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炎癥性肌病的輔助檢查介紹
血清肌酸肌酶 常明顯增高,反應肌纖維壞死的程度。 血沉 少數患者可有血沉增快,但與肌纖維壞死的程度無關。 肌紅蛋白 常增高,與血清CK具有同等的意義。 自身抗體 包括肌炎特異性抗體(myositis-specific autoantibodies, MSAs)和肌炎相關性抗體(myositis associated autoantibodies, MAAs)兩大類。MSAs主要包括三種,即:抗氨基酰tRNA合成酶(aminoacyl-tRNA synthetase,ARS)抗體,抗信號識別顆粒抗體和抗Mi-2抗體。 (1)肌炎特異性自身抗體,具有高度選擇性,有獨特的臨床表現和基因表型。MSAs主要針對參與基因轉錄、蛋白質翻譯和抗病毒的細胞核或胞質內蛋白。①氨基酰tRNA合成酶是一組特異性胞質酶,參與蛋白質合成。抗氨基酰tRNA合成酶抗體陽性的患者有相似的臨床癥狀,包括肌炎、間質性肺炎、多關節痛、發熱、雷諾現象......閱讀全文
關于炎癥性肌病的輔助檢查介紹
血清肌酸肌酶 常明顯增高,反應肌纖維壞死的程度。 血沉 少數患者可有血沉增快,但與肌纖維壞死的程度無關。 肌紅蛋白 常增高,與血清CK具有同等的意義。 自身抗體 包括肌炎特異性抗體(myositis-specific autoantibodies, MSAs)和肌炎相關性抗體(my
關于特發性炎癥性肌病的檢查介紹
實驗室檢查可用于疾病的診斷及治療效果的監測。一般檢查中可見白細胞升高、血沉增快、肌酐下降等。血清肌酶譜中肌酸激酶(CK)、醛縮酶、乳酸脫氫酶等均可升高,其中以CK最敏感,其升高程度在各類型的IIM中有所不同,這些肌酶可以用于疾病進展的監測,雖然敏感性高,但特異性不強。 影像學檢查:肌電圖可早期
關于小兒炎癥性腸病的其他輔助檢查介紹
1.X線檢查 鋇劑灌腸與鋇餐是診斷IBD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氣鋇雙重造影更能顯示黏膜細小病變,提高診斷率。 (1)UC:早期表現可以正常或僅有黏膜皺襞粗大,腸管邊緣模糊。嚴重病例黏膜呈毛刷狀、鋸齒狀改變,可見潰瘍、假息肉,結腸袋消失,腸管僵硬、縮短呈管狀,腸腔狹窄。 (2)CD:早期可正常或
關于炎癥性肌病的基本介紹
炎癥性肌病(inflammatory myopathy)是一組以骨骼肌炎性細胞浸潤和肌纖維壞死為主要病理特征的異質性疾病。盡管屬于同一疾病譜,但不同類型的炎癥性肌病可累及皮膚、肺和肌肉等不同靶器官,因此臨床表現比較復雜。
關于炎癥性肌病的預后介紹
IBM患者大多預后不佳,病情呈緩慢進行性加重。PM和DM患者的預后主要與病程長短和年齡有關,病程越長,年齡越大,預后越差。伴腫瘤的老年患者,尤其是有明顯的肺、心、胃腸受累者預后差。通常情況下DM的治療反應較PM好。經過合理治療,多數PM和DM患者的肌無力癥狀能夠得到改善,但幾乎都需要有維持治療。
關于炎癥性肌病的護理介紹
