鉤端螺旋體屬的基本信息介紹
鉤端螺旋體屬是廣義細菌的一屬。具有細密、規則、數目較多的螺旋 。菌體一端或兩端彎曲成鉤狀,因而簡稱鉤螺。運動活潑。人類常因屠宰病畜或接觸被帶菌動物排泄物污染的田溝、坑道、礦井的泥土或水而感染。感染后,一部分呈隱性,一部分發展為鉤端螺旋體病。家畜也可被感染,在流行區可通過對人和家畜作疫苗注射進行預防。......閱讀全文
鉤端螺旋體屬的基本信息介紹
鉤端螺旋體屬是廣義細菌的一屬。具有細密、規則、數目較多的螺旋 。菌體一端或兩端彎曲成鉤狀,因而簡稱鉤螺。運動活潑。人類常因屠宰病畜或接觸被帶菌動物排泄物污染的田溝、坑道、礦井的泥土或水而感染。感染后,一部分呈隱性,一部分發展為鉤端螺旋體病。家畜也可被感染,在流行區可通過對人和家畜作疫苗注射進行預
鉤端螺旋體屬的特點介紹
簡介 人類常因屠宰病畜或接觸被帶菌動物排泄物污染的田溝、坑道、礦井的泥土或水而感染。感染后,一部分呈隱性,一部分發展為鉤端螺旋體病。家畜也可被感染,在流行區可通過對人和家畜作疫苗注射進行預防。 [1] 特點 運動活潑。一般不易著色,用鍍銀法可將菌體染成棕褐色。在暗視野下觀察時,狀似一串發亮
鉤端螺旋體屬簡介
人類常因屠宰病畜或接觸被帶菌動物排泄物污染的田溝、坑道、礦井的泥土或水而感染。感染后,一部分呈隱性,一部分發展為鉤端螺旋體病。家畜也可被感染,在流行區可通過對人和家畜作疫苗注射進行預防。 運動活潑。一般不易著色,用鍍銀法可將菌體染成棕褐色。在暗視野下觀察時,狀似一串發亮的微細珠粒。用10%滅活
鉤端螺旋體屬感染的表現
人類常因屠宰病畜或接觸被帶菌動物排泄物污染的田溝、坑道、礦井的泥土或水而感染。飲用被污染的水或吃被污染的食物也可被感染。感染后,一部分呈隱性,一部分發展為鉤端螺旋體病。臨床常見的有黃疸出血型(韋爾氏病)、流感傷寒型、出血性肺炎型、腦膜腦炎型和腎功能衰竭型。不同的螺旋體引起感染的臨床表現也不一樣。
鉤端螺旋體屬的抗原分類
已知的鉤端螺旋體抗原有 S和P兩種。S抗原位于菌體內部,為脂多糖構成的屬特異性抗原,可分成若干群。P抗原在菌體表面,為糖蛋白組成的型特異性抗原。全世界已發現19個血清群和250多個血清型,新血清型仍在不斷出現。中國已查明16個血清群和49個血清型,而具有代表性的菌株有14型。
酰胺的基本信息介紹
羧酸中的羥基被氨基或胺基取代的有機物。主要用作工業溶劑等。在構造上,酰胺可看作是羧酸分子中羧基的羥基被氨基或烴氨基(-NHR或-NR2)取代而成的化合物;也可看作是氨或胺分子中氮原子上的氫被酰基取代而成的化合物。 液體酰胺是有機物和無機物的優良溶劑。酰胺的沸點比相應的羧酸高。
α螺旋的基本信息介紹
α-螺旋(α-helix):蛋白質中常見的二級結構,肽鏈主鏈繞假想的中心軸盤繞成螺旋狀,一般都是右手螺旋結構,螺旋是靠鏈內氫鍵維持的。每個氨基酸殘基(第n個)的羰基與多肽鏈C端方向的第4個殘基(第4+n個)的酰胺氮形成氫鍵。在古典的右手α-螺旋結構中,螺距為0.54nm,每一圈含有3.6個氨基酸
溴酚藍的基本信息介紹
溴酚藍,是一種有機化合物,分子式為C19H10Br4O5S,分子量為669.961,淺黃色到棕黃色粉末;易溶于氫氧化鈉溶液,溶于甲醇、乙醇和苯,微溶于水(約0.4g/100ml),最大吸收波長422nm。 是一種pH指示劑,在pH 3.0~4.6范圍,顏色由黃變藍。常用做電泳指示染料,凝膠中電
磷酸的基本信息介紹
磷酸,又名正磷酸,是一種常見的無機酸,是中強酸,化學式為H3PO4,分子量為97.994。不易揮發,不易分解,幾乎沒有氧化性。具有酸的通性,是三元弱酸,其酸性比鹽酸、硫酸、硝酸弱,但比醋酸、硼酸等強。磷酸在空氣中容易潮解。加熱會失水得到焦磷酸,再進一步失水得到偏磷酸。磷酸主要用于制藥、食品、肥料
谷胱苷肽的基本信息介紹
