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腦脊液檢查化學檢查蛋白質檢查的檢查過程介紹
(1) 患者側臥于硬板床上,背部與桌面垂直,頭部盡量向前胸屈曲,兩手抱膝緊貼腹部,使軀干盡可能呈弓形;或由助手在術者對面用一手挽患者頭部,另一手挽雙下肢腘窩處并用力抱緊,使脊柱盡量后凸以增寬椎間隙,便于進針。 (2) 確定穿刺點,通常以雙側髂棘最高點連線與后正中線的交匯點為穿刺點,此處相當于第3-4腰椎棘突間隙,有時也可以在上一或下一腰椎間隙進行。 (3) 常規消毒皮膚后戴無菌手套、蓋洞巾,用2%利多卡因自皮膚到椎間韌帶做逐層局部麻醉。 (4) 術者用左手固定穿刺點皮膚,右手持穿刺針以垂直背部、針尖稍斜向頭部的方向緩慢刺入,成人進針深度約為4-6cm,兒童約2-4cm。當針頭穿過韌帶與硬腦膜時,有阻力突然消失感。此時可將針芯慢慢抽出(以防腦脊液迅速流出,造成腦疝),可見腦脊液流出。 (5) 放液前先接上測壓管測量壓力。正常側臥位腦脊液壓力為70-180mmH2O(0.098Kpa=10mmH2O)或40-50d/分。......閱讀全文
關于腦脊液檢查化學檢查蛋白質檢查的檢查過程介紹
(1) 患者側臥于硬板床上,背部與桌面垂直,頭部盡量向前胸屈曲,兩手抱膝緊貼腹部,使軀干盡可能呈弓形;或由助手在術者對面用一手挽患者頭部,另一手挽雙下肢腘窩處并用力抱緊,使脊柱盡量后凸以增寬椎間隙,便于進針。 (2) 確定穿刺點,通常以雙側髂棘最高點連線與后正中線的交匯點為穿刺點,此處相當于第
腦脊液檢查化學檢查蛋白質檢查的檢查過程
(1) 患者側臥于硬板床上,背部與桌面垂直,頭部盡量向前胸屈曲,兩手抱膝緊貼腹部,使軀干盡可能呈弓形;或由助手在術者對面用一手挽患者頭部,另一手挽雙下肢腘窩處并用力抱緊,使脊柱盡量后凸以增寬椎間隙,便于進針。 (2) 確定穿刺點,通常以雙側髂棘最高點連線與后正中線的交匯點為穿刺點,此處相當于第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腦脊液檢查化學檢查蛋白質檢查
腦脊液檢查-化學檢查-蛋白質檢查介紹: 腦脊液檢查-化學檢查-蛋白質檢查是對腦脊液蛋白質含量進行測定。腦脊液蛋白質含量和血腦屏障有密切關系,可以反應多種疾病的征兆。腦脊液檢查-化學檢查-蛋白質檢查正常值: 兒童:200-400mg/L。 成人:150-450mg/L。腦脊液檢查-化學檢查-蛋白
關于腦脊液檢查化學檢查蛋白質檢查的簡介
腦脊液檢查-化學檢查-蛋白質檢查是對腦脊液蛋白質含量進行測定。腦脊液蛋白質含量和血腦屏障有密切關系,可以反應多種疾病的征兆。 兒童:200-400mg/L。 成人:150-450mg/L。
關于腦脊液檢查化學檢查蛋白質檢查的注意事項介紹
不合宜人群:患者處于休克、衰竭或瀕危狀態以及局部皮膚有炎癥、顱后窩有占位性病變者均列為禁忌。 檢查前禁忌:需空腹抽腦脊液。 檢查時要求:兒童檢查時可能會對檢查產生害怕,需及時安撫與引導。穿刺時患者如出現呼吸、脈搏、面色異常等癥狀時,立即停止操作,并作相應的處理。
腦脊液檢查化學檢查蛋白質檢查的注意事項及檢查過程
注意事項 不合宜人群:患者處于休克、衰竭或瀕危狀態以及局部皮膚有炎癥、顱后窩有占位性病變者均列為禁忌。 檢查前禁忌:需空腹抽腦脊液。 檢查時要求:兒童檢查時可能會對檢查產生害怕,需及時安撫與引導。穿刺時患者如出現呼吸、脈搏、面色異常等癥狀時,立即停止操作,并作相應的處理。 檢查過程 (
