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惡性高血壓的預后介紹
急進性(惡性)高血壓預后較緩,急性高血壓患者差,不及高血壓腦病危急,但不及時治療,1年生存率僅為10%~20%,多數在6個月內死亡。如能采取積極、有效的治療,5年生存率有望達到20%~50%。影響預后的因素有: 1.腎功能受損程度 輕者有長期存活可能性。當血中尿素氮達21.42mmol/L以上時,預后差。 2.血壓水平 收縮壓達24.7kPa(150mmHg)以上者預后差。 3.K-W眼底分級程度 Ⅲ或Ⅳ級者預后不良。 4.血鉀水平 血鉀濃度明顯增高為預后差的客觀生化指標。......閱讀全文
關于惡性高血壓的預后介紹
急進性(惡性)高血壓預后較緩,急性高血壓患者差,不及高血壓腦病危急,但不及時治療,1年生存率僅為10%~20%,多數在6個月內死亡。如能采取積極、有效的治療,5年生存率有望達到20%~50%。影響預后的因素有: 1.腎功能受損程度 輕者有長期存活可能性。當血中尿素氮達21.42mmol/L以
關于急進性惡性高血壓的預后和預防介紹
一、急進性惡性高血壓的預后: 急進性(惡性)高血壓預后較緩進型高血壓患者差,不及高血壓腦病危急,但不及時治療,1年生存率僅為10%~20%多數在6個月內死亡。如能采取積極、有效的治療,5年生存率有望達到20%~50%。影響預后的因素有: 1.腎功能受損程度輕者有長期存活可能性。當血中尿素氮達
關于惡性黑素瘤的預后介紹
惡性黑素瘤的預后: 惡性黑素瘤依賴于診斷時的分期。局部、無淋巴結及遠處轉移者預后較好。Ⅰ/Ⅱ期女性生存率高于男性,軀干、頭頸部原發黑色素瘤比四肢的差。高齡與黑色素瘤存活率成反比,Ⅲ期黑色素瘤具有明顯不同的預后:潰瘍和淋巴結轉移數量多提示預后差,Ⅳ期黑色素瘤重要的預后因素是遠處轉移的位置,內臟轉
關于惡性高血壓的鑒別診斷介紹
1.其他原因所致的左心衰竭 其早期可能血壓偏高,但DBP絕不會達到140mmHg水平,也無相應的眼底改變。 2.任何原因所致的尿毒癥 一般在高血壓之前先有腎性,腎前或腎后病變。 3.腦腫瘤 即使出現高血壓也僅是輕度,且視盤水腫一般只限于單側。 4.其他 如頭部外傷等進行鑒別。
關于急進性惡性高血壓的檢查介紹
一、急進性惡性高血壓的實驗室檢查: 1.尿常規持續性蛋白尿,血尿和管型尿。 2.腎功能檢查血肌酐持續增高,尿素氮增高;CO2CP降低。 3.血鉀血鉀濃度增高提示預后差。 二、急進性惡性高血壓的其它輔助檢查: 1.眼底視網膜出血、滲出視盤水腫;K-W眼底分級程度常為Ⅲ~Ⅳ者多預后不良。
關于急進性惡性高血壓的發病機制介紹
1.病理生理與病理解剖急進性(惡性)高血壓主要的血管損傷是動脈內膜增生和纖維素樣壞死內膜增生的程度與高血壓的嚴重程度和時間有關。血管內膜增生肥厚,同時血管平滑肌肥厚、膠原沉積導致中膜肥厚,中膜與內膜增厚使腔徑、管腔與壁的比例減小。雖然控制血壓幾周至幾個月之后中膜增厚會有不同程度的逆轉,但嚴重高血
關于脾惡性腫瘤的治療和預后介紹
1、治療 具有潛在惡性或惡性的脾腫瘤,首選治療方法是脾切除,并且依據浸潤范圍行聯合臟器切除,必要時行脾門淋巴結清掃術,術后輔以放療、化療,以提高療效,療效取決于病期、有無轉移和腫瘤的生物學特性。 2、預后 脾原發性淋巴瘤包括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因進展快、轉移早,通常預后差。
關于高原高血壓癥的預后及預防介紹
1、對高原高血壓應向患者進行高原衛生教育,以消除精神過度緊張,積極配合治療。早期輕癥患者,注意適當休息,防寒保暖,避免煙酒,低鹽飲食,配用一些鎮靜劑,血壓多可下降。 2、高原高血壓癥的治療原則與原發性高血壓不同,后者一旦確診,必須堅持終身治療,不能間斷降壓藥物,而高原高血壓首先是調整中樞神經;
治療惡性高血壓的方法介紹
1.降壓原則 宜將舒張壓迅速降至安全水平(100~110mmHg),不宜過低,血壓急驟降至過低水平,反使重要臟器供血不足,導致心、腦、腎功能惡化,還可發生休克等危險。 2.降壓藥物 宜選用抑制腎素,但不影響或能增加腎血流的藥物。(硝普鈉:對動、靜脈均有直接擴張作用;拉貝洛爾:α和β腎上腺素
