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資料】男性,63歲,退休【主訴】大便次數增多、尿中混雜大便樣物1月余。【現病史】患者1月余前無明顯誘因出現大便次數增多,6-8次/天,呈水樣便,伴腹部疼痛,呈陣發性,伴有尿中混雜大便樣物,小便3-4次/天,無惡心,未嘔吐,不伴腹脹,患者無發熱,不伴胸悶,無肩背部放射痛,無皮膚發黃及瘙癢,于我院行膀胱鏡、結腸鏡等檢查后,為求進一步診治住院。患者自發病以來神志清,精神差,睡眠飲食較差。【既往史】患者10個月前因出現血尿檢查發現膀胱內占位,考慮臍尿管腫瘤,在我院行手術治療,術后病理證實膀胱肉瘤,術后病人行放化療治療。10月前在我院行胸部CT檢查提示右肺占位。后行肺穿刺,病理提示肺腺癌。給予放射治療。發現主動脈弓動脈瘤病史10個月。有高血壓病史6年,口服氨氯地平5mgqd治療,血壓控制較好。高脂血癥病史6年,口服瑞舒伐他汀治療。有股骨頭壞死4個月,口服中藥治療。【查體】T:36℃,P:85次/分,R:19次/分,BP:150/90......閱讀全文
【一般資料】 男性,63歲,退休 【主訴】 大便次數增多、尿中混雜大便樣物1月余。 【現病史】 患者1月余前無明顯誘因出現大便次數增多,6-8次/天,呈水樣便,伴腹部疼痛,呈陣發性,伴有尿中混雜大便樣物,小便3-4次/天,無惡心,未嘔吐,不伴腹脹,患者無發熱,不伴胸悶,無肩背部放射痛,無皮膚發
? 病例資料:患者,男,36歲,因“慢性腎功能不全(尿毒癥)”入院。因長期血液透析治療需建立永久性血管通路,故行“前臂動靜脈內瘺術”。術前備肝素鈉(2ml)一支加生理鹽水100ml,術中沖洗血管切口并抗凝。 ??? 手術摘要及體會: ??? 選取左前臂橈動脈及頭靜脈行端側或端端吻合。 ???
有時候,即便我們已經診斷出了消化道出血,但辨別出血部位對消化科醫生來說又是一個挑戰。一個疾病被診斷為原因不明的消化道出血(OGIB)需要滿足以下條件:胃鏡檢查與腸鏡檢查都沒有發現出血點但出血仍在持續,或缺鐵性貧血仍在繼續。OGIB占消化道出血的 5%~10%。在40~75%的OGIB案例中,膠
?? 一、腸外瘺臨床路徑標準住院流程 ??? (一)適用對象。 ??? 第一診斷為腸外瘺(ICD-10:K63.2)。 ??? 行病變腸段切除腸吻合術(ICD-9-CM-3:45.6/45.7)。 ??? (二)診斷依據。 ??? 根據《臨床診療指南—普通外科分冊》(中華醫學會編著,人民
哺乳動物腸道內包含了數以億計的腸道微生物和由多種免疫細胞組成的成熟的免疫系統。宿主-腸道菌群之間動態的相互作用是維持腸道內穩態平衡的重要基礎。腸道免疫系統識別并響應腸道菌群來源的信號,促進保護性的固有和適應性免疫應答,從而維持機體對有益菌群和食物抗原的免疫耐受。一旦宿主-腸道菌群之間的動態平衡被
術后腸瘺不是一個新問題,但是一個具有挑戰性臨床情況。它的病因已發生變化,其處理也不斷發展。過去的治療原則主要是抽吸腸瘺液和早期手術治療。這種療法已經證明是無效的,并有很高的發病率、死亡率和再手術率。目前治療上需要外科醫生、營養師、腸造口治療師、介入放射科醫生、胃腸病專家的參與,盡量保守治療使其自然
【一般資料】女,26歲,職員【主訴】產后出現**稀水樣糞便1天【現病史】患者為已婚青年女性,G1P1,足月順產一次。自訴平素月經規律,初潮14歲,周期23-26天,經期5-7天,量中等,色暗紅,有血塊。患者于2018-3-12分娩一活嬰,產程持續23小時,產時產后出血少,后送入愛嬰區,3天后患者發現
不合宜人群:經期婦女。 檢查前禁忌:檢查前三天禁止性交。體檢前一天的晚八時以后,應禁食。檢查應在月經干凈后的3-7天。術前3-5天用1:5000高錳酸鉀液坐浴。有外陰濕疹者外用氧化鋅油膏,待痊愈后再行手術。老年患者或閉經者,術前應口服雌激素制劑半個月,促進陰道上皮增生,有利于傷口愈合。 檢
原代動物細胞培養: 1、實驗材料要新鮮,從活體分離材料后要低溫保存,并盡快進行細胞分離實驗。 2、無菌操作。操作時用的培養液,可加平時細胞培養液5倍含量的青鏈霉素。 3、用酶法分離細胞時,注意酶液的濃度和控制消化時間。 貼塊法分離細胞時,注意動作要輕柔,不要傷到細胞組織,組織塊邊緣盡量平整有利于細
大部分小腸梗阻(BOS)可歸因于術后粘連。術后粘連性疾病的患者很可能患有亞臨床 BOS,通常可自行好轉,無需住院治療。盡管腹腔鏡手術的應用越來越多,并且假定腹腔鏡手術相關的粘連疾病減少,但沒有明確的證據證明繼發于粘連的SBO率同時降低。 臨床表現 在急診科科患者出現胃脹、惡心和嘔吐這些癥狀,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