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腸炎的臨床表現
1.急性腸炎 在我國以夏、秋兩季發病率較高,無性別差異,一般潛伏期為12~36小時。惡心、嘔吐、腹瀉是急性腸炎的主要癥狀。 2.慢性腸炎 臨床表現為長期慢性、或反復發作的腹痛、腹瀉及消化不良等癥,重者可有黏液便或水樣便。 腹瀉程度輕重不一,輕者每日排便3~4次,或腹瀉便秘交替出現;重者可每1~2小時一次,甚至出現大便失禁。部分患者可有夜間腹瀉和(或)餐后腹瀉。直腸嚴重受累時,可出現里急后重感。糞質多呈糊狀,混有大量黏液,常帶膿血。 部分患者便鮮血,其病變限于直腸,稱出血性直腸炎,血液或大便分開排出,或附著于正常或燥糞表面,常被誤認為是痔出血。直腸炎患者亦常排黏液血便,甚至出現大便失禁。病變若擴展至直腸以上,血液往往與糞便混合或出現血性腹瀉。 查體可見臍周或下腹部輕度壓痛、腸鳴音亢進、脫肛。......閱讀全文
概述腸炎的臨床表現
1、腸炎的臨床表現—急性腸炎 在我國以夏、秋兩季發病率較高,無性別差異,一般潛伏期為12~36小時。惡心、嘔吐、腹瀉是急性腸炎的主要癥狀。 2、腸炎的臨床表現—慢性腸炎 臨床表現為長期慢性、或反復發作的腹痛、腹瀉及消化不良等癥,重者可有黏液便或水樣便。 腹瀉程度輕重不一,輕者每日排便3~
概述腸炎的臨床表現
1.急性腸炎 在我國以夏、秋兩季發病率較高,無性別差異,一般潛伏期為12~36小時。惡心、嘔吐、腹瀉是急性腸炎的主要癥狀。 2.慢性腸炎 臨床表現為長期慢性、或反復發作的腹痛、腹瀉及消化不良等癥,重者可有黏液便或水樣便。 腹瀉程度輕重不一,輕者每日排便3~4次,或腹瀉便秘交替出現;重者可
概述結腸炎的臨床表現
1、腹瀉 黏液便及膿血便,輕者每天3~4次,重者數十次,呈血水樣。 2、腹痛 輕度患者無腹痛或僅有腹部不適。一般有輕度至中度腹痛,系左下腹或下腹陣痛,涉及全腹痛,排便后緩解的規律。 3、里急后重 因直腸炎癥刺激所致。 4、其他癥狀 貧血、發熱、腹脹、消瘦、乏力、腸鳴、失眠、多夢、怕
概述真菌性腸炎的臨床表現
1.念珠菌腸炎 最常見,好發于兒童,尤其是營養不良或嚴重衰竭的嬰兒。主要表現為腹瀉,大便每天10~20次,呈水樣或豆腐渣樣,泡沫比較多且呈黃綠色,可伴有腹脹、低熱,甚至嘔吐,但腹痛少見。糞標本碘涂片可見大量出芽酵母和菌絲,培養多為白色念珠菌。患兒常伴有鵝口瘡。有基礎疾病的患者則往往于發病前有應
概述假膜性腸炎的臨床表現
本病一般發生于腫瘤、慢性消耗性疾病及大手術后應用抗生素的過程中,大多數起病急驟,病情發展迅速。發病時間最早的可在開始用藥后幾小時,但也可在停藥后3周左右,約有20%的患者在停抗生素后2~10天內起病。 1.發熱 10%~20%的患者發熱、白細胞計數升高,個別的可呈現類白血病反應樣血象。輕型患
概述急性壞死性腸炎的臨床表現
1、病史:起病急,發病前多有不潔飲食史。受冷、勞累,腸道蛔蟲感染及營養不良為誘發因素。 2、腹痛:起病急驟,突然出現腹痛,也常可為最先癥狀,多在臍周。病初常表現為逐漸加劇的臍周或中上腹陣發性絞痛,其后逐漸轉為全腹持續性痛,并有陣發性加劇。 3、腹瀉、便血:腹痛發生后即可有腹瀉。糞便初為糊狀而