血液的化學檢驗項目腦脊液檢查化學檢查蛋白質檢查
腦脊液檢查-化學檢查-蛋白質檢查介紹: 腦脊液檢查-化學檢查-蛋白質檢查是對腦脊液蛋白質含量進行測定。腦脊液蛋白質含量和血腦屏障有密切關系,可以反應多種疾病的征兆。腦脊液檢查-化學檢查-蛋白質檢查正常值: 兒童:200-400mg/L。 成人:150-450mg/L。腦脊液檢查-化學檢查-蛋白
腦脊液檢查化學檢查蛋白質檢查知識點
腦脊液檢查-化學檢查-蛋白質檢查是對腦脊液蛋白質含量進行測定。腦脊液蛋白質含量和血腦屏障有密切關系,可以反應多種疾病的征兆。腦脊液檢查-化學檢查-蛋白質檢查正常值:兒童 200~400mg/L成人 150~450mg/L腦脊液檢查-化學檢查-蛋白質檢查臨床意義:異常結果:1.腦脊液蛋白含量增高而細胞
腦脊液檢查化學檢查蛋白質檢查知識點
腦脊液檢查-化學檢查-蛋白質檢查是對腦脊液蛋白質含量進行測定。腦脊液蛋白質含量和血腦屏障有密切關系,可以反應多種疾病的征兆。腦脊液檢查-化學檢查-蛋白質檢查正常值:兒童 200~400mg/L成人 150~450mg/L腦脊液檢查-化學檢查-蛋白質檢查臨床意義:異常結果:1.腦脊液蛋白含量增高而細胞
腦脊液檢查化學檢查蛋白質檢查的相關疾病和癥狀介紹
1、相關疾病 嬰兒及兒童期癲癇及癲癇綜合征,部分性發作,急性全自主神經失調癥,急性壞死出血性腦脊髓炎,脊髓梅毒,吉蘭-巴雷綜合征,不隨意運動,下丘腦綜合征,金黃色葡萄球菌腦膜炎,手足徐動癥 2、相關癥狀? 角弓反張,脊髓病變。
腦脊液檢查化學檢查蛋白質檢查的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 (1) 腦脊液蛋白含量增高而細胞數不高,呈細胞—蛋白分離現象,蛋白增高程度不一,通常為1-5g/L。一般在癥狀出現后的一周末蛋白開始升高,在第三周末蛋白含量最高,以后又逐漸下降, 可能是急感染性多發性神經根神經炎 (2) 蛋白增高,蛋白含量常在0.8-2.5g/L,有的高達9.5
腦脊液檢查化學檢查蛋白質檢查的注意事項
不合宜人群:患者處于休克、衰竭或瀕危狀態以及局部皮膚有炎癥、顱后窩有占位性病變者均列為禁忌。 檢查前禁忌:需空腹抽腦脊液。 檢查時要求:兒童檢查時可能會對檢查產生害怕,需及時安撫與引導。穿刺時患者如出現呼吸、脈搏、面色異常等癥狀時,立即停止操作,并作相應的處理。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腦脊液的化學檢查介紹
腦脊液的化學檢查介紹: 腦脊液的化學檢查主要檢查蛋白質,氯化物,葡萄糖,酸堿度,為診斷疾病提供依據。腦脊液的化學檢查正常值: 1蛋白定量 腰椎穿刺:0.15-0.45g/L; 腦室穿刺:0.05-0.15g/L;腦池穿刺:0.10-0.25g/L。 2蛋白電泳 前白蛋白:0.03-0.07;
腦脊液檢查/酸堿度/蛋白質/化學檢查
1.酸堿度正常腦脊液pH為7.13~7.34,比動脈血的pH低。目前認為二氧化碳易通過血腦屏障,使腦脊液PCO2比動脈血高0.5~1.5kpa(4~11mmHg),而HCO-不易通過血腦屏障,腦脊液中濃度一般比動脈血低。腦脊液pH比較恒定,即使全身酸堿失衡時對它的影響也甚小,在中樞神經系統炎癥時腦脊