關于急進性惡性高血壓的基本信息介紹
急進性高血壓(accelerated hypertension)指高血壓發病過程中由于某種誘因使血壓驟然上升而引起一系列的神經-血管加壓效應,繼而出現某些臟器功能的嚴重障礙。通常其DBP(舒張壓)大于140mmHg,眼底檢查示視網膜出血或滲出[Keith-Wagener(即K-W)眼底分級Ⅲ級]
關于皮膚惡性黑色素瘤的預后介紹
依賴于診斷時的分期。局部、無淋巴結及遠處轉移者預后較好。Ⅰ/Ⅱ期女性生存率高于男性,軀干、頭頸部原發黑色素瘤比四肢的差。高齡與黑色素瘤存活率成反比,Ⅲ期黑色素瘤具有明顯不同的預后:潰瘍和淋巴結轉移數量多提示預后差,Ⅳ期黑色素瘤重要的預后因素是遠處轉移的位置,內臟轉移比非內臟(皮膚及遠端淋巴結)轉
關于膀胱平滑肌惡性腫瘤的預后介紹
膀胱平滑肌惡性腫瘤惡性程度高,高分期或高分級的膀胱平滑肌惡性腫瘤預后不佳,多在發病3年內死亡。但有膀胱平滑肌惡性腫瘤自發消退的報道,輔助性放療或化療對預后幫助不大。
關于肝臟惡性血管瘤的預后與預防介紹
預后肝血管肉瘤生長迅速,惡性度高病程發展快,腫瘤切除機會少,50%病人可發生遠處轉移,預后不良未治療的病人大多數于6~12個月內死亡死因常為惡病質或肝功能衰竭亦可死于腫瘤破裂。 由于早期診斷困難即使手術后生存期一般也僅為1~3年。 預防由于本病的發生與接觸有害化學物質和放射性物質有關故應避免
關于惡性組織細胞瘤的治療和預后介紹
1、治療: 惡性組織細胞瘤可在骨上多發,即使在很廣泛的切除后仍傾向于局部復發。術前化療方案與骨肉瘤所用化療方案相同,幾乎半數病例可產生良好的效果。術后化療方案與骨肉瘤所用化療方案相同,可明顯提高生存率。因此,惡性組織細胞瘤的處理類似骨肉瘤。特別強調惡性組織細胞瘤的切除范圍必須是廣泛性或根治性的
關于老年單純收縮期高血壓的預后預防介紹
1、預后 老年性收縮期高血壓的預后不僅與血壓的升高水平有關,而且與靶器官的損害密切相關。老年人個體差異很大,體力和健康狀況大不相同,往往合并有不同的其他疾病,因此用藥時應針對個人病情,制定個體化的降壓方案。長期堅持服用降壓藥,可以有效的預防中風、心肌梗死等心腦血管疾病。 2、預防 老年收縮
惡性高血壓的病因
1.飲食與用藥不當 有些高血壓病患者是飲食不當造成的。即患高血壓病后不注意控制飲食,如煙、酒、糖、肥肉、動物內臟等一概不忌,加重了動脈硬化,影響了血管彈性,導致血管痙攣,可使血壓居高難下,因此,服降壓藥效果不佳。用藥單一,忽視了藥物的綜合治療,也往往是高血壓久治不降的原因。 2.肥胖 對于
惡性高血壓的病因
1.飲食與用藥不當 有些高血壓病患者是飲食不當造成的。即患高血壓病后不注意控制飲食,如煙、酒、糖、肥肉、動物內臟等一概不忌,加重了動脈硬化,影響了血管彈性,導致血管痙攣,可使血壓居高難下,因此,服降壓藥效果不佳。用藥單一,忽視了藥物的綜合治療,也往往是高血壓久治不降的原因。 2.肥胖 對于
惡性高血壓的診斷
1.多見于年輕人。 2.常有突然頭痛、頭暈、視力模糊、心悸、氣促和體重減輕等癥狀。 3.常有心、腎功能不全的表現。 4.動脈舒張壓常持續超過130mmHg。 5.眼底檢查常有出血、滲出和視盤水腫。若由繼發性高血壓所致者尚有相應的臨床表現。危重者可有彌散性血管內凝血和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貧血。
惡性高血壓的檢查
1.尿常規 持續性蛋白尿,血尿和管型尿。 2.腎功能檢查 血肌酐持續增高,尿素氮增高;CO CP降低。 3.血鉀 血鉀濃度增高提示預后差。 4.眼底 視網膜出血,滲出,視盤水腫;K-W眼底分級程度常為Ⅲ~Ⅳ者多預后不良。 5.血壓監測 常持續在26.6/17.3kpa(200/
關于惡性萎縮性丘疹癥的預后和預防介紹