護理要點是協助病人的生活護理,預防并發癥的發生。對不能自理的患者應加強生活護理,并協助和鼓勵患者進行適當活動和康復訓練,以保持肌肉功能和避免攣縮。對有吞咽有障礙的患者,可進行鼻飼飲食保證充足的能量供給,并可避免嗆咳引起的肺部感染。吞咽功能如有恢復可逐漸給予半流質、軟食,囑病人進食速度不宜過快。有
關于炎癥性肌病的分類介紹
主要包括兩大類,一類為具有明確病因的感染性肌病,如病毒性肌炎、寄生蟲性肌炎和熱帶肌炎等,另一類為病因未明但與自身免疫有關的所謂特發性炎癥性肌病(idiopathic inflammatory myopathies,IIMs),包括多發性肌炎(polymyositis,PM)、皮肌炎(dermat
關于老年人炎癥性腸病的輔助檢查介紹
1.X線腹平片 對重度活動的患者應行X線腹部平片檢查。在中毒性巨結腸患者,可發現黏膜水腫(指壓痕)、腸襻擴張或腸穿孔的征象。小腸CD患者可發現腸梗阻或腸襻被包塊擠壓移位。 2.結腸鏡檢查 為本病診斷與鑒別診斷的最重要手段之一,不僅可直接觀察黏膜病變、病變范圍,還可取活檢獲得組織學診斷。UC病變
關于炎癥性肌病的鑒別診斷介紹
由于多數IIMs的臨床表現缺乏特征性,因此幾乎所有以近端肌無力為主要癥狀的患者都應與之進行鑒別,如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線粒體肌病、脂質沉積性肌病、近端型脊髓性肌萎縮等。炎性細胞浸潤是診斷炎癥性肌病的重要病理依據,但肌活檢病理檢查找不到炎性細胞浸潤并不能除外本病,反之發現炎性細胞浸潤也不一定都是II
關于炎癥性肌病的臨床表現介紹
PM多見于18歲以上的成人,兒童少見。亞急性或慢性起病,主要表現為四肢近端無力,雙臂不能平舉,下蹲后起立困難。病情緩慢進展,逐漸累及頸部肌群,以頸前屈肌尤為明顯,表現為患者仰臥時抬頭費力。吞咽困難較常見,主要由咽喉肌受累和食道上1/3段肌力低下引起。嚴重的病例可累及軀干肌和呼吸肌,致患者臥床不起
線粒體腦肌病的輔助檢查
電生理檢查 肌電圖為常用首選檢查之一,臨床有肌無力、肌萎縮等肌病表現時肌電圖檢查尤其重要。多數為肌源性改變,少數病例也可見神經源改變或兩者兼有,偶見線粒體腦病病人肌電圖正常。一些以腦病為主要表現的病人,肌電圖亦可見到神經源或肌源性改變。此為肌電圖在線粒體疾病的特征性所見。各種誘發電位檢查,對各
炎癥性肌病肌活檢病理特點的介紹
PM、DM和IBM的共同病理特點是肌纖維變性、壞死、再生和炎性細胞浸潤。PM的肌纖維萎縮和壞死多為散在的或節段性,炎細胞浸潤多位于肌內衣,可見單核細胞包繞和浸潤至非壞死肌纖維,而DM的肌纖維萎縮主要分布于肌束周邊,又稱為束周萎縮,炎性細胞浸潤主要位于血管周圍和肌束膜,肌間小血管膜可見攻擊復合物沉
關于特發性炎癥性肌病的鑒別診斷介紹
特發性炎癥性肌病的病理特點是肌組織內炎癥細胞浸潤,以T淋巴細胞為主,但也可有巨噬細胞、漿細胞,有時嗜酸性粒細胞、嗜堿性粒細胞和中性粒細胞也可以出現。在PM中典型的浸潤細胞為CD8T淋巴細胞,聚集于肌纖維周圍的肌內膜區,而在DM主要是CD4T淋巴細胞浸潤肌束和小血管周圍的肌外膜區,肌束周圍的萎縮更
關于castleman病的輔助檢查介紹
