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心臟傳導阻滯的基本介紹
心臟傳導阻滯是指沖動在心臟傳導系統的任何部位的傳導均可發生減慢或阻滯。如發生在竇房結與心房之間,稱竇房傳導阻滯。在心房與心室之間,稱房室傳導阻滯。位于心房內,稱房內阻滯。位于心室內,稱為室內阻滯。......閱讀全文
關于心臟傳導阻滯的基本介紹
心臟傳導阻滯是指沖動在心臟傳導系統的任何部位的傳導均可發生減慢或阻滯。如發生在竇房結與心房之間,稱竇房傳導阻滯。在心房與心室之間,稱房室傳導阻滯。位于心房內,稱房內阻滯。位于心室內,稱為室內阻滯。
關于心臟傳導阻滯的檢查介紹
1.房室傳導阻滯 (1)聽診一度房室阻滯聽診時,因PR問期延長,第一心音強度減弱。第二度I型房室阻滯的第一心音強度逐漸減弱并有心搏脫漏。第二度Ⅱ型房室阻滯亦有間歇性心搏脫漏,但第一心音強度恒定。第三度房室阻滯的第一心音強度經常變化。第二心音可呈正常或反常分裂。間或聽到響亮亢進的第一心音。凡遇心
心臟傳導阻滯的分類介紹
分為:房室傳導阻滯、室內傳導阻滯。 1.房室傳導阻滯 房室傳導阻滯又稱房室阻滯,是指房室交界區脫離了生理不應期后,心房沖動傳導延遲或不能傳導至心室。房室阻滯可以發生在房室結、希氏束以及束支等不同的部位。 2.室內傳導阻滯 室內傳導阻滯又稱室內阻滯,是指希氏束分叉以下部位的傳導阻滯。室內傳
關于心臟傳導阻滯的簡介
按照傳導阻滯的嚴重程度,通常可將其分為三度。第一度傳導阻滯的傳導時間延長,全部沖動仍能傳導。第二度傳導阻滯,分為兩型:莫氏(Mobitz)I型和Ⅱ型。I型阻滯表現為傳導時間進行性延長,直至一次沖動不能傳導;Ⅱ型阻滯表現為間歇出現的傳導阻滯。第三度又稱完全性傳導阻滯,此時全部沖動不能被傳導。
治療心臟傳導阻滯的相關介紹
1.房室傳導阻滯 應針對不同的病因進行治療。一度房室阻滯與二度I型房室阻滯心室率不太慢者,無需特殊治療。第二度Ⅱ型與第三度房室阻滯如心室率顯著緩慢,伴有明顯癥狀或血流動力學障礙,甚至Adams—Strokes綜合征發作者,應給予起搏治療。 阿托品(0.5~2.0mg,靜脈注射)可提高房室阻滯
關于心臟傳導阻滯的病因分析
1.房室傳導阻滯 正常人或運動員可發生文氏型房室阻滯(莫氏I型),與迷走神經張力增高有關,常發生于夜間。其他導致房室阻滯的病變有:急性心肌梗死、冠狀動脈痙攣、病毒性心肌炎、心內膜炎、心肌病、急性風濕熱、鈣化性主動脈瓣狹窄、心臟腫瘤(特別是心包間皮瘤)、先天性心血管病、原發性高血壓、心臟手術、電
心電圖分析:尋找心臟傳導阻滯的部位
心臟傳導阻滯是指沖動在心臟傳導系統任何部位的傳導發生減慢或阻滯。如發生在竇房結與心房之間,稱竇房傳導阻滯;在心房與心室之間,稱房室傳導阻滯;位于心房內,稱房內阻滯;位于心室內,稱為室內阻滯。下面6張心電圖分別是哪種心臟傳導阻滯?【例1】答案:竇房傳導阻滯,II型正常竇性節律被突然的停頓打斷,停頓期間
關于二度房室傳導阻滯的基本介紹
二度房室傳導阻滯是電激動自心房傳至心室過程中有部分傳導中斷,即有心室脫漏現象,可同時伴有房室傳導延遲。二度房室傳導阻滯可分兩型:①二度Ⅰ型(文氏型) 心電圖表現為PR間期逐漸延長直至QRS波群脫落(P波不能下傳),RR間期逐漸縮短直至一個P波不能下傳,包含受阻P波在內的RR間期小于正常竇性PP間
簡述心臟傳導阻滯的臨床表現
1.房室傳導阻滯 一度房室阻滯患者通常無癥狀。第二度房室阻滯可引起心搏脫漏,可有心悸癥狀,也可無癥狀。第三度房室阻滯的癥狀取決于心室率的快慢與伴隨病變,癥狀包括疲倦、乏力、頭暈、暈厥、心絞痛、心力衰竭。如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可感到心悸不適。當第一、二度房室阻滯突然進展為完全性房室阻滯,因心室
房室傳導阻滯的基本信息介紹
心臟電激動傳導過程中,發生在心房和心室之間的電激動傳導異常,可導致心律失常,使心臟不能正常收縮和泵血,稱為房室傳導阻滯。房室傳導阻滯可發生在房室結、希氏束以及束支等不同的部位。根據阻滯程度的不同,可分為一度、二度和三度房室傳導阻滯。三種類型的房室傳導阻滯其臨床表現、預后和治療有所不同。
竇房傳導阻滯的基本信息介紹
