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單核細胞系統的檢查過程
檢查方法:骨髓檢查 檢查過程: (1) 選擇穿刺部位 (2) 麻醉 (3) 固定穿刺針長度 (4) 醫生左手拇指和示指固定穿刺部位,右手持骨髓穿刺針與骨面垂直刺入,若為胸骨穿刺則應與骨面成30o-40o角刺入。當穿刺針針尖接觸骨質后,沿穿刺針的針體長軸左右旋轉穿刺針,并向前推進,緩緩刺入骨質。 (5) 抽取骨髓液拔出穿刺針針芯,接上干燥的注射器(10m1或201m1),用適當的力量抽取骨髓液。 骨髓細胞學檢查步驟: (1) 涂片:要求涂片玻片、推片均應清潔,無油灰污染,涂片應薄而均勻,涂片數量10張左右,同時制2張血片作對照之用。 (2) 染色:常用瑞氏-姬姆薩混合染色法;細胞化學染色常配合使用。 (3) 低倍鏡檢查:判斷骨髓的增生程度,通常用骨髓片中成熟紅細胞與有核細胞之比來判斷骨髓增生情況 (4) 油鏡檢查:選細胞分布均勻處,油鏡下分類計數至少200個有核細胞,同時注意有無質變。......閱讀全文
骨髓單核細胞系統的檢查過程
檢查方法:骨髓檢查 檢查過程: (1) 選擇穿刺部位 (2) 麻醉 (3) 固定穿刺針長度 (4) 醫生左手拇指和示指固定穿刺部位,右手持骨髓穿刺針與骨面垂直刺入,若為胸骨穿刺則應與骨面成30o-40o角刺入。當穿刺針針尖接觸骨質后,沿穿刺針的針體長軸左右旋轉穿刺針,并向前推進,緩緩刺
骨髓單核細胞系統檢查作用
骨髓細胞學檢查對診斷造血系統疾病最有價值,同時對診斷其他非造血系統疾病,對不明原因發熱、惡病質、原因不明的肝脾腫大有鑒別診斷意義。增多見于急性和慢性單核細胞白血病(急性以原始和幼稚型為主,慢性以成熟型為主),慢性感染。
骨髓單核細胞系統的注意事項及檢查過程
注意事項 不適合做檢查的人群:血友病及彌漫性血管內凝血,如無特殊需要,勿作骨髓穿刺檢查。 術前準備:病人按照醫生吩咐擺好體位。 檢查過程 檢查方法:骨髓檢查 檢查過程: (1) 選擇穿刺部位 (2) 麻醉 (3) 固定穿刺針長度 (4) 醫生左手拇指和示指固定穿刺部位,右手持骨
什么是骨髓單核細胞系統
骨髓單核細胞系統是骨髓細胞學檢查的一個類型,骨髓細胞學檢查對診斷造血系統疾病最有價值,同時對診斷其他非造血系統疾病,對不明原因發熱、惡病質、原因不明的肝脾腫大有鑒別診斷意義。
骨髓紅細胞系統的檢查過程
檢查方法:骨髓檢查 檢查過程: (1) 選擇穿刺部位 (2) 麻醉 (3) 固定穿刺針長度 (4) 醫生左手拇指和示指固定穿刺部位,右手持骨髓穿刺針與骨面垂直刺入,若為胸骨穿刺則應與骨面成30°-40°角刺入。當穿刺針針尖接觸骨質后,沿穿刺針的針體長軸左右旋轉穿刺針,并向前推進,緩緩刺
臨床物理檢查方法介紹骨髓單核細胞系統介紹
骨髓單核細胞系統介紹:?骨髓單核細胞系統是骨髓細胞學檢查的一個類型,骨髓細胞學檢查對診斷造血系統疾病最有價值,同時對診斷其他非造血系統疾病,對不明原因發熱、惡病質、原因不明的肝脾腫大有鑒別診斷意義。骨髓單核細胞系統正常值:?原單核細胞:0-0.003 (0-0.3%)。 ?幼單核細胞:0-0.006
骨髓單核細胞系統指標解讀結果
正常值: 原單核細胞:0~0.003 (0~0.3%)。 幼單核細胞:0~0.006 (0~0.6%)。 單核細胞: 0.01~0.062 (1.0%~6.2%)。 高于正常值: 增多:急性和慢性單核細胞白血病(急性以原始和幼稚型為主,慢性以成熟型為主),慢性感染。
骨髓單核細胞系統的注意事項
不適合做檢查的人群:血友病及彌漫性血管內凝血,如無特殊需要,勿作骨髓穿刺檢查。 術前準備:病人按照醫生吩咐擺好體位。
骨髓單核細胞系統的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 增多:急性和慢性單核細胞白血病(急性以原始和幼稚型為主,慢性以成熟型為主),慢性感染。 需要檢查人群:血液感染或是白血病類型的辨別或輔助診斷。
骨髓單核細胞系統的正常值
