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X連鎖無丙種球蛋白血癥的檢查方式介紹
(一)常規免疫功能評價 1.血清免疫球蛋白總量少于250mg/dl,IgG少于200mg/dl,IgA、IgM、IgD和IgE均難以測到。 2.在循環中表面帶有Ig樣抗原的B細胞顯著減少,這點與常見變異型免疫缺陷病不同。 3.缺乏同種血球凝集素或效價很低。 4.對菌苗接種抗體反應極低或缺如。 5.外周血中淋巴細胞數值正常,其中T細胞的百分比上升,而B細胞很少(<0.5%)或缺如。T/B細胞比值上升。 6.細胞免疫功能正常。 7.淋巴結及扁桃體活檢發現缺乏生發中心和漿細胞(而骨髓中有正常量的前B細胞)。 (二)BTK基因突變的檢測 遺傳學分析結果證實,致病基因BTK定位于x染色體q21.3—22。BTK基因全長37.5kb,含有19個外顯子,除第l顯子外,其余18個編碼BTK蛋白的659個氨基酸。BTK屬于非受體型蛋白酪氨酸激酶Tec家族成員,包括5個不同的結構區段,從N末端起為PH、TH、SH3、SH......閱讀全文
關于X性連鎖無丙種球蛋白血癥的簡介
X性連鎖無丙種球蛋白血癥(X-linked agammaglobulinemia,XLA)是最早發現的人類原發型免疫缺陷病之一,臨床上以反復細菌感染為特征,血清中各類免疫球蛋白明顯降低或缺乏,對抗原刺激不能產生抗體應答,血循環中B淋巴細胞減少,淋巴結及淋巴組織缺乏生發中心和淋巴濾泡,骨髓中無漿細
關于布魯頓無丙種球蛋白血癥的檢查方式介紹
外周血缺乏B細胞和血清免疫球蛋白(包括IgG,IgA,IgM和IgE)明顯下降是該病的主要實驗室特征。 1.病兒血清總Ig 一般不超過200~250mg/dl;IgG可能完全測不到,少部分病例可達200~300mg/dl,但一般低于100mg/dl;IgM和IgA微量或測不出。 2.抗體反
小兒X連鎖高免疫球蛋白M血癥的檢查
1.免疫球蛋白 血清IgG、IgA、IgE缺乏或明顯降低,極個別病人血清IgA和IgE可升高者,血清IgM水平正常或高達1000mg/ml,呈IgM多克隆擴增。IgM增高與反復和慢性刺激有關,而不是CD40L缺陷的直接結果。T細胞依賴性抗原(如噬菌體φx174)抗體反應示IgM抗體反應降低,無
分析X性連鎖無丙種球蛋白血癥的病因
X性連鎖無丙種球蛋白血癥(X-linked agammaglobulinemia,XLA)是最早發現的人類原發型免疫缺陷病之一,BTK屬于費手提絡氨酸蛋白激酶,該類激酶泛參與細胞信號傳導,影響細胞的存貨、增值和分化,BIK是B細胞發育成熟的關鍵因素,BTK缺陷導致該疾病發生。
治療X性連鎖無丙種球蛋白血癥的簡介
1、免疫球蛋白替代療法(治標) IGIM、IVIG治療:起始劑量一般為400-600毫克每千克,然后根據患兒對治療的反應調整用藥劑量及給藥頻率,使免疫球蛋白維持在正常的上限水平。 2、alloBMT9(治本) 若不采用替代治療,約有半數患者在10歲前死亡,采用丙種球蛋白替代治療,費用昂貴且
關于先天性X聯無丙種球蛋白血癥的簡介
