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B鏈球菌感染的臨床表現
GBS與新生兒嬰兒感染 近二十年來,美國、英國、芬蘭等國家的GBS感染為新生兒感染的首位,發生率分別高達61%、28%、30%,病死率達20%~50%。申阿東等報道由GBS引起的新生兒肺炎占25.71%[15]。根據感染發生的時間分為早發疾病、晚發疾病及復發疾病。由早發疾病引起的新生兒病死率為11.1%,晚發疾病者為27.8%。 1.早發疾病(early-onsetdisease,EOD):指生后一周內發生的GBS感染,占新生兒GBS疾病的80%[16],以暴發性肺炎和膿毒血癥為特征,常伴發腦膜炎。主要表現為生后半小時內出現呼吸系統癥狀,如紫紺、呼吸暫停、呼吸窘迫,X線以炎性浸潤性片狀陰影及云絮狀改變為主。由窒息、低血壓、DIC引起的死亡占40%~60%,最常見于發病12~24小時內,早產兒常在6小時內發生。主要并發癥有呼吸衰竭、代謝紊亂。據隨訪,15%~30%的腦膜炎存活者出現長期神經系統后遺癥[17]。產科高危因素:......閱讀全文
新生兒B鏈球菌感染的臨床表現
GBS與新生兒嬰兒感染 近二十年來,美國、英國、芬蘭等國家的GBS感染為新生兒感染的首位,發生率分別高達61%、28%、30%,病死率達20%~50%。申阿東等報道由GBS引起的新生兒肺炎占25.71%[15]。根據感染發生的時間分為早發疾病、晚發疾病及復發疾病。由早發疾病引起的新生兒病死率為
概述新生兒B鏈球菌感染的臨床表現
1.早發型 早發型可在出生時發病,尤其是早產兒,在生后6~12h發病,足月兒則晚至24h以后。感染輕者為無癥狀的菌血癥,肺炎則與肺透明膜病不易鑒別,重癥的特征是嚴重的圍生期窒息(合并肺炎、昏迷、休克)、敗血癥休克或持續胎兒循環。呼吸道癥狀明顯包括青紫、呼吸暫停、呼吸急促、鼻扇、三凹征等,胸片有網
新生兒B鏈球菌感染的感染途徑
早發型GBS肺炎母嬰配對的GBS菌株的血清型均一致,血清型為III/R;核酸雜交結果表明,其毒力因子ScaA、ScpB、glnA、α和β基因片段大小均相同;RAPD檢測結果證明,GBS菌株RAPD的DNA指紋圖完全一致。晚發型GBS腦膜炎患兒腦脊液和血中分離的GBS菌株血清型、毒力因子基因片段大
簡述新生兒B族鏈球菌感染的臨床表現
1.早發型感染 早發型多為宮內感染可在出生后不久發病,尤其是早產兒,在生后6~12h發病,足月兒則晚至24小時以后。感染輕者為無癥狀的菌血癥,重者表現為肺炎、敗血癥和腦膜炎。宮內感染嚴重者可表現為出生時窒息、昏迷或休克。常合并呼吸窘迫綜合征和持續肺動脈高壓。呼吸道癥狀明顯包括青紫、呼吸暫
新生兒B鏈球菌感染的病因
鏈球菌根據溶血與否分為α(不完全溶血)、β(完全溶血)、γ(不溶血)三種。Lance-field根據抗原結構不同將B溶血性鏈球菌分為18個族、其中A族(GAS)引起咽炎、猩紅熱、皮膚感染,并與風濕熱和腎炎等有關;GBS則與孕、產婦和新生兒感染有關。GBS根據型特異的莢膜多糖抗原(S物質)不同,分
新生兒B鏈球菌感染的病因分析
