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庭神經炎的檢查和診斷介紹
檢查 1.頭暈者應作貧血、低血糖、內分泌紊亂等相關檢驗。 2.腦脊液檢查對顱內感染性疾病的確定尤為重要。 3.懷疑聽神經瘤者應攝內聽道平片;頸性眩暈可攝頸椎片;腦電圖對眩暈性癲癇的診斷有幫助;考慮顱內占位性病變、腦血管病變等可選擇做頭顱CT或MRI檢查。腦干聽覺誘發電位對協助定位診斷前庭神經病變有一定幫助。 診斷 除根據臨床表現外,應做聽力檢查、冷熱試驗的眼震電圖、頭顱MRI等檢查輔助診斷,特別要注意內聽道檢查以排除其他診斷的可能性,如橋小腦角腫瘤、腦干出血或梗塞形成。......閱讀全文
斜頸的檢查和診斷介紹
一、檢查 1.超聲檢查 尤其對于小兒的先天性肌性斜頸,超聲檢查能夠準確地與頸部其他疾病鑒別,如頸部囊性淋巴管瘤、頸部淋巴結腫大等。尤其就診時腫塊已消失者,超聲檢查更為重要。 2.X線檢查 有利于鑒別不同原因造成的斜頸,如枕頸部畸形所致的骨性斜頸和自發性寰椎旋轉性半脫位引起的斜頸一般不會產
治療前庭功能紊亂的檢查
急性發作期應避免劇烈活動,應臥床休息,臥于舒適體位,閉目,頭固定不動,避免聲光刺激。安撫其心情,減輕其恐懼、焦慮心理,消除病因治療。也可用前庭神經鎮靜劑,如地西泮;抗膽堿能制劑,如東莨菪堿、山莨菪堿;前庭神經抑制又抗膽堿藥,如茶苯海明、地芬尼多、異丙嗪等;血管擴張藥,如倍他司汀、氟桂利嗪、碳酸氫
如何診斷前庭大腺炎?
根據病史及臨床所見診斷并不困難。外陰一側陰道口前庭大腺部位有紅、腫、壓痛的腫塊,與外陰皮膚可有粘連或無粘連;如已有破口,擠壓局部可見有分泌物或膿液流出;若為淋病奈瑟菌,膿液稀薄,淡黃色。當膿腫形成時,腫塊觸之有波動感,膿腫直徑可達5~6cm,患者可出現腹股溝淋巴結腫大、體溫升高及白細胞計數增加等
如何診斷前庭周圍性眩暈?
1、病史的采集與分析 特別注意以下7個方面的內容,包括:眩暈發作的形式、時間特征、次數與發作頻率,眩暈發作時的情況、伴發癥狀,發病前的誘因,以及可能引起眩暈的有關病史,包括神經科、內科及耳鼻喉科的有關疾病。 2、眩暈患者的精神心理學評價 3、眩暈的臨床檢查評價 需對患者進行全身及神經系統
關于急性球后視神經炎的鑒別診斷介紹
1.急性前部缺血性視神經病變 視乳頭局部或全部水腫伴有不用程度的出血。中心視力受累輕,與生理盲點相連的象限性視野缺損。 2.視盤血管炎 視乳頭充血水腫,視野多為生理盲點擴大,早期輕度中心視力下降,重者出現累及黃斑區的視網膜炎癥,視力下降加重。 3.眶尖部及篩竇的占位病變 眼眶增強MRI
關于球后視神經炎的疾病診斷介紹
根據視力及眼底,特別是視野檢查,典型者易診斷。色覺對比敏感度試驗及VEP等檢查均有一定輔助診斷意義。腦脊液中異常細胞,γ-球蛋白增高、病毒抗體滴定度增高等均可見,應懷疑為多發性硬化癥。腦脊液中單克隆抗體90%可增高,但非特異性HLA-A3和B7亦有助于診斷。常為單眼發病,也可累及雙眼,多呈急劇視
多發性神經炎的臨床表現及診斷檢查
臨床表現 主要表現為肢體遠端對稱性感覺、運動和植物神經功能障礙。 1.肢體遠端對稱性感覺 感覺異常(疼痛、麻木、過敏、減退)常呈手套、襪套式。 2.運動障礙 肌力減退、肌張力低下、腱反射減弱或消失,晚期有以肢體遠端為主的肌肉萎縮。 3.植物神經功能障礙 肢端皮膚發涼、蒼白、發紺或出
腦震蕩的檢查和診斷介紹
一、檢查 腰椎穿刺顱內壓正常,部分患者可出現顱內壓降低。腦脊液無色透明,不含血,白細胞數正常。生化檢查亦多在正常范圍,有的可查出乙酰膽堿含量大增,膽堿酯酶活性降低,鉀離子濃度升高。 1. 顱骨X線檢查 無骨折發現。 2. 顱腦CT掃描 顱骨及顱內無明顯異常改變。 3. 腦電圖檢查
關于低鉀血癥的檢查和診斷介紹
檢查 1、血化驗指標 血清鉀濃度下降,L,血pH值在正常高限或>7.45,鈉離子濃度在正常低限或
齲齒的檢查和鑒別診斷介紹
