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啶的物理性質介紹
熔點: -41.6℃ 沸點: 115.3℃ 閃點:20℃ 密度:0.983g/cm3 引燃溫度: 482℃ 爆炸上限(V/V): 12.4% 爆炸下限(V/V): 1.7% 臨界溫度(℃):346.85 臨界壓力(MPa):6.18 折射率:1.509(20℃) 外觀:無色液體 溶解性: 能與水、醇、醚、石油醚、苯、油類等多種溶劑混溶......閱讀全文
吡啶的物理性質介紹
熔點: -41.6℃ 沸點: 115.3℃ 閃點:20℃ 密度:0.983g/cm3 引燃溫度: 482℃ 爆炸上限(V/V): 12.4% 爆炸下限(V/V): 1.7% 臨界溫度(℃):346.85 臨界壓力(MPa):6.18 折射率:1.509(20℃) 外觀:無色液
吡啶的光譜性質介紹
1、吡啶的紅外光譜(IR):芳雜環化合物的紅外光譜與苯系化合物類似,在3070~3020cm-1處有C-H伸縮振動,在1600~1500cm-1有芳環的伸縮振動(骨架譜帶),在900~700cm-1處還有芳氫的面外彎曲振動。 2、吡啶的核磁共振氫譜(HNMR):吡啶的氫核化學位移與苯環氫(δ7
吡啶的基本內容介紹
吡啶,是一種有機化合物,化學式C5H5N,是含有一個氮雜原子的六元雜環化合物。可以看做苯分子中的一個(CH)被N取代的化合物,故又稱氮苯,無色或微黃色液體,有惡臭。吡啶及其同系物存在于骨焦油、煤焦油、煤氣、頁巖油、石油中。吡啶在工業上可用作變性劑、助染劑,以及合成一系列產品(包括藥品、消毒劑、染
吡啶的氧化還原反應介紹
由于吡啶環上的電子云密度低,一般不易被氧化,尤其在酸性條件下,吡啶成鹽后氮原子上帶有正電荷,吸電子的誘導效應加強,使環上電子云密度更低,更增加了對氧化劑的穩定性。當吡啶環帶有側鏈時,則發生側鏈的氧化反應。 吡啶在特殊氧化條件下可發生類似叔胺的氧化反應,生成N-氧化物。例如吡啶與過氧酸或過氧化氫
吡啶對健康的危害介紹
侵入途徑:吸入、食入、經皮吸收。 健康危害:有強烈刺激性;能麻醉中樞神經系統。對眼及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高濃度吸入后,輕者有欣快或窒息感,繼之出現抑郁、肌無力、嘔吐;重者意識喪失、大小便失禁、強直性痙攣、血壓下降。誤服可致死。 慢性影響:長期吸入出現頭暈、頭痛、失眠、步態不穩及消化道功能紊亂
柳氮磺胺吡啶的基本介紹
本品為磺胺類抗菌藥。屬口服不易吸收的磺胺藥,吸收部分在腸微生物作用下分解成5-氨基水楊酸和磺胺吡啶。5-氨基水楊酸與腸壁結締組織絡合后較長時間停留在腸壁組織中起到抗菌消炎和免疫抑制作用,如減少大腸埃希菌和梭狀芽孢桿菌,同時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以及其他炎癥介質白三烯的合成。因此,目前認為本品對炎癥性
吡啶的親電取代反應特性介紹
吡啶是“缺π”雜環,環上電子云密度比苯低,因此其親電取代反應的活性也比苯低,與硝基苯相當。由于環上氮原子的鈍化作用,使親電取代反應的條件比較苛刻,且產率較低,取代基主要進入3(β)位。 與苯相比,吡啶環親電取代反應變難,而且取代基主要進入3(β)位,可以通過中間體的相對穩定性來說明這一作用。
吡啶的化學性質介紹
吡啶及其衍生物比苯穩定,其反應性與硝基苯類似。典型的芳香族親電取代反應發生在3、5位上,但反應性比苯低,一般不易發生硝化、鹵化、磺化等反應。吡啶是一個弱的三級胺,在乙醇溶液內,能與多種酸(苦味酸或高氯酸等)形成不溶于水的鹽。工業上使用的吡啶,約含1%的2-甲基吡啶,因此可以利用成鹽性質的差別,把
吡啶的堿性和成鹽的介紹
吡啶氮原子上的未共用電子對可接受質子而顯堿性。吡啶的共軛酸(N原子上接受一個質子后的吡啶)的pKa為5.25,比氨(pKa9.24)和脂肪胺(pKa 10~11)的酸性更強(pKa越小酸性越強)。原因是吡啶中氮原子上的未共用電子對處于sp2雜化軌道中,其s軌道成分較sp3雜化軌道多,離原子核近,
丙酮的物理性質介紹