患兒出生后初3~4個月因有母體抗體的暫時保護通常不發病。此后,即表現出對病原菌的敏感性增加,以上下呼吸道感染最常見,胃腸道及骨關節感染、敗血癥、腦膜炎等亦有所見。患者癥狀可以不如通常兒童相應感染那樣嚴重,而以慢性、反復發作為特點,肺炎大多消散緩慢,半數患者并發支氣管擴張。常見病原體有金黃色葡萄球
關于小兒X連鎖高免疫球蛋白M血癥的簡介
X-連鎖高免疫球蛋白M血癥(XHIM)為一較罕見的原發性免疫缺陷病。該病以反復感染為特征,伴血清IgG、IgA、IgE水平降低而IgM正常或升高。 1.感染 隨著來自母體的抗體衰減,XHIM患兒在出生后6個月~2歲出現反復上呼吸道感染,細菌性中耳炎和肺炎,卡氏肺囊蟲肺炎可為本病最早的表現。胃
小兒X連鎖高免疫球蛋白M血癥的癥狀
1.感染 隨著來自母體的抗體衰減,XHIM患兒在出生后6個月~2歲出現反復上呼吸道感染,細菌性中耳炎和肺炎,卡氏肺囊蟲肺炎可為本病最早的表現。胃腸道并發癥和吸收障礙也較常見,賈第鞭毛蟲和隱孢子蟲感染可致遷延性腹瀉。扁桃體、皮膚和軟組織感染常見,氣管周圍軟組織感染往往威脅生命。因中性白細胞減少而
關于X連鎖淋巴增生癥的檢查診斷介紹
一、檢查 1.基因檢測 基因檢測可發現SH2D1A基因突變或XIAP(BIRC4)基因突變。 2.特定蛋白檢測 可通過流式細胞術檢測SH2D1A基因或XIAP基因有關的特定蛋白,可發現蛋白減少或缺失。 二、診斷 X連鎖淋巴增生癥主要通過基因檢測確診,發現SH2D1A基因突變或XIAP
治療小兒X連鎖高免疫球蛋白M血癥的簡介
每月按500mg/kg輸注IVIG對減少感染的頻度和嚴重程度十分重要。如果患兒反應欠佳,可加大IVIC輸注的量和頻率。為了防止支氣管擴張等并發癥的發生,血清IgG水平應保持在正常IgG范圍的高限。常規輸注IVIG可使血清IgM水平降低或正常化,恢復正常生長,臨床癥狀消失;部分患兒的中性白細胞計數
小兒X連鎖高免疫球蛋白M血癥的發病機制
CD40L與B細胞上CD40結合是產生記憶B細胞,組成生發中心的關鍵信號,并促進IgM類別轉化為IgG、IgA或IgE。T細胞通過CD40L與巨噬細胞和樹突狀細胞CD40結合,可誘導其分泌IL-12,形成對細胞內微生物的免疫應答。 CD40L基因突變的結果改變了CD40L蛋白的晶體結構,使其與
治療兒童X連鎖高IgM血癥的相關介紹
每月按500mg/kg輸注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對減少感染的頻度和嚴重程度十分重要。如果患兒反應欠佳,可加大IVIG輸注的量和頻率。為了防止支氣管擴張等并發癥的發生,血清IgG水平應保持在正常IgG范圍的高限。常規輸注IVIG可使血清IgM水平降低或正常化,恢復正常生長,臨床癥狀消失;部
人血丙種球蛋白的適應癥介紹
1.主要用于預防麻疹或減輕癥狀。 2.用于傳染性肝炎、麻疹、水痘、腮腺炎、帶狀皰疹等病毒性感染的防治。 3.用于哮喘、過敏性鼻炎、濕疹等內源性過敏性疾病。 4.用于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 (1)原發性免疫球蛋白缺乏癥,常見變異性免疫缺陷病、免疫球蛋白G亞型缺陷病等。 (2)繼發性免疫球蛋
