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lkAlkali綜合征的診斷
1.有大量長期食用牛奶和服用堿性藥物史。 2.血清鈣升高,多高于2.56mmol/L。 3.有代謝性堿中毒,血二氧化碳結合力和pH值均高于正常。 4.有腎功能損害,如夜尿增多、尿比重低,血尿素氮、肌酐升高。 5.有軟組織鈣質沉著的表現。 6.停服牛奶和堿劑后病情可得到改善。......閱讀全文
MilkAlkali綜合征的診斷
1.有大量長期食用牛奶和服用堿性藥物史。 2.血清鈣升高,多高于2.56mmol/L。 3.有代謝性堿中毒,血二氧化碳結合力和pH值均高于正常。 4.有腎功能損害,如夜尿增多、尿比重低,血尿素氮、肌酐升高。 5.有軟組織鈣質沉著的表現。 6.停服牛奶和堿劑后病情可得到改善。
MilkAlkali綜合征的鑒別診斷
需與原發性甲狀旁腺機能亢進癥、維生素D中毒、結節病、惡性腫瘤轉移等引起的高鈣血癥或鈣質沉著性疾病相鑒別。
MilkAlkali綜合征的診斷及鑒別診斷
診斷 1.有大量長期食用牛奶和服用堿性藥物史。 2.血清鈣升高,多高于2.56mmol/L。 3.有代謝性堿中毒,血二氧化碳結合力和pH值均高于正常。 4.有腎功能損害,如夜尿增多、尿比重低,血尿素氮、肌酐升高。 5.有軟組織鈣質沉著的表現。 6.停服牛奶和堿劑后病情可得到改善。
MilkAlkali綜合征的檢查及診斷
檢查 生化檢查血清鈣升高,多高于2.56mmol/l。 診斷 1.有大量長期食用牛奶和服用堿性藥物史。 2.血清鈣升高,多高于2.56mmol/L。 3.有代謝性堿中毒,血二氧化碳結合力和pH值均高于正常。 4.有腎功能損害,如夜尿增多、尿比重低,血尿素氮、肌酐升高。 5.有軟組織
MilkAlkali綜合征的鑒別診斷及并發癥
鑒別診斷 需與原發性甲狀旁腺機能亢進癥、維生素D中毒、結節病、惡性腫瘤轉移等引起的高鈣血癥或鈣質沉著性疾病相鑒別。 并發癥 可并發消化性潰瘍,泌尿系統感染,腎功能衰竭等。
MilkAlkali綜合征的介紹
Milk-Alkali綜合征又稱乳-堿綜合征,是指因長期進食大量牛奶或鈣劑,并服用大量可吸收的堿劑引起的高鈣血癥、堿中毒及不同程度的腎功能損害等一組臨床癥候群。過去多發生在消化性潰瘍患者的內科治療中,因治療藥物及方案的改進,本征現已罕見。
MilkAlkali綜合征的病因
長期進食含鈣、磷豐富的牛奶及服用大量易被腸道吸收的堿劑是引起本征的原因。有頻繁嘔吐和原有腎臟疾病者更易誘發和加重本征。牛奶中含有豐富的鈣磷,長期大量飲用必然會導致體內鈣磷的增多。又因往往同時服用大量易吸收的堿劑,引起堿中毒,促進腸道鈣吸收,使體內的鈣磷離子沉著在軟組織中,主要沉著在腎臟和眼睛,其
MilkAlkali綜合征的治療
治療上應停用牛奶和堿劑,進低鈣飲食。糾正堿中毒和低血鉀,積極防治泌尿系感染,對腎功能損害嚴重者可行血液透析,有條件者可行腎移植。
MilkAlkali綜合征的臨床表現
主要為高鈣血癥、堿中毒及軟組織鈣質沉著所引起的肌肉無力、食欲不振、惡心嘔吐、口喝多尿、體重下降、頭痛頭暈、嗜睡以及腎絞痛等表現。根據病程特點可分為三期: 1.急性期(Mcmillan綜合征) 在進食牛奶及大量服用易吸收堿劑一周后發病,但無眼部受累,停服牛奶和堿劑后癥狀常迅速消退,腎功能也恢復
MilkAlkali綜合征的病因及臨床表現