外觀與性狀:無色透明易流動液體,有微香氣味,極易揮發 熔點:-94.9℃ 沸點: 56.5℃ 密度:0.7899g/cm3 飽和蒸氣壓:24kPa(20℃) 臨界溫度:235.5℃ 臨界壓力:4.72MPa 辛醇/水分配系數的對數值:-0.24 引燃溫度:465℃ 爆炸下限(V
酰胺的物理性質介紹
除甲酰胺是液體外,其他酰胺多為無色晶體,一烷基取代酰胺常為液體。由于酰胺分子間氫鍵締合能力較強,且酰胺分子的極性較大,因此其熔沸點甚至比相對分子質量相近的羧酸還高。當氨基上的氫原子被烴基取代后,由于其分子間的氫鍵締合作用減小,其熔沸點也降低。 液體酰胺不但可以溶解有機化合物,而且也可以溶解許多
關于硝苯甲乙吡啶的基本介紹
硝苯甲基吡啶,又稱尼群地平,Nitrendipine,C18H20N2O6,360.36。第二代鈣離子拮抗劑,為治療高血壓較理想的藥物。有顯著而持久的降壓和血管收縮作用。適用于各種類型的高血壓,如原發性和繼發性輕、中度高血壓,還可用于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等。鈣拮抗劑,選擇性作用于血管平滑肌,使
關于硝苯甲乙吡啶的性狀介紹
1、品名 尼群地平 Niqundiping Nitrendipine 2、分子式與分子量 C18H20N2O6 360.37 來源(名稱)、含量(效價) 本品為2,6-二甲基-4-(3-硝基苯基)-1,4-二氫-3,5-吡啶二甲酸甲乙酯。按干燥品計算,含C18H20N2O6不得少于
柳氮磺胺吡啶的用法用量介紹
1.初始劑量為每天2~3g,分3~4次服用,吞服勿嚼。無反應時漸增至每天4~6g,癥狀緩解后逐漸減量至每天1.5~2g,直至癥狀消失。總療程可達1年。2歲以上兒童初始量為10~15mg/kg,維持量為7.5~10mg/kg,每天4次。 2.直腸給藥:重癥患者每天早、中、晚排便后各用肛栓劑1粒;
關于硝苯吡啶的成分性質介紹
1、藥物副作用 不良反應有短暫頭痛,面部潮紅、嗜睡。其它還包括眩暈、過敏反應,低血壓、心悸及有時促發心絞痛發作。劑量過大可引起心動過緩和低血壓。 2、成分性質 黃色針狀結晶或結晶性粉末,無臭,無味。幾乎不溶于水,易溶于丙酮,溶于氯仿、乙酸乙酯,略溶于甲醇、乙醇、乙醚。抗焦慮藥。遇光不穩定。
羧酸的的物理性質介紹
常溫下,在飽和一元酯肪酸中,甲酸、乙酸、丙酸為具有強烈刺激性氣味的無色液體,含4-9個碳原子的羧酸為具有腐敗氣味的油狀液體,癸酸以上為蠟狀固體。二元羧酸和芳香酸都是結晶性固體。羧酸的沸點隨著相對分子質量的增加而升高。羧酸的沸點比相對分子質量相近的醇為高,如甲酸和乙醇的相對分子質量相同,甲酸的沸點
羧酸的物理性質的介紹
飽和一元羧酸中,甲酸、乙酸、丙酸具有強烈酸味和刺激性。含有4~9個C原子的具有腐敗惡臭,是油狀液體。含10個C以上的為石蠟狀固體,揮發性很低,沒有氣味。 這是由于甲酸分子間存在氫鍵。根據電子衍射等方法,由于氫鍵的存在,低級的酸甚至在蒸汽中也以二聚體的形式存在。甲酸分子間氫鍵鍵能為30KJ/mo
關于硝苯甲乙吡啶的含量測定介紹
取本品約0.13g,精密稱定,加冰醋酸20ml及稀硫酸10ml,微溫使溶解,放冷;加鄰二氮菲指示液2~3滴,用硫酸鈰滴定液(0.1mol/L)緩緩滴定至紅色消失,并將滴定的結果用空白試驗校正。每1ml的硫酸鈰滴定液(0.1mol/L)相當于18.02 mg的C18H20N2O6。
關于硝苯甲乙吡啶的鑒別測定介紹
(1)取本品約50mg,加丙酮1ml,加20%氫氧化鈉試液3~5滴,溶液顯橙紅色。 (2)避光操作。取本品,加無水乙醇制成每1ml中約含20yg的溶液,照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2010年版藥典二部附錄Ⅳ A)測定,在236nm與353nm的波長處有最大吸收,在303nm的波長處有最小吸收。在3
關于柳氮磺吡啶片的基本介紹
柳氮磺吡啶片,適應癥為用于潰瘍性結腸炎。 1、成份: 本品主要成份為:柳氮磺吡啶; 其化學名稱為:5-[對-(2-吡啶胺磺酰基)苯]偶氮水楊酸 ; 分子式:C18H14N4O5S 分子量:398.39 2、性狀:本品為腸溶糖衣片,除去包衣后顯棕色。 3、適應癥:用于潰瘍性結腸炎。