概述空腸彎曲菌腸炎的臨床表現
潛伏期1~10天,平均5天。食物中毒型潛伏期可僅20小時。 初期有頭痛、發熱、肌肉酸痛等前驅癥狀,隨后出現腹瀉、惡心嘔吐。驟起者開始發熱、腹痛腹瀉,發熱占半數以上,一般為低到中度發熱,體溫38℃左右,個別可高熱達40℃,伴有全身不適。兒童高熱可伴有驚厥。 腹痛腹瀉為最常見癥狀。表現為整個腹部
腸炎的概述
腸炎是細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蟲等引起的小腸炎和結腸炎。臨床表現主要有腹痛、腹瀉、稀水便或黏液膿血便。部分病人可有發熱及里急后重感覺,故亦稱感染性腹瀉。腸炎按病程長短不同,分為急性和慢性兩類。慢性腸炎病程一般在兩個月以上,臨床常見的有慢性細菌性痢疾、慢性阿米巴痢疾、血吸蟲病、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和
腸炎的概述
腸炎是細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蟲等引起的小腸炎和結腸炎。臨床表現主要有腹痛、腹瀉、稀水便或黏液膿血便。部分病人可有發熱及里急后重感覺,故亦稱感染性腹瀉。腸炎按病程長短不同,分為急性和慢性兩類。慢性腸炎病程一般在兩個月以上,臨床常見的有慢性細菌性痢疾、慢性阿米巴痢疾、血吸蟲病、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和
概述缺血性結腸炎的臨床表現
腹痛、腹瀉和便血是最常見的臨床表現,大部分患者為50歲以上的老年人,沒有明顯的誘發因素。腹痛的部位大多與結腸缺血病變部位一致,多為突然發作的劇烈腹痛,呈痙攣性發作,持續數小時或數天,繼而出現腹瀉,糞便少量帶血,嚴重的患者可出現暗紅色或鮮血便,常有惡心、嘔吐和腹脹,同時伴有體溫和血白細胞總數和中性
概述柯薩奇病毒性腸炎的臨床表現
“胃腸感冒”最常見的原因是病毒菌的感染及飲食的過敏反應。細菌及病毒在喉部侵入發炎后,即會順著唾液被吞入胃腸中引起胃腸的不適。其表現癥狀如下: 1.嘔吐 胃部因病媒菌或其他毒性物質進入,導致胃體肌肉受刺激收縮,將胃內容物排出體外。 2.腹瀉 主要為胃腸受到刺激而分泌物大量增加,影響吸收功能
腸炎的臨床表現
1.急性腸炎 在中國以夏、秋兩季發病率較高,無性別差異,一般潛伏期為12~36小時。惡心、嘔吐、腹瀉是急性腸炎的主要癥狀。 2.慢性腸炎 臨床表現為長期慢性、或反復發作的腹痛、腹瀉及消化不良等癥,重者可有黏液便或水樣便。 腹瀉程度輕重不一,輕者每日排便3~4次,或腹瀉便秘交替出現;重者可
腸炎的臨床表現
1.急性腸炎 在中國以夏、秋兩季發病率較高,無性別差異,一般潛伏期為12~36小時。惡心、嘔吐、腹瀉是急性腸炎的主要癥狀。 2.慢性腸炎 臨床表現為長期慢性、或反復發作的腹痛、腹瀉及消化不良等癥,重者可有黏液便或水樣便。 腹瀉程度輕重不一,輕者每日排便3~4次,或腹瀉便秘交替出現;重者可
概述嗜酸性粒細胞性胃腸炎的臨床表現
