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血液高凝狀態的病因分析介紹
通常,如創傷、手術后、大面積燒傷、妊娠及產后等,可見血小板增高,粘附性增強。術后數日內血液中血小板較正常高2-3倍。血小板對膠原纖維有很強的親和力,當靜脈內膜損傷后,血小板迅速聚集粘附與損傷部位,同時釋放出凝血因子,這些凝血因子參與血液循環,血液成分改變,使血液呈高凝狀態,而為血栓形成創造了條件。 另外,血小板增高,在血小板內合成的血栓素也增高,血栓素具有強烈的促血小板聚集和收縮血管的作用。從而不能消除血栓素的生物效應,最終形成血栓。此外,創傷及大面積燒傷,由于嚴重的失血,脫水,造成血液濃縮,血細胞增多也可增加血液的凝固度。長期服用避孕藥,亦可使血液中凝固因子增加和抗凝血酶Ⅲ活性降低,而誘發血栓形成。 國外報告婦女口服避孕藥發生靜脈血栓形成比正常人多5倍。各種惡性腫瘤,在崩解產物中含有組織凝血因子,也可導致血液呈高凝狀。據報道,腫瘤手術后并發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率高達40.9%。......閱讀全文
導致血液高凝狀態的病因分析介紹
通常,如創傷、手術后、大面積燒傷、妊娠及產后等,可見血小板增高,粘附性增強。術后數日內血液中血小板較正常高2-3倍。血小板對膠原纖維有很強的親和力,當靜脈內膜損傷后,血小板迅速聚集粘附與損傷部位,同時釋放出凝血因子,這些凝血因子參與血液循環,血液成分改變,使血液呈高凝狀態,而為血栓形成創造了條件
引起高凝狀態的原因分析介紹
腎病綜合癥病人容易出現高凝狀態的原因很多,包括血中促聚集的和促凝因子均增加,而抗聚集、抗凝和纖溶機制受損,以及靜脈瘀血,高脂血癥,低蛋白血癥,血液濃縮,血液黏滯度增加,激素和利尿劑的使用。腎病綜合癥高凝狀態最直接的證據是血漿纖維蛋白原水平的增高。腎病綜合癥患者血漿纖維蛋白原的分解代謝速率正常,血
導致血流瘀滯狀態的病因分析介紹
久病臥床、外傷或骨折、較大的手術、妊娠、分娩、長途乘車或飛機久坐不動、或長時間的靜坐及下蹲位等。以上原因均可導致血流緩慢、瘀滯,因而促發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 如下肢骨折后,石膏或其他固定方式使患肢制動,活動受限,小腿的肌肉不能正常發揮唧筒作用,血流緩慢和淤滯,因而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有較高的發病率
什么是高凝狀態?
高凝狀態是指腎病綜合癥病人由于血中促聚集的和促凝因子均增加,而抗聚集、抗凝和纖溶機制受損,以及靜脈瘀血,高脂血癥,低蛋白血癥,血液濃縮,血液黏滯度增加,激素和利尿劑的使用等原因引起血漿纖維蛋白原水平的增高和纖維蛋白和纖維蛋白原降解產物含量的明顯上升等現象,最終使得蛋白C和蛋白S水平多正常或增高,
怎樣預防高凝狀態?
腎病綜合征患者由于凝血因子改變處于血液高凝狀態,尤其當血漿白蛋白低于20~25g/L時,即有靜脈血栓形成可能。臨床常用的抗凝藥物有: (1)肝素:主要通過激活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常用劑量50~75mg/d靜滴,使ATⅢ活力單位在90%以上。有文獻報道肝素可減少腎病綜合征的蛋白尿和改善腎功
癲癇持續狀態的病因分析
1.熱性驚厥占小兒SE的20%~30%。 2.主要發生于癲癇患兒突然撤停抗癲癇藥物、不規律服藥、睡眠嚴重缺失或間發感染時。 3.急性疾病中驚厥發作的各種病因均可引起癥狀性SE。
導致靜脈壁損傷的病因分析介紹
當靜脈壁受到任何因素(常見的有機械性損傷、感染性及化學性損傷等)損傷時,都會使靜脈內膜下基膜和結締組織中的膠原裸露,血小板發生聚集,并釋放許多生物活性物質,這些物質又可加重血小板的聚集,有利于形成血栓。總之,當靜脈壁損傷后所發生的各種改變,都可引起局部血小板粘附、聚集,纖維蛋白及血細胞沉積,最終
血液分析儀抗凝的問題分析
抗凝出現問題,要么是抗凝比例不對(過高會導致衛星現象,顯微鏡下能看到大細胞的周圍衛星很多小細胞,造成細胞體積巨大而且還很難溶解),放置時間過短也是原因之一,這也是在25分鐘之內測試分類不好血小板不穩的重要原因,EDTA抗凝劑與血小板凝血因子反應結合需要時間,這個時間隨著溫度的升高而縮短,這也就是
