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放射性核素的簡介
放射性核素,也叫不穩定核素,是相對于穩定核素來說的。它是指不穩定的原子核,能自發地放出射線(如α射線、β射線等),通過衰變形成穩定的核素。衰變時放出的能量稱為衰變能,衰變到原始數目一半所需要的時間成為衰變半衰期,其范圍很廣,分布在1015年到10-12秒之間。 2017年10月27日,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公布的致癌物清單初步整理參考,放射性核素,α粒子、β粒子放射,內部沉積在一類致癌物清單中。......閱讀全文
關于放射性核素的簡介
放射性核素,也叫不穩定核素,是相對于穩定核素來說的。它是指不穩定的原子核,能自發地放出射線(如α射線、β射線等),通過衰變形成穩定的核素。衰變時放出的能量稱為衰變能,衰變到原始數目一半所需要的時間成為衰變半衰期,其范圍很廣,分布在1015年到10-12秒之間。 2017年10月27日,世界衛生
關于天然放射性核素的簡介
天然地,地球上有28種化學元素具有放射性,其中有34種放射性同位素是在太陽系形成前就存在的,長壽命的如鈾和釷,短壽命的像鐳及氡,稱為天然放射性。 地球上放射性的來源是原初核合成和其后的各種核燃燒過程的殘留物。長壽命的放射性核素存在在自然界巖石中,宇宙射線也會形成自然界中少量的放射性核素。在
關于放射性核素檢查的顯像簡介
肝臟顯像,肝內的庫普弗氏細胞吞噬放射性膠體顆粒,肝實質得到顯影]),根據病變部位攝取放射性藥物是否高于或低于正常組織,分為熱區顯像和冷區顯像。前者病變顯示為放射性濃聚,后者病變顯示為臟器影像中的放射性淡區 (圖2[冷區顯像,肝內占位性病變處放射性膠體顆粒不能聚集,形成][淡區])。按顯像方式也可
關于心臟放射性核素顯像的簡介
心臟放射性核素顯像又稱心臟同位素檢查,是用放射性核素技術檢查心臟的方法。將一種低能量、短半衰期的放射性核素注入心血管內,通過閃爍照相機來觀察這些核素在心血管上積聚的多寡及缺如,以及數量變化來判斷心臟疾病。檢查方法分兩大類:一類是灌注顯像,顯示心肌和心肌梗死;另一類是心室造影術,評價心室功能和心室
關于放射性核素心血管顯像的簡介
將不能通透肺毛細血管壁的放射性顯像劑,如 99mTc-高锝酸鈉、99mTc-紅細胞等,“彈丸”式注入肘靜脈,使隨血流依次充盈和流經腔靜脈、右心、肺和左心,然后充盈主動脈及其分支,進而灌注到各器官。用γ照相機對準擬觀察的部位,以每秒一幀的速度連續攝得放射性首次流經心血管各部位的影像,分析放射性流經
放射性核素檢查的應用簡介
放射性核素檢查是近年來應用放射性核素于臨床檢查和研究一些肺部疾病和測定肺的灌注及通氣功能的方法。肺放射性核素檢查有下列方法: ①肺灌注掃描:常用99mTc-大顆粒聚合清蛋白(99mTc-MAA)或99mTc-蛋白微粒(99mTc-HAA)靜脈注射。 ②肺通氣掃描:常用放射性藥劑為133Xe氣
甲狀腺放射性核素顯影檢查的簡介
甲狀腺放射性核素顯影檢查是最常用于鑒別甲狀腺結節的性質,數量和大小。顯影劑濃密的結節稱作“熱結節”常提示該結節為良性高功能腺瘤。甲狀腺癌多為”冷結節”。 甲狀腺顯像可確定甲狀腺的大小、形態、位置(異位甲狀腺,胸骨后甲狀腺);鑒別頸部腫塊的性質,尋找甲狀腺癌的轉移灶(有攝131I功能的癌);可發現
關于放射性核素的分類介紹
穩定的核素,核內的質子和中子數近似相同,分布在核素圖的狹長范圍內,被稱為β穩定線。處于穩定線左側的放射性核素稱為豐質子核素,處于穩定線右側的放射性核素稱為豐中子核素。如果繼續遠離穩定線,原子核會因為無法束縛住更多的中子或質子而產生破裂,這個極限被稱為質子或中子滴線。靠近質子或中子滴線的核素,由于
消化系統放射性核素檢查簡介
消化系統放射性核素檢查,是利用放射性核素這一對人體無害的原子示蹤劑診斷疾病的方法。本方法靈敏度高、安全、無創傷、且重復性好,多用于診斷早期冠心病、心肌梗塞和評價心功能。其基本原理是示蹤技術,也就是采用放射性核素如201鉈(TI)作心肌血流灌注示蹤劑,觀察該示蹤劑在心肌的分布情況。