谷胱甘肽(glutathione,r-glutamyl cysteingl +glycine,GSH)是一種含γ-酰胺鍵和巰基的三肽,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及甘氨酸組成,存在于幾乎身體的每一個細胞 。 谷胱甘肽能幫助保持正常的免疫系統功能,并具有抗氧化作用、整合解毒作用。半胱氨酸上的巰基為其活性基
環孢素A的基本信息介紹
環孢菌素A,是一種有機化合物,化學式為C62H111N11O12,是一種免疫抑制劑。 2017年10月27日,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公布的致癌物清單初步整理參考,環孢菌素在1類致癌物清單中。 化學式:C62H111N11O12 分子量:1202.61 CAS號:59865-13-3
酰化的基本信息介紹
酰化又稱酰基化,酰化作用,是指在有機分子中的氮、氧、碳或硫等原子上引入脂肪族酰基RCO-或芳香族酰基ArCO-的反應。酰化之后的產物是酮(醛)、酰胺和酯等化合物。按照酰基導入部位可以將酰化反應分為氧酰化、氮酰化和碳酰化反應。酰化試劑一般為羧酸或者是羧酸衍生物,也可以按照酰化試劑的種類將酰化反應進
胰腺的基本信息介紹
胰為一帶狀腺體,在胃的后方,重約65—75g,可分頭、體、尾三部。胰有許多分泌胰液的腺泡。腺泡的導管匯成一條貫穿全腺體的胰管,經胰頭穿出,與膽總管共同卉口于十二指腸乳頭。胰液對食物的消化具有重要作用。胰液缺乏時,即使其他消化液的分泌都正常,仍不能使食物完全消化。胰內除有分泌消化液的腺泡外,在腺泡
ρ因子的基本信息介紹
ρ因子為存在于大腸桿菌中的,在遺傳信息轉錄的終止階段起作用的蛋白性因子。在以λ噬菌體DNA為模板合成RNA的無細胞系統中,已發現有使轉錄在λDNA的特定部位停止進行的因子。無ρ因子時,可合成長短不一的RNA,有此因子時則形成短的均一的RNA。在其它噬菌體或寄主大腸桿菌的操縱子的轉錄中,它也起終止
急腹癥的基本信息介紹
急腹癥是指腹腔內、盆腔和腹膜后組織和臟器發生了急劇的病理變化,從而產生以腹部為主要癥狀和體征,同時伴有全身反應的臨床綜合征。常見的急腹癥包括:急性闌尾炎、潰瘍病急性穿孔、急性腸梗阻、急性膽道感染及膽石癥、急性胰腺炎、腹部外傷、泌尿系結石及異位妊娠子宮破裂等。
乳突炎的基本信息介紹
乳突炎是乳突氣房黏膜及骨質的急性化膿性炎癥,多由急性化膿性中耳炎發展而來。乳突炎性病變雖繼續發展,而全身及局部癥狀卻不明顯,以致不被發現,稱隱性乳突炎。急性乳突炎如不能得到控制,炎癥繼續發展,可穿破乳突骨壁,引起顱內、外并發癥。
傷寒的基本信息介紹
傷寒桿菌造成之傷寒病,在傷寒流行季節和地區患者有持續性高熱(40~41℃)為時1~2周以上,并出現特殊中毒面容,相對緩脈,皮膚玫瑰疹,肝脾腫大,周圍血象白細胞總數低下,嗜酸性粒細胞消失,骨髓象中有傷寒細胞(戒指細胞),可臨床診斷為傷寒。
腎炎的基本信息介紹
腎臟的生理功能主要是排泄代謝產物及調節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分泌多種活性物質,維持機體內環境穩定,以保證機體的正常生理功能。腎炎是由免疫介導的、炎癥介質(如補體、細胞因子、活性氧等)參與的,最后導致腎固有組織發生炎性改變,引起不同程度腎功能減退的一組腎臟疾病,可由多種病因引起。在慢性過程中也有非
沙眼的基本信息介紹
沙眼是由沙眼衣原體引起的一種慢性傳染性結膜角膜炎,因其在瞼結膜表面形成粗糙不平的外觀,形似沙粒,故名沙眼。本病病變過程早期結膜有浸潤,如乳頭、濾泡增生,同時發生角膜血管翳;晚期由于受累的瞼結膜發生瘢痕,以致眼瞼內翻畸形,加重角膜的損害,可嚴重影響視力甚至造成失明。潛伏期5~14天,雙眼患病,多發
多囊腎的基本信息介紹
多囊腎又名Potter(Ⅰ)綜合征、Perlmann綜合征、先天性腎囊腫瘤病、囊胞腎、雙側腎發育不全綜合征、腎臟良性多房性囊瘤、多囊病。我國1941年朱憲彝首先報道,本病臨床并不少見。多囊腎有兩種類型,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型(嬰兒型)多囊腎,發病于嬰兒期,臨床較罕見;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型(成年型)多囊