導致腦炎的病因分析
1.病毒 病毒不具備細胞結構,根據核酸成分的不同分為兩類:一為脫氧核糖核酸病毒(DNA病毒):包括微小病毒、乳頭多瘤空泡病毒(引起進行性多灶性白質腦病)、腺病毒、皰疹病毒、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另一為核糖核酸病毒(RNA病毒):包括微小核糖核酸病毒(脊髓灰質炎病毒、柯薩奇病毒、ECHO病毒)、蟲
吸入變應原導致哮喘持續狀態的介紹
(1)室內外變應原 屋螨是最常見的,危害最大的室內變應原,是哮喘在世界范圍內的重要發病因素,常見的有4種:屋塵螨,粉塵螨,宇塵螨和多毛螨,90%以上螨類存在屋塵中,屋塵螨是持續潮濕氣候最主要的螨蟲,主要抗原為DerpI和DerpⅡ,主要成分為半胱氨酸蛋白酶或酪氨酸蛋白酶,家中飼養寵物如貓,狗,鳥
關于癲癇持續狀態的病因分析
1.熱性驚厥占小兒SE的20%~30%。 2.主要發生于癲癇患兒突然撤停抗癲癇藥物、不規律服藥、睡眠嚴重缺失或間發感染時。 3.急性疾病中驚厥發作的各種病因均可引起癥狀性SE。
關于血液透析中的抗凝介紹
為了防止血液透析中凝血阻塞空纖維管道,影響透析的進行和降低透析治療的效果,需行抗凝措施。常用方法為給予肝素進行治療。但是肝素有抗凝作用,要防止患者有出血癥狀。那樣血液不凝集了。 ⑴普通透析:首次肝素劑量為40~50mg(或0.8~1.2mg/kg)于靜脈穿刺時注入,以后追加5mg/h,透析前0
APTT、Fbg降低?高凝還是低凝?
? 前? 言 ? APTT是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主要檢測身體血液中內源性凝血因子是否缺乏。APTT的檢測原理是將標準數量的磷脂化物(血小板替代物)和特定激活物
血液呈現濃縮的病因介紹
常見于外傷引起的出血、消化性潰瘍出血、食管曲張靜脈破裂、婦產科疾病所引起的出血等。失血后是否發生休克不僅取決于失血的量,還取決于失血的速度。休克往往是在快速、大量(超過總血量的30~35%)失血而又得不到及時補充的情況下發生的。
罕見病因導致的胃穿孔病例分析
病例資料患者女性,35歲。主因突發性廣泛性腹痛以及連續2日內出現4次非膽汁性嘔吐于急診就診。患者無吸煙史和其他并發癥,無消化性潰瘍(PUD)或非甾體類抗炎藥物(NSAID)相關病史,也無導致免疫功能降低的相關因素。患者入院時呈脫水狀態,體溫37.2℃,脈搏108次/min,血壓98/76 mmHg,
血液的化學檢驗項目狼瘡性抗凝因子介紹
狼瘡性抗凝因子介紹: 異常的高嶺土PTT,不能用正常血漿糾正,提示一種抑制因子的存在。檢測狼瘡性抗凝因子的血小板磷脂中和試驗陽性,這種抗凝因子在體外能引起高嶺土PTT延長,在體內與血栓形成傾向有關。狼瘡性抗凝因子正常值: 陰性。狼瘡性抗凝因子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陽性,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性
左心室高電壓的病因分析
目前導致左室高電壓的發生機制有如下理論: 1.循環系統器質性疾病等引起繼發性介導因素 如去甲腎上腺素、血管緊張素、皮內素、炎癥細胞因子、醛固酮等增加,作用于心肌,使心肌細胞重塑,引起心肌細胞肥大;細胞肥大導致左室表面積增加,產生的電偶數目增多,粗大的心肌細胞內部電阻減小致使左室除極產生的電動
高鎂血癥的病因分析
以急性或慢性腎衰竭多見,但一般腎衰竭患者血鎂大多仍能維持正常或正常偏高水平,且無高鎂血癥導致的癥狀。如果一時攝入過多(如使用抗酸劑)或經其他途徑進入體內過多(例如肌注硫酸鎂等),則有可能出現明顯高鎂血癥并出現癥狀。此外,甲狀腺素可抑制腎小管鎂重吸收,促進尿鎂排出,故某些甲狀腺功能減退黏液性水腫的
關于高睪酮血癥的病因分析
來源于多囊卵巢綜合征者約占34%,其次為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占29%,少數見于卵泡膜增生和腎上腺皮質增生;約28%來源不明。近有報道高胰島素血癥能刺激卵巢分泌大量的雄激素而成高睪酮血癥。