呼吸系統放射性核素檢查簡介
呼吸系統放射性核素檢查 Radionuclide studiesin respiratory system \n將放射性核素標記的物質特異性地引入肺內,用γ照相機攝得放射性在肺內分布的影像即為放射性核素肺影像。主要用于肺栓塞的診斷,也可用于局部肺功能測定。 將放射性核素標記的物質特異性地引入肺
關于氣管受壓的放射性核素檢查
氣管受壓的放射性核素檢查67Ga-枸櫞酸鹽等放射性藥物對肺癌及其轉移病灶有親和力,靜脈注射后能在癌腫中濃聚,可用于肺癌的定位,顯示癌病的范圍,陽性率可達90%左右。但肺部炎癥及肺結核等其它非癌病變也可呈現濃聚現象。因此必須結合臨床表現和其它檢查資料綜合分析。 用133Xe作肺灌注及通氣掃描可測
關于腫瘤放射性核素檢查的基本介紹
腫瘤放射性核素檢查是醫學檢查項目,同位素是指原子序數相同、原子量不同的元素,如無放射性的127I和有放射性的131I在元素周期表上處于同一位置,故稱為同位素。醫用同位素因多具有放射性,稱之為放射性核素。此種檢查方法迅速、簡便、無痛苦、易為患者接受。所以在腫瘤的診斷中廣泛應用。
關于放射性核素的基本信息介紹
放射性核素,也叫不穩定核素,是相對于穩定核素來說的。它是指不穩定的原子核,能自發地放出射線(如α射線、β射線等),通過衰變形成穩定的核素。衰變時放出的能量稱為衰變能,衰變到原始數目一半所需要的時間成為衰變半衰期,其范圍很廣,分布在1015年到10-12秒之間。 核素的放射性是由法國物理學家貝克
關于放射性核素腦血管造影的原理介紹
肘靜脈"彈丸"式注射TcO4-后立即用γ相機在頭頸部以每秒1幀的速度連續采集40~60秒,可顯示出顯像劑在腦血管內充盈、灌注和流出的情況,從而了解腦血管的形態及血流動力學變化。本法簡便、易行且安全,同時可進行半定量分析,故有一定的實用價值。但顯示的腦血管影像遠不如X線腦血管造影清晰。
關于放射性核素腦血管造影的影像分析
正常所見:腦血管造影可分為三個時相:動脈相、腦實質相、靜脈相。 臨床意義 1.腦動靜脈畸形(AVM):多為先天性畸形,常稱為動靜脈瘺(AVF),單發或多發。常以癲癇或顱內出血的癥狀就診。顯像中可見動脈相局限性異常過度灌注,靜脈相放射性消退迅速,硬腦膜竇提前出現。 2.煙霧病:頸總動脈和頸內
關于心臟放射性核素顯像的檢查方法介紹
先將特定的同位素制劑注入外周靜脈進入體內,在體內同位素能自動與特異性的臟器細胞相結合,然后再經γ照相技術和圖像分析,可顯示心肌和心臟的圖像。
關于放射性核素腦血管造影的正常影像介紹
放射性核素腦血管造影分為三個時相。 ①動脈相:自頸內動脈同時對稱性顯影起,到兩側大腦前動脈和大腦中動脈及顱底Wi11is環陸續顯影,呈兩側對稱的五叉影像,經歷時間約為4秒。 ②毛細血管相:從五叉影像消失起,放射性在腦實質呈彌漫性分布,歷時約2秒。 ③靜脈相:自上矢狀竇顯影起,腦實質放射性逐
放射性核素檢查的應用
在中國于1958年前后逐漸建立起這項技術,對臨床診斷確有價值的項目已達百余種,放射性核素檢查需要良好的放射性藥品、競爭放射分析試劑藥盒和醫用核儀器。放射性核素檢查主要分為三大類。
放射性核素檢查的顯像
將放射性藥物引入體內后,以臟器內、外或正常組織與病變之間對放射性藥物攝取的差別為基礎,利用顯像儀器獲得臟器或病變的影像。常用的顯像儀器為γ照相機和發射型計算機斷層照相機( ECT ),后者又分為正電子類型的 PECT 和單光子類型的SPECT。按顯像的方式分為靜態和動態顯像兩種。由于病變部位攝取放射
關于腫瘤放射性核素檢查—腎掃描的基本信息介紹
1、腎掃描— 應用范圍:了解腎腫瘤或腎實質內其他占位性病變;幫助診斷異位腎、腎下垂、多囊腎、馬蹄腎等。尤其對不能耐受x線造影診斷的病人都可考慮用腎掃描。 2、腎掃描—?示蹤劑:197Hg(或203Hg)-丙脲、131I鄰碘馬尿酸、99mTc一葡萄糖酸復合物、113mIn-DTPA等。 3、腎