竇房傳導阻滯簡稱竇房阻滯,系因竇房結周圍組織病變,使竇房結發出的激動傳出到達心房的時間延長或不能傳出,導致心房心室停搏。竇房傳導阻滯可暫時出現,也可持續存在或反復發作。竇房阻滯患者常無癥狀,也可有輕度心悸、乏力感以及“漏跳”,心臟聽診可發現心律不齊、心動過緩、“漏跳”(長間歇)。
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的基本介紹
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亦稱三度房室傳導阻滯,是指由于房室傳導系統某部分的傳導能力異常降低,所有來自心房的激動都不能下傳至心室而引起完全性房室分離。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患者在50歲以上較多,年輕患者中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以暫時性者較多。男性患者較女性多。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的癥狀及血流動力學變化取決于心室
關于左前分支傳導阻滯的檢查介紹
心電圖特點: 1.QRS電軸左偏達-45°~-90°。 2.ⅠavL導聯呈qR型,但q波不超過0.02s,R波較高,RaVL>RⅠ、aVR通常Ⅰ導聯無S波Ⅱ、Ⅲ、aVF導聯呈rS型,S波較深,SⅢ>SⅡ。 3.QRS時間正常或稍延長,多在0.10~0.11s。 4.aVL導聯的室壁激動時
關于室內傳導阻滯的鑒別診斷介紹
本病需要和功能性心室內傳導阻滯鑒別,功能性心室內傳導阻滯是心率過快時束支或分支發生的生理現象,無任何病理意義。而病理性心室內傳導阻滯則是束支或分支有功能性和/或器質性病理改變的表現,是心臟有器質性病變的表現之一,或是其主要甚至是惟一表現,因此功能性與器質性心室內傳導阻滯的鑒別具有極其重要的臨床意
關于室內傳導阻滯的檢查方式介紹
1.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 ①V1導聯呈rsR’/型,r波狹小,R'波高寬; ②V5、V6導聯呈qRs或Rs型,S波寬; ③Ⅰ導聯有明顯增寬的S波、avR導聯有寬R波。 ④QRS≥0.12秒; ⑤T波與QRS波群主方向相反。 2.完全性左束支傳導阻滯 ①V5、V6導聯出現增寬
關于左前分支傳導阻滯的預后介紹
通常認為左前分支阻滯時電軸左偏的程度愈大,則阻滯愈深。但是,兩者并不是成正相關關系。對于電軸左偏在-30°~-44°時應結合臨床注意電軸的動態變化,持慎重態度。急性心肌梗死并發的單純左前分支阻滯患者,其臨床經過平穩三度房室傳導阻滯的發生率并不比無左前分支阻滯者多。對近期預后無重要影響。左前分支阻
關于室內傳導阻滯的簡介
心室內傳導阻滯指的是希氏束分支以下部位的傳導阻滯,一般分為左、右束支傳導阻滯及左前分支、左后分支傳導阻滯。臨床上除心音分裂外無其他特殊表現。診斷主要依靠心電圖。
關于小兒房室傳導阻滯的檢查方式介紹
應做心肌酶測定、血電解值、pH值和免疫功能、血清抗體等檢查。常規做心電圖、胸片、超聲心動圖檢查。 1.心電圖檢查 (1)P-P間隔與R-R間隔各有其固定規律,P波與QRS波無固定關系。 (2)心房率較心室率快。 (3)心室節律為交接性或室性自身心律。 (4)QRS波交接性心律為正常圖形
關于左束支傳導阻滯的預防預后介紹
一、預后 左束支阻滯的預后是與基礎心臟病密切相關的。凡并發癥多或并發癥出現在急性心肌梗死的基礎上,尤其并發“惡性”心律失常者,預后差。 二、預防 1.積極治療病因,如針對冠狀動脈疾患、高血壓、肺心病、心肌炎等進行治療,可防止阻滯的發生和發展。 2.適當勞逸,飲食有節,按時起居,適當參加體
關于雙側束支傳導阻滯的預后介紹
許多資料證實,有相當大的一部分三度房室傳導阻滯是由于雙側束支主干阻滯所致而并非房室交接區或房室束損害所引起。它比房室交接區阻滯嚴重。此時心室率可在40次/分鐘以下,QRS波寬大、畸形,容易發生暈厥、阿-斯綜合征、猝死。
關于竇房傳導阻滯的預防和預后介紹
預后 竇房阻滯如為偶發者,多系功能性迷走神經張力增高等所致,而頻發或發作時間持久者多為器質性所致。若心室率大于50次/分、持續時間短、無暈厥、無阿-斯綜合征發作者,一般預后好。如為老年人或晚期心臟病患者發生頻發或持久的竇房傳導阻滯,如無逸搏心律,則可發生阿-斯綜合征,其預后差。 預防 1.