腦脊液檢查/酸堿度/蛋白質/化學檢查
1.酸堿度正常腦脊液pH為7.13~7.34,比動脈血的pH低。目前認為二氧化碳易通過血腦屏障,使腦脊液PCO2比動脈血高0.5~1.5kpa(4~11mmHg),而HCO-不易通過血腦屏障,腦脊液中濃度一般比動脈血低。腦脊液pH比較恒定,即使全身酸堿失衡時對它的影響也甚小,在中樞神經系統炎癥時腦脊
簡述腦脊液檢查化學檢查蛋白質檢查的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 (1) 腦脊液蛋白含量增高而細胞數不高,呈細胞—蛋白分離現象,蛋白增高程度不一,通常為1-5g/L。一般在癥狀出現后的一周末蛋白開始升高,在第三周末蛋白含量最高,以后又逐漸下降, 可能是急感染性多發性神經根神經炎 (2) 蛋白增高,蛋白含量常在0.8-2.5g/L,有的高達9.5
關于腦脊液蛋白的檢查過程介紹
一、腦脊液蛋白的注意事項: 不合宜人群:其他高發病癥,不屬于這項檢查。 檢查前禁忌:避免吃糖和加工食物。 檢查時要求:保持輕松狀態,配合醫生。 二、腦脊液蛋白檢查過程:潘氏試驗所需標本量少,靈敏度高,試劑易得,操作簡便,結果易于觀察,其沉淀多少與蛋白質含量成正經比,部分正常腦脊液亦可出現
關于腦脊液強啡肽的檢查過程介紹
1、腦脊液強啡肽患者側臥于硬板床上,背部與桌面垂直,頭部盡量向前胸屈曲,兩手抱膝緊貼腹部,使軀干盡可能呈弓形;或由助手在術者對面用一手挽患者頭部,另一手挽雙下肢腘窩處并用力抱緊,使脊柱盡量后凸以增寬椎間隙,便于進針。 2、確定穿刺點,通常以雙側髂棘最高點連線與后正中線的交匯點為穿刺點,此處相當
腦脊液的化學檢查的注意事項及檢查過程
注意事項 不適合人群:無 檢查前要求:無 檢查時要求:積極配合醫生要求 檢查過程 醫師從病人腦中穿刺取得少量腦脊液,進行蛋白質,氯化物,葡萄糖監測。
關于胸腔積液臨床化學檢查的檢查過程介紹
(1)、pH值:滲出液一般偏低。pH值減低并伴有葡萄糖含量降低時,提示炎性積液;胸腔化膿性感染及食管破裂所致積液時,積液pH7.4可見于惡性積液。 (2)、蛋白質定性與定量:胸腔炎癥反應時,漿膜上皮細胞在炎性反應的刺激下使分泌的粘蛋白量增加,粘蛋白定性試驗(rivalta test)呈陽性。一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腦脊液細胞學檢查介紹
腦脊液細胞學檢查介紹: 腦脊液細胞學檢查是在腰椎(或其他部位)穿刺后獲取標本,用顯微鏡觀察腦脊液中有無惡性腫瘤細胞。腦脊液細胞學檢查正常值: 未找到腫瘤細胞。腦脊液細胞學檢查臨床意義: 腦脊液細胞檢查主要用于發現中樞神經系統的腫瘤。中樞神經系統腫瘤以轉移性腫瘤多見,如肺癌、乳腺癌、黑色素瘤、胃
腦脊液檢查化學檢查蛋白質檢查的臨床意義及注意事項
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 (1) 腦脊液蛋白含量增高而細胞數不高,呈細胞—蛋白分離現象,蛋白增高程度不一,通常為1-5g/L。一般在癥狀出現后的一周末蛋白開始升高,在第三周末蛋白含量最高,以后又逐漸下降, 可能是急感染性多發性神經根神經炎 (2) 蛋白增高,蛋白含量常在0.8-2.5g/L,有
腦脊液檢查化學檢查蛋白質檢查的正常值及臨床意義