關于腫瘤放射性核素檢查—胰腺掃描的基本信息介紹
1、胰腺掃描— 應用范圍:了解胰腺的正常形態,協助診斷胰腺腫瘤。 2、胰腺掃描—?示蹤劑:75Se一蛋氨酸。 3、胰腺掃描—?臨床診斷價值:因腫瘤破壞正常胰腺組織,掃描圖上可見局部攝取75Se一蛋氨酸減低區,對診斷胰腺癌有一定價值。
關于腫瘤放射性核素檢查—骨掃描的基本信息介紹
1、骨掃描— 應用范圍:探查骨原發性腫瘤及骨轉移瘤的部位和范圍;骨腫瘤放療前或骨活檢前定位;治療前后對比評價療效等。 2、骨掃描—?示蹤劑:85Sr、18F及99米Tc標記的磷酸化合物等。 3、骨掃描—?臨床診斷價值:病理性骨掃描圖,常見患側放射性較健側明顯濃聚,稱為“熱區”。見于原發性骨胂
平衡法放射性核素心血管造影血池顯像簡介
將數小時內不逸出血床的放射性顯像劑(如99mTc-紅細胞)注入靜脈,待它在全身血床內混勻(即平衡)。因心腔和大血管內血量較多(稱血池),含放射性也就較多,用γ照相機可攝得心腔和大血管的影像。本法可用以觀察各心腔和大血管的形態和大小。真性室壁瘤和動脈瘤呈現寬基底的局部隆起影像,假性動脈瘤和室壁瘤多
放射性核素數據
放射性核素數據1.放射性核素衰變表3H35S32P125I131I時間(年)剩余活性(%)時間(年)剩余活性(%)時間(年)剩余活性(%)時間(年)剩余活性(%)時間(年)剩余活性(%)194.5298.4195.3495.50.298.3289.3596.1290.8891.20.496.6384
放射性核素有哪些
放射性核素通常分為兩類。根據它們來源的不同,一類為天然放射性核素,即地球誕生時就存在的放射性核素,如鈾 238、釷 232、鐳 226等。另一方面,人類出于不同的目的制造了一些具有放射性的核素,這種核素叫做人工放射性核素,碘 131、銫 137、鈷 60等都是人工放射性核素天然放射性核素人工放射性核
關于小兒大動脈炎的放射性核素檢查介紹
用99mTc-DTPA腎照相及巰甲丙脯酸激發試驗,當腎動脈發生狹窄時,由于腎缺血引起腎素系統活性增強,血管緊張素Ⅱ使腎小球出球小動脈收縮,腎小球濾過壓增高,代償性來維持適當腎小球濾過率,服用巰甲丙脯酸25mg,1h后復查腎照相,若有腎動脈狹窄存在,由于巰甲丙脯酸消除了血管緊張素Ⅱ對出球小動脈的收
關于放射性核素心血管顯像的適應癥介紹
①先天性心臟病。 從肘靜脈注入放射性顯像劑后,用γ照相機在心前區連續攝影。在正常人,上腔靜脈于注 射后約1.5秒首先顯影,緊接著右心顯影。隨著右心影的逐漸消退,肺逐漸顯影。在肺影消退的同時,左心逐漸顯影。隨后乃是腹主動脈顯影,時為注射后10秒左右, 左右心腔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和主動脈騎跨時
放射性核素檢查的功能測定
將放射性藥物引入人體,用放射性探測儀器在體表測得放射性在臟器中隨時間的變化,通過計算機對此時間 ?-放射性曲線進行分析,獲得定量參數用于評估臟器功能和診斷疾病。本法簡便價廉,最常用的有腎功能測定和心功能測定。 將放射性藥物引入人體,然后測定有關臟器中或血、尿、便中放射性的動態變化,以了解臟器的
放射性核素腎掃描的概述
放射性核素腎掃描是應用腎臟選擇性濃聚和排泄放射性核素標記化合物通過掃描器體外檢查使腎臟顯影。根據所得圖像,分析兩腎的位置、形態、大小、放射性分布密度作比較,結合臨床病情而作診斷。當腎動脈狹窄引起腎萎縮時,腎掃描顯示患腎較正常縮小、放射性分配較稀疏,且不均勻。對側腎可能出現代償性肥大。若腎動脈狹窄
關于腫瘤放射性核素檢查—淋巴結掃描的基本信息介紹
1、淋巴結掃描— 應用范圍:了解腹部及盆腔淋巴結的正常影像,探測惡性腫瘤的盆腔腹膜后淋巴結轉移情況部可檢查惡性淋巴瘤的侵犯范圍等。 2、淋巴結掃描—?示蹤劑:枸櫞酸鎵-67、膠體198Au。 3、淋巴結掃描—?臨床診斷價值:用枸櫞酸鎵-67有助于惡性淋巴瘤,尤其是縱隔淋巴瘤的淋巴瘤的臨床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