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體鐵染色的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 顆粒增多的早幼粒細胞出現強陽性反應,Auer小體亦染成深藍色,呈陽性,對診斷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有價值。 需要檢測的人群:老人,長期工作在輻射狀態下的人......閱讀全文
膠體鐵染色檢查作用
膠體鐵染色是指在pH 2.0條件下,細胞內游離的酸性基團對膠體鐵有親和力,再與酸性亞鐵氰化鉀作用,胞質內的酸性粘多糖所在部位可發生普魯士藍反應,被顯示為藍色。顆粒增多的早幼粒細胞出現強陽性反應,Auer小體亦染成深藍色,呈陽性,對診斷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有價值
膠體鐵染色指標解讀結果
陰性: 正常:粒細胞系原粒細胞呈陰性反應,早幼粒細胞及以后各階段細胞多為陽性。單核細胞、淋巴細胞、漿細胞、幼紅細胞等均呈陰性反應。 陽性: 異常結果: 顆粒增多的早幼粒細胞出現強陽性反應,Auer小體亦染成深藍色,呈陽性,對診斷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有價值。 需要檢測的人群:老人,長期工
膠體鐵染色的正常值
粒細胞系原粒細胞呈陰性反應,早幼粒細胞及以后各階段細胞多為陽性。單核細胞、淋巴細胞、漿細胞、幼紅細胞等均呈陰性反應。
膠體鐵染色的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 顆粒增多的早幼粒細胞出現強陽性反應,Auer小體亦染成深藍色,呈陽性,對診斷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有價值。 需要檢測的人群:老人,長期工作在輻射狀態下的人
膠體鐵染色的檢查過程
(1) 組織切片脫蠟入水,0.01mol/L pH7.4 PBS洗 (2) 用4%正常羊血清封閉組織37℃,30min。 (3) 分別以第一抗體孵育組織,4℃24h,PBS振洗10min×3 (4) 用膠體鐵標記的第二抗體37℃孵育30min或用橋抗聯接膠體鐵標記物 (5) 蒸餾水洗
膠體鐵染色的相關疾病有哪些
幼年型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小兒紅白血病,幼年型粒-單核細胞白血病,髓單核細胞白血病,毛細胞白血病,幼淋巴細胞白血病,妊娠合并白血病,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先天性白血病,嗜堿性粒細胞白血病
臨床物理檢查方法介紹膠體鐵染色介紹
膠體鐵染色介紹:?膠體鐵染色是指在pH 2.0條件下,細胞內游離的酸性基團對膠體鐵有親和力,再與酸性亞鐵氰化鉀作用,胞質內的酸性粘多糖所在部位可發生普魯士藍反應,被顯示為藍色。膠體鐵染色正常值:?粒細胞系原粒細胞呈陰性反應,早幼粒細胞及以后各階段細胞多為陽性。單核細胞、淋巴細胞、漿細胞、幼紅細胞等均
膠體鐵染色的正常值及臨床意義
