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的基本信息介紹
胰為一帶狀腺體,在胃的后方,重約65—75g,可分頭、體、尾三部。胰有許多分泌胰液的腺泡。腺泡的導管匯成一條貫穿全腺體的胰管,經胰頭穿出,與膽總管共同卉口于十二指腸乳頭。胰液對食物的消化具有重要作用。胰液缺乏時,即使其他消化液的分泌都正常,仍不能使食物完全消化。胰內除有分泌消化液的腺泡外,在腺泡之間尚有分泌激素的內分泌腺組織,稱胰島。因此,胰兼有外分泌和內分泌兩種功能。 胰的外分泌部為復管泡狀腺,包括腺泡和導管。 胰液是無色、無臭的堿性液體,pH7.8-8.4。正常成人每日分泌1—2L。胰液中含有多種消化酶,如胰淀粉酶、胰脂肪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等。胰淀粉酶可使淀粉水解為麥芽糖,胰脂肪酶在膽汁的協同作用下,能分解脂肪為甘油和脂肪酸,,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在堿性環境中共同作用于蛋白質時,可把蛋白質消化分解為小分子的多肽和氨基酸。胰液中還含有大量的碳酸氫鹽,它能中和胃酸,使腸內保持弱堿性環境,以利于腸內消化酶的活動。......閱讀全文
胰腺的基本信息介紹
胰為一帶狀腺體,在胃的后方,重約65—75g,可分頭、體、尾三部。胰有許多分泌胰液的腺泡。腺泡的導管匯成一條貫穿全腺體的胰管,經胰頭穿出,與膽總管共同卉口于十二指腸乳頭。胰液對食物的消化具有重要作用。胰液缺乏時,即使其他消化液的分泌都正常,仍不能使食物完全消化。胰內除有分泌消化液的腺泡外,在腺泡
關于胰腺腫瘤的基本信息介紹
胰腺腫瘤是消化道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是惡性腫瘤中最常見的,多發生于胰頭部。可有胰腺肉瘤、胰腺囊腺瘤、胰腺囊腺癌等。 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其發生與吸煙、飲酒、高脂肪和高蛋白飲食、過量飲用咖啡、環境污染及遺傳因素有關;近年來的調查報告發現糖尿患者群中胰腺腫瘤的發病率明顯高于普通人群;也有人注意到慢性
治療胰腺腫瘤的基本信息介紹
1、胰腺腫瘤— 胰腺肉瘤 首選手術治療。胰頭部腫瘤行胰十二指腸切除術,胰體尾部腫瘤行胰體尾脾切除術,侵及胃、結腸等周圍臟器時可合并部分胃、結腸切除。胰腺肉瘤很少有遠處轉移或淋巴結轉移。 2、胰腺腫瘤—?胰腺囊腺瘤 手術是胰腺囊性腫瘤惟一的治療方法。囊腺瘤常有完整的包膜,且好發于胰腺體尾部,
關于胰腺炎的基本信息介紹
胰腺炎是胰腺因胰蛋白酶的自身消化作用而引起的疾病。胰腺有水腫、充血,或出血、壞死。臨床上出現腹痛、腹脹、惡心、嘔吐、發熱等癥狀。化驗血和尿中淀粉酶含量升高等。
關于胰腺囊腺瘤的基本信息介紹