病因 長期進食含鈣、磷豐富的牛奶及服用大量易被腸道吸收的堿劑是引起本征的原因。有頻繁嘔吐和原有腎臟疾病者更易誘發和加重本征。牛奶中含有豐富的鈣磷,長期大量飲用必然會導致體內鈣磷的增多。又因往往同時服用大量易吸收的堿劑,引起堿中毒,促進腸道鈣吸收,使體內的鈣磷離子沉著在軟組織中,主要沉著在腎臟和
MilkAlkali綜合征的臨床表現及檢查
臨床表現 主要為高鈣血癥、堿中毒及軟組織鈣質沉著所引起的肌肉無力、食欲不振、惡心嘔吐、口喝多尿、體重下降、頭痛頭暈、嗜睡以及腎絞痛等表現。根據病程特點可分為三期: 1.急性期(Mcmillan綜合征) 在進食牛奶及大量服用易吸收堿劑一周后發病,但無眼部受累,停服牛奶和堿劑后癥狀常迅速消退,
MilkAlkali綜合征的并發癥及治療
并發癥 可并發消化性潰瘍,泌尿系統感染,腎功能衰竭等。 治療 治療上應停用牛奶和堿劑,進低鈣飲食。糾正堿中毒和低血鉀,積極防治泌尿系感染,對腎功能損害嚴重者可行血液透析,有條件者可行腎移植。
血清鈣檢查的相關疾病有哪些
低鈣血癥,高鈣血癥,老年人高鈣血癥,甲狀旁腺功能減退性心肌病,甲狀旁腺功能亢進性心肌病,無功能性甲狀旁腺囊腫,小兒迪格奧爾格綜合征,新生兒佝僂病,Milk-Alkali綜合征,新生兒低鈣血癥
潑綜合征的診斷及鑒別診斷
診斷 本綜合征的主癥是甲狀腺髓樣癌及嗜鉻細胞瘤,對于臨床上首先出現的任何病征,都應按MEN的可能存在進行檢查。 鑒別診斷 雪潑綜合征須與MENSⅠ、Ⅲ型鑒別,Ⅰ型為甲狀腺、垂體、腺學腫瘤為主;Ⅲ型以多發性神經瘤伴甲狀腺髓樣癌及(或)腎上腺嗜鉻細胞為主;而本癥MENS Ⅱ型是以甲狀腺髓樣癌、
雷諾綜合征的診斷
根據寒冷或情緒波動后臨床出現陣發性肢端皮膚蒼白、發紺及潮紅,伴刺痛和麻木感,并在溫暖后恢復正常的特點即可診斷。雷諾病的診斷依據: (1)肢端皮膚在發作時有間歇性顏色變化; (2)好發于女性,年齡一般在20~40歲; (3)一般為雙手受累,呈對稱性; (4)寒冷刺激可誘發癥狀發作; (5
Reye綜合征的診斷
Reye綜合征涉及一組由不同原因包括感染、 中毒及藥物誘導等引起的疾病。目前被國際接受的Reye綜合征的定義為:1)16歲以下的急性非炎性腦病:2)急性肝病.血清轉氨酶或血氨升高,超出上限 3倍.或呈典型的肝脂肪變性病理改變。但是這一定義缺乏特異性,僅適用于臨床調查。目前診斷尚無統一標準,主要是
Reye綜合征的診斷
Reye綜合征涉及一組由不同原因包括感染、 中毒及藥物誘導等引起的疾病。目前被國際接受的Reye綜合征的定義為:1)16歲以下的急性非炎性腦病:2)急性肝病.血清轉氨酶或血氨升高,超出上限 3倍.或呈典型的肝脂肪變性病理改變。但是這一定義缺乏特異性,僅適用于臨床調查。目前診斷尚無統一標準,主要是
Reye綜合征的診斷
Reye綜合征涉及一組由不同原因包括感染、 中毒及藥物誘導等引起的疾病。目前被國際接受的Reye綜合征的定義為:1)16歲以下的急性非炎性腦病:2)急性肝病.血清轉氨酶或血氨升高,超出上限 3倍.或呈典型的肝脂肪變性病理改變。但是這一定義缺乏特異性,僅適用于臨床調查。目前診斷尚無統一標準,主要是
Sipple綜合征的診斷
本綜合征的主癥是甲狀腺髓樣癌及嗜鉻細胞瘤,對于臨床上首先出現的任何病征,都應按MEN的可能存在進行檢查。
Pancoast綜合征的診斷
根據臨床表現,胸部X線檢查,初步可作出診斷。 應與中樞神經失調和腦干損傷相鑒別。
賴特綜合征的診斷