原單核細胞:0-0.003 (0-0.3%)。 幼單核細胞:0-0.006 (0-0.6%)。 單核細胞:0.01-0.062 (1.0%-6.2%)。
單核細胞比例(mono%)的檢查過程
1、采血1小滴于載玻片一端,用一推片以35°~45°傾斜推出四周留有適量空隙,可分清頭、體、尾的薄血片。血膜長度不少于2.5cm,末梢至玻片另一端尚余空隙約1cm。血膜干后染色。 2、瑞氏姬姆薩復合染色法:平置血片于染色架上,加染色液3~5滴,立即蓋滿血膜,約30s后加緩沖液5~10滴,輕輕搖
骨髓紅細胞系統的注意事項及檢查過程
注意事項 不適合做檢查的人群:血友病及彌漫性血管內凝血,如無特殊需要,勿作骨髓穿刺檢查。 術前準備:病人按照醫生吩咐擺好體位。 檢查過程 (1) 選擇穿刺部位 (2) 麻醉 (3) 固定穿刺針長度 (4) 醫生左手拇指和示指固定穿刺部位,右手持骨髓穿刺針與骨面垂直刺入,若為胸骨
骨髓象分析的檢查過程
檢查方法:骨髓檢查 檢查過程: (1) 選擇穿刺部位 (2) 麻醉 (3) 固定穿刺針長度 (4) 醫生左手拇指和示指固定穿刺部位,右手持骨髓穿刺針與骨面垂直刺入,若為胸骨穿刺則應與骨面成30°-40°角刺入。當穿刺針針尖接觸骨質后,沿穿刺針的針體長軸左右旋轉穿刺針,并向前推進,緩緩刺
骨髓單核細胞系統的臨床意義及注意事項
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 增多:急性和慢性單核細胞白血病(急性以原始和幼稚型為主,慢性以成熟型為主),慢性感染。 需要檢查人群:血液感染或是白血病類型的辨別或輔助診斷。 注意事項 不適合做檢查的人群:血友病及彌漫性血管內凝血,如無特殊需要,勿作骨髓穿刺檢查。 術前準備:病人按照醫生吩咐擺
骨髓單核細胞系統的正常值及臨床意義
正常值 原單核細胞:0-0.003 (0-0.3%)。 幼單核細胞:0-0.006 (0-0.6%)。 單核細胞:0.01-0.062 (1.0%-6.2%)。 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 增多:急性和慢性單核細胞白血病(急性以原始和幼稚型為主,慢性以成熟型為主),慢性感染。 需要檢查人
血液系統骨髓檢查參考范圍
一、骨髓細胞分類計數細胞名稱正常范圍(%)平均值(%)原始血細胞0~0.70.08原始粒細胞0~1.80.64早幼粒細胞0.4~3.91.57粒細胞系統嗜中性中幼粒細胞2.2~12.26.49晚幼粒細胞3.5~13.27.90桿狀核粒細胞16.4~32.123.72分葉核粒細胞4.2~21.29.4
骨髓各系細胞形態學檢查的檢查過程
(1)涂片肉眼觀察: 制備好的涂片未染色及染色后都須先用肉眼觀察: ①確定標本的取材、涂片是否合格,涂膜面厚薄,有無脂肪珠及骨髓小粒; ②某些血液病患者未染色骨髓涂片特點可作為診斷參數指標。 (2)低倍鏡觀察:觀察標本全貌概況。 取材、涂片、染色的好壞:染色是識別細胞形態的重要標記工序,染
血液及骨髓細菌培養的檢查過程
感染癥狀出現2~3周后,血中相應抗體滴度明顯升高時,有重要意義,培養結果應視為陽性。 血培養檢出病原菌,臨床上有菌血癥的表現,根據藥敏試驗結果選用敏感的抗生素治療有效。
骨髓有核細胞總數的檢查過程
檢查方法:骨髓檢查。 檢查過程: (1) 選擇穿刺部位。 (2) 麻醉。 (3) 固定穿刺針長度。 (4) 醫生左手拇指和示指固定穿刺部位,右手持骨髓穿刺針與骨面垂直刺入,若為胸骨穿刺則應與骨面成30o-40o角刺入。當穿刺針針尖接觸骨質后,沿穿刺針的針體長軸左右旋轉穿刺針,并向前推進
骨髓巨核細胞數和分類的檢查過程
檢查方法:骨髓檢查 檢查過程: (1) 選擇穿刺部位 (2) 麻醉 (3) 固定穿刺針長度 (4) 醫生左手拇指和示指固定穿刺部位,右手持骨髓穿刺針與骨面垂直刺入,若為胸骨穿刺則應與骨面成30°-40°角刺入。當穿刺針針尖接觸骨質后,沿穿刺針的針體長軸左右旋轉穿刺針,并向前推進,緩緩刺