胰腺囊腺瘤是一種少見的胰腺外分泌腫瘤。約占胰腺腫瘤的0.6%。胰腺囊腺瘤生長緩慢,一般病史較長,可惡變為胰腺囊腺癌。臨床表現上腹脹痛或隱痛、上腹部包塊是胰腺囊性腫瘤的主要特征,其次有體重減輕、黃疸、消化道出血和胃腸道癥狀。
胰腺囊性疾病的基本信息介紹
胰腺囊腫種類繁多,它們的共同特點是胰腺囊性病變,即在胰腺內存在含有囊液的包塊。胰腺囊腫病因和病理性質不同,臨床表現各異,故治療方法及預后各不一樣。 1.非腫瘤性胰腺囊腫 最常見的是胰腺假性囊腫,其他比較少見的還有胰腺真性囊腫、胰腺潴留性囊腫等。 2.腫瘤性胰腺囊腫 常見的包括胰腺漿液性囊
胰腺囊性疾病的基本信息介紹
胰腺囊腫種類繁多,它們的共同特點是胰腺囊性病變,即在胰腺內存在含有囊液的包塊。胰腺囊腫病因和病理性質不同,臨床表現各異,故治療方法及預后各不一樣。 1.非腫瘤性胰腺囊腫 最常見的是胰腺假性囊腫,其他比較少見的還有胰腺真性囊腫、胰腺潴留性囊腫等。 2.腫瘤性胰腺囊腫 常見的包括胰腺漿液性囊
關于胰腺癌的基本信息介紹
胰腺癌是消化道常見惡性腫瘤之一,在腫瘤領域素有“癌癥之王”的稱號。據柳葉刀雜志記載,胰腺癌確診后的五年生存率約10%,是預后最差的惡性腫瘤之一。 胰腺癌臨床癥狀隱匿且不典型,是診斷和治療都很困難的消化道惡性腫瘤,約90%為起源于腺管上皮的導管腺癌。其發病率和死亡率近年來明顯上升。胰腺癌早期的確
關于胰腺炎實驗診斷的基本信息介紹
胰腺炎實驗診斷是指根據實驗室檢查所得的結果或數據,結合臨床相關資料和其他輔助檢查進行胰腺炎診斷的方法。常見的實驗室檢查包括淀粉酶及脂肪酶測定、血常規檢查、血糖及血鈣測定等,其中淀粉酶和脂肪酶具有較高特異性,是胰腺炎輔助診斷的重要檢查方法。
胰腺漿液性囊性腫瘤的基本信息介紹
胰腺漿液性囊性腫瘤是胰腺囊性腫瘤3種主要類型的一種。胰腺漿液性囊性腫瘤 占胰腺囊性腫瘤的20%~40%,呈微囊腺瘤。胰腺囊性病變可分為4種亞型: 微囊型、單房型、多房型、伴有實性成分型。微囊型僅見于胰腺漿液性囊性腫瘤。
關于重癥急性胰腺炎的基本信息介紹
重癥急性胰腺炎是伴有全身及局部并發癥的急性胰腺炎,屬于急性胰腺炎的特殊類型,是一種病情險惡、并發癥多、病死率較高的急腹癥,占整個急性胰腺炎的10%~20%。20世紀80年代,多數病例死于疾病早期,直至近10年來,隨著SAP外科治療的進展,治愈率有所提高,但總體死亡率仍高達17%左右。70%~80
胰腺腫瘤標記(CA-199)的基本信息介紹
CA19-9是胰腺腫瘤的相關抗原其表達依賴于lewis血型抗原的表達lewis陰性者CA19-9的檢查也為陰性CA19-9診斷胰腺癌的敏感性特異性和準確性分別為83.1%73%75%而小胰腺癌病人CA19-9的水平不高小于2cm的腺癌陽性率僅60.7%而腫瘤較大的病人CA19-9的水平較高陽性率
關于膽源性慢性胰腺炎的基本信息介紹
膽道系統的疾病不僅可引起急性胰腺炎,而且常引起胰腺彌漫性或局限性反復發作的漸進性炎癥改變和纖維化,臨床稱之為膽源性慢性胰腺炎或膽源性慢性復發性胰腺炎。 1.梗阻因素 在歐洲、亞洲及我國較多見。最常見的梗阻原因是膽結石。引起Vater壺腹部阻塞的原因有:膽結石通過或嵌頓于Vater壺腹,膽道蛔
