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源上游水源地青海班瑪打造國家濕地公園
從青海省班瑪縣委宣傳部獲悉,通過5年的建設,班瑪縣瑪可河國家濕地公園通過驗收,且成為具有較高生物價值的基因庫。 地處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的班瑪縣屬于三江源保護核心區,也是長江源上游的主要水源地,境內瑪可河林區是青海省面積最大的林場和中國海拔最高的天然林天然原始林區。 據介紹,班瑪縣境內的瑪可河是長江一級支流大渡河的上游水源地,也是瀕危冷水魚類、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川陜哲羅鮭在青海省唯一分布地,其周邊分布植物52科223屬596種,野生動物27目57科148種,有林麝、褐馬雞、斑尾榛雞等珍貴野生動植物,具有較高生物價值的基因庫。 近年來,班瑪縣結合縣域80%以上的土地在生態紅線區特點,努力打造班瑪瑪可河國家濕地公園,讓其區位劣勢轉變為后發優勢,釋放生態價值奏響人與自然和諧樂章。經過5年的試點建設,在2021年12月,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發布通過驗收國家濕地公園名單,班瑪瑪可河國家濕地公園榜上有名。 在這5年建設期間,班瑪縣按照......閱讀全文
長江源上游水源地青海班瑪打造國家濕地公園
從青海省班瑪縣委宣傳部獲悉,通過5年的建設,班瑪縣瑪可河國家濕地公園通過驗收,且成為具有較高生物價值的基因庫。 地處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的班瑪縣屬于三江源保護核心區,也是長江源上游的主要水源地,境內瑪可河林區是青海省面積最大的林場和中國海拔最高的天然林天然原始林區。 據介紹,班瑪縣境內的瑪可
山東黃河島濕地公園獲批國家濕地公園
日前,山東省無棣黃河島濕地公園獲批國家級濕地公園試點。擬建的黃河島國家濕地公園位于無棣縣東北部的黃河島上,地處黃河三角洲腹地,是濱州市首家國家級濕地公園試點,規劃面積695.8公頃。 黃河島國家濕地公園的建設,將在山東北部地區形成完善的濕地生態景觀,極大地提升魯北地區濕地品牌
我國需加快推動建立健全長江源區生態補償機制
將長江源區納入長江流域生態補償國家總體戰略,進一步明晰長江源區生態保護和建設的各方利益關系和權利義務,并在長江立法中予以明確和保證,積極探索建立多元化長江源區生態補償專項基金,提供持續、穩定的資金來源。圖片來源于網絡 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發源于被譽為“中華水塔”的青海省,流經11個省市匯入
我國已設立901處國家濕地公園
中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濕地管理司一級巡視員程良10日在《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中國國家濕地公園的保護與發展”論壇上介紹,截至目前,中國國家濕地公園總數達901處,有效保護了240萬公頃濕地。 據介紹,作為中國濕地保護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濕地公園將生態保護、生態旅游和環境教育融為一
山東新增10處國家濕地公園-白云湖濕地等上榜
記者從林業部門獲悉,全國新增85處國家濕地公園,其中我省10處。 我省新增10處國家濕地公園分別為:濟南白云湖濕地公園、黃河島濕地公園、東明黃河濕地公園、濰坊白浪河濕地公園,沐河濕地公園、莒南雞龍河濕地公園、東阿洛神湖濕地公園、曲阜孔子湖濕地公園、王屋湖濕地公園和萊州灣金倉濕
長江源濕地碳儲量估算科考活動啟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8453.shtm 本報西寧4月13日電(記者王雯靜、萬瑪加?見習記者李春劍)13日,長江源典型高寒濕地碳儲量估算科學考察活動在青海西寧啟動。據悉,本次科考活動將通過進一步了解長江源濕地水體、植被和
青海省省長劉寧:緊緊扭住國家公園省建設
青海省省長劉寧:緊緊扭住國家公園省建設 青海省省長劉寧在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強調,要突出生態的重要性、環保的前置性、治理的先導性,緊緊扭住國家公園省建設這個關鍵之舉,保護“中華水塔”,當好地球衛士,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不斷擴大生態普惠民生福祉,為美麗中國增色添彩。 青海省生態
三江濕地世界典型潮汐濕地公園
