腸梗阻病兒手術后腹腔內粘連會更增加,再發生腸梗阻的機會隨手術次數的增加而加多,故應先行非手術療法。 1.非手術療法 凡診斷為廣泛粘連性、慢性部分性、單純性腸梗阻多采用非手術療法,同時應密切觀察病情變化,一旦有全身中毒癥狀與局部壓痛緊張或腹水的出現,立即進行手術。 (1)禁食:胃腸減壓,
用藥治療小兒煙酸缺乏病的簡介
1.補充煙酸 口服煙酸50~300mg/d,分2~3次。服后半小時左右可出現皮膚發熱,發紅和燒灼感等血管擴張的表現,稍減量或多次分服,可減少此種反應。或改用煙酰胺75~100mg/d,分3次口服,必要時可肌注或靜脈點滴,1~5mg/(kg·d),見效更快。煙酸在肝內經過甲基化,如用大量、過久,則
用藥治療小兒脫屑性肺炎的簡介
小兒脫屑性肺炎,對低氧血癥患者給予氧療,應用抗生素控制感染,以及藥物糾正心力衰竭。可用較大量腎上腺皮質激素潑尼松(強的松)3~8mg或潑尼松龍(強的松龍)2mg/(kg·d),先用8周后逐漸減量,以后用維持量2年,可使臨床及X片改變好轉,約80%有效。激素無效時可試用硫唑嘌呤、環磷酰胺、苯丁酸氮
用藥治療小兒硬腦膜下血腫的簡介
急性期硬膜下血腫多為硬膜下腔凝固的血塊,經皮硬膜下腔穿刺引流無明顯治療效果。對于有臨床癥狀、CT顯示高密度血塊形成的患兒,急診開顱血腫清除和控制出血術是首選治療措施的。對于復合型患兒,因合并有嚴重腦組織挫裂傷和腦水腫,常需要同時清除碎爛腫脹的腦組織,行內減壓術,術中可根據具體情況決定是否去骨瓣減
用藥治療小兒藥物性腎損害的簡介
1.停用引起腎損害的藥物 一旦疑診藥物性腎損害,應立即減量甚至停藥,患兒腎功能常可迅速恢復,尿改變逐漸消失。 2.飲水利尿 磺胺、抗腫瘤藥物形成結晶損害腎臟時可以采用大量飲水、呋塞米(速尿每次2mg/kg)來清除阻塞腎小管的結晶。但表現為腎功能衰竭的患兒則不宜大量飲水,以免增加容量負荷。 3
用藥治療小兒硬脊膜外膿腫的簡介
應在早期未出現完全性截癱之前做出診斷并予以積極手術治療,一旦延誤出現完全性截癱,則術后脊髓功能難以恢復。因此診斷一經明確,應實施緊急手術。手術的目的是:明確病原微生物的類型;清除膿液和肉芽組織;解除脊髓的機械性壓迫;充分引流。手術應切除膿腫部位的椎板,切除的范圍上下界應達正常硬脊膜,側方要寬,但
用藥治療小兒原發性腹膜炎的簡介
原發性腹膜炎病情較輕或腎病腹水合并腹膜炎者,應以非手術治療為主,多數患兒可治愈。非手術療法應包括4部分: (1)抗生素治療:根據腹腔穿刺液涂片或細菌培養的結果,選擇相應的大劑量抗生素。 ①革蘭陽性細菌感染:如果原發性腹膜炎致病菌是單一革蘭陽性細菌,如鏈球菌及肺炎球菌感染,首選青霉素,青霉素
用藥治療小兒真菌感染性口炎的簡介
1.局部治療 鵝口瘡的治療,主要是用堿性藥物及制霉菌素局部治療,因為口腔的堿性環境可抑制白色念珠菌的生長繁殖,一般用2%碳酸氫鈉清洗口腔后,局部涂抹2%甲紫或冰硼散,1~2次/d,數天后便可痊愈。若病變廣泛者可用制霉菌素10萬U,加水1~2ml涂患處,3~4次/d。 2.全身藥物治療 (1)
用藥治療小兒細菌感染性口炎的簡介
1.消炎控制感染 可給予抗生素和磺胺類藥物。最好做藥物敏感實驗,選用對致病菌敏感的抗生素。 2.一般治療 患者要多休息,多飲水,適當補充維生素C及B族維生素。 3.中藥 可選用清熱解毒的藥物,方藥可選用銀翹散、導赤丹、清胃散和清瘟敗毒飲等。 4.局部用藥 口腔局部止痛用1%普魯卡因飯前含漱
用藥治療小兒亞急性甲狀腺炎的簡介
