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核素檢查的應用簡介
放射性核素檢查是近年來應用放射性核素于臨床檢查和研究一些肺部疾病和測定肺的灌注及通氣功能的方法。肺放射性核素檢查有下列方法: ①肺灌注掃描:常用99mTc-大顆粒聚合清蛋白(99mTc-MAA)或99mTc-蛋白微粒(99mTc-HAA)靜脈注射。 ②肺通氣掃描:常用放射性藥劑為133Xe氣體。 ③親腫瘤放射性核素檢查:用67Ga親腫瘤的性質作肺掃描診斷肺癌,對原發病灶診斷陽性率在90%左右。對肺癌的淋巴結轉移病灶或遠處轉移病灶的陽性率也可達50%左右。肺部非癌性疾病如肺結核、肺炎、化膿性感染等可能呈現假陽性結果。 在中國于1958年前后逐漸建立起這項技術,對臨床診斷確有價值的項目已達百余種,放射性核素檢查需要良好的放射性藥品、競爭放射分析試劑藥盒和醫用核儀器。放射性核素檢查主要分為三大類。......閱讀全文
放射性核素檢查的應用簡介
放射性核素檢查是近年來應用放射性核素于臨床檢查和研究一些肺部疾病和測定肺的灌注及通氣功能的方法。肺放射性核素檢查有下列方法: ①肺灌注掃描:常用99mTc-大顆粒聚合清蛋白(99mTc-MAA)或99mTc-蛋白微粒(99mTc-HAA)靜脈注射。 ②肺通氣掃描:常用放射性藥劑為133Xe氣
放射性核素檢查的應用
在中國于1958年前后逐漸建立起這項技術,對臨床診斷確有價值的項目已達百余種,放射性核素檢查需要良好的放射性藥品、競爭放射分析試劑藥盒和醫用核儀器。放射性核素檢查主要分為三大類。
甲狀腺放射性核素顯影檢查的簡介
甲狀腺放射性核素顯影檢查是最常用于鑒別甲狀腺結節的性質,數量和大小。顯影劑濃密的結節稱作“熱結節”常提示該結節為良性高功能腺瘤。甲狀腺癌多為”冷結節”。 甲狀腺顯像可確定甲狀腺的大小、形態、位置(異位甲狀腺,胸骨后甲狀腺);鑒別頸部腫塊的性質,尋找甲狀腺癌的轉移灶(有攝131I功能的癌);可發現
關于放射性核素檢查的顯像簡介
肝臟顯像,肝內的庫普弗氏細胞吞噬放射性膠體顆粒,肝實質得到顯影]),根據病變部位攝取放射性藥物是否高于或低于正常組織,分為熱區顯像和冷區顯像。前者病變顯示為放射性濃聚,后者病變顯示為臟器影像中的放射性淡區 (圖2[冷區顯像,肝內占位性病變處放射性膠體顆粒不能聚集,形成][淡區])。按顯像方式也可
消化系統放射性核素檢查簡介
消化系統放射性核素檢查,是利用放射性核素這一對人體無害的原子示蹤劑診斷疾病的方法。本方法靈敏度高、安全、無創傷、且重復性好,多用于診斷早期冠心病、心肌梗塞和評價心功能。其基本原理是示蹤技術,也就是采用放射性核素如201鉈(TI)作心肌血流灌注示蹤劑,觀察該示蹤劑在心肌的分布情況。
呼吸系統放射性核素檢查簡介
呼吸系統放射性核素檢查 Radionuclide studiesin respiratory system \n將放射性核素標記的物質特異性地引入肺內,用γ照相機攝得放射性在肺內分布的影像即為放射性核素肺影像。主要用于肺栓塞的診斷,也可用于局部肺功能測定。 將放射性核素標記的物質特異性地引入肺
循環系統放射性核素檢查的應用
①先天性心臟病。從肘靜脈注入放射性顯像劑后,用γ照相機在心前區連續攝影。在正常人,上腔靜脈于注射后約1.5秒首先顯影,緊接著右心顯影。隨著右心影的逐漸消退,肺逐漸顯影。在肺影消退的同時,左心逐漸顯影。隨后乃是腹主動脈顯影,時為注射后10秒左右左右心腔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和主動脈騎跨時,右心血可
呼吸系統放射性核素檢查的應用
主要用于肺栓塞的診斷。 肺栓塞的早期診斷和隨診 肺栓塞早期(發病3、4天之內)可見到典型的血流灌注與通氣量像的不匹配,即局部出現灌注缺損區,但通氣影像正常或該處通氣受損程度明顯小于灌注低下的程度。如只作肺灌注顯像,可與同時進行的X射線胸片對比,灌注受損而X射線胸片陰性或局部病損范圍明顯小于灌注
關于放射性核素的簡介
