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眶黏液囊腫的檢查化驗
病理學檢查:囊腫即鼻竇黏膜,常因受壓而變薄,使細胞失去纖毛,也有因慢性炎癥而纖維化者,正常的假復層纖毛柱狀上皮下可見慢性炎性浸潤,有時呈息肉樣,間可見腺體呈囊性擴大,囊腫內容物多呈淡黃色,棕褐色或暗綠色的黏稠液體,有時呈血性,內含膽固醇,病程愈長,濃度愈高,從漿液性,黏液性,奶酪狀至樹膠狀,繼發感染后,液體內充滿膿細胞,囊腫緩慢發展,逐漸增大,竇壁骨質受壓變薄,竇壁光滑,較大的蝶竇囊腫可壓迫破壞相鄰骨質如視神經孔,眶尖,眶上裂,鞍背及篩竇等處,晚期額竇黏液囊腫可破壞額竇后壁,使黏膜與硬腦膜粘連形成硬腦膜外黏液囊腫。 1.X線 X線檢查常發現患側鼻竇影混濁,竇腔擴大。 2.超聲波 囊性腫物在超聲上有典型表現,B超特點在于病變的眼眶上方或內側的位置特殊,其次病變形狀為圓形或橢圓形或不規則形占位病變,內回聲很弱,囊腫后界可能光滑或不規則,眼旁掃描時可發現眶內上方或內側有較大的囊性腫物,眼眶內上方或內側任何囊性病變均應首先考慮是......閱讀全文
眼眶黏液囊腫的檢查化驗
病理學檢查:囊腫即鼻竇黏膜,常因受壓而變薄,使細胞失去纖毛,也有因慢性炎癥而纖維化者,正常的假復層纖毛柱狀上皮下可見慢性炎性浸潤,有時呈息肉樣,間可見腺體呈囊性擴大,囊腫內容物多呈淡黃色,棕褐色或暗綠色的黏稠液體,有時呈血性,內含膽固醇,病程愈長,濃度愈高,從漿液性,黏液性,奶酪狀至樹膠狀,繼發
眼眶黏液囊腫的癥狀體征及檢查化驗
癥狀體征 液囊腫發展緩慢,當其局限于鼻竇時缺乏癥狀或體征,或僅有輕微頭痛,囊腫增大,出現局部脹感或疼痛,竇壁菲薄擴張,壓之如蛋殼或乒乓球樣感覺,咯咯作響,囊腫可向鼻腔破裂,間斷溢出多量黏液,癥狀和體征暫時緩解,如發生急性感染,則疼痛,紅腫,壓痛,甚至惡寒,發熱,多形核白細胞增多。 多數患者在
眼眶黏液囊腫的鑒別
主要和鼻竇惡性腫瘤鑒別,后者病變呈實體性,進展較快,超聲顯示病變呈實性不均勻回聲,衰減明顯,CT和MRI顯示病變有明顯骨破壞。
眼眶黏液囊腫的病因
繼發性黏液囊腫(20%): 鼻竇黏液囊腫的確切病因仍有爭論,一般認為可能為先天性自然竇口狹小或多種原因所致的竇口阻塞,最常見的為鼻竇慢性炎癥,變態反應性水腫及息肉等,腫瘤,特別是篩,額竇基底細胞癌,轉移性腫瘤,累及鼻額管的骨折,先前的鼻竇手術等亦可產生竇口的阻塞而繼發鼻竇的囊性擴張,黏液潴留并
眼眶黏液囊腫的治療
黏液囊腫或黏液膿腫常要手術處理,并需作患側鼻竇內容剜出。一旦額篩竇黏液囊腫診斷明確,最好的手術處理是通過眉區在內上眶緣和骨膜反折之間作內上側開眶術切口。鼻竇黏膜要完全切除。變性骨質亦要除去,同時務必剜除鼻竇之內容,需與鼻腔之間打通并放置引流。操作技術隨黏液囊腫部位而作必要的變化。例如一個單純的篩