鏈球菌根據溶血與否分為α(不完全溶血)、β(完全溶血)、γ(健康搜索不溶血)三種。Lance-field根據抗原結構不同將B溶血性鏈球菌分為18個族,其中A族(GAS)引起咽炎、猩紅熱、皮膚感染,并與風濕熱和腎炎等有關;GBS則與孕、產婦和新生兒感染有關。GBS根據型特異的莢膜多糖抗原(S物質)
新生兒B鏈球菌感染的發病機制
早發型感染由于低出生體重兒防御機制不成熟鶒,母親帶菌多,GBS引起局部羊膜炎火罐網,羊膜自該處破裂而誘發早產羊膜早破<19h的發生率為0.7‰,≥30h者為18.3‰。羊膜完整者胎兒也可受感染,羊膜液含有較低水平的型特異GBS抗體、補體、吞噬細胞和其他非特異性防御成分,是很好的GBS培養基,胎兒
新生兒B族鏈球菌感染的簡介
在新生兒期因B族鏈球菌(簡稱GBS)感染引起的疾病為新生兒B族鏈球菌感染。新生兒B族鏈球菌與圍生期感染相關,是新生兒敗血癥、腦膜炎等嚴重感染性疾的一個重要病原菌。
關于新生兒B鏈球菌感染的簡介
新生兒B鏈球菌感染,在新生兒期因B鏈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i,簡稱GBS)感染引起的疾病為新生兒B鏈球菌感染。B鏈球菌與圍生期感染關系密切,20世紀70年代已證明是新生兒敗血癥和腦膜炎的一個重要病原。北京兒童醫院新生兒病房在肺炎、敗血癥、腦膜炎等患兒105例中,確定GBS感
新生兒B鏈球菌感染的發病機制
早發型感染由于低出生體重兒防御機制不成熟,母親帶菌多,GBS引起局部羊膜炎,羊膜自該處破裂而誘發早產,羊膜早破2μg/ml時,可加強白細胞調理吞噬作用,并能殺死GBS健康搜索。未成熟兒缺乏來自母體的型特異抗體,易發生GBS感染,一旦發生,可使未成熟兒本來已有的調理吞噬作用的缺陷進一步受累。 早
綜合看新生兒B組鏈球菌感染
B組鏈球菌是女性低位胃腸道及生殖道中常見的無癥狀定植菌,在部分人群中定植率超過20%,母源消化道/生殖道GBS定植是新生兒感染的主要危險因素,在推薦預防性使用抗生素普及前,新生兒GBS感染發生率超過1.5/千活產兒。 新生兒GBS的臨床特點 根據新生兒起病的時間是否在出生后1周內GBS可分為
新生兒B鏈球菌感染的鑒別診斷介紹
早發型的鑒別診斷包括:肺透明膜病、羊水吸入綜合征、持續胎兒循環、敗血癥(經產道的大腸埃希桿菌、單純皰疹感染)、代謝性疾病(低血糖、高氨血癥)、解剖異常(先心病、膈疝)或其他原因所致的青紫和敗血癥樣表現。 有些情況GBS感染難與肺透明膜病鑒別,如Apgar評分低、生后第1天有休克和呼吸暫停、早破
新生兒B族鏈球菌感染的病因分析
GBS寄居于母親生殖道和胃腸道,帶菌的孕產婦通常無臨床癥狀,但也可以引起絨毛膜陽膜炎、子宮內膜炎等。新生兒感染多為通過母嬰傳播,如羊膜早破可致上行感染,或接觸了產道的細菌,而羊膜完整者胎兒吸入了受羊膜炎污染的羊水,也可致病。少數晚發的GBS感染可能為母嬰間、新生兒之間或新生兒與看護人間的接觸感染
治療新生兒B族鏈球菌感染的簡介
1.抗感染治療 可選擇大劑量青霉素或氨芐西林。青霉素耐藥者可依據藥物敏感試驗選擇抗生素。 2.支持療法 注意保暖。靜脈補液,糾正酸中毒和電解質紊亂。監測膽紅素及時給與光照療法預防膽紅素腦病。有休克者可選用血管活性藥物。
關于新生兒B族鏈球菌感染的檢查介紹