正常值 粒細胞系原粒細胞呈陰性反應,早幼粒細胞及以后各階段細胞多為陽性。單核細胞、淋巴細胞、漿細胞、幼紅細胞等均呈陰性反應。 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 顆粒增多的早幼粒細胞出現強陽性反應,Auer小體亦染成深藍色,呈陽性,對診斷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有價值。 需要檢測的人群:老人,長期工作在
膠體鐵染色的臨床意義及注意事項
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 顆粒增多的早幼粒細胞出現強陽性反應,Auer小體亦染成深藍色,呈陽性,對診斷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有價值。 需要檢測的人群:老人,長期工作在輻射狀態下的人 注意事項 由于各實驗室的實驗條件不同,參考值范圍有差異,應以本實驗室的參考值范圍為準。
膠體鐵染色的注意事項及檢查過程
注意事項 由于各實驗室的實驗條件不同,參考值范圍有差異,應以本實驗室的參考值范圍為準。 檢查過程 (1) 組織切片脫蠟入水,0.01mol/L pH7.4 PBS洗 (2) 用4%正常羊血清封閉組織37℃,30min。 (3) 分別以第一抗體孵育組織,4℃24h,PBS振洗10min×
細胞鐵染色實驗
實驗方法原理 骨髓內的鐵蛋白及含鐵血黃素(細胞外鐵)和幼稚紅細胞的鐵粒(細胞內鐵)在鹽酸環境下與亞鐵氰化鉀作用生成亞鐵氰化鐵,即普魯士藍反應.試劑、試劑盒 鹽酸溶液亞鐵氰化鉀溶液堿性復紅貯存液復染應用液甲醛實驗步驟 一、 實驗試劑:1. 4%鹽酸溶液,小心取濃鹽酸(38%)40ml慢慢滴加至冷蒸
細胞鐵染色實驗
實驗方法原理骨髓內的鐵蛋白及含鐵血黃素(細胞外鐵)和幼稚紅細胞的鐵粒(細胞內鐵)在鹽酸環境下與亞鐵氰化鉀作用生成亞鐵氰化鐵,即普魯士藍反應.試劑、試劑盒鹽酸溶液亞鐵氰化鉀溶液堿性復紅貯存液復染應用液甲醛實驗步驟一、 實驗試劑:1. 4%鹽酸溶液,小心取濃鹽酸(38%)40ml慢慢滴加至冷蒸餾水340
鐵染色時正常血細胞染色反應
1)細胞外鐵:觀察骨髓小粒中的鐵,呈彌散藍色、顆粒狀、小珠狀或塊狀。根據骨髓小粒中鐵的存在方式及量將細胞外鐵分為(-)、(+)、(++)、(+++)、(++++)。2)細胞內鐵:觀察100個中幼紅細胞和晚幼紅細胞計算出鐵粒幼紅細胞的百分比。鐵粒幼紅細胞是指胞質中出現藍色鐵顆粒的幼紅細胞,根據藍色鐵顆
鐵染色正常血細胞的染色反應
1)細胞外鐵:觀察骨髓小粒中的鐵,呈彌散藍色、顆粒狀、小珠狀或塊狀。根據骨髓小粒中鐵的存在方式及量將細胞外鐵分為(-)、(+)、(++)、(+++)、(++++)。2)細胞內鐵:觀察100個中幼紅細胞和晚幼紅細胞計算出鐵粒幼紅細胞的百分比。鐵粒幼紅細胞是指胞質中出現藍色鐵顆粒的幼紅細胞,根據藍色鐵顆
鐵染色的結果判讀
1.細胞外鐵呈藍色顆粒狀、小珠狀或團塊狀,復染后主要存在于吞噬細胞胞質中,有時間可見于吞噬細胞外。2.鐵粒幼細胞:胞質內出現藍色顆粒的幼紅細胞為鐵粒幼紅細胞。紅細胞內含有藍色顆粒叫鐵粒紅細胞。計數100個鐵粒幼紅細胞,根據鐵顆粒的量及大小分為四種類型。3.環形鐵粒幼紅細胞的標準:胞漿內的鐵顆粒有6個
鐵染色時正常血細胞的染色反應
1)細胞外鐵:觀察骨髓小粒中的鐵,呈彌散藍色、顆粒狀、小珠狀或塊狀。根據骨髓小粒中鐵的存在方式及量將細胞外鐵分為(-)、(+)、(++)、(+++)、(++++)。 2)細胞內鐵:觀察100個中幼紅細胞和晚幼紅細胞計算出鐵粒幼紅細胞的百分比。鐵粒幼紅細胞是指胞質中出現藍色鐵顆粒的幼紅細胞,根據
鐵染色與鐵代謝的檢查特點有哪些?
