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小腸瘺的癥狀體征
小腸瘺的臨床表現因不同部位、不同病因而異,而且瘺形成的不同時期亦有不同表現。 一般于胃腸道手術后2~7天,病人主訴不適,腹脹,胃腸功能未恢復,體溫持續在38℃以上,脈搏每分鐘>100次,白細胞計數增高。表現為惡心、嘔吐,無肛門排便、排氣,或大便次數增多,但量少,為水樣稀便,解便后仍感腹部不適。腹部體征呈腹腔感染、腹膜炎、腸麻痹表現。腹部切口紅腫,為典型的切口感染。當切口穿破后可排出膿血性液體,24~48h后流出大量液體,即腸液。經引流后,病人發熱和白細胞計數增高等癥狀可有所好轉。 由于丟失大量腸液,可造成嚴重的水、電解質失衡,甚至出現低血容量性休克。病人不能進食,加上營養補充又困難,很快出現體重下降、消瘦,表現為營養不良。病人又可并發膿毒血癥和(或)敗血癥,以致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如引流通暢,感染得到控制,一般情況好轉,又能及時有效地補充營養,瘺口可自行關閉。 另由于大量腸液自瘺口流出,因此瘺口周圍皮膚往往潮紅、糜爛......閱讀全文
概述小腸瘺的癥狀體征
小腸瘺的臨床表現因不同部位、不同病因而異,而且瘺形成的不同時期亦有不同表現。 一般于胃腸道手術后2~7天,病人主訴不適,腹脹,胃腸功能未恢復,體溫持續在38℃以上,脈搏每分鐘>100次,白細胞計數增高。表現為惡心、嘔吐,無肛門排便、排氣,或大便次數增多,但量少,為水樣稀便,解便后仍感腹部不適。
耳瘺的癥狀體征及病因
癥狀體征 位于耳輪伸支上或其前方的小孔,可無癥狀,有時從嬰兒期或兒童期見間歇地排出一種白色乳酪狀液體,其中包括細胞碎屑。若有繼發感染,可致耳前淋巴結化膿并腫大,間或在瘺管口形成小的肉芽腫性結節。 在一些家族中,耳瘺及支氣管瘺可同時伴發,也有報告可同時伴發耳聾。 起于第一腮弓的頸耳瘺甚為少見
簡述小腸血管畸形的癥狀體征
腸道血管畸形可以沒有癥狀。惟一的臨床表現是胃腸道出血。一般反復間斷便血,量中等。可呈現貧血。少數病例因出血量大,可發生休克。癥狀可持續發生,也可呈間歇性或階段性。
概述小腸瘺的病理生理機制
小腸瘺發生后的局部損害和全身影響受諸多因素的影響,其中最主要的影響因素是瘺位置的高低、流量的大小以及引流的通暢程度。小腸瘺發生后機體可出現下面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變。 (1)體液、電解質的紊亂和酸堿失衡:成年人每天胃腸道分泌量為7000~8000ml,其大部分在回腸和近端結腸重吸收。所以十二指腸
概述小腸瘺的用藥治療情況
腸瘺的治療可分為局部治療與全身治療兩個方面,應根據不同階段的病理特點,把局部治療與全身治療有機地結合起來,方能收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小腸內瘺的治療首先要解決原發病變。而小腸外瘺的治療因不同病期而異,大致可分為3個階段。 1.第一階段(早期) (1)充分的腹腔引流:腹腔感染是導致腸瘺患者死亡
概述小腸炎的基本癥狀介紹