眼眶黏液囊腫的病因
繼發性黏液囊腫(20%): 鼻竇黏液囊腫的確切病因仍有爭論,一般認為可能為先天性自然竇口狹小或多種原因所致的竇口阻塞,最常見的為鼻竇慢性炎癥,變態反應性水腫及息肉等,腫瘤,特別是篩,額竇基底細胞癌,轉移性腫瘤,累及鼻額管的骨折,先前的鼻竇手術等亦可產生竇口的阻塞而繼發鼻竇的囊性擴張,黏液潴留并
眼眶黏液囊腫的鑒別診斷
1.鼻竇惡性腫瘤 病變呈實體性,進展較快。超聲顯示病變呈實性不均勻回聲,衰減明顯,CT和MRI顯示病變有明顯骨破壞,增強后腫瘤整體可明顯增強。 2.眶內膿腫 可見眼瞼、結膜充血水腫,嚴重者水腫結膜突出于瞼裂之外,瞼裂不能閉合。由于眶壓增高及眶內炎癥,可致瞳孔反射障礙,視力下降甚至黑蒙。患者
眼眶黏液囊腫的鑒別診斷
1.鼻竇惡性腫瘤 病變呈實體性,進展較快。超聲顯示病變呈實性不均勻回聲,衰減明顯,CT和MRI顯示病變有明顯骨破壞,增強后腫瘤整體可明顯增強。 2.眶內膿腫 可見眼瞼、結膜充血水腫,嚴重者水腫結膜突出于瞼裂之外,瞼裂不能閉合。由于眶壓增高及眶內炎癥,可致瞳孔反射障礙,視力下降甚至黑蒙。患者
眼眶黏液囊腫的癥狀體征
液囊腫發展緩慢,當其局限于鼻竇時缺乏癥狀或體征,或僅有輕微頭痛,囊腫增大,出現局部脹感或疼痛,竇壁菲薄擴張,壓之如蛋殼或乒乓球樣感覺,咯咯作響,囊腫可向鼻腔破裂,間斷溢出多量黏液,癥狀和體征暫時緩解,如發生急性感染,則疼痛,紅腫,壓痛,甚至惡寒,發熱,多形核白細胞增多。 多數患者在囊腫侵入眼眶
眼眶黏液囊腫的癥狀體征
液囊腫發展緩慢,當其局限于鼻竇時缺乏癥狀或體征,或僅有輕微頭痛,囊腫增大,出現局部脹感或疼痛,竇壁菲薄擴張,壓之如蛋殼或乒乓球樣感覺,咯咯作響,囊腫可向鼻腔破裂,間斷溢出多量黏液,癥狀和體征暫時緩解,如發生急性感染,則疼痛,紅腫,壓痛,甚至惡寒,發熱,多形核白細胞增多。 多數患者在囊腫侵入眼眶
眼眶黏液囊腫的鑒別及治療
鑒別 主要和鼻竇惡性腫瘤鑒別,后者病變呈實體性,進展較快,超聲顯示病變呈實性不均勻回聲,衰減明顯,CT和MRI顯示病變有明顯骨破壞。 治療 黏液囊腫或黏液膿腫常要手術處理,并需作患側鼻竇內容剜出。一旦額篩竇黏液囊腫診斷明確,最好的手術處理是通過眉區在內上眶緣和骨膜反折之間作內上側開眶術切口
眼眶黏液囊腫的診斷及鑒別診斷
診斷 除典型的臨床表現,黏液囊腫的診斷主要依靠影像學檢查和穿刺抽出黏液。 鑒別診斷 1.鼻竇惡性腫瘤 病變呈實體性,進展較快。超聲顯示病變呈實性不均勻回聲,衰減明顯,CT和MRI顯示病變有明顯骨破壞,增強后腫瘤整體可明顯增強。 2.眶內膿腫 可見眼瞼、結膜充血水腫,嚴重者水腫結膜突出
眼眶黏液囊腫的病因及癥狀體征
