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妊娠脂肪肝的臨床表現
通常AFLP發生在妊娠的第28~40周,平均第36周,以26~30歲的孕婦多見,患者約48%是初產婦,其中14%是雙胎孕婦,嬰兒男女性別比為3:1。AFLP起病急驟,主要臨床表現為乏力、厭食、惡心、嘔吐、腹痛,有出血傾向,可迅速轉入昏迷;約90%的患者可出現持續性惡心和嘔吐,腹痛以右上腹或劍下明顯。起病后數日隨病情進展,可出現進行性黃疸加重,黃疸多呈梗阻性;伴有嚴重出血傾向時,可出現鼻衄、齒齦出血、皮膚粘膜出血、消化道出血、陰道出血,重者可出現DIC。少數患者可出現頭痛、發熱、腹瀉、背痛等。查體可見急性病容,肝臟進行性縮小,腹水,黃疸迅速加深,發熱,意識障礙程度不一,嚴重者可迅速昏迷,甚至死亡。 AFLP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妊娠水腫、蛋白尿和高血壓,合并腎功能衰竭者約占50%。病情嚴重者可于發病后7~12天引起流產、死胎或早產死嬰。AFLP的病情進展迅速,休克、DIC、敗血癥、肝功能衰竭和腎功能衰竭是其死亡原因。......閱讀全文
脂肪肝的臨床表現
脂肪肝一般分為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兩大類。根據脂肪變性在肝臟累及的范圍,又可分為輕、中、重三型,通常脂肪含量超過肝臟重量的5%~10%時被視為輕度脂肪肝,超過10%~25%為中度脂肪肝,超過25%為重度脂肪肝。 脂肪肝的臨床表現多樣,輕度脂肪肝多無臨床癥狀,患者多于體檢時偶然發現。疲乏
脂肪肝的臨床表現
脂肪肝一般分為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兩大類。根據脂肪變性在肝臟累及的范圍,又可分為輕、中、重三型,通常脂肪含量超過肝臟重量的5%~10%時被視為輕度脂肪肝,超過10%~25%為中度脂肪肝,超過25%為重度脂肪肝。 脂肪肝的臨床表現多樣,輕度脂肪肝多無臨床癥狀,患者多于體檢時偶然發現。疲乏
子癇前期的鑒別診斷
子癇前期應當與妊娠合并慢性腎炎和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等相鑒別。 妊娠合并慢性腎炎者既往有慢性腎炎病史,或妊娠20周前有明顯浮腫,蛋白尿和高血壓、尿常規有尿蛋白、紅細胞及管型,可能有腎臟功能損害,肌酐升高,腎小球濾過率下降。隱匿型腎炎僅有輕度尿液改變,蛋白尿、管型尿有時鏡下血尿,可以沒有高血壓等其他
輕度脂肪肝的臨床表現
1.食欲不振、乏力、肝區悶脹不適或疼痛 為肝病患者常有的癥狀,患者若出現食欲不振、乏力、厭油、腹脹、肝區隱痛等,排除感冒、急性胃炎以及其他肝病,均應懷疑患脂肪肝的可能。 2.惡心嘔吐 脂肪肝若伴有肝功能損害,可伴有惡心欲嘔、厭油、上腹脹等消化道癥狀。 3.肝臟腫大 約90%脂肪肝患者的
妊高癥的鑒別診斷
診斷標準見前述“疾病分類及診斷標準”。 子癇前期應當與妊娠合并慢性腎炎和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等相鑒別。 妊娠合并慢性腎炎者既往有慢性腎炎病史,或妊娠20周前有明顯浮腫,蛋白尿和高血壓、尿常規有尿蛋白、紅細胞及管型,可能有腎臟功能損害,肌酐升高,腎小球濾過率下降。隱匿型腎炎僅有輕度尿液改變,蛋白尿