1.確定診斷需靠細菌培養陽性(自血液、腦脊液、尿液、局部病灶中),而皮膚和黏膜的陽性只表示帶菌。 2.肺炎需要有X線胸片檢查。 3.血常規監測白細胞,白細胞分類以及C反應蛋白。 4.常規做X線檢查了解心、肺情況,做腦電圖、心電圖檢查,必要時做腦CT檢查,B超等檢查。
關于新生兒B鏈球菌感染的檢查方式介紹
1、實驗室檢查 確定診斷需靠細菌培養陽性(自血液、腦脊液、尿液、局部病灶中),而皮膚和黏膜的陽性只表示帶菌。 近年來,細菌的抗原診斷進展很快,不論用過抗生素與否,均可用抗原檢測方法,常用的有乳膠凝集、協同凝集、對流免疫電泳和酶聯免疫吸附試驗等,以對流免疫電泳的準確性較好,對GBS含量少的標本
新生兒B鏈球菌感染的實驗室檢查
確定診斷需靠細菌培養陽性(自血液、腦脊液、尿液、局部病灶中)而皮膚和黏膜的陽性只表示帶菌。 細菌的抗原診斷進展很快,不論用過抗生素與否,均可用抗原檢測方法,常用的有乳膠凝集、協同凝集、對流免疫電泳和酶聯免疫吸附試驗等以對流免疫電泳的準確性較好,對GBS含量少的標本則優于抗原檢測細菌培養。 特
概述B鏈球菌群感染的臨床表現
可分為新生兒感染及成年人感染兩類。 1.孕婦B族鏈球菌感染 B族鏈球菌是引起產褥期發熱的常見病原體,無論孕婦以哪種方式分娩,這些細菌都可以引起產褥感染。B族鏈球菌引起的產褥感染大多呈單一細菌感染,癥狀出現早,高熱(>38.8℃)、心動過速等。B族鏈球菌也是引起孕婦菌血癥和傷口感染的主要致病菌
關于新生兒B鏈球菌感染的基本信息介紹
新生兒B鏈球菌感染,在新生兒期因B鏈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i,簡稱GBS)感染引起的疾病為新生兒B鏈球菌感染。B鏈球菌與圍生期感染關系密切,20世紀70年代已證明是新生兒敗血癥和腦膜炎的一個重要病原。北京兒童醫院新生兒病房在肺炎、敗血癥、腦膜炎等患兒105例中,確定GBS感
新生兒B鏈球菌感染的流行病學
GBS寄居于母親泌尿道和胃腸道的黏膜,孕婦帶菌率4%~40%不等,帶菌多的母親所生的新生兒帶菌也多,有40%~70%,新生兒從水平傳播變為帶菌者占8%。影響母親帶菌的因素有:經濟條件差、年齡小、性行為等另外培養基的選擇(肉湯優于瓊脂)、取材次數和部位(宮頸、陰道、尿、直腸等),和新生兒取材部位(
關于新生兒B族鏈球菌感染的診斷方式介紹
1.有肺炎、敗血癥和腦膜炎相關癥狀。 2.早發型有母親鏈球菌感染的證據,如母親發熱、血白細胞增高、陰道拭子培養陽性。 3.從患兒血液、腦脊液或感染病灶處抽取的體液標本分離或培養出B族鏈球菌感染可以確診。
關于新生兒B鏈球菌感染的流行病學介紹
GBS寄居于母親泌尿道和胃腸道的黏膜,孕婦帶菌率4%~40%不等,帶菌多的母親所生的新生兒帶菌也多,有40%~70%,新生兒從水平傳播變為帶菌者占8%。影響母親帶菌的因素有:經濟條件差、年齡小、性行為等,另外培養基的選擇(肉湯優于瓊脂)、取材次數和部位(宮頸、陰道、尿、直腸等),和新生兒取材部位
概述新生兒柯薩奇病毒B感染的臨床表現