病因 繼發性黏液囊腫(20%): 鼻竇黏液囊腫的確切病因仍有爭論,一般認為可能為先天性自然竇口狹小或多種原因所致的竇口阻塞,最常見的為鼻竇慢性炎癥,變態反應性水腫及息肉等,腫瘤,特別是篩,額竇基底細胞癌,轉移性腫瘤,累及鼻額管的骨折,先前的鼻竇手術等亦可產生竇口的阻塞而繼發鼻竇的囊性擴張,黏
眼眶骨膜炎的檢查化驗
前部眶骨膜炎患側皮膚紅腫,可觸到肥厚的骨緣并有壓痛,同時眼球向病灶相對方向移位,診斷較為容易。后部的眶骨膜炎,則由于病變深在,雖有眼球突出及壓痛等癥狀,但診斷較困難。
檢查闌尾黏液囊腫的方式介紹
1.X線鋇灌腸 檢查為闌尾不顯影或僅起始部有一小段腸腔顯影。 2.B超和CT檢查 表現為右下腹或右側盆腔類圓形囊性腫物。 3.纖維結腸鏡檢查 表現為盲腸內側半球形隆起病變,表面光滑,黏膜正常。
關于淚腺囊腫的檢查化驗介紹
1.血液檢查 急性期可以進行血液常規檢查,明確感染的性質及程度。 2.組織病理學檢查 可行淚腺組織活檢,根據不同的組織病理學表現可以確定淚腺的炎癥類型。 3.B超 表現為淚腺窩內杏核狀異常回聲,邊界清楚,眼球和腫大的淚腺之間可見透聲裂隙,壓縮性不明顯。顯示淚腺增大呈花瓣狀結構,邊界不整齊,內
眼眶骨膜炎的檢查化驗及鑒別診斷
檢查化驗 前部眶骨膜炎患側皮膚紅腫,可觸到肥厚的骨緣并有壓痛,同時眼球向病灶相對方向移位,診斷較為容易。后部的眶骨膜炎,則由于病變深在,雖有眼球突出及壓痛等癥狀,但診斷較困難。 鑒別診斷 1、眶蜂窩組織炎:常單側發病,眼球固定多不完全,瞳孔間接對光反應消失者甚少,同時全身癥狀亦較輕。 2
囊腫性纖維化的檢查化驗
不同病期可在X線上表現為兩肺支氣管紋理增深或分散的圈形、小片狀模糊炎癥影。也可呈局限性萎陷(肺不張)、支氣管擴張、肺膿腫及肺源性心臟病的征象。 汗液內氯化鈉含量增加是本病的特征。正常兒童汗液內氯含量平均為30~40mmol/L,鈉為60mmol/L。病兒汗內氯含量可高達105~125mmol/
眼眶骨膜炎的臨床表現及檢查化驗
臨床表現 自覺有局限性疼痛尤以晚間更甚觸之疼痛加劇全身伴有頭痛與體溫增高等現象 1.前部眶骨膜炎 (1)急性眶骨膜炎:多為副鼻竇感染所致。最初可見感染處皮膚紅腫或結膜充血、水腫,繼則于眶緣部發生局限性堅硬的腫塊,有自發性疼痛及觸痛,疼痛可延及眉部,夜間尤甚。嚴重者尚可伴有發熱、頭痛、嘔吐等
闌尾黏液囊腫基本介紹
闌尾黏液囊腫是指由于闌尾膨脹,且擴張的闌尾腔內積聚了分泌的黏液,導致闌尾管腔進一步擴張,形成囊性包塊。良性病變為主,絕大多數為良性囊腺瘤,特別是直徑小于2cm的腫瘤,少數為黏液腺癌。闌尾黏液囊腫較小時沒有特殊的臨床癥狀與體征,常在合并感染時產生類似急、慢性闌尾炎的癥狀與體征。本病在臨床上較少見,
如何診斷闌尾黏液囊腫?