妊高癥的鑒別診斷
診斷標準見前述“疾病分類及診斷標準”。 子癇前期應當與妊娠合并慢性腎炎和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等相鑒別。 妊娠合并慢性腎炎者既往有慢性腎炎病史,或妊娠20周前有明顯浮腫,蛋白尿和高血壓、尿常規有尿蛋白、紅細胞及管型,可能有腎臟功能損害,肌酐升高,腎小球濾過率下降。隱匿型腎炎僅有輕度尿液改變,蛋白尿
妊高癥的鑒別診斷
診斷標準見前述“疾病分類及診斷標準”。 子癇前期應當與妊娠合并慢性腎炎和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等相鑒別。 妊娠合并慢性腎炎者既往有慢性腎炎病史,或妊娠20周前有明顯浮腫,蛋白尿和高血壓、尿常規有尿蛋白、紅細胞及管型,可能有腎臟功能損害,肌酐升高,腎小球濾過率下降。隱匿型腎炎僅有輕度尿液改變,蛋白尿
妊高癥的鑒別診斷
診斷標準見前述“疾病分類及診斷標準”。 子癇前期應當與妊娠合并慢性腎炎和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等相鑒別。 妊娠合并慢性腎炎者既往有慢性腎炎病史,或妊娠20周前有明顯浮腫,蛋白尿和高血壓、尿常規有尿蛋白、紅細胞及管型,可能有腎臟功能損害,肌酐升高,腎小球濾過率下降。隱匿型腎炎僅有輕度尿液改變,蛋白尿
妊娠合并急性膽囊炎的概述
妊娠期急性膽囊炎和膽石病的發病率僅次于急性闌尾炎。國外報道妊娠期急性膽囊炎的發病率為0.8%,70%合并膽石病。妊娠期在孕激素的作用下,膽囊及膽道平滑肌松弛致使膽囊排空緩慢及膽汁淤積;雌激素降低膽囊粘膜對鈉的調節,使膽囊粘膜吸收水分能力下降而影響膽囊濃縮功能;加之膽汁中膽固醇成分增多,膽汁酸鹽及
妊娠合并急性膽囊炎的簡介
急性膽囊炎是外科的常見病種,僅次于闌尾炎,占第2位。妊娠合并急性膽囊炎可發生于妊娠各期,妊娠晚期和產褥期多見,發生率約為0.8‰,僅次于妊娠合并闌尾炎,較非孕期高,50%~70%的患者伴有膽囊結石。膽囊炎癥病變開始時膽囊管梗阻,膽囊腫大,壓力升高,黏膜充血、水腫、滲出,稱為急性單純性膽囊炎。
簡述中度脂肪肝的臨床表現
中度脂肪肝患者表現為食欲減退,消化不良,腹瀉等消化道癥狀,大量脂肪長期浸潤肝臟,可使肝臟細胞發生慢性炎癥,一旦出現自覺癥狀,其肝臟已存在不同程度的炎癥,壞死及纖維化。肝功能輕度異常,脂肪量為肝臟重的10%~25%,轉氨酶,膽紅素輕度或中度升高,并常伴有脂肪性肝炎,B超肝切面前半部回聲粗而強,肝切
簡述中度脂肪肝的臨床表現
中度脂肪肝患者表現為食欲減退,消化不良,腹瀉等消化道癥狀,大量脂肪長期浸潤肝臟,可使肝臟細胞發生慢性炎癥,一旦出現自覺癥狀,肝臟已存在不同程度的炎癥,壞死及纖維化。肝功能輕度異常,脂肪量為肝臟重的10%~25%,轉氨酶,膽紅素輕度或中度升高,并常伴有脂肪性肝炎,B超肝切面前半部回聲粗而強,肝切面
概述重度脂肪肝的臨床表現
1.食欲不振、乏力、肝區悶脹不適或疼痛 為肝病患者常有的癥狀,患者若出現食欲不振、乏力、厭油、腹脹、肝區隱痛等,排除感冒、急性胃炎以及其他肝病,均應懷疑患脂肪肝的可能。 2.惡心嘔吐 脂肪肝若伴有肝功能損害,可伴有惡心欲嘔、厭油、上腹脹等消化道癥狀。 3.肝臟腫大 約90%脂肪肝患者的