1.病史: 起病急,發病前多有不潔飲食史,受冷,勞累,腸道蛔蟲感染及營養不良為誘發因素。 2.腹痛:起病急驟,突然出現腹痛,也常可為最先癥狀,多在臍周,病初常表現為逐漸加劇的臍周或中上腹陣發性絞痛,其后逐漸轉為全腹持續性痛并有陣發性加劇。 3.腹瀉便血:腹痛發生后即可有腹瀉,糞便初為糊狀而帶
簡述甲狀舌骨囊腫與瘺的癥狀體征
瘺管或囊腫X線碘油造影有助于明確診斷,但應與鰓裂囊腫,皮樣囊腫及異位甲狀腺相鑒別。 1.多見于小兒和青年,頸前舌骨平面下有圓形腫塊,表面光滑,界限清楚,囊性感,皮膚無粘連,隨吞咽上下移動,沿舌骨方向可觸及索狀物,張口伸舌時可覺腫塊回縮上提。 2.囊腫繼發感染時,局部紅腫觸痛,自行破潰或切開引
病史、癥狀和體征概述
?? 1.病史由于遺傳病多有家族聚集現象,所以病史采集的準確性關系重要。除一般病史外,應著重患者的家族史、婚姻史和生育史。 (1)家族史:采集家族史時應特別注意因患者和代訴人由于文化程度、記憶能力、思維能力、判斷能力及精神狀態而使癥狀、體征的描述不夠準確或不全面,或因患者或代訴人提供假材料等都會影
概述兒童腦瘤的癥狀體征
大多呈現一慢性或亞急性進行性加重臨床過程,可將其臨床表現歸類為顱類為顱內高壓和腫瘤局灶癥狀兩類: 一、顱內高壓癥狀 包括頭痛、嘔吐和視乳頭水腫。嬰兒不會述頭痛,主要表現前囟飽滿、顱縫開裂、頭圍增大和頭顱破壺音。頭痛最初為間斷性、以后可轉為持續性伴陣發性加重,全腦或額、枕部分布。頭痛與嘔吐常于
概述骨質軟化的癥狀體征
骨軟化癥因成人的骨骺每年僅有5%是新添加骨,必須經過相當時間才能形成礦化不足的新骨,引起骨質軟化,故早期癥狀常不明顯。隨著骨軟化加重,長期負重或活動時肌肉牽拉而引起骨畸形,或壓力觸及了骨膜的感覺神經終端引起明顯的骨痛。開始或間斷發生,冬春季明顯,妊娠后期及哺乳期加劇。幾個月或幾年后漸變為持續性,
概述氣管腺樣囊性癌的癥狀體征
主要為喘鳴和吸氣性呼吸困難。當腫瘤向管腔內緩慢生長,由于氣管的可通氣量明顯大于機體的一般實際需要量,故早期氣管內小的腫瘤不會引起任何呼吸道阻塞癌狀,僅偶有胸悶、刺激性咳嗽、咳痰或咯血絲痰,癥狀不典型。中晚期時則為進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難、憋喘,明顯可聽見喘鳴音,部分見吸氣三凹征,稍多分泌物就會有窒息
概述小兒風疹的癥狀體征
1、潛伏期 此期間患兒沒有不適,時間長短不一,一般為2~3周。 2、前驅期 出疹前1~2日,癥狀輕微或無明顯前驅期癥狀。可有低熱或中度發熱,伴頭痛、食欲減退、乏力、咳嗽、噴嚏、流涕、咽痛和結合膜充血等輕微上呼吸道炎癥;偶有嘔吐、腹瀉、鼻衄、齒齦腫脹等。部分病人在咽部和軟腭可見玫瑰色或出血性
概述痢疾阿米巴的癥狀體征
阿米巴腸病潛伏期長短不一,自1~2周至數月以上不等,雖然患者早已受到溶組織內阿米巴包囊感染,僅以共棲生存,當宿主抵抗力減弱以及腸道內感染等,臨床上始出現癥狀。根據臨床表現不同,分為以下類型: 一無癥狀的帶蟲者 患者雖然受到溶組織內阿米巴的感染,而阿米巴原蟲僅作共棲存在,約有90%以上的人不產
小腸內瘺病例分析