放射性核素,也叫不穩定核素,是相對于穩定核素來說的。它是指不穩定的原子核,能自發地放出射線(如α射線、β射線等),通過衰變形成穩定的核素。衰變時放出的能量稱為衰變能,衰變到原始數目一半所需要的時間成為衰變半衰期,其范圍很廣,分布在1015年到10-12秒之間。 2017年10月27日,世界衛生
放射性核素檢查的顯像
將放射性藥物引入體內后,以臟器內、外或正常組織與病變之間對放射性藥物攝取的差別為基礎,利用顯像儀器獲得臟器或病變的影像。常用的顯像儀器為γ照相機和發射型計算機斷層照相機( ECT ),后者又分為正電子類型的 PECT 和單光子類型的SPECT。按顯像的方式分為靜態和動態顯像兩種。由于病變部位攝取放射
關于天然放射性核素的簡介
天然地,地球上有28種化學元素具有放射性,其中有34種放射性同位素是在太陽系形成前就存在的,長壽命的如鈾和釷,短壽命的像鐳及氡,稱為天然放射性。 地球上放射性的來源是原初核合成和其后的各種核燃燒過程的殘留物。長壽命的放射性核素存在在自然界巖石中,宇宙射線也會形成自然界中少量的放射性核素。在
放射性核素檢查的功能測定
將放射性藥物引入人體,用放射性探測儀器在體表測得放射性在臟器中隨時間的變化,通過計算機對此時間 ?-放射性曲線進行分析,獲得定量參數用于評估臟器功能和診斷疾病。本法簡便價廉,最常用的有腎功能測定和心功能測定。 將放射性藥物引入人體,然后測定有關臟器中或血、尿、便中放射性的動態變化,以了解臟器的
甲狀腺放射性核素顯影檢查的檢查過程
設如果使甲狀腺攝取某種顯影劑(如放射性碘或99M锝)然后用γ-掃描儀照相機拍攝出顯影劑在腺體內的分布狀況,由于不同性質的結節對顯影劑的攝能力不一。因此,醫師可通過結節顯影的強弱來鑒別其性質,指導治療。
關于氣管受壓的放射性核素檢查
氣管受壓的放射性核素檢查67Ga-枸櫞酸鹽等放射性藥物對肺癌及其轉移病灶有親和力,靜脈注射后能在癌腫中濃聚,可用于肺癌的定位,顯示癌病的范圍,陽性率可達90%左右。但肺部炎癥及肺結核等其它非癌病變也可呈現濃聚現象。因此必須結合臨床表現和其它檢查資料綜合分析。 用133Xe作肺灌注及通氣掃描可測
簡述放射性核素檢查的功能測定
將放射性藥物引入人體,用放射性探測儀器在體表測得放射性在臟器中隨時間的變化,通過計算機對此時間 ?-放射性曲線進行分析,獲得定量參數用于評估臟器功能和診斷疾病。本法簡便價廉,最常用的有腎功能測定和心功能測定。 將放射性藥物引入人體,然后測定有關臟器中或血、尿、便中放射性的動態變化,以了解臟器的
放射性核素檢查的結果分析介紹
利用競爭結合的原理,將特異的免疫反應或受體配基反應與靈敏的放射性測量技術結合起來形成的一種超微量分析方法。此法已可測定血、尿、各種體液和組織內的 300 多種激素,某些腫瘤和病毒的相關抗原、藥物、受體等的含量,最小檢出值一般可達納克(ng)至皮克(pg)水平(10-9~10-12克), 有的已接
關于心臟放射性核素顯像的簡介
心臟放射性核素顯像又稱心臟同位素檢查,是用放射性核素技術檢查心臟的方法。將一種低能量、短半衰期的放射性核素注入心血管內,通過閃爍照相機來觀察這些核素在心血管上積聚的多寡及缺如,以及數量變化來判斷心臟疾病。檢查方法分兩大類:一類是灌注顯像,顯示心肌和心肌梗死;另一類是心室造影術,評價心室功能和心室
消化系統放射性核素檢查的意義
(1)明確冠心病診斷:TI是一種陽離子心肌顯像劑,易被正常心肌細胞所攝取而顯像,病變部位心肌對核素攝取減少或無攝取功能,則不顯影,因而就會出現放射性缺損。根據這一原理,對有不典型心絞痛發作,或有心律失常,或有ST—T改變而不能確診的早期冠心病患者,采用放射性核素檢查技術,如見沿冠狀動脈分支血流分
關于腫瘤放射性核素檢查的基本介紹
腫瘤放射性核素檢查是醫學檢查項目,同位素是指原子序數相同、原子量不同的元素,如無放射性的127I和有放射性的131I在元素周期表上處于同一位置,故稱為同位素。醫用同位素因多具有放射性,稱之為放射性核素。此種檢查方法迅速、簡便、無痛苦、易為患者接受。所以在腫瘤的診斷中廣泛應用。
放射性核素腎掃描的檢查過程