柳氮磺胺吡啶的不良反應介紹
1.可出現發熱和皮疹,嚴重者引起皮膚壞死(Lyell綜合征)。 2.呼吸系統:呼吸系統的不良反應不多見。有纖維性肺泡炎的報道,但應與潰瘍性結腸炎的癥狀如發熱、呼吸困難、嗜酸粒細胞增多、肺浸潤相區別。這類不良反應一般出現在服藥后1~6個月內,停藥后即可恢復,但也有死亡報道。對這類患者可用偶氮水楊
關于柳氮磺吡啶的藥典信息介紹
一、來源:本品為5-[對(2-吡啶胺磺酰基)苯]偶氮水楊酸,按干燥品計算,含C18H14N4O5S應為97.0%~101.5%。 二、性狀: 本品為暗黃色至棕黃色粉末,無臭。 本品在乙醇中極微溶解,在水中幾乎不溶,在氫氧化鈉試液中易溶。 三、鑒別: 1、取含量測定項下的溶液,照紫外-可
關于柳氮磺吡啶的含量測定介紹
一、含量測定 照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通則0401)測定。 二、供試品溶液 取本品0.15g,精密稱定,置100mL量瓶中,加0.1mol/L氫氧化鈉溶液10mL使溶解,用水稀釋至刻度,搖勻,精密量取1mL,置200mL量瓶中,加水180mL,用醋酸-醋酸鈉緩沖液(pH4.5)稀釋至刻度,
關于硝苯吡啶控釋片的基本介紹
硝苯吡啶控釋片即拜心同控釋片。 一、硝苯吡啶控釋片的作用與用途: 1、本品為鈣離子拮抗劑,可防止鈣離子流入肌細胞及冠狀動脈和末梢阻力血管的平滑肌細胞內,因而可擴張冠狀動脈,通過增加狹窄后血流量而改善心肌的供氧,同時心肌氧需求量也因后負荷的降低而減少,結果減少了心絞痛的發作頻率及強度。 2、
關于柳氮磺吡啶的用法用量介紹
1、初始劑量為每天2~3g,分3~4次服用,吞服勿嚼。無反應時漸增至每天4~6g,癥狀緩解后逐漸減量至每天1.5~2g,直至癥狀消失。總療程可達1年。2歲以上兒童初始量為10~15mg/kg,維持量為7.5~10mg/kg,每天4次。 2、直腸給藥:重癥患者每天早、中、晚排便后各用肛栓劑1粒;
氯化十六烷基吡啶的合成方法介紹
在48mlSOCl2和0.3mg HCONMe2的混合物中,攪拌下控制溫度30~35度,滴入81g十六醇。滴畢,混合物煮沸30min,冷卻,蒸餾得到138~140度(270Pa壓力)部分,為氯代十六烷,收率92.2% 將80g氯代十六烷和32g干吡啶油加熱到150~160度,反應12~15h,
關于核酸的物理性質介紹
黏性:DNA的高軸比等性質使得其水溶液具有高黏性,很長的DNA分子又易于被機械力或超聲波損傷,同時黏度下降。 浮力密度:可根據DNA的密度對其進行純化和分析。在高濃度分子質量的鹽溶液(CsCl)中,DNA具有與溶液大致相同的密度,將溶液高速離心,則CsCl趨于沉降于底部,從而建立密度梯度,而D
關于蜂蠟的物理性質介紹
常溫下,蜂蠟呈固態、質較軟,呈淡黃色、黃色或深棕色,具有蜂蜜和蜂花粉樣香氣,嚼之細膩而黏牙、無油脂味、用手搓捏有油膩感且能軟化,蜂蠟的折射率為1.45左右,相對密度約0.95,碘值6-13g/100g,皂化值75-110mg/g,中蜂蠟的酸值為4-9mg/g,西蜂蠟的酸值為15-23mg/g。蜂
關于蔗糖的物理性質介紹
蔗糖極易溶于水,其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溶于水后不導電。蔗糖還易溶于苯胺、氮苯、乙酸乙酯、乙酸戊酯、熔化的酚、液態氨、酒精與水的混合物及丙酮與水的混合物,但不能溶于汽油、石油、無水酒精、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二硫化碳和松節油等有機溶劑。蔗糖屬結晶性物質。純蔗糖晶體的比重為1.5879,蔗糖溶液
關于乙炔的物理性質介紹
純乙炔為無色無味的易燃氣體。而電石制的乙炔因混有硫化氫H2S、磷化氫PH3、砷化氫而有毒,并且帶有特殊的臭味。熔點-81.8°C(198K,升華),沸點-84°C,相對密度0.6208(-82/4℃),閃點(開杯)-17.78℃,自燃點305℃。在空氣中爆炸極限2.3%-72.3%(vol)。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