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動脈栓塞的基本信息介紹
急性動脈栓塞是指來自于心臟、近端動脈壁,或者其他來源的栓子隨動脈血流沖入并栓塞遠端直徑較小的分支動脈,繼而引起此動脈供血臟器或肢體的缺血性壞死。多見于下肢,嚴重者將最終導致截肢。......閱讀全文
關于肺動脈栓塞的體征的介紹
肺栓塞的體征無特異性。除心肺體征外,特別需注意檢查頸靜脈和下肢靜脈。 (1)一般情況①體溫可以正常,也可升高,多在38.5℃以下;也可高達39.5℃以上,系急性血栓性靜脈炎引起。②呼吸急促(R>20次/分)即有診斷意義,也是病情變化的重要指標。③脈搏加快通常>90次/分。④血壓下降通常提示為大
關于腎動脈栓塞的鑒別診斷介紹
1.腎輸尿管結石 在結石排出的過程中,可與腎動脈栓塞一樣有劇烈的絞痛發作,也可有鏡下或肉眼血尿。但泌尿系X線平片及靜脈腎盂造影一般可發現結石的陰影并顯示造影劑排泄受阻的表現。B超檢查有助結石的診斷。 2.急性闌尾炎 主要表現為轉移性右下腹痛,有時可出現發熱、惡心、嘔吐。右下腹可有壓痛及反跳
關于視網膜動脈栓塞的基本介紹
視網膜動脈阻塞(retinal artery occlusion)是指視網膜中央動脈或其分支阻塞。視網膜中央血管為終末血管,一旦阻塞,可引起視網膜組織缺血,視力下降,是眼科致盲的急診之一。此病多發生在伴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發病者常有偏頭痛、凝血功能障礙、炎癥或感染性疾病、口服避孕藥或外傷等誘因
關于腸系膜上動脈栓塞的檢查介紹
1.急性腸系膜上動脈閉塞 (1)實驗室檢查 白細胞數明顯增高,達20×109/L以上,血液濃縮,代謝性酸中毒。 (2)輔助檢查 ①X線腹平片見小腸及結腸中等或輕度充氣和腹腔積液影像。 ②選擇性動脈造影可明確診斷。 ③超聲多普勒檢查與CT有輔助診斷意義。 2.慢性腸系膜血管閉塞 (1
關于腸系膜上動脈栓塞的內容介紹
急性腸系膜上動脈栓塞的病死率極高,而盡早正確診斷、及時治療是降低病死率的關鍵。因此,當臨床醫生對患者家屬交代患者有本病的可能時,患者家屬應首先做好最壞結果的心理準備,同時盡最大可能配合醫生的各種要求如手術知情同意書簽字等,切莫把搶救時間耽誤在這些方面。要知道當已有腸梗阻乃至腹膜炎征象時,搶救時間
肺動脈栓塞的螺旋CT檢查介紹
可清晰探測到位于肺動脈主干、葉、段肺動脈內的栓子。表現為肺動脈內充盈缺損及血管截斷。據此可作出PE診斷。但對于亞段及外周肺動脈的栓子其敏感性有限。螺旋CT診斷PE的總體敏感性為72%,總體特異性為95%;對段以上肺動脈內栓子的診斷敏感性和特異性分別為75~100%及78~100%,而對亞段以下肺
肺動脈栓塞的診斷依據介紹
注意肺栓塞的相關癥狀和體征,有助于提高肺栓塞的診斷率,以下情況應考慮本病的可能: 1.與肺部體征不相稱的、難以用基礎肺部疾病解釋的呼吸困難; 2.呼吸困難明顯,但患者可以平臥; 3.突發的昏厥或休克; 4.急性右心室負荷增加的臨床表現; 5.心電圖提示有明顯的右心室負荷過重的表現;
周圍動脈栓塞的臨床表現介紹
周圍動脈的血栓栓塞的臨床表現取決于栓塞的部位、持續時間及嚴重程度,急性動脈栓塞可以發生于任何年齡。風濕性心臟瓣膜病引起的栓塞發病年齡較年輕,冠心病引起者發病年齡較大,在急性肢體動脈栓塞中,最常見的是下肢髂股動脈栓塞,好發部位在髂股動脈分叉處及股動脈遠端。 1.疼痛 疼痛是最早出現的癥狀。半數
關于動脈栓塞的檢查和診斷介紹
一、檢查 1、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 了解栓塞部位,下游動脈通暢情況。 2、節段性測壓 對肢體動脈進行多普勒測壓,客觀了解肢體血供情況。 3、CTA、MRA 了解栓塞部位、栓子形態,下游遠側動脈是否通暢、側支循環情況。 4、動脈造影 診斷的金標準,但屬于有創檢查。一般不作為首選。
肺動脈栓塞的抗凝治療介紹