檢查 若確定齲壞部位有困難,可拍攝X線牙片,齲壞處可見黑色陰影。有條件者可用光纖維透照、電阻抗、超聲波、彈性模具分離、染色等技術,以提高齲病早期診斷的準確性和靈敏性。 鑒別診斷 齲齒應與牙齒感覺過敏癥相鑒別。 牙齒感覺過敏癥主要表現為刺激痛,當刷牙、吃硬物、酸、甜、冷、熱等刺激時均引起酸
椎管狹窄的檢查和診斷介紹
一、檢查 1、X線 包括正側位、雙斜位、過伸過屈位(六位片)可以了解脊柱的曲度,椎間高度,是否骨質增生、關節突是否退變肥大、椎體是否存在滑脫。 2、CT 顯示骨性椎管形態,椎管橫斷面骨性結構等。 3、MRI 可全面觀察椎間盤是否有病變,了解髓核突出程度和位置并鑒別椎管內有無其他占位性
前庭功能檢查的產生機理
每一個半規管的壺腹嵴和兩套眼外肌之間有功能上的聯系,上半規管壺腹嵴和同側的上直肌及對側的下斜肌相關連,后半規管壺腹嵴和同側的上斜肌及對側的下直肌相關連,外半規管的壺腹嵴與同側的內直肌和對側的外直肌相關連。同時,前庭上核、下核和內側核發出纖維至內側縱束,通過內側縱束和眼肌之諸神經核相聯系,這樣就建
前庭功能檢查的旋轉試驗簡介
最常用的方法是巴拉尼氏法。受檢者坐于瓊斯氏轉椅中,頭前傾30°,將頭固定于頭托上,使外半規管保持水平位置。令受檢者閉眼,先順時針方向旋動轉椅,在20秒內旋轉10次,滿10轉時立即停止。令受檢者向遠處凝視,計算眼震時間。10分鐘后再逆時針方向旋轉10次,計算眼震時間。中國有學者統計的正常值,順時針
臨床物理檢查方法介紹冷熱試驗介紹
冷熱試驗介紹:?冷熱試試驗通過溫度刺激半規管來誘發和觀察前庭反應的檢查方法。它是通過外耳道接受冷或熱刺激后,溫度的改變經鼓膜、鼓室及骨壁影響到外半規管,內淋巴液因熱脹冷縮而改變比重,造成內淋巴液“熱升冷降”的對流現象,終頂隨之發生偏斜而刺激壺腹嵴發生眼震。冷熱試驗正常值:?正常眼震持續時間冷水試驗約
前庭功能檢查耳石器功能檢查簡介
尚無單獨檢查耳石器的可靠方法。平行秋千架試驗是一種使耳石器受最大刺激而半規管受最小刺激的一種試驗,但設備復雜而價貴,檢查方法繁瑣,不能廣泛應用。弧尺檢查法雖在理論和實際應用上存在著缺點,但簡便易行,可以粗略估計耳石器的功能狀態。 ①橢圓囊檢查法。受檢者坐于椅上,弧尺轉至垂直位,分別在正常頭位、
球后視神經炎如何診斷?
病史詢問:醫生會詢問患者癥狀的持續時間、病情進展、是否有其他疾病等情況。 視力檢查:醫生會使用視力表檢查患者的視力,以確定視力是否下降。 眼底檢查:醫生會使用放大鏡觀察患者的眼底,以確定是否有視神經炎的癥狀,如視神經盤水腫、視網膜出血等。 視野檢查:醫生會使用視野儀檢查患者的視野,以確定是
面部神經炎怎么檢查
有面部神經炎的患者做檢查首先應當前往神經內科就診,進行頭顱CT檢查,以排除中樞神經系統病變,然后詳細詢問患者相關病史,是否存在突然遭遇風寒,是否存在病毒性感冒或咽痛等感染癥狀。最后根據患者口眼歪斜,口角流涎,眼裂增大,目不能閉等面神經炎的臨床表現,做出面神經炎的診斷。部分患者可能存在耳后面神經出
關于菌血癥的檢查和診斷的介紹
檢查 應從所有感染部位,包括感染的體腔、關節間隙、軟組織和病損的皮膚獲取膿液或體液作革蘭染色和培養。血液培養應包括需氧菌和厭氧菌培養,應間隔1小時作2次血培養,每次應從不同部位靜脈取血。此外,還可對痰液、導管插入部位和傷口的標本進行培養。 診斷 符合檢查項客觀指標中的2項或2項以上者可認為
外陰前庭炎綜合征的醫學診斷
根據長期性交時陰道口疼痛及前庭發紅和觸痛可做出初步診斷Friedrich于1987年提出了前庭炎的診斷標準 1.接觸前庭或試圖插入陰道引起嚴重的疼痛健康搜索 2.觸痛局限在前庭區 3.紅斑局限在前庭區 應與以下疾病相鑒別勱: 1.外陰炎癥性疾病,如假絲酵母菌陰道炎滴蟲陰道炎硬化萎縮性苔
前庭功能檢查的頭位性眼震檢查
頭處于某一或幾個位置時出現眼震,而在其他位置上則不出現眼震。發病機理尚未完全清楚。根據耳病理和臨床方面的研究,多由橢圓囊斑病變和后半規管壺腹嵴病變引起。 檢查前向受檢者詳細解釋檢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眩暈和惡心,切勿閉目,以取得受檢者的合作,保證檢查結果準確無誤。受檢查取頭正位直坐于一矮榻上,檢查