三江濕地公園位于浙江省靈江、永安溪、始豐溪三條江的匯合處,不僅是臺州市首個國家濕地公園,也是世界上典型的潮汐濕地公園。 漲潮時,潮水順著靈江從下游慢慢地向上游涌去,當潮水漲至三江村時,則一分為二,一支潮水與永安溪交匯一起,一直涌到楊杜才歇下來;一支潮水與始豐溪
三江源澤曲濕地:天地一體化監測呵護地球之腎
濕地,被稱為“地球之腎”。在地處三江源的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蜿蜒的澤曲河及其30多條支流,形成水草肥美、風景旖旎的自然濕地景象,成為各種野生動植物的家園。“前些年,澤曲河周邊區域沒有專人管理和巡護。周邊亂采亂挖、過度放牧現象非常嚴重,造成了土地裸露,環境惡化。”黃南州澤庫縣生態環境局副局長屈自強日
青海將投資近20億元打造黃河上游龍羊峽景區
記者從正在西寧市舉辦的“中國?青海綠色發展投資貿易洽談會”上了解到,未來5年,青海省將投入20億元重點打造黃河上游龍羊峽景區。 龍羊峽景區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地處環青海省精品旅游圈的中心節點,是三江源旅游線及青藏鐵路旅游線的交匯地區,景區以北124公里是中國最美的圣湖―
河南省7個濕地公園“打包”申報“國家級”
我省國家級濕地公園有望再擴軍。6月25日,記者從省林業廳獲悉,我省今年將有7個濕地公園申報“國家級”。目前,總體規劃已通過了由國家林業局中南林業調查規劃設計院、河南農業大學等專家組成的省級評審委員會的評審,省林業廳正式向國家林業局提出申請。 這7個濕地
水生所參與2013年長江上游聯合科考
為了真實掌握長江上游生態環境保護與水生生物養護工作現狀,收集相關生態本底資料,6月5日,由長江流域漁業資源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和世界自然基金會(WWF)聯合主辦的“美麗中國、生命長江”2013年長江上游聯合科考啟動儀式在上海舉行。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陳毅鋒研究員作為水生生物多樣性專
探索跨省水環境補償機制-誰污染誰賠償
或許沒有哪段江水,會比“它”更重要。 它是長江上游,長逾4500公里,順流而下依次經過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慶等省區市。這一段蜿蜒的“母親河”,在國家經濟和生態安全格局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必須從中華民族長遠利益考慮,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使綠水
長江源頭濕地群土壤沙化速度驚人-亟待保護
長江源頭當曲流域分布著面積達14300平方公里的沼澤濕地群。然而,受溫室效應和全球變暖影響,這片海拔在五六千米左右的雪域圣地,正在呈現斑塊狀退化,而且速度驚人。 青海省水文地質工程勘察院高級工程師辛元紅說,從2005年起,國家先后組織了數支科考隊對長江源頭的生態環境進行系統調
蘇州濕地公園評價增設生態評價因子
水質評價通常采用物理指標和化學指標,那么是否水質指標越好,水里面微生物也越豐富多樣呢? 今年濕地日發布的2015年江蘇省蘇州市濕地水體監測報告顯示,不盡然。存在水質指標和微生物多樣性一致的情況,也存在水質指標差、微生物多樣性尚可,以及水質指標好、微生物多樣性差的情況。 “這說明僅僅用水質指標
青海打造國家級光伏產業創新中心
23日,由國電投黃河上游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建設的光伏產業技術創新中心正式揭牌。即將啟用的光伏產業技術創新中心將通過產、學、研聯合方式,打造青海省光伏產業技術創新引擎、國家級光伏產業創新中心,將為青海省光伏產業發展提供重要的技術和人才支撐。 在充分利用和發揮青海省光伏產業資源和特色優勢的基礎上
青海打造“智慧醫院”
即使足不出戶,只要打開手機或電腦就可以預約三級甲等醫院的專家,上傳CT等醫學影像就可以進行初步篩查和線上問診,同時預約線下治療……1月23日,青海省人民醫院“智慧醫院”項目正式上線,使上述就醫體驗在青海高原成為現實。 據悉,該“智慧醫院”項目由青海省人民醫院、中國銀行青海分公司及騰訊公司聯合推
江源科考探究長江源區生態環境之變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8/506720.shtm ■新華社記者 莽莽江源,奧秘無窮。 2023年江源綜合科學考察隊近期深入青藏高原腹地,在平均海拔超過4500米的長江源區開展科考。23名隊員在跨越約4000公里的科考行程
打好組合拳-陜西千湖濕地獲榮譽稱號
