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腎功能腎衰竭的簡介
急性腎功能衰竭是腎臟本身或腎外原因引起腎臟泌尿功能急劇降低,以致病因 機體內環境出現嚴重紊亂的臨床綜合征。主要表現為少尿或無尿、氮質血癥、高鉀血癥和代謝酸中毒。根據發病原因的不同和各自的病理生理特點,病因可分腎前性如失血、休克、嚴重失水、電解質平衡紊亂,急性循環衰竭等,腎性如急性腎小球腎炎、急性腎小管壞死、大面積擠壓傷等;腎后性如完全性尿路梗阻等。其中以急性腎小管壞死最為常見,也最具特征性,而且腎前性衰竭持續發展也會轉化為急性腎小管壞死。......閱讀全文
急性腎功能腎衰竭的簡介
急性腎功能衰竭是腎臟本身或腎外原因引起腎臟泌尿功能急劇降低,以致病因 機體內環境出現嚴重紊亂的臨床綜合征。主要表現為少尿或無尿、氮質血癥、高鉀血癥和代謝酸中毒。根據發病原因的不同和各自的病理生理特點,病因可分腎前性如失血、休克、嚴重失水、電解質平衡紊亂,急性循環衰竭等,腎性如急性腎小球腎炎、急性
急性腎功能腎衰竭的病理
肉眼見腎臟體積增大,質軟,切面腎皮質蒼白,缺血,髓質呈暗紅色。鏡下見腎小管上皮變平,有些呈混濁腫脹、變性、脫落,管腔內有管型及滲出物。腎中毒引起者,上皮細胞的變性、壞死集中在近曲小管,其下的基膜保護完整;腎缺血所致者,上皮細胞呈灶性壞死,分散在腎小管各段中,其下的基膜往往斷裂、潰破、腎間質內可見
急性腎功能腎衰竭的發病機理
急性腎小管壞死的具體發病過程,目前尚未完全明了。它的發生與急性腎衰竭發病機理 下述有關:①腎小球濾過率極度降低(常在5ml/min以下,多數僅為1-2ml/min)產生的機理可能是由于前述多種原因引起腎小管缺血或中毒,發生腎小管上皮細胞損傷,使近曲小管對鈉的的重吸收減少,以致原尿中的鈉、水量增多
急性腎功能腎衰竭的輔助檢查
一、尿液檢查 尿少、尿量≤17ml/h或30mmol/L。濾過鈉排泄分數(FENa)測定,該法對病因有一定意義。其值>1者為急性腎小管壞死,非少尿型急性腎小管壞死及尿路梗阻。其值
急性腎功能腎衰竭的病因是什么
引起急性腎小管壞死的病因多種多樣,可概括為兩大類: 一、腎中毒 對腎臟有毒性的物質,如藥物中的磺胺、四氯化碳、汞劑、鉍劑、二氯磺胺(dichlorphenamide);抗生素中的多粘菌素,萬古霉素、卡那霉素、慶大霉素、先鋒霉素Ⅰ、先鋒霉素Ⅱ、新霉素、二性霉素B、以及碘造影劑、甲氧氟烷麻醉劑等;生
急性腎功能腎衰竭的臨床表現
一、少尿期 1、大多數在先驅癥狀12-24小時后開始出現少尿(每日尿量5(圖)新生兒急性腎功能衰竭 0-400ml)或無尿。一般持續2-4周。 2、可有厭食、惡心、嘔吐、腹瀉、呃逆、頭昏、頭痛、煩躁不安、貧血、出血傾向、呼吸深而快、甚至昏迷、抽搐。 新生兒腎功能衰竭 3、代謝產物的蓄積:血
急性腎功能腎衰竭的發病機理及病因
發病機理 急性腎小管壞死的具體發病過程,目前尚未完全明了。它的發生與急性腎衰竭發病機理 下述有關:①腎小球濾過率極度降低(常在5ml/min以下,多數僅為1-2ml/min)產生的機理可能是由于前述多種原因引起腎小管缺血或中毒,發生腎小管上皮細胞損傷,使近曲小管對鈉的的重吸收減少,以致原尿中的
急性腎功能腎衰竭的診斷及鑒別診斷
急性腎功能衰竭可以根據原發病史,少尿和尿改變的特點作出診斷。新生兒急性腎功能衰竭 但需與功能性(腎前性)少尿相鑒別,上述血、尿檢查可資鑒別,但在實際工作中,多借助液體補充或甘露醇、速尿利尿試驗來協助判定。在30-40min內靜脈輸入10%葡萄糖500ml,如尿量增加(>39-50ml/h),系功
急性腎功能腎衰竭的病理及發病機理
病因 引起急性腎小管壞死的病因多種多樣,可概括為兩大類: 一、腎中毒 對腎臟有毒性的物質,如藥物中的磺胺、四氯化碳、汞劑、鉍劑、二氯磺胺(dichlorphenamide);抗生素中的多粘菌素,萬古霉素、卡那霉素、慶大霉素、先鋒霉素Ⅰ、先鋒霉素Ⅱ、新霉素、二性霉素B、以及碘造影劑、甲氧氟烷麻醉