本病缺乏特異的臨床表現,癥狀與病變的部位和浸潤程度有關,一般分為兩型。 (一)彌溫型多見于30-50歲,男性略多于女性。病程可長達數十年。80%病人有胃腸道癥狀,主要表現為上腹部痙攣性疼痛,伴惡性、嘔吐、發熱,發作無明顯規律性,可能與某些食物有關,用抗酸解痙劑不能緩解,但可自行緩解。 1、嗜
彎曲菌腸炎的概述
彎曲菌引起人類腸炎的機理尚未完全清楚,可能與其侵襲力、內毒素及外毒素有關。國外兩例志愿受試者,一例口服含菌量為106的牛奶后三天出現典型癥狀;另一例口服含菌量為500個的食品第四天發病。空腸彎曲菌從口進入消化道,空腹時胃酸對其有一定殺滅作用,已證明pH≤3.6的溶液對該菌可可殺滅。所以飽餐或鹼性
彎曲菌性腸炎的概述
彎曲菌性腸炎是由彎曲菌感染引起的胃腸道疾病。彎曲菌有內毒素能侵襲小腸和大腸粘膜引起急性腸炎,亦可引起腹瀉的暴發流行或集體食物中毒。潛伏期一般為3~5天,對人的致病部位是空腸、回腸及結腸。主要癥狀為腹瀉和腹痛,有時發熱,偶有嘔吐和脫水。空腸彎曲菌是1973年Butzler等自腹瀉病人糞便中分離出現
彎曲菌性腸炎的概述
彎曲菌性腸炎是由彎曲菌感染引起的胃腸道疾病。彎曲菌有內毒素能侵襲小腸和大腸粘膜引起急性腸炎,亦可引起腹瀉的暴發流行或集體食物中毒。潛伏期一般為3~5天,對人的致病部位是空腸、回腸及結腸。主要癥狀為腹瀉和腹痛,有時發熱,偶有嘔吐和脫水。空腸彎曲菌是1973年Butzler等自腹瀉病人糞便中分離出現
關于小腸炎的概述介紹
小腸炎是細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蟲等引起的炎癥表現。臨床表現主要有腹痛、腹瀉、稀水便或黏液膿血便。部分病人可有發熱及里急后重感覺,按病程長短不同,分為急性和慢性兩類。
假膜性腸炎的概述
假膜性腸炎(pseudomembranousenteritis,PME)是一種急性腸道炎癥,因在小腸或結腸的壞死黏膜表面覆有一層假膜而得名,本病易發生在大手術和應用廣譜抗生素后,故又有人稱之為手術后腸炎、抗生素性腸炎。多發生在50~60歲的中年人,女性多于男性。本病一般發生于腫瘤、慢性消耗性疾病
簡述慢性腸炎的臨床表現
(1)消化道癥狀:常呈現間斷性腹部隱痛、腹脹、腹痛、腹瀉為本病主要表現。遇冷、進油膩之物或遇情緒波動、或勞累后尤著。大便次數增加,日行幾次或數十余次,肛門下墜,大便不爽。慢性腸炎急性發作時,可見高熱、腹部絞痛、惡心嘔吐、大便急迫如水或粘凍血便。 (2)全身癥狀:呈慢性消耗癥狀,面色不華精神不振
腸炎的病因及臨床表現
病因 1.病毒性腸炎 病毒性腸炎見于犬瘟熱病毒、犬細小病毒、犬貓冠狀病毒等引起的腸炎。 腹瀉性病胃腸炎 2.細菌性腸炎 細菌性腸炎見大腸桿菌、沙門菌、耶爾森菌(引起小腸結腸炎)、毛樣產芽胞桿菌、空腸彎曲桿菌、梭菌(犬出血性胃腸炎)等引起的腸炎。 細菌性腸炎的致病菌以痢疾桿菌最常見,其
腸炎的臨床表現及檢查
臨床表現 1.急性腸炎 在中國以夏、秋兩季發病率較高,無性別差異,一般潛伏期為12~36小時。惡心、嘔吐、腹瀉是急性腸炎的主要癥狀。 2.慢性腸炎 臨床表現為長期慢性、或反復發作的腹痛、腹瀉及消化不良等癥,重者可有黏液便或水樣便。 腹瀉程度輕重不一,輕者每日排便3~4次,或腹瀉便秘交替