1981年美國風濕病學會制訂的標準 外周關節炎癥持續一個月以上,同時并發尿道炎或宮頸炎者即可診斷為RS。
間隔綜合征的診斷
由于筋膜間隔區內壓力上升后,可以造成上述肌肉及神經的改變,時間過久,會導致不可逆的損害,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早期診斷和及時治療至為重要。然而它的診斷常極不容易,雖然組織腫脹和肌肉缺血可以產生疼痛,但受傷的肢體有骨折時,也會發生劇痛,這就容易掩蓋了間隔綜合征的疼痛,使之漏診。有時或誤診為動脈損傷、
Cowden綜合征的診斷
根據本征的特征,結合鋇劑灌腸造影和內窺鏡檢查,發現結直腸內的多發性息肉,再經病理活檢證實為錯構瘤病變,即可確診。 1983年Salem在研究了46例患者的皮膚黏膜病變后,提出以皮膚、口腔病變為主,以肢端角化癥為次的診斷標準。具體如下。 1.主要的臨床標準:①皮膚表面丘疹;②口腔黏膜乳頭狀瘤。
Turcot綜合征的診斷
本征診斷依據:①家族史;②結腸內多發性息肉;③同時并發中樞神經系統腫瘤。 Turcot綜合征應與家族性結腸腺瘤癥、Gardner綜合征鑒別,根據各自病變的特點,鑒別并不困難。 1、Barrett食管如何診斷?胃底型與胃底上皮相似,可見主細胞和壁細胞,但BE上皮萎縮,腺體較少且短小。 2
reiter綜合征的診斷
典型病例診斷一般不難,但不典型的不完全型病例診斷存在一定困難。本征診斷要點包括: ⑴尿道炎、關節炎、結膜炎三聯癥同時出現或在短期內先后出現。 ⑵皮膚及粘膜的特征性損害。 ⑶發熱、白細胞增多、血沉增快,血清免疫球蛋白增高,C反應蛋白和陽性、白細胞組織相容抗原HLA-B27陽性。⑷尿道分泌物、
Davison綜合征的診斷
一般依據病史特點,起病急驟,呈橫貫性脊髓損害,往往不累及位置覺,椎管無阻塞,不難確診。 但Davison綜合征原因常不易肯定。青年患者多考慮與感染或外傷有關。老年者可能與脊髓動脈粥樣化有關。
【干燥綜合征】診斷
診斷目前公認的診斷標準是2002年干燥綜合征國際分類(診斷)標準,具體如下:表1 干燥綜合征分類標準的項目Ⅰ.口腔癥狀 3項中有1項或1項以上。1.每日感口干持續3個月以上;2.成年后腮腺反復或持續腫大;3.吞咽干性食物時需用水幫助。Ⅱ.眼部癥狀 3項中有1項或1項以上1.每日感到不能忍受的眼干持續
腸應激綜合征的診斷及鑒別診斷
診斷 診斷有腸道功能性疾病的癥狀,在排除各種可能的器質性病變后,可診斷為腸功能性疾病。腸應激綜合征癥狀診斷標準不統一,并不斷修改。目前國際普遍采用的為1992年羅馬標準: 1.癥狀持續存在或反復發生超過3個月。 2.必須具備以下癥狀 (1)腹痛或腹部不適,并具有下述特征:排便后緩解;和(
肝心綜合征的診斷及鑒別診斷
診斷 根據肝膽系統疾病病史及循環系統的癥狀,結合肝功能檢查和心電圖檢查結果,可做出診斷。 鑒別診斷 應排除器質性心臟病,如冠狀動脈硬化、心肌炎和心肌病等。
無脾綜合征的診斷及鑒別診斷
診斷 1.持續發紺 患者于出生后即有持續發紺,呼吸困難,喂養困難,生長發育遲緩,心動過速并呈現缺氧癥狀,酷似發紺型先天性心臟病。 2.心血管異常的癥狀與體征 年齡較大者可有杵狀指(趾),心前區隆起,約半數病例沿胸骨左緣有彌散的收縮期雜音。 3.無脾 腹部B超發現脾臟極小甚或缺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