急性腎功能腎衰竭的病理及臨床表現
病理 肉眼見腎臟體積增大,質軟,切面腎皮質蒼白,缺血,髓質呈暗紅色。鏡下見腎小管上皮變平,有些呈混濁腫脹、變性、脫落,管腔內有管型及滲出物。腎中毒引起者,上皮細胞的變性、壞死集中在近曲小管,其下的基膜保護完整;腎缺血所致者,上皮細胞呈灶性壞死,分散在腎小管各段中,其下的基膜往往斷裂、潰破、腎間
急性腎功能腎衰竭的臨床表現及輔助檢查
臨床表現 一、少尿期 1、大多數在先驅癥狀12-24小時后開始出現少尿(每日尿量5(圖)新生兒急性腎功能衰竭 0-400ml)或無尿。一般持續2-4周。 2、可有厭食、惡心、嘔吐、腹瀉、呃逆、頭昏、頭痛、煩躁不安、貧血、出血傾向、呼吸深而快、甚至昏迷、抽搐。 新生兒腎功能衰竭 3、代謝產
關于兒童急性腎衰竭的簡介
急性腎衰竭是由于腎臟自身和(或)腎外因素在短時間內引起腎臟生理功能急劇下降,導致無法排出體內的代謝廢物,從而使毒素、廢物、水分在體內堆積,引起體內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紊亂,繼而引起多系統損傷的一種非常嚴重的臨床綜合征。患兒通常表現為氮質血癥、水及電解質紊亂和代謝性酸中毒,大部分患兒表現為少尿,部
腎后性急性腎衰竭的簡介
(1)輸尿管阻塞 ①腔內阻塞 結晶體(尿酸等)、結石、血塊等。②腔外阻塞 腹膜后纖維化、腫瘤、血腫等。 (2)膀胱頸阻塞 前列腺肥大、膀胱頸纖維化、神經源性膀胱、前列腺癌等。 (3)尿道阻塞狹窄等。
關于腎性急性腎衰竭的簡介
(1)腎小管疾病 急性腎小管壞死最常見。病因分腎缺血和腎中毒。①腎缺血 腎前性急性腎衰竭的病因未及時解除。②腎中毒 常見腎毒性物質,如藥物、造影劑、重金屬、生物毒素、有機溶劑、肌紅蛋白尿、血紅蛋白尿、輕鏈蛋白、高鈣血癥等。 (2)腎小球疾病 如急進性腎炎、狼瘡性腎炎等。 (3)急性間質性腎炎
新生兒急性腎功能衰竭的簡介
新生兒急性腎功能衰竭(ARF)是指新生兒由不同病因使腎功能在短時間內受到損害,新生兒呈現血容量低下休克、缺氧、低體溫等多種病理狀態,是新生兒危重臨床綜合征之一,主要表現是少尿或無尿。實驗室檢查: ①少尿或無尿持續24小時以上; ②BUN>14.28mmol/L; ③血清肌酐>88.4μmo
關于急性腎功能衰竭診斷試驗的簡介
急性腎功能衰竭診斷試驗是一項用于判斷腎臟是否正常的輔助檢查方法。手術、創傷、休克、出血等病因的基礎上發生少尿與無尿是診斷急性腎功能衰竭的線索。若每小時尿量低于17毫升或24小時內尿量少于400毫升;或低血壓經抗休克治療,補足血容量達3小時以上,尿量仍在每小時17毫升以下,甚至24小時內尿量少于1
急性腎衰竭的病因
急性腎衰竭常見的病因可分為腎前性、腎實質性和腎后性三類。 1、腎前性腎衰竭 系指任何原因引起有效血循環量急劇降低,致使腎血流量不足、腎小球濾過率(GFR)顯著降低所導致的急性腎衰竭。 腎前性腎衰竭常見的原因包括:嘔吐、腹瀉和胃腸減壓等胃腸內液體的大量丟失,大面積燒傷、大手術或創傷、大出血等引
關于妊娠期急性腎功能衰竭的簡介
由任何原因引起的腎臟實質急性嚴重損傷,使腎單位喪失調節功能,不能維持體液及電解質平衡,不能排泄代謝產物,導致病人的高血鉀、代謝性酸中毒及尿毒癥綜合征,被稱為急性腎功能衰竭。患者除了原發病的相應表現外,還有急性腎功能衰竭的表現,包括少尿、無尿、肌酐和尿素氮升高等,如不及時治療,病情將加重,并影響到
關于腎后性急性腎功能衰竭的簡介
尿流的梗阻可能發生在從腎臟到尿道途中的任何部位,而且應該是雙側性的尿流突然受阻,它包括腎盂、輸尿管、膀胱、尿道的梗阻,如雙側輸尿管結石、前列腺增生、膀胱功能失調等,最終必然導致腎小球濾過率的降低,其發生率在急性腎功能衰竭中約占5%。由于正常單個腎臟可滿足清除代謝廢物的功能,所以急性腎功能衰竭大都
關于腎前性急性腎功能衰竭的簡介