關于布魯頓無丙種球蛋白血癥的預后介紹
近年早期診斷和常規使用IVIG替代治療使本病的預后大為改觀,均能健康存活,年齡最大者已70歲。凡未接受正規IVIG治療者,大約50%以上伴發慢性肺部感染,且常有阻塞性肺部疾病或肺源性心臟病,患兒很少能度過幼兒期。伴發慢性播散性腸道病毒感染者也不少見。另有約2%的病例因伴發淋巴網狀組織惡性腫瘤而死
小兒X連鎖高免疫球蛋白M血癥的發病原因
很長一段時間里,人們認為HIM是B細胞內源性缺陷導致的免疫球蛋白轉換障礙,直到1983年才認識到T細胞缺陷,不能向B細胞提供有效的輔助信息與HIM的發病有密切關系。1991年使用單克隆技術,發現XHIM是T細胞不能表達CD40L所致。CD40L,基因位于Xq26.3~27,長13kb,由5個外顯
關于小兒X連鎖淋巴組織增生性疾病的檢查方式介紹
1.EBV感染前的實驗室檢查 一般而言,本病在EBV感染前無任何實驗室異常,僅部分病兒呈現不同程度的免疫球蛋白異常。此階段確診應依賴于限制性長段多態性分析,以明確XLP(LYP)基因缺陷。 2.EBV感染后的實驗室檢查 (1)血液學改變 外周血和骨髓在EBV感染后的不同時期表現不同。 (
關于兒童X連鎖高IgM血癥的臨床表現簡介
1.感染 隨著來自母體的抗體衰減,XHIM患兒在出生后6個月~2歲出現反復上呼吸道感染,細菌性中耳炎和肺炎,一些較少見的機會感染如卡氏肺囊蟲肺炎、隱孢子蟲感染可為本病最早的表現。胃腸道并發癥和吸收障礙也較常見,賈第鞭毛蟲和隱孢子蟲感染可致遷延性腹瀉。扁桃體、皮膚和軟組織感染常見,氣管周圍軟組織
關于人血丙種球蛋白的簡介
人血丙種球蛋白(Human γ-globulin)是從健康人血漿中提取的蛋白制劑,是存在于人血中的免疫球蛋白,能使機體獲得免疫力而增強免疫功能。本品具有多種抗體,注入人體內能貯留2~3周,最長可達1個月,從而有力提高機體對各種細菌和病毒的抵抗力。
免疫球蛋白e的相關疾病
小兒高免疫球蛋白E綜合征,小兒X-連鎖高免疫球蛋白M血癥,小兒X-連鎖無丙種球蛋白血癥,先天性全丙種球蛋白低下血癥,Ⅲ型超敏反應性疾病,嚴重聯合免疫缺陷病,小兒急性氣管支氣管炎,小兒繼發性免疫缺陷病,埃萊爾-當洛綜合征,過敏性血管炎和肉芽腫病
先天性全丙種球蛋白低下血癥的輔助檢查
1.血清免疫球蛋白總量少于250mg/dl,IgG少于200mg/dl,IgA、IgM、IgD和IgE均難以測到。 2.循環中的帶有表面Ig或Ia樣抗原的B細胞顯著減少,這點與常見變異型免疫缺陷病不同。 3.缺乏同種血球凝集素或效價很低。 4.對菌苗接種抗體反應極低或缺如。 5.外周血中
關于丙種球蛋白的適應癥的介紹
1、丙種球蛋白含有健康人群血清所具有的各種抗體,因而有增強機體抵抗力以預防感染的作用。 2、主要治療先天性丙種球蛋白缺乏癥和免疫缺陷病 3、預防傳染性肝炎,如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等。 4、用于麻疹、水痘、腮腺炎、帶狀皰疹等病毒感染和細菌感染的防治 5、也可用于哮喘、過敏性鼻炎、濕疹等內源性
關于X連鎖淋巴增生癥的預后和預防介紹