關于高泌乳素血癥的病因分析
在生理情況下,泌乳素的調控以抑制性調節占優勢。任何干擾下丘腦多巴胺合成與向垂體輸送以及多巴胺與其受體作用的因素均可減弱抑制性調節,而引起高泌乳素血癥。常見病因可歸納為生理性、病理性、藥理性和特發性四類。 1.生理性 泌乳素是應激激素,呈脈沖式分泌,夜間分泌高于白天。女性月經周期的黃體期達峰值
血液改變的病因
1、高血粘滯綜合征,是由于機體一種或多種血液粘滯因素升高而造成。例如:血漿粘度升高、全血粘度升高、紅細胞剛性升高、紅細胞聚集性升高、血小板聚集性升高、血小板粘附性升高、血液凝固性升高、血栓形成趨勢增加等。這些因素的異常改變,將造成機體血液循環特別是微循環障礙,導致組織、細胞缺血和缺氧。 2、低
四例罕見病因導致的慢性創面病例分析
例1 男,53歲。右下肢間歇性跛行1年,因右踝內側碰傷后皮膚潰爛伴疼痛4個月入院。患者糖尿病史2年,口服降糖藥,餐后血糖控制在8.0~10.0 mmol/L。體格檢查:雙側股動脈搏動較弱,雙足背動脈未觸及搏動,右踝內側有一潰瘍創面,大小3.0 cm×1.5 cm,表面壞死組織覆蓋,未見骨外露,1日內
血液的化學檢驗項目介紹因子VIII/因子IX促凝活性
因子VIII/因子IX促凝活性介紹: 因子VIII、因子Ⅸ在血液凝固時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因子VIII缺乏引起的疾病即血友病A,因子Ⅸ缺乏引起的。 本測定主要用于判斷因子VIII、因子Ⅸ促凝活性程度的高低。因子VIII/因子IX促凝活性正常值: 因子VIII促凝活性 103%±25.7%; 因
關于新生兒期癲癇持續狀態的病因分析
(1)不規范抗癇藥治療:多見于新近發病患者開始規范藥物治療后突然停藥、減量、不及時或未遵醫囑服藥、多次漏服藥物、自行停藥、改用偏方和隨意變更藥物劑量或種類等,導致不能達到有效血藥濃度,使2l%的癲癇患兒和34%的成人患者發生癲癇狀態。 (2)腦器質性病變:腦外傷、腦腫瘤、腦出血、腦梗死、腦炎、
血液檢測的影響因素之抗凝原理
臨床血液學檢驗中常用的抗凝劑有以下3種:1.枸櫞酸鈉(檸檬酸鈉):枸櫞酸能與血液中的鈣離子結合形成螯合物,從而阻止血液凝固。市售枸櫞酸鈉多含2分子結晶水,相對分子質量為294.12,常用濃度為109mmol/L( 32 g/L)。枸櫞酸鈉與血液的比例多采用1:9( V:V),常用于凝血象和紅細胞沉降
小兒高IgE綜合征的病因分析
病因尚不清楚,推測存在T細胞缺陷,部分有γ-干擾素生成減少,從而影響IgE生成調節和其他免疫功能。可引起抗葡萄球菌IgE水平增高;抗葡萄球菌IgG水平降低;中性粒細胞趨化功能改變;病人對抗病能力降低。
關于高賴氨酸血癥的病因分析
AASS基因(7q31.3)編碼α-氨基己二酸半醛合成酶,其參與賴氨酸的分解,先將賴氨酸分解為酵母氨酸,之后又將酵母氨酸被分解為α-氨基己二酸半醛分子,如果AASS基因發生基因突變會造成高賴氨酸血癥。 當AASS基因突變造成血液和尿液中賴氨酸水平升高時,一般不會對人體造成任何負面影響。當AAS
高甘油三酯血癥的病因分析
根據病因,可將高甘油三酯血癥分為兩種類型,即原發性與繼發性。原發性高甘油三酯血癥包括家族性高甘油三酯血癥、家族性混合型血脂異常、家族性異常β-脂蛋白血癥等。繼發性高甘油三酯血癥的病因主要包括、代謝性疾病、某些疾病狀態、激素和藥物等。 1、糖尿病 在未控制的1型糖尿病及酮癥患者中,由于重度胰島
轉氨酶高的病因
非病理 1、健康人如果劇烈運動后檢查轉氨酶就會發現轉氨酶升高。 2、如果過于勞累,會導致轉氨酶升高。 3、檢查前如果吃過油膩的食物或酗酒都會導致轉氨酶升高。 4、懷孕的人,也會導致內分泌失調,使得轉氨酶升高; 5、營養不足 飲食結構不合理如低蛋白飲食,尤其是當食物中缺乏胱氨酸、維生素E
關于獲得性循環抗凝物質增多癥的病因分析
1.部分血友病A患者,由于遺傳性因子Ⅷ缺乏臨床上替代療法而反復多次輸注新鮮血漿、全血、冷凍血漿或抗血友病球蛋白濃縮制劑,由于類似異體抗原的作用,產生了針對因子Ⅷ的抗體。 2.健康婦女在妊娠期間出現因子Ⅷ抑制物,或者產后數天至數年出現抑制物,常見是產后2~4個月出現,可能是自身免疫所致。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