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小兒高IgE綜合征的相關介紹
1.支持療法 針對不同菌種選用大劑量高效抗生素。平時可考慮給預防性抗生素(如磺胺甲惡唑/甲氧芐啶(復方新諾明)、雙氯西林(雙氯青霉素)等,皮炎可外用類固醇軟膏。 2.手術治療 葡萄球菌肺炎合并肺大泡,抗感染效果不滿意者,可考慮外科切除。 3.血漿置換 對以上治療無效者可血漿置換。 4.重組干擾素γ 有人用重組干擾素γ,它可抑制IgE合成。此病IFN-γ的生成減少,故可給予皮下注射,每周3次。......閱讀全文
治療小兒高IgE綜合征的相關介紹
1.支持療法 針對不同菌種選用大劑量高效抗生素。平時可考慮給預防性抗生素(如磺胺甲惡唑/甲氧芐啶(復方新諾明)、雙氯西林(雙氯青霉素)等,皮炎可外用類固醇軟膏。 2.手術治療 葡萄球菌肺炎合并肺大泡,抗感染效果不滿意者,可考慮外科切除。 3.血漿置換 對以上治療無效者可血漿置換。 4
小兒高IgE綜合征的基本介紹
小兒高IgE綜合征可能是由于T細胞缺陷,部分γ-干擾素生成減少,從而影響IgE生成調節和其他免疫功能。患兒出生第一天即可發生反復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包括皮膚蜂窩組織炎和膿腫,肺炎伴肺大泡、肺膿腫和膿氣胸。
關于小兒高IgE綜合征的檢查診斷介紹
一、檢查 1.外周血 多數病例伴有輕-中度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癥,可高達白細胞總數的55%~60%。白細胞總數正常或因急性細菌性感染而增高,可因慢性疾病而發生繼發性貧血。 2.免疫球蛋白 血清IgE>2000U/ml。 二、診斷 凡有上述臨床表現,反復發生感染者均應考慮此病。血清多克隆I
小兒高IgE綜合征的鑒別診斷
一些原發性免疫缺陷病也伴有血清IgE增高,如胸腺發育不良、濕疹血小板減少伴免疫缺陷綜合征(Wiskott-Aldrich綜合征)、某些嚴重聯合免疫缺陷病(如Omenn綜合征)、慢性肉芽腫和選擇性IgA缺陷病,應予鑒別。
小兒高IgE綜合征的病因分析
病因尚不清楚,推測存在T細胞缺陷,部分有γ-干擾素生成減少,從而影響IgE生成調節和其他免疫功能。可引起抗葡萄球菌IgE水平增高;抗葡萄球菌IgG水平降低;中性粒細胞趨化功能改變;病人對抗病能力降低。
小兒高IgE綜合征的臨床表現
72%的高IgE綜合征于8歲時仍保留乳牙,恒牙未萌出或與乳牙同時存在,形成雙排牙。乳牙不脫落是高IgE綜合征的特點。16歲時均可見到特殊的面容:面部不對稱(半側肥大),前額突出,眼眶深陷,凸腭,鼻根寬和鼻尖肥大。面部皮膚粗糙,毛孔增大。不明原因的骨質疏松見于多數高IgE綜合征病人,可引起反復性骨
治療小兒雅克什綜合征的相關介紹
治療主要針對原發病,控制感染和貧血是治療本病征的重點。治療的最初階段以積極控制感染更為重要,因感染未控制前抗貧血治療很難奏效應,仔細尋找慢性感染灶。抗貧血藥物的選用視貧血性質而定,一般可按營養性混合性貧血用藥,伴有活動性維生素D缺乏病時給以維生素D突擊療法,其他如飲食療法、支持療法及輸血療法的應
治療小兒抗磷脂綜合征的相關介紹
原發性抗磷脂綜合征的治療主要是對癥處理、防止血栓和流產再發生。 抗凝治療主要應用于APL陽性伴有血栓患者。對無癥狀的抗體陽性患者不宜進行抗凝治療。常用的抗凝藥物:肝素及低分子量肝素、華法林、抗血小板藥、羥基氯喹等。在慢性期以口服抗凝治療為主,長期抗凝治療會降低血栓的復發率,但亦會增加出血機會,
治療小兒巨大血小板綜合征的相關介紹
1.護理 在診斷明確的患兒,醫務人員應盡量向家長說明病情,告訴家長如何護理孩子,教育孩子自我保護,避免外傷,減少出血。 2.局部出血 出血不嚴重時,多可用吸收性明膠海綿、凝血酶等壓迫止血,青春期月經過多時可采用避孕藥如炔雌醇/炔諾酮以控制月經量。 3.1-脫氧-8-精氨酸加壓素(DDAV
治療小兒肥胖通氣不良綜合征的相關介紹