雙胎妊娠的臨床表現
1.妊娠期 雙胎妊娠時早孕反應較重,從孕10周開始子宮增大速度比單胎快,孕24周后尤為明顯。妊娠晚期,因子宮過大可致腰酸背痛,呼吸困難,胃部飽滿,納少,行走不便,下肢靜脈曲張、水腫,痔瘡發作等壓迫癥狀。雙胎孕婦血容量比單胎多,同時孕育兩個胎兒需要更多的蛋白、鐵、葉酸等,加之葉酸的吸收利用能力減
簡述妊娠癢疹的臨床表現
初孕婦通常不患妊娠癢疹。臨床上常按皮疹出現的時期分為以下兩型: 1.早發型妊娠癢疹 發生在妊娠前半期,尤其多在妊娠第3、4個月時發生。丘疹好發于四肢伸側、軀干上部、上臂股部,呈兩側對稱分布。圓形,粟粒大至綠豆大,頂端略扁平。初起白色,以后呈深紅色、淡紅色或正常膚色。丘疹周圍有蕁麻疹樣紅暈,經
關于異位妊娠的臨床表現
1.停經 除輸卵管間質部妊娠停經時間較長外,多有6~8周停經。有20%~30%患者無明顯停經史,或月經僅過期兩三日。 2.陰道出血 胚胎死亡后,常有不規則陰道出血,色黯紅,量少,一般不超過月經量。少數患者陰道流血量較多,類似月經,陰道流血可伴有蛻膜碎片排出。 3.暈厥與休克 由于腹腔急
簡述妊娠皰疹的臨床表現
妊娠皰疹的皮疹常出現在四肢,尤其是手和足,也可累及軀干前表面、頭和顏面,但很少累及口腔黏膜和生殖道黏膜。皮疹呈多形性,開始為紅色蕁麻疹樣斑塊,黃豆大或更大,然后在紅斑基底之上及鄰近出現丘皰疹,繼之群集并形成環形分布的水皰,不久融合在一起形成皰壁緊張的大皰,常伴有嚴重的燒灼感或瘙癢,致使孕婦坐臥不
雙胎妊娠的臨床表現
1.妊娠期 雙胎妊娠時早孕反應較重,從孕10周開始子宮增大速度比單胎快,孕24周后尤為明顯。妊娠晚期,因子宮過大可致腰酸背痛,呼吸困難,胃部飽滿,納少,行走不便,下肢靜脈曲張、水腫,痔瘡發作等壓迫癥狀。雙胎孕婦血容量比單胎多,同時孕育兩個胎兒需要更多的蛋白、鐵、葉酸等,加之葉酸的吸收利用能力減
如何診斷產后急性腎衰竭?
產后急性腎衰竭根據患者妊娠期及產后病史,出現少尿甚至無尿和溶血性貧血或消耗性凝血異常的臨床表現,結合腎功能異常、尿常規見血紅蛋白尿等實驗室檢查綜合分析確定診斷。還應鑒別是否存在其他發生急性腎損傷的病因如先兆子癇、嚴重胎盤早剝、妊娠急性脂肪肝、溶血合并高肝酶及低血小板綜合征、產后大出血、宮內感染等
關于妊娠合并急性闌尾炎的簡介
急性闌尾炎是妊娠期較常見的外科并發癥。孕婦急性闌尾炎于妊娠期發病率,國外資料為0.1%~2.9%,國內資料為0.1%~2.95%,為非妊娠期的1.5~3.5倍。妊娠各期均可發生急性闌尾炎,但以妊娠前6個月內居多。因妊娠期病程發展快,易形成穿孔和腹膜炎,因而是一種嚴重的合并癥,因此早期診斷和處理極
預防妊娠合并急性闌尾炎的簡介
早診斷、早治療。妊娠期越晚,臨床表現越不典型,延誤治療的可能性越大,預后越差。手術后宜用大量或聯合應用抗生素,但要考慮藥物對胎兒的影響,如氯酶素、四環素類和磺胺禁止使用。
關于妊娠性急性闌尾炎的簡介
妊娠中后期由于子宮增大,盲腸及闌尾的位置隨之向上向后移位,在妊娠3個月時闌尾根部大約在髂嵴下兩橫指;5個月時相當骼嵴高度;8個月時上升到骼嵴上兩橫指;分娩后10天恢復到原位,此位置變移過程中,闌尾也有旋轉故妊娠期急性闌尾炎有特殊表現。