腎前性急性腎功能衰竭也被稱作腎前性氮質血癥。發生率占急性腎功能衰竭的55%~50%。產生腎前性急性腎功能衰竭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各種因素引起的有效循環血量減少,造成腎臟灌注壓下降,使腎小球不能保持足夠的濾過率,而腎實質的組織完整性卻沒有損害。 引起腎前性急性腎功能衰竭常見原因,其中最常見的可能就是
兒童急性腎衰竭的病因
病因多種多樣,可分為腎前性、腎性和腎后性三類。 1.腎前性 指由各種因素導致有效循環血容量減少,造成腎臟灌注下降,腎小球濾過率(GFR)下降而出現的急性腎衰竭。由于腎臟本身無器質損害,病因及時消除后腎功能可恢復。 (1)急性血容量不足:如大出血,胃腸道液體丟失(腹瀉、嘔吐、胃腸減壓),腎臟
急性腎衰竭的癥狀體征
根據尿量減少與否,急性腎衰竭可分為少尿型和非少尿型。急性腎衰竭伴少尿或無尿表現者稱為少尿型。非少尿型系指血尿素氮、血肌酐迅速身高,肌酐清除率迅速降低,而不伴有少尿表現;臨床常見少尿型急性腎衰竭,臨床過程分為三期: (一)少尿期 少尿期一般持續1—2周,長者可達4—6周,持續時間越長,腎損害越
兒童急性腎衰竭的概述
急性腎衰竭是由于腎臟自身和(或)腎外因素在短時間內引起腎臟生理功能急劇下降,導致無法排出體內的代謝廢物,從而使毒素、廢物、水分在體內堆積,引起體內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紊亂,繼而引起多系統損傷的一種非常嚴重的臨床綜合征。患兒通常表現為氮質血癥、水及電解質紊亂和代謝性酸中毒,大部分患兒表現為少尿,部
兒童急性腎衰竭的病因
病因多種多樣,可分為腎前性、腎性和腎后性三類。 1.腎前性 指由各種因素導致有效循環血容量減少,造成腎臟灌注下降,腎小球濾過率(GFR)下降而出現的急性腎衰竭。由于腎臟本身無器質損害,病因及時消除后腎功能可恢復。 (1)急性血容量不足:如大出血,胃腸道液體丟失(腹瀉、嘔吐、胃腸減壓),腎臟
兒童急性腎衰竭的診斷
根據臨床表現及血肌酐水平作出診斷,同時還必須對病因做出判斷,明確腎前性、腎后性、腎實質性腎衰竭。
兒童急性腎衰竭的檢查
1.實驗室檢查 可有貧血;白血球減少(狼瘡腎);血小板減少(狼瘡、腎靜脈栓塞、溶血性尿毒綜合征);低鈉血癥;高鉀血癥;酸中毒;血清尿素氮、肌酐、尿酸及磷增高(腎功能減退)及血鈣低(高血磷癥)。血清C3水平可降低(鏈球菌感染后、狼瘡或膜增性腎小球腎炎)或血清中可查出對鏈球菌的抗體(鏈球菌感染后腎
治療急性腎衰竭的概述
1.積極控制原發病因、去除加重急性腎損傷的可逆因素 急性腎損傷首先要糾正可逆的病因。對于各種嚴重外傷、心力衰竭、急性失血等都應進行相應的治療,包括擴容,糾正血容量不足、休克和控制感染等。停用影響腎灌注或腎毒性藥物。注意調整藥物劑量,如有可能檢測血清藥物濃度。 2.維持機體的水、電解質和酸堿平
兒童急性腎衰竭的概述
急性腎衰竭是由于腎臟自身和(或)腎外因素在短時間內引起腎臟生理功能急劇下降,導致無法排出體內的代謝廢物,從而使毒素、廢物、水分在體內堆積,引起體內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紊亂,繼而引起多系統損傷的一種非常嚴重的臨床綜合征。患兒通常表現為氮質血癥、水及電解質紊亂和代謝性酸中毒,大部分患兒表現為少尿,部
兒童急性腎衰竭的診斷
根據臨床表現及血肌酐水平作出診斷,同時還必須對病因做出判斷,明確腎前性、腎后性、腎實質性腎衰竭。
急性腎衰竭的疾病概述
急性腎衰竭是因腎循環衰竭或腎小管的變化而引起的一種突發性腎功能乎完全喪失,因此腎臟無法排除身體的代謝廢物。當腎臟無法行使正常功能時,會導致毒素,廢物和水份堆積在體內,而引起急性腎衰竭。 全身癥狀:發燒、嘔吐、疲勞、水腫、血壓高;呼吸短促、咳血及呼吸有尿味;皮疹、肝衰竭。 中樞神經系統:嗜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