骨髓巨核細胞數和分類的檢查過程
檢查方法:骨髓檢查 檢查過程: (1) 選擇穿刺部位 (2) 麻醉 (3) 固定穿刺針長度 (4) 醫生左手拇指和示指固定穿刺部位,右手持骨髓穿刺針與骨面垂直刺入,若為胸骨穿刺則應與骨面成30°-40°角刺入。當穿刺針針尖接觸骨質后,沿穿刺針的針體長軸左右旋轉穿刺針,并向前推進,緩緩刺
單核細胞比例(mono%)的注意事項及檢查過程
注意事項 白細胞分類受技術因素和細胞分布因素等原因而有較大變異,故分類計數的離散度較大,且分類中占大比例的如中性粒細胞及淋巴細胞變異呈正態分布,占小比例的如嗜酸粒細胞、嗜堿粒細胞及單核細胞呈普哇松分布。 檢查過程 1、采血1小滴于載玻片一端,用一推片以35°~45°傾斜推出四周留有適量空隙
單核細胞計數(MONO)檢查過程及注意事項
單核細胞計數(MONO)注意事項:?白細胞分類受技術因素和細胞分布因素等原因而有較大變異,故分類計數的離散度較大,且分類中占大比例的如中性粒細胞及淋巴細胞變異呈正態分布,占小比例的如嗜酸粒細胞、嗜堿粒細胞及單核細胞呈普哇松分布。根據Rümke等研究,白細胞分類計數的95%及99%可信限范圍,可參見下
骨髓象分析的注意事項及檢查過程
注意事項 不適合做檢查的人群:血友病及彌漫性血管內凝血,如無特殊需要,勿作骨髓穿刺檢查。 術前準備:病人按照醫生吩咐擺好體位。 檢查過程 檢查方法:骨髓檢查 檢查過程: (1) 選擇穿刺部位 (2) 麻醉 (3) 固定穿刺針長度 (4) 醫生左手拇指和示指固定穿刺部位,右手持骨
骨髓異常細胞和寄生蟲的檢查過程
檢查過程: 1.選擇穿刺部位。 2.麻醉。 3.固定穿刺針長度。 4.醫生左手拇指和示指固定穿刺部位,右手持骨髓穿刺針與骨面垂直刺入,若為胸骨穿刺則應與骨面成30o~40o角刺入。當穿刺針針尖接觸骨質后,沿穿刺針的針體長軸左右旋轉穿刺針,并向前推進,緩緩刺入骨質。 5.抽取骨髓液拔出穿
神經系統檢查的檢查過程
一、意識狀態 1、清醒狀態(clear-headed state) 被檢查者對自身及周圍環境的認識能力良好,應包括正確的時間定向、地點定向和人物定向。當問診者問及姓名、年齡、地點、時刻等問題時,被檢查者能做出正確回答。 2、嗜睡狀態(somnolence state) 意識清晰度降低為主的意
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的骨髓象和血清學檢查結果
骨髓象 多數骨髓無特異性改變,淋巴細胞可能稍多。可見異型淋巴細胞,但不如血象改變明顯,組織細胞可增多。血清學檢查 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病人,血清中存在嗜異性抗體,該抗體屬于IgM,能使綿羊和馬的紅細胞凝集,故又稱嗜異性凝集素。該抗體不被含有Forssman抗原組織(例如豚鼠腎、馬腎)所吸收,因而與正
骨髓檢查的正常骨髓象的介紹
由于正常骨髓內各細胞系及其各階段百分率范圍較大,因此凡分類符合下列情況者均可視為正常骨髓象。 ⒈骨髓增生活躍。 ⒉粒細胞系約占有核細胞的40%~60%,其中原粒細胞
單核細胞向巨噬細胞分化的過程
①細胞表面受體如補體iC3b和轉鐵蛋白的受體表達增加;②細胞內酶如α-氨基己糖苷酯酶(α- amino glycoside esterase)、肌酸激酶、組織谷氨酰胺轉移酶(tissue transglutaminase)和cAM依賴的蛋白激酶表達增強;③分泌過氧化氫和超氧離子的能力降低。同時,此過
膽道系統特殊檢查和護理的檢查過程
(1) B型超聲波檢查 屬無創傷性檢查,其圖像清晰、分辨率高,是一種安全、快速、簡便、經濟而準確的檢查方法,是膽道疾病首選的檢查。 (2) X射線檢查 ① 腹部平片膽固醇結石不顯影,約有l0%-15%的膽囊結石因含有足夠鈣質而顯影。 ② 口服法膽囊造影:口服三碘化合物碘番酸做造影劑,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