關于小兒房室傳導阻滯的鑒別診斷介紹
1、2∶1或3∶1房室傳導阻滯可為第二度Ⅰ型或Ⅱ型房室傳導阻滯 不易區別,應加描長條心電圖,如發現房室傳導比率改變,P-R間期不恒定,則可能為Ⅰ型;一般認為第二度2∶1房室傳導阻滯若P-R間期延長和不伴有束支阻滯型QRS波,即窄QRS波常為Ⅰ型,若P-R間期正常,伴束支阻滯型QRS波,則為Ⅱ型
關于左前分支傳導阻滯的鑒別診斷介紹
1.與前間壁、前壁心肌梗死的鑒別 由于左前分支阻滯時在右胸導聯(V1、V2導聯)甚至胸前導聯中部(V3、V4導聯)均可出現q波,故易與前間壁、前壁心肌梗死混淆。兩者的區別是: ①下一肋間描記心電圖V1、V2導聯如q波消失,則提示為左前分支阻滯; ②如有ST-T動態變化則提示為急性心肌梗死;
房室傳導阻滯的分類介紹
1、一度房室傳導阻滯 是指從心房到心室的電激動傳導速度減慢,心電圖表現為PR間期延長超過0.20s,但是每個心房激動都能傳導至心室。 2、二度房室傳導阻滯 又分為I型(文氏或稱莫氏I型)和II型(莫氏II型)。二度I型房室傳導阻滯是最常見的二度房室傳導阻滯類型,是指從心房到心室的傳導時間逐
關于小兒房室傳導阻滯的預后預防的介紹
1、預后 本病預后不一,非手術引起的后天性者,預后與心臟病的嚴重程度有關。由心肌炎或心臟病術后引起者一般可完全恢復。手術引起者預后較差。先天性三度房室傳導阻滯,尤其是不伴其他先天性心臟病者,則預后較好。 2、預防 防治電解質紊亂和酸堿失衡,積極治療原發病,如急性感染,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病,
關于左束支傳導阻滯的簡介
左束支傳導阻滯簡稱左束支阻滯,是指各種原因致左束支傳導發生延遲或阻滯, 激動由右心室經室間隔傳入左心室, 導致左心室激動明顯延遲,包括左束支主干部阻滯及左前分支與左后分支雙阻滯。其發病率與年齡相關, 年齡越大發病率越高。
關于室內傳導阻滯的病因分析
1.右束支較粗分支較晚。右束支阻滯遠較左束支阻滯常見,其最常見的病因為冠心病、也見于高血壓病、風濕性心臟病、急性及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心肌炎、心肌病、傳導系統的退行性疾病,埃勃斯坦(Ebstein)畸形,以及Fallot四聯癥或室間隔缺損糾正手術后,很多右束支傳導阻滯者無心臟病的證據,這種孤立的右
關于房室傳導阻滯的病因分析
1、以各種原因的心肌炎癥最常見,如風濕性、病毒性心肌炎和其他感染。 2、迷走神經興奮,常表現為短暫性房室傳導阻滯。 3、藥物不良反應可能導致心率減慢,如地高辛、胺碘酮、心律平等,多數房室傳導阻滯在停藥后消失。 4、各種器質性心臟病,如冠心病、風濕性心臟病及心肌病。 5、高鉀血癥、尿毒癥等
關于竇房傳導阻滯的鑒別診斷?
1.二度Ⅰ型竇房傳導阻滯與竇性心律不齊鑒別 由于變異型文氏型竇房傳導阻滯的PP間期長短不一,有時難與竇性心律不齊相鑒別。根據以下幾點可作鑒別。 (1)必須是用文氏周期所計算出的竇性激動周期 用該周期對心電圖各導聯出現的類似文氏周期的PP間期所畫出的梯形圖結果大致符合診斷者,方能診斷此型竇房傳
關于左前分支傳導阻滯的簡介
左前分支傳導阻滯又稱左前半阻滯。左前分支是左束支較細長的分支,在室間隔的位置表淺,易發生缺血性損傷。 左前分支阻滯男,女發病比約為4:1,男性較多見,發病年齡為15~88歲,男性發病年齡平均為61.41歲,女性為59.83歲,左前分支阻滯本身無明顯的臨床癥狀與體征,如有則多為原發病的癥狀及體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