(1)目的防止血栓發展和形成新血栓。 (2)適應證經V/Q、CT、MRI、肺動脈造影確診的非大面積、非次大面積肺栓塞,本次癥狀加重或證實栓子脫落在2月之內,年齡≤75歲,無溶栓禁忌證;臨床疑診PTE時也可先應用。 (3)禁忌證年齡>75歲;大面積PTE,次大面積PTE;妊娠;近期內腦出血、活
關于腦動脈栓塞的檢查方式介紹
1.腦脊液檢查 腦壓正常,腦壓增高提示大面積腦梗死,出血性梗死CSF可呈血性或鏡下紅細胞;感染性腦栓塞如亞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CSF細胞數增高(200×10/L或以上),早期中性粒細胞為主,晚期淋巴細胞為主;脂肪栓塞CSF可見脂肪球。 2.血尿便常規及生化檢查 主要與有栓子可能來源的感染,
關于肺動脈栓塞的鑒別診斷介紹
除外冠心病、夾層動脈瘤、肺炎、支氣管擴張、COPD急發、大動脈炎、原發性肺動脈高壓、肺動脈腫瘤、結締組織病等疾病。 1.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肺栓塞可出現心絞痛癥狀及心梗心電圖形,鑒別可根據心電圖及酶學演變以及同位素掃描結果相鑒別。 2.心絞痛 部分老年肺栓塞者ECG可出現II、III、AV
腸系膜上動脈栓塞的鑒別診斷介紹
有學者提出本病的高危因素包括年齡> 50歲、瓣膜性心臟病、心律失常、近期心肌梗死,有血管介入檢查或治療史。根據病人心臟病史或動脈栓塞的病史,突發的劇烈腹痛,而體征輕微,伴有嘔吐和暗紅色血性便,結合實驗室檢查[白細胞計數升高, 血清酶乳酸脫氫酶(LDH ) 、堿性磷酸酶(AKP) 、肌酸肌酶(CK
用藥治療急性腸系膜上動脈栓塞或血栓形成的簡介
急性腸系膜缺血病人主要并發于心血管疾病,而急性腸系膜上動脈閉塞又會加重心血管疾病,因而應把改善心臟功能和病人全身情況放在同等重要位置,在積極抗休克、抗感染糾正酸中毒、維持水電解質平衡、加強營養支持等措施的同時,盡快手術探查,不可顧此失彼。在對病人一般情況及心臟情況予以診斷及處理后,即進行選擇性動
簡述急性腸系膜上動脈栓塞或血栓形成的并發癥
1.在發病初期出現消化道出血表現,患者嘔吐物常為一種不含凝血塊的暗紅色胃腸液和排出血水樣便。 2.在發病6~12h后,患者就可能出現麻痹性腸梗阻。 3.晚期出現腹膜刺激和中毒性休克。
病例分析:腸系膜動脈栓塞誤診為急性闌尾炎治療
【一般資料】男性,53歲,農民【主訴】男性,53歲,農民轉移性右下腹痛1天。【現病史】患者訴緣于1天前無明確誘因出現上腹部持續性疼痛,陣發性加劇,無他處放射,并出現腹脹,無發冷、發熱,無惡心、嘔吐,少量排氣,未排便,無咳嗽、咳痰。5小時前疼痛轉移至右下腹,固定,不向腰背部、會**放射,仍無發冷、發熱
腸系膜動脈栓塞的癥狀
在多數病人發病急驟,突然發生腹部持續性劇烈絞痛,伴有頻繁嘔吐。初起時腹軟,壓痛不明顯,腸鳴音存在,與腹痛程度不相稱。往往當病人嘔吐血性水樣物或排出暗紅色血便而腹痛有所減輕時,卻出現腹部壓痛、反跳痛、腹肌緊張,直至發生休克,腹腔穿刺抽得血性液體時,才想到本病的可能性,為時已晚。后期則出現腹脹、脈速
溶栓治療急性肺栓塞的介紹
急性肺栓塞的治療其最終目標是去除血栓,近年來采用的溶栓治療方法安全且有效。1967年~1973年美國的16家醫院開展溶栓治療研究,用肺動脈造影、血流動力學和肺灌注顯像對尿激酶、鏈激酶的溶栓作用做了評估。肺動脈造影結果的血流缺損率得到改善,尿激酶組為53%,而單獨使用肝素組只有9%,顯示了確切的溶
關于急性肺栓塞的臨床類型介紹
①猝死型; ②急性肺原性心臟病型; ③不能解釋的呼吸困難型; ④肺梗死型; ⑤慢性栓塞性肺動脈高壓型。 臨床經驗表現,凡原有心肺疾患癥狀突然加重或突發的呼吸困難,而經過相應的強心,利尿、擴血管等治療后效果不明顯的病例,尤其是那些長期臥床,伴有心房纖顫或嚴重心功能不全,使用大量利尿劑,有
腦栓塞的基本信息介紹
腦栓塞是指血液中的各種栓子(如心臟內的附壁血栓、動脈粥樣硬化的斑塊、脂肪、腫瘤細胞、纖維軟骨或空氣等)隨血流進入腦動脈而阻塞血管,當側枝循環不能代償時,引起該動脈供血區腦組織缺血性壞死,出現局灶性神經功能缺損。腦栓塞常發生于頸內動脈系統,椎-基底動脈系統相對少見。腦栓塞約占缺血性腦卒中的15%-