1、預后 在皮膚損害出現后3周~10余年間發生腸損害,多數是小腸、大腸、腸系膜,而胃亦有累及。呈隱襲發病,早期可僅為消化不良、腹瀉或便秘等,進而發生腹絞痛和便血,最后因發展為多發性腸穿孔和腹膜炎,故預后不良。 2、預防 加強護理和營養,以提高患者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預防感染 應注意隔離,盡量
關于葡萄膜惡性黑色素瘤的預后介紹
葡萄膜惡性黑色素瘤的預后較皮膚惡性黑色素瘤者為好,前者死亡率為50%,而后者可達80%。局部復發或轉移大多發生在術后1年內,個別病例則可延長5年或10年以上。預后和腫瘤細胞類型有密切關系,梭形細胞型死亡率較低,上皮細胞型死亡率較高。
診斷急進性惡性高血壓的基本介紹
一、急進性惡性高血壓的診斷要點: 1.多見于年輕人。 2.常有突然頭痛、頭暈、視力模糊、心悸、氣促和體重減輕等癥狀 3.常有心、腎功能不全的表現。 4.動脈舒張壓常持續超過130mmHg。 5.眼底檢查常有出血滲出和視盤水腫。若由繼發性高血壓所致者尚有相應的臨床表現危重者可有彌散性血管
惡性黑色素瘤的預后介紹
依賴于診斷時的分期。局部、無淋巴結及遠處轉移者預后較好。Ⅰ/Ⅱ期女性生存率高于男性,軀干、頭頸部原發黑色素瘤比四肢的差。高齡與黑色素瘤存活率成反比,Ⅲ期黑色素瘤具有明顯不同的預后:潰瘍和淋巴結轉移數量多提示預后差,Ⅳ期黑色素瘤重要的預后因素是遠處轉移的位置,內臟轉移比非內臟(皮膚及遠端淋巴結)轉
惡性高血壓的病因分析
1.飲食與用藥不當 有些高血壓病患者是飲食不當造成的。即患高血壓病后不注意控制飲食,如煙、酒、糖、肥肉、動物內臟等一概不忌,加重了動脈硬化,影響了血管彈性,導致血管痙攣,可使血壓居高難下,因此,服降壓藥效果不佳。用藥單一,忽視了藥物的綜合治療,也往往是高血壓久治不降的原因。 2.肥胖 對于
惡性高血壓的基本檢查
1.尿常規 持續性蛋白尿,血尿和管型尿。 2.腎功能檢查 血肌酐持續增高,尿素氮增高;CO2CP降低。 3.血鉀 血鉀濃度增高提示預后差。 4.眼底 視網膜出血,滲出,視盤水腫;K-W眼底分級程度常為Ⅲ~Ⅳ者多預后不良。 5.血壓監測 常持續在26.6/17.3kpa(200/
惡性高血壓的鑒別診斷
1.其他原因所致的左心衰竭 其早期可能血壓偏高,但DBP絕不會達到140mmHg水平,也無相應的眼底改變。 2.任何原因所致的尿毒癥 一般在高血壓之前先有腎性,腎前或腎后病變。 3.腦腫瘤 即使出現高血壓也僅是輕度,且視盤水腫一般只限于單側。 4.其他 如頭部外傷等進行鑒別。
什么是惡性高血壓?
惡性高血壓病也稱急進型高血壓病,較少見,多見于青壯年。可由緩進型高血壓惡化而來,或起病即為急進型高血壓。臨床上起病急,進展快,血壓升高明顯,常超過230/130mmHg。惡性高血壓特征性病變表現為細動脈纖維素樣壞死和壞死性細動脈炎。現多將惡性高血壓稱為高血壓急癥,緩進型高血壓稱為高血壓亞急癥。患
如何診斷惡性高血壓?
1.多見于年輕人。 2.常有突然頭痛、頭暈、視力模糊、心悸、氣促和體重減輕等癥狀。 3.常有心、腎功能不全的表現。 4.動脈舒張壓常持續超過130mmHg。 5.眼底檢查常有出血、滲出和視盤水腫。若由繼發性高血壓所致者尚有相應的臨床表現。危重者可有彌散性血管內凝血和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貧血。
惡性高血壓的臨床表現
多見于中青年人,血壓突然顯著升高,收縮壓,舒張壓均增高,常持續在26.6/17.3kPa(200/130mmHg)以上,病情進展迅速,可發生劇烈頭痛,往往伴有惡心,嘔吐,頭暈,耳鳴等,視力迅速減退,眼底出血,滲出或視盤水腫,腎功能急劇減退,持續性蛋白尿,血尿和管型尿,氮質血癥或尿毒癥,可在短期內
急進性惡性高血壓的概述
急進性高血壓(acceleratedhypertension)指高血壓發病過程中由于某種誘因使血壓驟然上升而引起一系列的神經-血管加壓效應,繼而出現某些臟器功能的嚴重障礙。通常其DBP(舒張壓)大于140mmHg,眼底檢查示視網膜出血或滲出[Keith-Wagener(即K-W)眼底分級Ⅲ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