1、預后 此病預后較差。移植前疾病的緩解狀態是決定患者預后的關鍵因素。若能使用免疫球蛋白替代治療和利妥昔單抗控制B細胞增殖,再進行造血干細胞移植,患者的長期生存率可達70%。 2、預防 有家族史的女性及患者可以通過遺傳咨詢和產前診斷等幫助預防。
布魯頓無丙種球蛋白血癥的簡介
X-連鎖無丙種球蛋白血癥(XLA)是由于人類B細胞系列發育障礙引起的原發性免疫缺陷病,為原發性B細胞缺陷的典型代表。也稱為先天性低丙種球蛋白血癥。僅男孩發病。以反復發生細菌性感染為主要臨床特征。
關于小兒半乳糖血癥的檢查方式介紹
1.新生兒期篩查 通過對新生兒進行群體篩查不僅可以達到早期診斷和治療的目的,還可以為遺傳咨詢和計劃生育提供資料,大多數篩查中心都選用兩種方法:Beutler試驗和Paigen試驗。 2.尿液中還原糖測定 對有疑似癥狀的患兒都必須及時檢查其尿中是否含有還原糖,且在定性試驗陽性時,進一步采用濾
關于嬰兒高膽紅素血癥的檢查方式介紹
1、血液生化檢查:紅細胞減少,血紅蛋白降低,網織紅細胞顯著增加,涂片中見有核紅細胞。白細胞計數時,因連同有核紅細胞一起算進而可大為增高。這些血象變化也隨溶血輕重而異。 2、血型檢查:在母嬰Rh血型不合時用馬血清來鑒定ABO血型會出現錯定ABO血型的可能。因馬在人紅細胞表面抗原刺激下,當產生抗
關于X連鎖淋巴增生癥的病因分析
X連鎖淋巴增生癥由SH2D1A基因突變或XLAP(又稱BIRC4)基因男性半合子或女性純合突變導致。這些基因突變導致特定蛋白減少甚至缺失,最終引發疾病。其中,SH2D1A基因突變引起的是1型X連鎖淋巴增生癥,XLAP基因突變導致X連鎖凋亡抑制因子缺陷引起2型X連鎖淋巴增生癥,現在多稱為X連鎖家族
治療X連鎖淋巴增生癥的相關介紹
X連鎖淋巴增生癥可以選擇造血干細胞移植、藥物治療、替代治療等,基因治療還在研究中。若有淋巴瘤還需要化療。 1.造血干細胞移植 X連鎖淋巴增生癥唯一有可能治愈的治療方法是造血干細胞移植。若患者有噬血細胞綜合征或淋巴瘤,需要在造血干細胞移植前進行相應的化療。移植前疾病的緩解狀態是決定患者預后的關
治療布魯頓無丙種球蛋白血癥的簡介
IVIG替代療法,可控制大多數XLA患兒的感染癥狀、全身狀況迅速改善,伴發病癥如關節疼痛、吸收不良和貧血等也明顯緩解。IVIG治療對預防和治療腸道病毒感染,如急性或慢性柯薩奇和埃可病毒尤為重要。 IVIG治療宜早開始,以免發生感染所致不可逆性器質性損害。大劑量(400mg/kg,每3~4周
關于痛風及高尿酸血癥的檢查方式介紹
1.一般化驗檢查 (1)尿酸檢測 血尿酸水平升高,其中男性高于416μmol/L,女性高于357μmol/L。尿尿酸水平受諸多因素影響,臨床意義不大,但在鑒別尿酸生成過多或排泄減少方面有一定意義:低嘌呤飲食5天后低于600mg/24小時或普通飲食1000mg/24小時以下為尿尿酸減少。同時應注
關于巨淀粉酶血癥的檢查方式介紹
1.血清淀粉酶、同工酶檢查 血清淀粉酶升高,為胰型淀粉酶和唾液型淀粉酶混合升高。 2.腎功能檢查 尿淀粉酶水平正常或減低。腎功能正常時淀粉酶清除率降低,24小時尿淀粉酶清除率(CAm)/肌酐清除率(C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