本病無特效療法,它為良性自限性疾病,目前認為潑尼松類藥物對本病常有明顯療效,劑量為每天1mg/kg口服,用藥后1~2天體溫降低,甲狀腺腫好轉,但停藥后仍可復發,激素仍可重新開始使用。甲狀腺粉(片)適用于甲低病例,有人主張應用阿司匹林、吲哚美辛(消炎痛)、保泰松等藥物鎮痛退熱,減輕癥狀,少數對阿司
用藥治療小兒維生素C缺乏病的簡介
1.口服維生素C 對輕癥患兒給予維生素C,3次/d,每次100~150mg口服。 2.靜脈或肌內注射維生素C 對重癥患者及有嘔吐、腹瀉或內臟出血癥狀者,應改為靜脈或肌內注射,1次注完一天量。 3.選擇維生素C豐富食物 多食新鮮水果、蔬菜,供給鮮桔擠出之汁等維生素C含量豐富的食物。 4.補充
用藥治療小兒外源性變應性肺泡炎的簡介
1.一般治療 應立即脫離引起過敏的環境,避免與致敏原接觸,急性病例常在臥床休息和支持療法后緩解,本癥不宜用脫敏療法,因注射抗原可能與血清沉淀素形成免疫復合物,導致全身性血管炎或血清病。 2.激素治療 如肺部病變廣泛可用激素治療,潑尼松(強的松)1~2mg/(kg·d),連續1~2個月可使癥狀、
用藥治療小兒原發性膀胱輸尿管反流的簡介
由于原發性膀胱輸尿管反流在許多小兒隨生長發育可自然消失,而且無菌尿的反流不引起腎損害,原發性膀胱輸尿管反流的治療原則是控制感染,保護腎功能,防止并發癥。藥物治療應該是首選。即使是嚴重的反流,如患兒年齡小,腎功能好,無生長發育障礙,也應考慮藥物治療。 1.藥物治療 所選擇的藥物應當是抗菌譜廣、易
用藥治療小兒遺傳性果糖不耐受的簡介
及時治療后預后良好,肝臟病變常屬可逆。 1、小兒遺傳性果糖不耐受的飲食療法 一旦確定診斷,立即終止一切含果糖和蔗糖食物。必須終身不再攝入果糖及蔗糖。由于飲食的限制,維生素C攝入量減少,宜予補充。 2、小兒遺傳性果糖不耐受的對癥治療 當出現低血糖時,靜脈內注射葡萄糖即可緩解。糾正電解質紊亂,有
用藥治療小兒腎血管性高血壓的簡介
1.內科治療 飲食中應低鹽少鈉,注意休息。藥物治療原則為控制高血壓,以防止發生高血壓嚴重并發癥的危險,避免腎功能損害,或使已受損的腎功能得到改善,減少心、眼、腦等靶器官的損傷。作為手術前準備或其他原因不能或不愿進行手術者。以下藥物常聯合應用以達到控制血壓的目的: (1)β受體阻滯藥:可通過抑制
用藥治療小兒風疹的介紹
1、一般治療及對癥療法 發熱期間應臥床休息,加強護理,室內空氣保持新鮮,給予維生素及富營養易消化的食物。高熱、頭痛者可用解熱止痛劑。咽痛者可用復方硼酸溶液漱口,咳嗽可用祛痰藥和止咳藥。 2、抗病毒治療 病情重者可用利巴韋林、干擾素等抗病毒治療。 3、并發癥的治療 并發腦炎者,按乙型腦炎
用藥治療小兒遺傳性慢性進行性腎炎的簡介
遺傳性慢性進行性腎炎為先天性遺傳性疾病,至今尚無特效治療。 1.一般治療 以對癥、控制并發癥為主,積極預防繼發性尿路感染,防止過度疲勞及劇烈體育運動。遇有感染時,避免應用腎毒性藥物。 動物試驗表明,嚴格控制蛋白、脂肪、鈣、磷攝取,對延緩腎功能減退和抑制腎小球病變的進展有幫助。 2.終末期腎
用藥治療小兒顱后窩室管膜瘤的簡介
手術切除為首選治療手段。因腫瘤多與腦干和后組腦神經粘連,使手術全切除率降低,術中加強神經電生理監測將有利于更完全切除腫瘤,減少術后并發癥和死亡率。對于自四腦室底長出的腫瘤,不必勉強全切,可殘留一薄層腫瘤組織在四室底,以免損傷面丘和腦干,但手術務必使腦脊液梗阻恢復通暢。室管膜瘤對放療中度敏感,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