新生兒柯薩奇病毒感染的潛伏期可有很大差異,一般在生后7~14天。經宮內垂直感染者多在生后5天內發病,生后感染者多在5天后發病。潛伏期長短也與不同血清型、新生兒個體因素(胎齡、日齡、免疫狀況等)有關。輕型新生兒CVB感染可無明顯臨床表現,而嚴重者可侵犯多臟器系統,甚而致死。CVB的不同血清型感染,
鏈球菌感染的臨床表現
1.病前2~3周有上呼吸道或皮膚感染史。如咽炎、扁桃體炎、膿皰瘡。 2.全身表現如乏力、厭食、惡心、嘔吐、腰痛及頭痛。 3.血尿及蛋白尿尿色深如洗肉水樣,輕至中等量蛋白尿。 4.少尿及水腫尿量可少于400ml/d,晨起眼瞼水腫,面色蒼白,呈“腎炎面容”,嚴重時波及全身,早期指壓凹陷性不明顯
關于B鏈球菌群感染的病因分析
B鏈球菌群感染占全部鏈球菌感染的8%左右。根據表面抗原的不同可分為九個亞型,即Ⅰa,Ⅰb,Ⅱ,Ⅲ,Ⅳ,Ⅴ,Ⅵ,Ⅶ和Ⅷ。在血碟上可呈甲型、乙型或丙型溶血反應,溶血菌株所產生的鏈球菌溶血素與A組菌的O與S不同,無抗原性。按照生化分類法,此群菌為無乳鏈球菌。
治療B鏈球菌群感染的相關介紹
B鏈球菌群對青霉素類、頭孢菌素類以及紅霉素等均敏感,但其敏感程度比A群鏈球菌差。 治療新生兒、嬰兒和成人B組鏈球菌感染的應選藥物為青霉素,在病初感染病原未確定時,可先予青霉素與氨基糖甙類抗生素的聯合,以取得協同抗菌作用,并擴大抗菌譜,一旦病原菌明確后,可單用青霉素。但是,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對新生
A組鏈球菌感染的臨床表現
A鏈球菌群可引起全身各處的化膿性疾病,最常見的有以下幾種(猩紅熱在另節介紹)。 急性咽喉炎、急性扁桃體炎 患者以兒童為多。多發生于冬春季節。患者可有發熱、咽痛、頭痛等癥狀。檢查可見咽部及扁桃體充血、水腫以及膿性滲出物,可形成偽膜。恢復期部分患者可出現風濕病或腎炎。 丹毒 皮膚有微小損傷(
B鏈球菌群感染的基本信息介紹
B鏈球菌屬條件致病菌,可定植男性和女性生殖道、腸道和尿道,可經性傳播。新生兒可直接自母體,或分娩時由母體生殖道寄殖菌上行感染。成人中B組鏈球菌感染少見,以產婦為主,少數情況下亦可為免疫功能低下者,如糖尿病、慢性肝功能不全、HIV感染、惡性腫瘤、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等患者。
簡述重癥鏈球菌感染的臨床表現
重癥鏈球菌感染主要是指由鏈球菌感染所致的菌血癥、STSS、壞死性筋膜炎、肌炎等,而鏈球菌所致腦膜炎,其癥狀相對較輕,預后較好。 STSS的主要臨床表現為:突起高熱,遠端部位瘀點、瘀斑,早期多伴有胃腸道癥狀,休克,較快轉入多器官衰竭,尤以腎臟衰竭最為明顯,心、肝也易受累,呼吸窘迫綜合癥易出現。病
概述A鏈球菌群感染的臨床表現
A鏈球菌群可引起全身各處的化膿性疾病,最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1.急性咽喉炎、急性扁桃體炎 患者以兒童為多。多發生于冬春季節。患者可有發熱、咽痛、頭痛等癥狀。檢查可見咽部及扁桃體充血、水腫以及膿性滲出物,可形成偽膜。恢復期部分患者可出現風濕病或腎炎。 2.丹毒 皮膚有微小損傷(如足癬)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