1.臨床表現 (1)不明原因的急性慢性右下腹痛。 (2)右下腹捫及腫物,表面光滑應考慮該診斷。 2.輔助檢查 (1)鋇劑灌腸透視檢查有助于診斷。 (2)CT顯示闌尾處包膜完整的圓形或管狀囊性腫塊; 3.病理診斷 通過切除闌尾的病理學評估可確診闌尾黏液囊腫。
闌尾黏液囊腫的鑒別診斷
本病應與以下疾病相鑒別。 1.急性闌尾炎 伴有更多的炎性改變,膿腫壁厚而不規則。 2.盲腸癌 盲腸內分葉狀充盈缺損,沒有外壓移位征象,具有腸壁僵硬、不光整,黏膜破壞等特征性改變。 3.闌尾周圍膿腫 有化膿感染癥狀,壓痛明顯,周圍腸管有激惹痙攣,并且壓跡較淺。
闌尾黏液囊腫的臨床表現
1.患者往往癥狀常不典型或無臨床癥狀。 2.部分患者可出現類似慢性闌尾炎的癥狀,如臍周、右下腹或上腹腫痛不適,右下腹壓痛。也有患者表現右下腹腫塊,而沒有其他癥狀。 3.部分患者可捫及右下腹包塊。 4.如果出現繼發感染,則可出現急性闌尾炎的癥狀。
治療闌尾黏液囊腫的方法介紹
1.手術治療 (1)闌尾黏液囊腫的治療以手術切除闌尾為首選,切除時應盡可能保證黏液囊腫完整,避免囊腫破裂,形成腹膜假黏液瘤或造成播散。 (2)對于闌尾根部較細者,與闌尾炎切除術用同樣的方法進行;闌尾根部較粗者,應考慮做部分盲腸切除。 (3)對于囊腫直徑較大的患者,可考慮闌尾系膜和闌尾一起切
下頜下腺黏液囊腫病例分析
黏液囊腫是最常見的口腔軟組織病變之一。常見于小唾液腺,最常見于下唇。大唾液腺則常見于舌下腺,而極少發生于下頜下腺。若發生于下頜下腺通常表現為一側頸部頜下區的腫大,且與頸部其他以腫大為表現的疾病鑒別困難。現報道1例下頜下腺來源囊腫的典型病例。?1.病例報告?患者,女,28歲。以發現左側下頜下區腫物3年
眼眶血腫的檢查
1.血液常規檢查 以排除血液系統出血性疾病的可能。 2. CT掃描 可見眶內出血區呈液性暗區,邊界較清晰;眶頂骨膜下血腫或出血在冠狀CT上顯示為上直肌上方扁平形高密度占位病變,上直肌下移位,病變增強不明顯。 3.MRI掃描 眼眶血腫在MRI掃描圖像中顯示較好,MRI常可根據其信號判斷眶
引起闌尾黏液囊腫的因素有哪些?
該病病因可為腫瘤性或非腫瘤性病變,以不同組織學亞性可分為: 1.因闌尾黏膜增生水腫導致的類結腸增生性息肉性改變; 2.因闌尾阻塞、膨脹而產生上皮退行性變而導致的單純性或潴留性囊腫; 3.類似結腸腺瘤性息肉或絨毛狀腺瘤近似的黏液性囊腺瘤; 4.因惡性癌癥細胞致腺體侵入間質的黏液性囊腺癌;
篩竇重疊黏液囊腫病例分析
臨床資料 患者,女,32歲。因“右眼突出半月”入院。入院前半月開始右眼脹,伴右眼外凸,無明顯雙側鼻塞,首診眼科予眼眶CT水平位掃描示右側鼻竇軟組織腫塊,眶紙板骨質缺損,轉我科門診,予鼻竇增強CT冠狀位掃描,考慮右側額篩黏液囊腫收住院。人院時查體:右側鉤突中鼻道黏膜向鼻腔突出,并與中鼻甲前部融合,表面
一例-先天性眼眶囊性腫物病例分析
患兒,男性,3歲。因自幼發現左眶部腫物,3年內腫物無明顯變化,于2012年6月2日就診于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眼科。患兒無其他全身不適癥狀。家族史及遺傳史不詳。眼科檢查:雙眼視力檢查不配合,右眼未見明顯異常。左眼閉合不全,左上眼瞼外翻,可見球結膜明顯充血、水腫,眼窩內可見橢球形腫物,腫物突出于眼眶,觸及質
臨床物理檢查方法介紹眼球和眼眶的超聲檢查介紹
眼球和眼眶的超聲檢查介紹: 暫無相關信息眼球和眼眶的超聲檢查正常值: 眼軸長度(外徑):23.09±1.06mm; 前房深度:2.37±0.47mm; 晶狀體厚度:4.02±0.44mm; 玻璃體腔軸徑:13.90±0.63mm; 眼球壁厚度:2.90±0.39mm。 視神經橫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