暈動病的基本信息介紹
暈動病(motion sickness),也稱為運動病,即指人們平日常說的“暈車、暈船、暈機”等,包括在微重力條件下發生的宇航病等,由多種因素導致人體對運動狀態錯誤感知的一系列生理反應。 常見于乘坐交通工具時,表現為頭暈、惡心、嘔吐、上腹部不適、面色蒼白、出冷汗等,通常癥狀在停止乘坐之后可緩解
倒睫的基本信息介紹
倒睫(trichiasis):是指睫毛向后方生長,以致觸及眼球的不正常狀況。倒睫是兒童,青少年以及老年人中比較常見的外眼病,主要是睫毛的生長方向發生異常。生長方向異常的睫毛,尤其是倒向角膜表面生長的睫毛,不但經常摩擦角膜上皮,引起異物感,怕光,流淚等癥狀,還會引起眼球充血,結膜炎,角膜上皮脫落,
性能介紹的基本信息
DNA拓撲異構酶在DNA解鏈時在將要打結或已打結處作切口。下游的DNA穿越切口并作一定程度的旋轉,把結打開或解松,然后旋轉復位連結。這樣解鏈就不因打結的阻絆而繼續下去。即使出現打結現象,雙鏈的局部打開,也會導致DNA超螺旋的其他部分過度擰轉,形成正超螺旋。拓撲酶通過切斷、旋轉和再連接的作用,實現DN
膠原的基本信息介紹
膠原(collagen)是哺乳動物體內含量最多的一類蛋白質,占蛋白質總量的25%~30%,廣泛存在于從低等脊椎動物的體表面到哺乳動物機體的一切組織中。 膠原單體是長圓柱狀蛋白質,長度約為280 nm,直徑為1.4~1.5 nm。它由3 條多肽鏈彼此以超螺旋的形式纏繞而成。膠原由結構上略有不同的
腦脊液的基本信息介紹
腦脊液產生的部位是在側腦室的脈絡叢,大部分是血漿的一種超濾液,但也有脈絡叢主動分泌的成分。在血液與腦脊液之間,在腦脊液與腦之間存在著機械性與滲透性屏障,分別稱為血液一腦脊液屏障和腦脊液-腦屏障。 由大腦內部的特殊血管產生,由特殊的靜脈支管重新吸收。對中樞神經系統起到減震和支撐作用。正常的成年人
腦炎的基本信息介紹
腦炎(encephalitis)是指腦實質受病原體侵襲導致的炎癥性病變。根據病因涉及范圍的不同有廣義與狹義之分。狹義指腦實質受病原微生物直接侵犯所引起的炎性改變。通常采用狹義概念。絕大數的病因是病毒,也可由細菌、霉菌、螺旋體、立克次氏體、寄生蟲等感染引起,有的可能是變態反應性疾病,如急性播散性腦
菌落的基本信息介紹
菌落,是指由單個或少數微生物細胞在適宜固體培養基表面或內部生長繁殖到一定程度,形成以母細胞為中心的一團肉眼可見的、有一定形態、構造等特征的子細胞集團。 通常是細菌在固體培養基上(內)生長發育,形成以母細胞為中心的一團肉眼可見的、有一定形態、構造等特征的子細胞的集團,稱之為菌落。
乳糖的基本信息介紹
乳糖是人類和哺乳動物乳汁中特有的碳水化合物,是由葡萄糖和半乳糖組成的雙糖,分子式為C12H22O11。在嬰幼兒生長發育過程中,乳糖不僅可以提供能量,還參與大腦的發育進程。 乳糖主要用于制造嬰兒食品和配制藥物,例如制藥片、藥粉時用作稀釋劑。?
黃苷的基本信息介紹
中文名稱黃苷英文名稱xanthosine定 義黃嘌呤的N-9與D-核糖的C-1通過β糖苷鍵連接而形成的化合物。應用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一級學科),核酸與基因(二級學科)
σ因子的基本信息介紹
σ因子 σ factor是依賴于DNA的RNA聚合酶的一個亞基。通過磷酸纖維素化,σ因子可從酶上解離,因而σ因子很易分離獲得。在以噬菌體DNA等沒受損傷的雙鏈DNA為模板時,缺少σ因子的核心酶幾乎都沒有RNA合成活性,若添加σ因子,就會顯著促進RNA的合成。這種促進效果和RNA聚合酶與DNA的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