作為寶雞市民的生活飲用水水源地,馮家山水庫2/3的水面在千陽縣境內。水庫庫面是陜西千湖濕地省級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庫尾是千湖國家濕地公園。圖片來源于網絡 近日,在“中國生態文明論壇十堰年會”上,陜西千湖國家濕地公園被授予“2019年全國綠水青山建設突出貢獻景區”榮譽稱號。 讓污染源遠離水源地
我國最大湖泊青海湖正式創建國家公園
青海湖景區保護利用管理局副局長高靜宇7日在青海湖國家公園創建新聞媒體座談會上向外發布,青海湖國家公園正式進入創建階段,并力爭早日完成青海湖國家公園設立工作。 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東北部,總面積4625.6平方公里,是中國最大的湖泊,青海省因青海湖而得名。青海湖流域是
我國最大湖泊青海湖正式創建國家公園
青海湖景區保護利用管理局副局長高靜宇7日在青海湖國家公園創建新聞媒體座談會上向外發布,青海湖國家公園正式進入創建階段,并力爭早日完成青海湖國家公園設立工作。? ? 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東北部,總面積4625.6平方公里,是中國最大的湖泊,青海省因青海湖而得名。青海湖流域是維護青藏高原東北部生態安全
哈爾濱將建太陽島國家濕地公園-總投資約為4億元
濕地與湖泊一樣,就像盛水的盆,能保住淡水,還能凈化空氣,城市里的濕地更讓市民出門看得見水,賞得了綠。昨天,記者從省濕地保護管理中心、松北區相關部門了解到,黑龍江太陽島國家濕地公園總體規劃(2011—2018)經過調整,日前已最后完成,該公園今年擬申報國家重點示范性濕地公園。一萬多公頃的太陽島國家
亞洲規模最大再生水廠“藏身”濕地公園
在槐房再生水廠,經過污水處理車間處理的再生水,排到濕地公園池塘內,用于養殖錦鯉。本版攝影/新京報記者 薛珺 槐房再生水廠工作人員介紹污水處理車間。 再生水廠也能賞心悅目?昨日,北京槐房再生水廠正式運行,盡管地下進行著多流程污水處理,但地上濕地卻景色宜人。這是亞洲目前規模最大的全地下再生水廠。
20萬畝黃河中央濕地公園開建
2月11日,春節后上班第一天,河南省鄭州市召開生態建設動員大會提出,今年將統籌推進“森林、濕地、城市、流域、農田”五大生態系統建設,打造中原自然博物館,開建20萬畝黃河中央濕地公園。 規劃中的鄭州黃河中央濕地公園,規劃區東西長100公里,南北最寬處3.5公里,建設面積約為20萬畝。將通過實施鄭
湖南出臺濕地公園管理辦法提高濕地保護率
湖南省林業廳日前印發《湖南省濕地公園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對省級濕地公園申報條件做出詳細規定,并鼓勵有條件的地方依法依規設立市、縣級濕地公園。 《辦法》出臺的背景是什么?出臺后對濕地保護能起到什么作用?記者就此采訪了湖南省林業廳相關負責人。 1 規范濕地公園建設和管理問題
青海湖濕地治理項目啟動
由國家專項投資550萬元的青海湖濕地治理項目日前正式啟動,今后兩年時間內,青海湖周邊13萬畝沼澤濕地將得到有效保護與恢復。
我國環保權威機構成功完成對三江源水源地水質監測
第二屆“尋找中國好水”大型環保行動第二站,昨天(15日)在青海省玉樹州三江源地區完成。“尋找中國好水”是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和《環境與生活》雜志共同發起的系列環保考察行動,此次活動的參與人員在5天內對三江源區域生態保護、水質監測、環境綜合整治和高原地區生活垃圾處置等情況進行了認真的考察。在當前嚴峻的
湖北新增9個國家級濕地公園-已達26個全國第一
15日從全省林業局長會議上獲悉,我省去年新增國家級濕地公園9個,總數達到26個,躍居全國第一。 我省江河湖泊眾多,重點濕地有20余處,濕地多樣性、代表性全國少見,濕地總面積達161.69萬公頃,占全省國土面積8.5%。 濕地具有涵養水源、凈化水質、調蓄洪水、美化環境、調節氣候
京津冀將建環首都國家公園-濕地、空氣等成關注焦點
“北京森林生態質量不高,城區沒有森林”“一定要用京津冀一體化的濕地森林共同解決北京的問題”“建議開辟新媒體平臺、助力環保執法”……昨日,市“十三五”規劃召開第四場公眾建言會,14位來自不同行業領域的建言人,圍繞“生態文明建設與可持續發展”主題,與多位政府人士面對面交流并建言。副市長林克慶出席了
青藏高原國家公園群:修復生態、智慧建園
中新社西寧10月11日電 (記者 張添福)2021年10月,中國官方宣布正式設立三江源、大熊貓等第一批國家公園。目前,中國正式進入國家公園時代已滿一年。在青藏高原,國家公園群愈發呼之欲出,且通過生態修復和智慧園區搭建,不斷保護“地球第三極”。打造青藏高原國家公園群中國正在建設全世界最大的國家公園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