給予吸氧、呼吸興奮劑、強心藥及利尿劑等對癥處理,可以取得暫時效果。此外,嚴格控制飲食,減少體重,才能出現明顯療效,使心肺功能得以改善。 1.減肥 減肥的目的是調整飲食結構,合理地吸收各種營養素,保證人的體質狀態良好。采取綜合性治療方案,減肥為預防本病征根本的措施,通過減肥,呼吸動力學異常可逆
治療小兒關節過度活動綜合征的相關介紹
1、并發癥 一些患兒可有其他骨關節肌肉方面的合并癥,如頻繁踝扭傷、反復髖、肩關節脫位、髕骨移位及脊柱側凸、扁平足、退行性關節炎等。 2、治療 本綜合征一般不影響兒童正常生長發育,大部分患兒隨著年齡增長,關節松弛現象逐漸好轉。在關節疼痛明顯時,可采用對癥治療,如口服阿司匹林、布洛芬等,及適當
治療小兒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的相關介紹
在治療上尚無特效的方法。鑒于各亞型間是一種疾病的不同發展階段,治療應根據不同的病期而異。一般應遵循按階段施治的原則。 RA和RARS采用調節造血的藥物為主,可按慢性再障治療或給予誘導分化,如雄激素、腎上腺皮質激素、維A酸、干擾素等。如病情向白血病進展,可采用單藥或聯合化療,如RA和RAS主要問
治療小兒溶血尿毒綜合征的相關介紹
本病無特殊治療,主要是早期診斷,及時糾正水、電解質平衡紊亂,控制高血壓,盡早行血漿置換和透析是治療的關鍵。 1.一般治療 包括抗感染、補充營養、維持水電解質平衡。 2.急性腎衰揭的治療 治療原則和方法與一般急性腎衰竭治療相似,除強調嚴格控制入水量、積極治療高血壓及補充營養、維持水電解質酸
藥物治療小兒賴氏綜合征的相關介紹
迄今對RS的治療尚乏特效療法,應采取綜合措施,主要靠加強護理和對癥處理。本病征的治療重點是搶救腦病和肝功能衰竭,與一般降顱壓、保肝治療措施相同,但不能用尿素降顱壓。以病情監護以及重點是糾正代謝紊亂,維持內環境穩定、控制腦水腫和降顱內壓、控制驚厥、控制低血糖、凝血障礙和加強護理等對癥治療為主。補充
治療小兒神經白塞綜合征的相關介紹
1.類固醇制劑 一般主張用較大劑量并且用藥越早對神經系統癥狀的控制效果越好,使用類固醇制劑達到臨床緩解時間需1~3周。 2.免疫抑制藥 苯丁酸氮芥或硫唑嘌呤也有效,亦可與類固醇制劑聯合應用。 3.新鮮血或血漿 可有良好療效。 4.胸腺切除術 對兒童患者不宜輕易采用這種療法。 5.
治療小兒顱內高壓綜合征的相關介紹
1.病因治療 就是針對引起顱內壓增高的病因進行合理的治療。對于顱內占位或顱內血腫等應采取手術治療;有腦積水者可行腦脊液分流術;針對顱內感染或寄生蟲給予抗感染或抗寄生蟲治療等。同時注意保持呼吸道通暢,改善腦缺氧及腦代謝障礙,給氧及糾正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紊亂,以打斷引起腦水腫的惡性循環。 2.
治療小兒肺出血腎炎綜合征的相關介紹
1.腎上腺皮質 沖擊療法為主要治療方法。 2.血漿置換 疾病早期Scr
治療小兒原發性腎病綜合征的相關介紹
采用以腎上腺皮質激素為主的中西醫綜合治療,治療包括控制水腫,維持水電解質平衡,供給適量的營養,預防和控制伴隨感染,正確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反復發作或對激素耐藥者配合應用免疫抑制藥,中藥目前以健脾補腎,配合控制西藥副作用為主要治則。 1.一般治療 (1)休息和生活制度 除高度水腫,并發感染者外
治療小兒下腔靜脈阻塞綜合征的相關介紹
本病征目前尚無特殊有效治療方法。 1.急性期治療 如果下腔靜脈的阻塞是由下肢或盆腔深靜脈血栓形成、繁衍所造成,在急性期時可采用抬高下肢,應用抗凝、祛聚藥物,如肝素、雙香豆素衍化物、低分子右旋醣酐、雙嘧達莫等,借以防止血栓進一步發展。為消除水腫,宜低鹽飲食,并服用利尿藥物。如出現肺栓塞癥狀,應
治療高嗜酸性粒細胞綜合征的相關介紹
在高嗜酸性粒細胞綜合征早期給予藥物治療,較晚期纖維化時進行手術治療,對于改善癥狀和預后都有較好療效。 激素是急性心內膜炎的首選治療,激素與細胞毒性藥物(尤其是羥基脲)聯用則常可改善預后。常用潑尼松至嗜酸性粒細胞降到正常后逐漸減量;羥基脲可快速有效地控制白細胞數量。少數對標準治療反應差的患者應用