正常值 兒童:200-400mg/L。 成人:150-450mg/L。 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 (1) 腦脊液蛋白含量增高而細胞數不高,呈細胞—蛋白分離現象,蛋白增高程度不一,通常為1-5g/L。一般在癥狀出現后的一周末蛋白開始升高,在第三周末蛋白含量最高,以后又逐漸下降, 可能是急感染
腦脊液檢查的分子成分檢查介紹
(1)蛋白質:可用Pandy試驗進行蛋白質定性檢測,磺基水楊酸-硫酸鈉比濁法、雙縮脲法、染料結合法進行蛋白質定量檢測。 (2)葡萄糖:可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或己糖激酶法進行檢測,結果因穿刺部位不同而不同。 (3)氯化物:可用硝酸汞滴定法、硫氰酸汞比色法、離子選擇電極法、電量分析法等進行檢測。
腦脊液檢查的化學檢驗
[正常參考值]腰椎穿刺:0.15-0.45g/L;腦室穿刺:0.05-0.15g/1;腦池穿刺:0.10-0.25g/L。[臨床意義]1.化膿性腦膜炎,流行性腦膜炎蛋白質含量為3-6.5g/L;結核性腦膜炎刺激癥狀期蛋白質含量為0.3-2.0g/L,壓迫癥狀期為1.9-7g/L,麻痹期為0.5-6.
腦脊液的顯微鏡檢查的檢查過程
主要分五項檢查: 一、細胞總數 (1) 直接計數法適用于腦脊液標本比較清亮或微混。用滴管吸取已混勻的腦脊液標本少許,直接滴入細胞計數板,充入計數池內,靜置2-3分鐘,低倍鏡下計數兩個池內的四角和中央大格共10個大格內的細胞數,即為1μl腦脊液中的細胞總數(紅、白細胞總數)。在書寫報告時,再換
腦脊液的顯微鏡檢查的檢查過程
主要分五項檢查: 一、細胞總數 (1) 直接計數法適用于腦脊液標本比較清亮或微混。用滴管吸取已混勻的腦脊液標本少許,直接滴入細胞計數板,充入計數池內,靜置2-3分鐘,低倍鏡下計數兩個池內的四角和中央大格共10個大格內的細胞數,即為1μl腦脊液中的細胞總數(紅、白細胞總數)。在書寫報告時,再換
腦脊液檢查的生化檢查
腦脊液生化檢查:蛋白正常腦脊液蛋白含量在蛛網膜下腔為150-400mg/L,新生兒為1g/L,早產兒可高達2g/L.蛋白增高多與細胞增多同時發生,見于各種中樞神經系統感染。也可僅有蛋白增高而白細胞計數正常或略多,稱為“蛋白—細胞分離”,多見于顱內及脊髓腫瘤、椎管梗阻、急性感染性多發性神經炎、甲亢、糖
關于宮腔鏡檢查的檢查過程介紹
檢查步驟:在手術前,先啟動灌流系統把子宮膨開,這樣能保證宮內壓力而且還能起到降溫沖洗的作用。宮腔鏡又分為檢查宮腔鏡和手術宮腔鏡。手術宮腔鏡中還有三種不同的電極,它們的正常工作還離不開能源系統也就是電流的支持。另外為了手術的準確無誤,還要有光源系統和成像系統來幫忙,手術過程中,有了清晰的照明和成像
關于造影檢查的檢查過程介紹
造影檢查—子宮輸卵管造影 1、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常規消毒外陰、陰道,鋪無菌巾,檢查子宮位置及大小。 2、以陰道窺器擴張陰道,充分暴露宮頸,再次消毒宮頸及陰道穹隆。 3、若應用金屬導管,將對比劑充滿導管,排盡空氣,而后將導管插入子宮頸,堵緊宮頸外口,不至使碘對比劑外溢,在x線透視下觀察對比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