關于乳腺結核的檢查和診斷介紹
一、檢查 1.X線檢查; 2.B超; 3.乳腺導管造影; 4.電腦紅外線掃描; 5.乳腺冷光源透照; 6.乳房熱圖檢查; 7.乳腺細胞學檢查; 8.乳腺病理學檢查。 二、診斷 根據臨床癥狀和實驗室檢查可以確診。 早期乳腺結核需經活檢明確診斷。在形成潰瘍、竇道后,診斷則不難。
腸間膿腫的檢查和診斷介紹
檢查 1、實驗室檢查 (1)白細胞計數與分類計數白細胞總數和中性粒細胞明顯增多。 (2)紅細胞和血紅蛋白病程較久或衰弱者可有紅細胞和血紅蛋白減少。 2、影像學檢查 (1)B超檢查腹部有多個液性暗區可助診斷。 (2)X線檢查發現腸壁間距增寬及局部腸襻積氣。 (3)CT檢查腹部可探到多
關于共濟失調的檢查和診斷介紹
一、檢查 1.腦神經系統臨床檢查。 2.磁共振(MRI)檢查。 3.基因測試。 二、診斷 依據腦神經系統臨床檢查的程序來判斷病人是否存在小腦及脊髓神經失調的病態,然后會查問他的家族史(包括已故的親人),通過磁共振(MRI)及基因測試,判斷病人是否患上小腦萎縮癥。
關于骨質疏松的檢查和診斷介紹
檢查 雙能X線吸收法(DXA)的測定值是目前全世界公認的診斷骨質疏松癥的金標準。臨床上推薦的測量部位是腰椎1~4、總髖部和股骨頸。T值=(測定值-同性別同種族正常成人骨峰值)/正常成人骨密度標準差。 診斷 1.骨質疏松癥(osteoprosis)以絕經期婦女及老年人的原發性骨質疏松最為多見
關于尿潴留的檢查和診斷介紹
檢查 對診斷不明確的病人,可作B超檢查。 鑒別診斷 尿潴留應與無尿鑒別。有些人出現無尿的癥狀,并不是尿潴留,往往是由于腎功能衰竭、腎臟不能產生足夠的尿液的緣故。對診斷不明確的病人,可作B超檢查。如果膀胱內沒有尿液,可能因為腎功能受損造成的,應對其積極治療,盡快恢復腎臟的功能。
關于白內障的檢查和診斷介紹
檢查 應了解玻璃體、視網膜、視乳頭黃斑區和視神經是否正常及脈絡膜有無病變,對白內障術后視力恢復會有正確的評估,可借助A型及B型超聲波了解有無玻璃體病變、視網膜脫離或眼內腫物,亦可了解眼軸長度及脫位的晶體位置,視網膜電圖(ERG)對評價視網膜功能有重要價值,單眼白內障患者為排除黃斑病變視路疾患所
猩紅熱的檢查和診斷介紹
一、檢查 1.周圍血象 白細胞總數和中性粒細胞比例均升高,白細胞計數可達(10~20)×109/L,中性粒細胞可達0.8以上,胞漿中可見中毒顆粒,有化膿性并發癥者更高。出疹后血象中嗜酸性粒細胞增多,可占5%~10%。 2.病原學檢查 咽拭子或其他病灶分泌物培養可有溶血性鏈球菌生長。用免疫
關于結腸息肉的檢查和診斷介紹
一、檢查 1.直腸指診可觸及低位息肉。 2.肛鏡、乙狀結腸鏡或纖維結腸鏡可直視到息肉。 3.鋇灌腸可顯示充盈缺損。 4.病理檢查可確診。 二、診斷 1.便血或黏液膿血便史。 2.肛診或腸鏡發現息肉。 3.鋇灌腸見多少不一充盈缺損。
關于動脈栓塞的檢查和診斷介紹
一、檢查 1、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 了解栓塞部位,下游動脈通暢情況。 2、節段性測壓 對肢體動脈進行多普勒測壓,客觀了解肢體血供情況。 3、CTA、MRA 了解栓塞部位、栓子形態,下游遠側動脈是否通暢、側支循環情況。 4、動脈造影 診斷的金標準,但屬于有創檢查。一般不作為首選。
脊髓栓系的診斷和檢查介紹
診斷標準:脊髓末端(圓錐)位置低于腰2水平,終絲增厚(正常直徑2mm為病理性。)磁共振(MRI)是診斷脊髓栓系的主要方法,它不僅可以明確有無脊髓栓系,還可以了解并存的其它病理改變,如脂肪瘤、脊髓縱裂等。X線平片及CT可以確定有無脊柱裂。結合大小便功能情況行泌尿系B超和尿流動力學檢查,以評價泌尿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