【一般資料】男性,63歲,退休【主訴】大便次數增多、尿中混雜大便樣物1月余。【現病史】患者1月余前無明顯誘因出現大便次數增多,6-8次/天,呈水樣便,伴腹部疼痛,呈陣發性,伴有尿中混雜大便樣物,小便3-4次/天,無惡心,未嘔吐,不伴腹脹,患者無發熱,不伴胸悶,無肩背部放射痛,無皮膚發黃及瘙癢,于我院
關于小腸瘺的基本介紹
小腸外瘺是指穿破腹壁與外界相通的腸瘺,以往多因為腹部創傷引起。近年來由于腹部手術范圍的擴大、病情的復雜、手術難度的增加以及圍術期的放療、化療等應用,小腸瘺70%~90%系醫源性的,即手術引起的。20世紀60年代其病死率為50%~60%,以后治愈率逐步提高,迄今各治療中心的治愈率已達80%~90%
關于小腸瘺的預后介紹
小腸外瘺的死亡率為10%~20%,在其預后因素中,患者的年齡、腸外瘺的病因、腹腔感染、瘺口的部位和數目、腸液引流量的多少均是影響其預后的因素。如70歲以上的小腸外瘺死亡率達62%;高流量瘺的死亡率超過20%;多發瘺的死亡率高于單發瘺;正常腸段的腸瘺死亡率不足20%,而病例腸段可達48%,放射性腸
關于小腸瘺的分類介紹
腸瘺的分類可從不同角度進行,常用的分類方有以下幾種: (1)根據病因分類:可分為損傷性、炎癥性和腫瘤性等3種。 (2)根據解剖部位分類:根據瘺的原發部位而命名。如十二指腸瘺、空腸瘺、回腸瘺和結腸瘺等。有人把十二指腸及十二指腸懸韌帶以下100cm范圍內的腸瘺稱為高位小腸瘺,遠端回腸瘺則稱為低位小
概述重型肝炎癥狀體征
典型病例應包括兩部分:肝臟疾病及肝性腦病的臨床表現。 肝臟疾病的臨床表現,查體除黃疸、肝臟縮小外,不同病期有不同體征,早期輕度腹脹,進入肝昏迷則以神經系統癥狀為主。 肝性腦病的臨床表現:肝昏迷的分級對判斷病情嚴重程度及治療反應與預后有重要參考意義。根據精神神經表現及腦電圖檢查有4級和5級分類
概述重型肝炎癥狀體征
典型病例應包括兩部分:肝臟疾病及肝性腦病的臨床表現。 肝臟疾病的臨床表現,查體除黃疸、肝臟縮小外,不同病期有不同體征,早期輕度腹脹,進入肝昏迷則以神經系統癥狀為主。 肝性腦病的臨床表現:肝昏迷的分級對判斷病情嚴重程度及治療反應與預后有重要參考意義。根據精神神經表現及腦電圖檢查有4級和5級分類
概述兒童咳喘的癥狀、體征介紹
由于咳嗽變異性哮喘以咳嗽為唯一癥狀,故臨床特點缺乏特異性,誤診率非常高。因此對于慢性反復發作的咳嗽應該想到該病的可能。由于約50%-80%的咳嗽變異性哮喘兒童可發展為典型哮喘病,約10-33%的成人咳嗽變異性哮喘也可發展為典型哮喘,許多作者將咳嗽變異性哮喘視為哮喘病的前驅表現,因此咳嗽變異性哮喘
概述-傷寒腸穿孔的癥狀體征
已經確診為傷寒病的病人,突然發生右下腹痛,短時間內擴散至全腹,并伴有明顯腹部壓痛、腸鳴音消失等腹膜炎征象,X線腹部透視或拍片發現氣腹,診斷多不困難。全身反應常表現為體溫初降后升和脈率增快,白細胞計數在原來的基礎上有升高,這就不同于一般沒有并發癥的傷寒病人。由于傷寒病人常有體弱、腹脹.所以腹肌緊張
概述骨髓瘤的癥狀體征
臨床表現繁多 ,主要有貧血、骨痛、腎功能不全、感染、出血、神經癥狀、高鈣血癥、淀粉樣變等。 (一)瘤細胞浸潤表現 1.骨痛、骨骼變形和病理骨折:骨髓瘤細胞分泌破骨細胞活性因子而激活破骨細胞,使骨質溶解、破壞,骨骼疼痛是最常見早期出現的癥狀,約占70%,多為腰骶、胸骨、肋骨疼痛。由于瘤細胞對骨