1.組織病理學 腫大的淋巴結活檢顯示上述CD的特殊病理改變。病變主要累及身體任何部位的淋巴組織,偶可波及結外組織CD病理上分為以下兩種類型: (1)透明血管型:占80%~90%淋巴結內顯示許多增大的淋巴濾泡樣結構,呈散在分布。有數根小血管穿入濾泡,血管內皮明顯腫脹,管壁增厚,后期呈玻璃樣改變。
關于HPN病的輔助檢查介紹
(一)多為輕中度蛋白尿,24小時定量多在1.5~2.0g;鏡檢有形成分(紅細胞、白細胞、透明管型)少,可有血尿;早期血尿酸升高,尿NAG酶、β2-MG增高,尿濃縮-稀釋功能障礙; Ccr多緩慢下降,血尿素氮、肌酐升高。腎小管功能損害多先于腎小球功能損害。 (二)影像學檢查腎臟多無變化,發展致腎
預防炎癥性肌病的相關介紹
炎癥性肌病宜盡早診斷,及時治療,以獲得更好療效。部分PM/DM患者同時伴有惡性腫瘤,故早期發現至關重要。另外日常生活中的許多因素應引起注意。如皮肌炎患者應盡量避免日光照射,外出時帶帽子、手套或穿長袖衣服等。不吃或少吃芹菜、黃花菜、香菇等增強光敏感的食物,以及海魚、蝦、蟹等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忌煙
關于炎癥性腸病性關節炎的其他輔助檢查
1.X 線檢查 發病部位以末端回腸為多見,早期由于黏膜下層炎癥水腫,X線檢查表現腸黏膜皺襞增粗、變平及消失,病變腸形態較固定,但腸管一般無明顯狹窄。其他腸道可出現分節、舒張等功能改變。由于分泌增多,鋇劑常分散呈斑片狀。隨著病變的發展,黏膜下層可有大量肉芽組織增生,黏膜皺襞可出現卵石樣或息肉樣充盈
炎癥性腸病關節炎的輔助檢查
1.血液檢查: (1)血常規:貧血、急性期白細胞升高。 (2)便常規:可見紅、白細胞,潛血陽性。 (3)血沉增快,C-反應蛋白升高,血漿球蛋白升高,類風濕因子陰性,抗核抗體陰性。 (4)潰瘍性結腸炎患者有半數以上出現抗中性粒細胞胞漿抗體(ANCA),常為核周型ANCA。 (5)伴強直性
關于先天性肌強直的輔助檢查介紹
主要包括肌電圖和基因檢查。 1.肌電圖 肌電圖可呈典型的肌強直電位,插入電位延長,揚聲器發出摩托車加速時的聲響。 2.基因檢測 對CLCN1和SCN4A基因進行檢查。
關于環咽肌弛緩不能的輔助檢查介紹
1、放射線檢查 對于口咽性下咽困難的病人需要進行多階段、多體位透視和電視掃描檢查。由于吞咽過程中各個環節的快速活動,只有應用這些技術才能準確的記錄,如舌的運動、軟顎的活動、咽部收縮的對稱性、喉的活動,以及原來處于靜息狀態下的食管上括約肌的活動情況等。特發性食管上括約肌功能障礙病人作食管造影時,
關于特發性炎癥性肌病的基本信息介紹
特發性炎癥性肌病(idiopathic cinflammatory myopathies,IIM)是一組系統性自身免疫性結締組織病,基于臨床及免疫病理特點主要分為多發性肌炎(polymyositis,PM)、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和包涵體肌炎(inclusion body
關于炎癥性腸病的糞便檢查介紹
1.糞便常規檢查 肉眼觀以糊狀黏液膿血便為最常見,重癥者糞質極少,少數患者以血便為主,伴有少量黏液或無黏液。鏡檢可見大量紅細胞、白細胞,還可見嗜酸性粒細胞,急性發作期糞便涂片中常見有大量多核巨噬細胞。 2.病原學檢查炎癥性腸病病原學檢查目的在于排除感染性結腸炎,是本病診斷的一個重要步驟。