腎掃描是靜脈注射被腎臟分泌、濃聚和排泄的放射核素標記化合物后,用掃描機在體外獲得腎圖,從而了解兩側腎臟的位置、大小、形態及腎臟內部變化的一種體外顯影方法。有靜態顯影和動態顯影兩種。 靜態顯影常用的掃描劑有99m锝一DTPA,113m銦-DTPA,99m锝-DMSA(Dimerca—pto—Su
放射性核素檢查的主要內容介紹
①心血管系統:主要有心肌顯像和心功能測定。 ②神經系統:主要有局部腦血流( γCBF )斷層顯像、局部腦葡萄糖代謝顯像和神經受體顯像。 ③腫瘤顯像:主要有放射免疫顯像( RII )、其他特異性親腫瘤顯像、 67Ga 顯像、骨轉移灶顯像和淋巴顯像 。 ④消化系統:主要有肝血管瘤顯像、肝膽顯像
放射性核素腦血管顯像檢查作用
放射性核素腦血管顯像可觀察到顯像劑在腦血管內充盈、灌注和清除的全過程影像,并可見頸內動脈、大腦前、中、后動脈的走行和形態結構影像。
甲狀腺放射性核素顯影檢查的相關疾病介紹
急性化膿性甲狀腺炎,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毒性結節性甲狀腺腫,結節性甲狀腺腫,家族性甲狀腺非髓樣癌,甲狀旁腺功能亢進性心肌病,甲狀腺功能亢進性心肌病,甲狀腺微小癌,老年人甲狀腺癌,甲狀腺功能亢進性肝病
放射性核素腦血管顯像的檢查過程
“彈丸”式靜脈注射99TcmO4-或99Tcm-DTPA 55-925 MBq(15-25mCi),于前位以1-2s/幀的速度動態采集30-60s;應用計算機ROI技術,可得到頸動脈和腦部時間活度曲線,并計算出血流灌注和清除速率等半定量指標。注藥后30min,行前位、左側位、右側位和后位腦靜態顯
消化系統放射性核素檢查的技術介紹
放射性核素檢查是利用放射性核素這一對人體無害的原子示蹤劑診斷疾病的方法。由于γ閃爍照相、低能半衰期核素的運用以及電子計算機的廣泛運用,使核素在心血管疾病的應用迅速發展。 本方法靈敏度高、安全、無創傷、且重復性好,多用于診斷早期冠心病、心肌梗塞和評價心功能。
呼吸系統放射性核素檢查的相關分類
根據引入物質的不同,分以下幾種顯像。 肺灌注顯像 肺灌注顯像劑為99mTc標記的大聚合人血清蛋白顆粒(99mTc-MAA)或99mTc標記的微球,其直徑約10~30┢m,一次用量 0.5~1.5mg,約合 10~30萬顆粒。注入靜脈后,隨血液進入右心,在右心內與血液充分混勻,然后經肺動脈隨血流
腫瘤放射性核素檢查—甲狀腺掃描的基本介紹
1、甲狀腺掃描— 應用范圍 了解甲狀腺腫物的局部吸碘功能及頸部甲狀腺外腫塊的鑒別診斷;探測異位甲狀腺;尋找甲狀腺癌的轉移灶;探查術后甲狀腺殘留組織的范圍和功能等。 2、甲狀腺掃描—?示蹤劑 常用131I、125I、99mTc等。 3、甲狀腺掃描—?臨床診斷價值 可從掃描圖上了解甲狀腺的
腫瘤放射性核素檢查—肝掃描的基本介紹
1、肝掃描— 應用范圍:探查腫大肝臟有無占位性病變;檢查惡性腫瘤有無轉移;鑒別腹上區腫塊與肝臟的關系;肝癌放、化療前后療效的對比觀察等。 2、肝掃描— 示蹤劑:常用膠體198Au、131I一玫瑰紅或酚溴鈉、膠體99米Tc或膠體113m1,銦等。 3、肝掃描— 臨床診斷價值:從掃描圖上可見到肝
簡述放射性核素腦血管造影的臨床應用
1.頸動脈狹窄頸內或頸總動脈狹窄表現為兩側動脈顯影不對稱,病側顯影緩慢,影像變細。若狹窄越重,陽性率越高。當出現兩側對稱性病變時,診斷較困難。(圖6-22-1、圖6-22-2、圖6-22-3) 2.腦血管畸形動靜脈畸形的影像特征為動脈相出現一過性放射性增高,較快地消退,伴有靜脈相提前出現。動脈
關于放射性核素心血管顯像的簡介
將不能通透肺毛細血管壁的放射性顯像劑,如 99mTc-高锝酸鈉、99mTc-紅細胞等,“彈丸”式注入肘靜脈,使隨血流依次充盈和流經腔靜脈、右心、肺和左心,然后充盈主動脈及其分支,進而灌注到各器官。用γ照相機對準擬觀察的部位,以每秒一幀的速度連續攝得放射性首次流經心血管各部位的影像,分析放射性流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