關于胰腺囊腺瘤、胰腺囊腺癌的預后介紹
胰腺囊腺癌手術切除的愈后大多較好,遠期生存率遠優于胰腺癌。Mayo醫院20例胰腺囊腺癌病人的手術治療結果表明,行根治性切除和姑息性切除者的5年生存率分別為68%和14%。而在Warren報道的17例病人中,手術切除后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別為38%和23%。對于那些癌腫切除術后復發或轉移的病人,如
關于胰腺囊腺瘤、胰腺囊腺癌的診斷介紹
胰腺囊腔癌缺乏特征性的癥狀與體征,臨床上主要表現為上腹部腫塊和不同程度的腹痛或腰背痛;既往無腹部外傷或胰腺炎病史,B超與CT檢查提示囊性腫塊可能來源于胰腺者,應該想到胰腺囊腺瘤、胰腺囊腺癌的可能。合理地選擇旅游服務上述實驗室檢測方法,有助于進一步明確胰腺囊腫及其性質。 無論術前是否已明確診斷,
胰腺囊腺瘤、胰腺囊腺癌的鑒別診斷介紹
1.潴留性囊腫:一般為單房性,沒有包膜,其體積一般較小,且囊腫有時大時小的特點。囊壁由單層立方扁平上皮被覆,囊壁外常為慢性胰腺炎病變,有導管阻塞,且常伴有胰結石癥等。囊內液中炎性滲出成分不多,而胰淀粉酶常呈強陽性反應。 2.囊腺瘤:有纖維組織間隔與包膜,可發生玻璃樣變性及鈣鹽沉著,鄰近包膜的胰
關于腫瘤放射性核素檢查—胰腺掃描的基本信息介紹
1、胰腺掃描— 應用范圍:了解胰腺的正常形態,協助診斷胰腺腫瘤。 2、胰腺掃描—?示蹤劑:75Se一蛋氨酸。 3、胰腺掃描—?臨床診斷價值:因腫瘤破壞正常胰腺組織,掃描圖上可見局部攝取75Se一蛋氨酸減低區,對診斷胰腺癌有一定價值。
胰腺囊腫的基本介紹
胰腺囊腫包括真性囊腫、假性囊腫和囊性腫瘤,由先天或后天因素引起。由于囊腫壓迫、囊腔內和(或)胰管高壓,患者可出現腹痛、消化系統癥狀、腹部包塊等臨床表現,因為胰腺實質的病變,可出現胰腺內外分泌功能不全。真性囊腫包括先天性單純囊腫、多囊病、皮樣囊腫、潴留囊腫等,囊腫內壁覆有上皮。囊性腫瘤有囊性腺瘤和
胰腺膿腫的癥狀介紹
腹痛:胰腺膿腫引起的腹痛通常是持續性的、劇烈的,可能會向背部放射。 發熱:由于感染引起的炎癥反應,患者可能會出現發熱、寒戰等癥狀。 惡心、嘔吐:胰腺膿腫會影響胃腸道的正常功能,導致患者出現惡心、嘔吐等癥狀。 腹瀉或便秘:胰腺膿腫也可能會影響腸道的正常功能,導致患者出現腹瀉或便秘等癥狀。
胰腺癌的介紹
胰腺癌(Pancreatic Carcinoma/Cancer)是指發生于胰腺的癌癥,主要源于胰腺導管上皮及腺泡細胞,是一種常見的惡性腫瘤。[1] 胰腺癌的確切病因尚不明確,但長期大量吸煙、大量飲酒、高脂質和高蛋白飲食、接觸某些化學物質,患有慢性胰腺炎、糖尿病等因素都可增加患病風險。胰腺癌起病
關于胰腺囊腺瘤、胰腺囊腺癌的輔助檢查介紹
1.化驗檢查: 如果病人尿糖和血糖增高,葡萄糖耐量下降,有助于確立胰腺病變的價值。Strodel綜合報道的62例胰腺囊腺癌病人中,伴有糖尿病者占11%。 2.X線檢查: 在腹部平片上,可見囊壁鈣化影,其形態為圓形或月牙狀。Warshaw報道67例胰腺囊腫病人,其中7例有鈣化影者均為胰腺囊腺