治療小兒貧血的相關介紹
1.營養性缺鐵性貧血 (1)查明和去除病因。 (2)防治感染。 (3)補充鐵劑。 (4)糾正偏食習慣,根據消化能力,增加富于鐵質的食品。 2.營養性巨幼細胞性貧血 (1)去除病因:如糾正患兒或乳母不良的飲食習慣,及時合理添加輔食。 (2)補充維生素B12和葉酸。 3.溶血性貧血
治療小兒氣胸的相關介紹
小容積的氣胸,如氣胸占胸腔容積不到20%,不治療經過1~2個月空氣即自行吸收。大容積的氣胸可吸純氧1~2小時造成胸膜腔及血液的氧梯度差增大,有利于氣胸吸收。氣胸量較大引起呼吸困難時,應行胸腔穿刺抽氣急救,然后采用閉式引流。對于張力性氣胸如果一般閉式引流仍不能奏效,則可施行胸腔連續吸引法引流。當有
治療小兒胃炎的相關介紹
1.急性胃炎 (1)去除病因積極治療原發病,停用刺激胃黏膜的食物和藥物;臥床休息,進清淡流質或半流質飲食;腹痛、嘔吐重者暫禁食;有脫水者糾正水電解質紊亂;有嚴重出血時應按上消化道出血處理。 (2)藥物治療黏膜保護劑;出血嚴重者可給H2受體阻滯劑或質子泵抑制劑;出血者可予止血劑;有失血性貧血者
治療小兒腸炎的相關介紹
1.飲食療法 應強調繼續飲食,滿足生理需要,補充疾病消耗,但應根據個體進行合理調整。母乳喂養者繼續母乳喂養,人工喂養兒可喂米湯或稀釋的牛奶或其他代乳品。嚴重嘔吐者可暫時禁食4~6小時(不禁水),待好轉后繼續喂食。腹瀉停止后繼續給予營養豐富的飲食。 2.糾正水、電解質、酸堿平衡紊亂 輕中度脫
治療小兒抗利尿激素分泌異常綜合征的相關介紹
1.原發病治療 SIADH由中樞神經系統、肺部疾患、腫瘤等原因造成者,應積極治療原發病,當原發病控制后,則低鈉血癥被糾正。如腫瘤所致,可于腫瘤切除后,癥狀緩解,當復發時,SIADH會再度出現。 2.低鈉血癥治療 (1)限制水攝入 限制水入量,使水處于負平衡,糾正過多體液,減少尿鈉排出。使血
治療小兒皮膚黏膜淋巴結綜合征的相關介紹
急性期治療包括靜脈輸注丙種球蛋白、阿司匹林口服、激素等。 1.靜脈輸注丙種球蛋白治療 可降低冠狀動脈瘤并發癥的發生率。用法為單劑量靜脈滴注,10~12小時輸入。建議用藥時間為發病后5~10天。10天后冠脈瘤發生率增加。用藥后,發熱和其他炎癥反應表現均于1~2天內迅速恢復。 2.阿司匹林口服
治療小兒埃萊爾當洛綜合征的相關介紹
本綜合征無特效療法,輕癥者不需治療,重癥者可予對癥處理。 1.內科對癥治療 消化道出血時應給予輸血和止血藥物;心力衰竭者可給予強心藥物及利尿藥物;合并感染時,可用抗生素。 2.手術治療 一旦發生關節脫位,需要予以及時復位,并用繃帶固定數周。對于脊柱畸形,可行矯形手術,但需注意預防手術并發
治療小兒鎖骨顱骨發育不全綜合征的相關介紹
雖畸形復雜,外貌丑陋,但多數患兒智力正常,生活及勞動不受影響,很少引起嚴重功能障礙,不需作特殊治療。除非合并肢體畸形而影響活動時,或偶因鎖骨殘端壓迫肱動脈或臂叢神經時,予手術切除鎖骨殘端解除壓迫,效果滿意。并發的髖內翻的手術指征與發育性髖內翻相同。并發的脊柱側彎治療原則同特發性脊柱側彎。
治療高免疫球蛋白E綜合征的相關介紹
1.一般療法 (1)加強護理和營養以提高患者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2)預防感染應注意隔離,盡量減少與病原體的接觸。 2.抗感染療法 由于吞噬細胞本身和吞噬能力缺陷,機體無法殺滅感染的細菌。因此,一旦發生感染,應針對病原菌選擇廣譜的殺菌性抗生素進行治療。磺胺甲惡唑/甲氧芐啶對控制慢性肉芽腫
治療特發性高嗜酸性細胞綜合征的相關介紹
由于本病是嗜酸性細胞浸潤組織或嗜酸性細胞內含物的釋放所致,因而治療應試圖降低嗜酸性細胞計數.在進行性器官系統功能異常發生前是不必處理的,患者每隔3~6個月作一般性檢查一次.對器官系統的并發癥應積極治療。 治療的基本藥物是皮質激素和羥基脲.起始強的松每日(1mg/kg)口服,持續服用至臨床表現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