概述口腔單純皰疹的癥狀體征
1.原發性皰疹性口炎(primary herpetic stomatitis) 最常見的由1型單純皰疹病毒引起的口腔病損,可能表現為一種較嚴重的齦口炎-急性皰疹性齦口炎。多數原發感染的臨床癥狀并不顯著。本病以6歲以下兒童較多見,尤其是6個月至2歲更多,因為多數嬰兒出生后,即有對抗單純皰疹病毒的抗
概述額顳癡呆的癥狀體征
1、隱襲起病,緩慢進展。早期出現人格和情感改變,如易激惹、暴 怒、固執、淡漠和抑郁等;逐漸出現行為異常,如舉止不當、無進取心、對事物漠然和沖動行為等,可出現Kluver-Bucy綜合征,表現遲鈍、淡漠、視認和思維快速變換,口部過度活動、善肌、貪食、肥胖,把任何東西都放入口中試探,伴健忘、失語等。
概述風濕痛的癥狀體征
一、關節表現 (一)關節疼痛。 (二)晨僵 患者晨起或休息較長時間后,關節呈膠粘樣僵硬感,活動后方能緩解或消失。晨僵在類風濕關節炎中最為突出,可以持續數小時,在其他關節炎則持續時間較短。 (三)關節腫脹和壓痛 往往出現在有疼痛的關節,是滑膜炎或周圍軟組織炎的體征,其程度因炎癥輕重不同而異。
概述心臟擴張的癥狀體征
本病起病緩慢,任何年齡均可發病,以30~50 歲多見,部分患者有原發性高血壓史。主要表現如下: 1.癥狀 (1)充血性心力衰竭:為本病最突出的表現。其發生主要是由于心室收縮力下降、順應性降低和體液潴留導致心排出量不足及(或)心室充盈壓過度增高所致。可出現左心功能不全的癥狀,常見的為進行性乏力
概述光線性唇炎的癥狀體征
根據其臨床表現和經過分為兩型: (一)急性光線性唇炎 此型較少見,發作前有強烈日光照射史,呈急性經過,下唇為主。臨床表現為唇部急性腫脹、充血,繼而糜爛,表面蓋以黃棕色血痂,痂下有分泌物聚集。繼發感染后有膿性分泌物,并形成淺表潰瘍。輕者僅于進食或說話時有不適感,重者灼熱和刺痛,妨礙進食和說話。
概述老年慢性胃炎的癥狀體征
慢性胃炎無特異的臨床癥狀,且病變程度與臨床癥狀亦不相一致。部分患者可無任何癥狀。但約半數可有中上腹不適、飽脹和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癥狀如食欲不振、噯氣、泛酸、惡心等,慢性胃炎的腹痛多不規則,一般為彌漫性上腹隱痛或鈍痛,很少表現為劇痛。胃竇胃炎可呈消化性潰瘍樣腹痛,有節律性,但無周期性。有胃黏膜米蘭
概述鏈球性咽炎的癥狀體征
*發熱 *吞咽困難 *咽痛 *聲音嘶啞 *咽部異物感 本病起病急,全身及咽部癥狀較重,體溫多在38~40℃,血液檢驗:白細胞增多,以中性粒細胞增多為著。根據病史及臨床表現診斷此病較容易。但應注意并發癥的診斷及與急性傳染病的前驅癥狀相鑒別,對小兒尤其重要。 感染發生后,粘膜急性充血腫脹,粘液腺
概述小兒腹瀉病的癥狀體征
1、小兒腹瀉病的消化道癥狀:腹瀉時大便次數增多,量增加,性質改變,大便3次/d以上,甚至10~20天,可呈稀便、糊狀便、水樣便,或是黏液膿血便。判斷腹瀉時糞便的性狀比次數更重要。如果便次增多而大便成形,不是腹瀉。人乳喂養兒每天排便2~4次呈糊狀,也不是腹瀉。惡心、嘔吐是常見的伴發癥狀,嚴重者嘔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