關于胰腺瘺的病因介紹
1.膽道疾病、膽囊炎、膽石癥等。 2.酗酒和暴飲暴食。 3.十二指腸乳頭部病變、十二指腸潰瘍或炎癥。 4.其他因素: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肝炎、腹腔手術、腹部外傷、某些藥物也可引起胰腺瘺發作。
關于胰腺瘺的治療介紹
根據臨床表現及分型,選擇恰當的治療方法。 1.非手術治療急性胰腺瘺的初期,輕型胰腺瘺及尚無感染者均應采用非手術治療。 (1)禁食、鼻胃管減壓:持續胃腸減壓,防止嘔吐和誤吸。給全胃腸動力藥可減輕腹脹。 (2)補充體液,防治休克:全部病人均應經靜脈補充液體、電解質和熱量,以維持循環穩定和水電解
胰腺癌的病因介紹
當胰腺細胞生長失去控制時,可能導致胰腺癌的發生。研究表明CDKN2A、BRCA2、PALB2等基因突變被證實與家族性胰腺癌發病密切相關。
關于異位胰腺的基本介紹
異位胰腺又稱迷路胰腺或副胰,凡在胰腺本身以外生長的、與正常胰腺組織既無解剖上的聯系,又無血管聯系的孤立的胰腺組織,均稱為異位胰腺。屬于一種先天性畸形。約90%的異位胰腺位于上消化道,主要是胃(通常位于距幽門5cm以內的大彎側)、十二指腸、空腸。少見部位有膽總管,十二指腸乳頭部、肝、回腸、腸系膜、
關于異位胰腺的檢查介紹
異位胰腺多數不引起任何癥狀,目前可以通過胃鏡、超聲胃鏡等進行檢查和診斷。僅少數病例因其部位較特殊診斷困難。 1.上消化道鋇餐檢查 幽門前區的異位胰腺,可引起幽門梗阻癥狀(梗阻型),上消化道鋇餐檢查可見幽門前區充盈缺損,表面光滑,界線清楚,基底部較寬、不活動。如在充盈缺損中心見到小鋇斑(似潰瘍
治療異位胰腺的相關介紹
異位胰腺繼發病理改變并引起明顯癥狀時,應進行手術治療。如胃次全切除術、腸切除術、憩室切除術等。病灶較小者可作部分胃壁或腸壁切除,再縫合胃壁或腸管。內鏡下內膜剝離術ESD從胃、腸壁上單純剝離異位胰腺組織不作為常規手術術式。如果在其他手術中偶爾發現異位胰腺,且患者在術前也無異位胰腺引起的癥狀,在不影
治療胰腺腫瘤的方法介紹
1.胰腺肉瘤 首選手術治療。胰頭部腫瘤行胰十二指腸切除術,胰體尾部腫瘤行胰體尾脾切除術,侵及胃、結腸等周圍臟器時可合并部分胃、結腸切除。胰腺肉瘤很少有遠處轉移或淋巴結轉移。 2.胰腺囊腺瘤 手術是胰腺囊性腫瘤惟一的治療方法。囊腺瘤常有完整的包膜,且好發于胰腺體尾部,小的囊腺瘤可予以摘除;大
關于胰腺膿腫的病因介紹
胰腺膿腫是壞死性胰腺炎或胰腺周圍脂肪發生局灶性壞死、液化繼發感染而形成。
胰腺真性囊腫的詳細介紹
病因:胰腺真性囊腫的確切原因尚不清楚,但可能與胰腺炎、胰腺外傷、胰腺手術或某些遺傳性疾病有關。 臨床表現:許多胰腺真性囊腫是無癥狀的,經常是在進行其他檢查時偶然發現的。但當囊腫增大或壓迫周圍結構時,可能會出現腹痛、消瘦、惡心、嘔吐等癥狀。 診斷:超聲、CT、MRI和內窺鏡超聲等影像學檢查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