妊娠性急性闌尾炎的發病機制
闌尾位置隨妊娠的發展而有所改變,從早期妊娠至后期妊娠闌尾,由原位逐漸向上外移位及至妊娠8個月以后,闌尾可位于髂嵴上二橫指盲腸與闌尾逐漸為子宮所覆蓋。此種由于妊娠而致的闌尾位置變動引起妊娠后期急性闌尾炎的不典型臨床表現妊娠期盆腔及鄰近器官充血,一旦闌尾感染發展快也易于發生壞疽和穿孔,而脹大子宮又將
關于妊娠合并急性膀胱炎的簡介
急性膀胱炎在孕婦中可由無癥狀菌尿癥發展而來,但亦有首次尿培養為陰性者,后者可能與女性的尿道短、距離肛門近、不注意外陰衛生而導致感染有關,若有導尿等操作則更易發生。臨床表現為尿頻、尿急、尿痛及混濁尿。 膀胱炎與尿道炎統稱為下尿路感染,可分為細菌性和非細菌性感染。大腸桿菌是最常見的致病菌,其次是葡
妊娠合并急性膽囊炎的鑒別診斷
首先要考慮與危及生命的疾病如心肌梗死、妊娠急性脂肪肝、重度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并HELLP綜合征鑒別;也要和其他雖不危及生命但很嚴重的病如右側急性腎盂腎炎、急性胰腺炎肺炎等鑒別。其次要與最需要及時手術的急性闌尾炎鑒別。妊期闌尾位置上移常易誤診為膽囊炎而延誤手術。
概述妊娠合并急慢性肝病的臨床表現
1、妊娠合并急性肝病 (1)可見于妊娠各期,以甲型、乙型、丙型、戊型病毒性肝炎常見,亦可有非嗜肝病毒性肝炎及藥物性肝損傷。 (2)臨床表現為乏力、厭食、惡心、嘔吐、腹脹、肝區不適、尿色加深、皮膚瘙癢等,皮膚及鞏膜黃染,肝脾輕度腫大,肝區叩擊痛等。 (3)發生于妊娠早期的急性肝病,其消化道癥
脂肪肝的臨床表現及-診斷方式
臨床表現 脂肪肝一般分為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兩大類。根據脂肪變性在肝臟累及的范圍,又可分為輕、中、重三型,通常脂肪含量超過肝臟重量的5%~10%時被視為輕度脂肪肝,超過10%~25%為中度脂肪肝,超過25%為重度脂肪肝。 脂肪肝的臨床表現多樣,輕度脂肪肝多無臨床癥狀,患者多于體檢時偶
輸卵管妊娠的臨床表現
在輸卵管妊娠未破裂前,一般沒有明顯的癥狀。有的患者有早期妊娠反應,即食欲不振、惡心嘔吐、偏食等。有的患者有一側陣發性下腹部隱痛。雙合診子宮無明顯脹大或稍脹大,其一側有包塊,壓痛,疑為輸卵管妊娠而進一步作有關輔助檢查而確診。由于上述特點無明顯停經史,無不孕史,少量陰道流血誤認為宮內節育器的副反應,
妊娠闌尾炎的臨床表現
闌尾妊娠早期急性闌尾炎,出現發熱、惡心、嘔吐、下腹痛,檢查右下腹部有壓痛、反跳痛和肌緊張等表現,白細胞總數增高,其癥狀和體征與非妊娠時急性闌尾炎相似。妊娠中,晚期急性闌尾炎,因增大的子宮引起闌尾移位,檢查時壓痛點升高,壓痛最劇的部位甚至可達右肋下肝區。由于妊娠子宮撐起腹壁腹膜,闌尾又處于腹腔深處
概述妊娠合并硬皮病的臨床表現
1.局限性硬皮病以斑塊狀硬斑病最為常見 皮損多發生于腹、背、頸、四肢及顏面部,初呈淡紅色水腫性斑片,經幾周甚至數月后可擴大且硬化,呈淡黃色或象牙色。表面干燥平滑,周圍有輕度紫紅色暈。經過緩慢,數年后,漸漸萎縮變薄如羊皮紙樣,甚至皮下組織及肌肉亦發生萎縮、硬化,形成木板樣硬片。肢端動脈有痙攣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