彎曲菌腸炎的臨床表現
潛伏期1-10天,平均5天,食物中毒型潛伏期可僅20小時。初期有頭痛發熱、肌肉酸痛等前驅癥狀,隨后出現腹瀉、惡心、嘔吐,驟起者開始發熱、腹痛、腹瀉。發熱約占56.3-60%,一般為低到中度發熱,體溫38℃左右,個別可高熱達40℃,伴有全身不適,兒童高熱可伴有驚厥。腹痛腹瀉為最常見癥狀,表現為整個
腸炎的臨床表現及病因
病因 1.病毒性腸炎 病毒性腸炎見于犬瘟熱病毒、犬細小病毒、犬貓冠狀病毒等引起的腸炎。 腹瀉性病胃腸炎 2.細菌性腸炎 細菌性腸炎見大腸桿菌、沙門菌、耶爾森菌(引起小腸結腸炎)、毛樣產芽胞桿菌、空腸彎曲桿菌、梭菌(犬出血性胃腸炎)等引起的腸炎。 細菌性腸炎的致病菌以痢疾桿菌最常見,其
腸炎的臨床表現及檢查
臨床表現 1.急性腸炎 在中國以夏、秋兩季發病率較高,無性別差異,一般潛伏期為12~36小時。惡心、嘔吐、腹瀉是急性腸炎的主要癥狀。 2.慢性腸炎 臨床表現為長期慢性、或反復發作的腹痛、腹瀉及消化不良等癥,重者可有黏液便或水樣便。 腹瀉程度輕重不一,輕者每日排便3~4次,或腹瀉便秘交替
簡述小兒腸炎的臨床表現
1.輕型 起病可急可緩,以胃腸道癥狀為主,食欲不振,偶有溢乳或嘔吐,大便次數增多(3~10次/日),無脫水及全身中毒癥狀,多于數日內痊愈,大便常規可見少量白細胞。 2.重度 急性起病,或由輕度腹瀉轉變而來。常有較為嚴重的胃腸道癥狀,尚可伴有較為明顯的脫水、電解質紊亂及全身中毒癥狀,嚴重者可
腸炎的臨床表現及診斷
臨床表現 1.急性腸炎 在中國以夏、秋兩季發病率較高,無性別差異,一般潛伏期為12~36小時。惡心、嘔吐、腹瀉是急性腸炎的主要癥狀。 2.慢性腸炎 臨床表現為長期慢性、或反復發作的腹痛、腹瀉及消化不良等癥,重者可有黏液便或水樣便。 腹瀉程度輕重不一,輕者每日排便3~4次,或腹瀉便秘交替
概述壞死性腸炎的防治原則
1.預防 加強飼養管理和環境衛生工作,避免密飼和墊料堆積,合理貯藏飼料,減少細菌污染等,嚴格控制各種內外因素對機體的影響,可有效地預防和減少本病的發 生。 2.治療 桿菌肽、土霉素、青霉素、痢特靈、弗吉尼亞霉素、泰樂菌素、林肯霉素等對本病具有良好的治療和預防作用,一般通過飲水或混飼給藥。 這
概述結腸炎的診斷依據
根據病史、典型癥狀、體格檢查和各項輔助檢查(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結腸鏡檢查、組織細胞學檢查)結果,可作出診斷。除定性診斷外,還應同時對臨床類型、嚴重程度、病情分期、是否合并并發癥等情況,作出判斷 (一)診斷依據 1.腹痛伴里急后重,持續或反復發作的腹瀉、排黏液膿血便,患者按特異性腸炎治療
概述慢性腸炎的并發癥
慢性腸炎泛指腸道的慢性炎癥性疾病,其病因可為細菌、霉菌、病毒、原蟲等微生物感染,亦可為過敏、變態反應等原因所致。臨床表現為長期慢性、或反復發作的腹痛、腹瀉及消化不良等癥,重者可有粘液便或水樣便。 (1)原發性小腸吸收不良綜合征:本病典型癥狀為脂肪瀉。大便色淡,量多,呈油脂狀或泡沫狀,常浮于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