關于阿米巴原蟲病的輔助檢查介紹
1.糞便檢查:大便呈暗紅色,有糞質,帶血、膿或粘液,呈腥臭。 2.乙狀結腸鏡檢查:如糞檢陰性,乙狀結腸鏡檢查有很大診斷價值。潰瘍常較表淺,、覆有黃色膿液。潰瘍邊緣略突出,稍見充血,自潰瘍面刮取材料作顯微鏡檢查,發現病原體的機會較多。 3.阿米巴肝膿腫:腹部B超檢查可見到病灶。
關于小兒炎癥性腸病的糞便檢查介紹
(1)糞便常規檢查:肉眼觀以糊狀黏液膿血便為最常見,重癥者糞質極少,少數患者以血便為主,伴有少量黏液或無黏液。鏡檢可見大量紅細胞、膿細胞,還可見嗜酸性粒細胞,急性發作期糞便涂片中常見有大量多核的巨噬細胞。 (2)病原學檢查:炎性腸病病原學檢查目的在于排除感染性結腸炎,是本病診斷的一個重要步驟。
關于小兒炎癥性腸病的凝血檢查介紹
潰瘍性結腸炎活動期除了有血小板計數變化外,還可能有某些凝血因子的改變。在急性暴發型病例中,維生素K缺乏可引起凝血酶原(第Ⅱ因子)降低以及第Ⅶ和第Ⅹ因子輕度至中度減少,以致凝血酶原時間(prothrombin time,PT)延長。在病變廣泛者,可見因子Ⅴ、Ⅷ及血漿纖維蛋白原(第Ⅰ因子)增加。但
關于亨廷頓病的輔助檢查介紹
遺傳學檢測 是確診重要手段,PCR 法檢測亨廷頓基因(TT15)中CAG 重復拷貝數,正常人不超過38 個拷貝,患者在39 個以上,陽性率高,只需檢測患者本人,可作到疾病癥狀前診斷和產前診斷等。 腦電圖 可有彌漫性異常,無特異性。主要為低波幅快波,尤其額葉明顯,異常率占88.9%。α活動減
關于深部真菌病的輔助檢查介紹
1.X線檢查:真菌性肺炎兩肺可見散在或棉團樣密度增高邊緣不清的陰影,病灶以兩肺中、下葉居多,重癥有融合現象。 2.實驗室檢查:目前深部真菌感染的實驗室診斷有直接鏡檢、真菌培養、微生物學菌種鑒別、特異性抗原抗體檢測、真菌代謝產物的檢測和受累部位的組織病理學檢查。然而,這些方法都存在著一些不足。因
關于法布里病的輔助檢查介紹
主要的輔助檢查包括α-半乳糖苷酶A活性檢測、尿三聚己糖神經酰胺測定、組織病理學檢查、基因檢測,出現心臟、腎臟、眼部和中樞神經系統損害時還需要進行相關檢查。 1.α-半乳糖苷酶A活性檢測 采取干血片方法進行篩查。男性患者的酶活性常明顯下降。約30%的女性患者的酶活性可在正常范圍,不能單純借助酶
關于重鏈病的其他輔助檢查介紹
1.X線和內鏡檢查α重鏈病:X線鋇餐檢查可見十二指腸、空腸黏膜皺襞肥大和假息肉形成,可有管腔狹窄或充盈需缺損、液平面,腹部CT可顯示腹膜后淋巴結腫大,纖維內鏡伴活檢對α重鏈病的診斷意義頗大,內鏡下可見5種基本形態:浸潤型、結節型、潰瘍、馬賽克型、單純黏膜皺襞增厚型,以上5型可單獨或聯合出現,以浸
關于炎癥性肌病的難治性IIMs的治療
絕大多數PM/DM患者經合理的類固醇治療后可取得滿意療效,但約有20%的患者對類固醇治療無效或不能耐受,稱為難治性IIMs。主要包括以下情況:①應用強的松60~100mg/d,1~2個月內未出現血清CK下降或肌力改善,即所謂“類固醇抵抗”(steroid resistance)現象;②激素依賴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