關于腸系膜上動脈栓塞的全身治療介紹
所有腸系膜上動脈栓塞病人的最初治療原則是循環的復蘇及穩定,懷疑有進一步缺血表現的應給予廣譜抗生素。對于腸管尚未壞死,動脈造影證實腸系膜上動脈分支栓塞,遠端血流仍能充盈的病人可肌注罌粟堿擴張腸系膜血管及解除腸管痙攣,肝素全身抗凝、祛聚保守治療;同時去除誘發疾病,如治療心律失常,防止其他部位的栓子脫
關于腎動脈粥樣栓塞的基本介紹
腎動脈粥樣硬化、腎動脈粥樣栓塞是一種臨床綜合征,隨著腎小動脈粥樣物質的阻塞程度而致腎功能快速或緩慢減退。腎栓塞發病率隨年齡而增長。腎動脈粥樣栓塞可于彌漫侵襲性動脈粥樣硬化時自發出現,或繼發于血管外科手術,血管成形術或動脈造影術。腎動脈粥樣栓子典型的為非膨脹性,形狀不規則,更易于產生不完全閉塞伴繼
關于視網膜動脈栓塞的處理措施介紹
一旦確診,應爭分奪秒的恢復視網膜的血供,搶救視力。主要措施包括:降低眼壓,吸氧,使用血管擴張劑,1~2月后出現虹膜新生血管時可進行廣泛視網膜光凝術,同時積極治療原發病。具體措施如下 ①立即給予血管擴張劑:吸入亞硝酸異戊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含片;球后注射妥拉蘇林或罌粟堿,口服煙酸,靜脈滴注普樂林
關于腸系膜上動脈栓塞的鑒別診斷介紹
1.急性腸系膜上動脈閉塞 急性腸系膜上動脈閉塞應注意與各種機械性腸梗阻進展所致絞窄性小腸梗阻鑒別。另外,其臨床表現與非閉塞性急性腸缺血類似,應注意鑒別。選擇性動脈造影對于正確診斷有決定性意義。 2.慢性腸系膜血管閉塞 慢性腸系膜血管閉塞其癥狀主要表現為間歇性腹痛,難以與其他的腹痛鑒別。尤其
肺動脈栓塞的溶栓治療方法介紹
(1)目的溶解肺動脈內血栓,迅速降低肺動脈壓,改善右心功能;減少或消除對左室舒張功能影響,改善左心功能及心源性休克;改善肺灌注,預防慢性肺動脈高壓及遠期預后;溶解深靜脈血栓、防止反復栓塞。 (2)適應證經V/Q、CT、MRI、肺動脈造影確診的大面積或次大面積肺栓塞,本次癥狀加重或證實栓子脫落在
關于肝動脈化療栓塞(TACE)的方法介紹
采用Seldinger法經皮動脈穿刺,利用短導絲置入導管鞘,然后在X射線電視透視下進行插管操作。將導管選擇性插入腫瘤供血動脈后進行動脈造影,了解供血動脈和腫瘤血管的分布情況。經導管灌注化療藥物或栓塞藥物。常用化療藥有MMC、DDP(或卡鉑)、THP(或ADR、EADR)、5-FU、BLM、VDL
一例主動脈夾層合并右髂股動脈急性栓塞麻醉處理
患者,男,年齡45歲,體重80kg,ASAⅣ級,因突發劇烈背腹痛,并伴有惡心、嘔吐。T37.8℃,HR110次/分,BP190/110mmHg。腹平坦,全腹軟,雙下肢皮溫低,右股一足背動脈搏動消失。3DCTA示胸主動脈至右髂股動脈管腔分為真假兩腔,假腔內可見低密度影,真腔受壓明顯變窄,右髂股動脈栓塞
腸系膜動脈栓塞誤診為急性闌尾炎治療病例分析
【一般資料】男性,53歲,農民【主訴】男性,53歲,農民轉移性右下腹痛1天。【現病史】患者訴緣于1天前無明確誘因出現上腹部持續性疼痛,陣發性加劇,無他處放射,并出現腹脹,無發冷、發熱,無惡心、嘔吐,少量排氣,未排便,無咳嗽、咳痰。5小時前疼痛轉移至右下腹,固定,不向腰背部、會**放射,仍無發冷、發熱
關于急性肺栓塞的禁忌癥介紹
(1)消化道潰瘍伴有出血。 (2)近期腦血管疾病或腦脊髓術后。 (3)顱內腫瘤等。 溶栓治療的主要并發癥是出血,美國報道出血發生率為5%~7%。為減少其出血,可采用小劑量(25萬~50萬單位)尿激酶直接經導管注入肺動脈血栓處,溶栓效果更好。在反復發生急性肺栓塞的患者中,可以應用尿激酶大劑量
關于急性肺栓塞的抗凝治療介紹
其目的在于: (1)預防肺動脈血栓的周圍出現血栓延伸。 (2)抑制由血栓所致的神經、體液因素的分泌。 (3)阻止靜脈血栓的進展。 抗凝治療的初期使用肝素,以后用華法令(Warhdn)維持。肝素的作用迅速,具有上述的三點作用,而華法令的起效時間相對長,缺少對神經體液因素分泌的抑制作用。肝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