鐵染色顯示細胞外鐵增多,鐵粒幼細胞百分數增加、鐵顆粒增多變粗;如幼紅細胞鐵顆粒在5個以上(正常少于4個),圍繞并靠近核排列半環(繞核1/3以上,如衣領狀),稱此為環形鐵粒幼細胞。此種細胞常占幼紅細胞15%以上,為本病特征和重要診斷依據。在成熟紅細胞中也常見鐵粒(鐵粒紅細胞)。
血細胞化學染色的染色法—鐵染色的介紹
(1)血細胞化學染色的染色法—鐵染色的原理:人體內有一定量的以鐵蛋白和含鐵血黃素形式貯存的鐵元素,這些鐵在酸化的低鐵氰化鉀溶液中反應,生成藍色的亞鐵氰化鐵沉淀(普魯士藍),定位于含鐵的部位。 (2)血細胞化學染色的染色法—鐵染色的操作方法:將染色液滴加在骨髓小粒豐富的骨髓涂片上,室溫20~30
鐵染色的注意事項
(1) 玻片一定要清潔無污,需經無鐵處理。處理方法:新片經清潔液浸泡24h,沖洗后浸入95%乙醇中24h,晾干后再浸在5% HCl中24h,蒸餾水反復浸洗玻片,取出烤干備用。 (2) 酸性亞鐵氰化鉀必須現用現酸。 (3) 最好用盛骨髓那張涂片染色做細胞外鐵觀察,因這張涂片含骨髓小粒較多。
鐵染色的臨床意義
降低:見于缺鐵性貧血。缺鐵性貧血時骨髓細胞外鐵明顯降低,甚至消失,鐵粒幼細胞降低。經鐵劑治療后,細胞外鐵增多。鐵粒染色可作為診斷缺鐵性貧血及指導鐵劑治療的一個方法。 升高:見于鐵粒幼細胞貧血、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鐵粒幼細胞難治性貧血)等。另外,也見于溶血性貧血、營養性巨幼細胞貧血、再生障礙性貧
鐵染色正常血細胞的染色反應有哪些?
1)細胞外鐵: 觀察骨髓小粒中的鐵,呈彌散藍色、顆粒狀、小珠狀或塊狀。根據骨髓小粒中鐵的存在方式及量將細胞外鐵分為(-)、(+)、(++)、(+++)、(++++)。 2)細胞內鐵: 觀察100個中幼紅細胞和晚幼紅細胞計算出鐵粒幼紅細胞的百分比。鐵粒幼紅細胞是指胞質中出現藍色鐵顆粒的幼紅細
電鏡免疫膠體金―銀法染色技術
免疫膠體金―銀染色(immunogold-sliverstaining)技術系20世紀80年代Holgate將免疫 金染色和銀顯影方法結合而建立的一種新型檢測技術,亦可用于電鏡包埋前染色。其基本原理是先進行免疫膠體金染色標記抗原,使其結合在組織細胞抗原所在位置,然后進行物理顯影,當顯影劑中的對
過氧化物酶染色與鐵染色
過氧化物酶染色?? ? 粒細胞和單核細胞胞漿內含過氧化物酶,能借助受體(聯苯胺)脫氫催化過氧化化氫而釋放新生氧。受體被氧化成聯苯胺藍,再與亞硝基鐵氰化鈉結合成穩定的藍色顆粒而沉淀于胞漿內。?試劑??? ? 聯苯胺溶液:聯苯胺0.3g,加36%亞硝基鐵氰化鈉溶液1ml,再取95%乙醇加到100ml,水
鐵染色有什么臨床意義?
1)缺鐵性貧血時,骨髓細胞外鐵明顯減低,甚至消失;鐵粒幼細胞的百分率減低。經有效鐵劑治療后,細胞外鐵增多;因此鐵染色可作為診斷缺鐵性貧血及指導鐵劑治療的重要方法。2)鐵粒幼細胞貧血時,出現較多環鐵粒幼細胞,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鐵粒幼細胞也增多,其所含鐵顆粒的數目也較多,顆粒也粗大,有時還可見鐵粒紅細
鐵染色檢驗的臨床意義
1)缺鐵性貧血時,骨髓細胞外鐵明顯減低,甚至消失;鐵粒幼細胞的百分率減低。經有效鐵劑治療后,細胞外鐵增多;因此鐵染色可作為診斷缺鐵性貧血及指導鐵劑治療的重要方法。2)鐵粒幼細胞貧血時,出現較多環鐵粒幼細胞,鐵粒幼細胞也增多,其所含鐵顆粒的數目也較多,顆粒也粗大,有時還可見鐵粒紅細胞。因此本染色可作為
鐵染色檢驗的臨床意義
1)缺鐵性貧血時,骨髓細胞外鐵明顯減低,甚至消失;鐵粒幼細胞的百分率減低。經有效鐵劑治療后,細胞外鐵增多;因此鐵染色可作為診斷缺鐵性貧血及指導鐵劑治療的重要方法。2)鐵粒幼細胞貧血時,出現較多環鐵粒幼細胞,鐵粒幼細胞也增多,其所含鐵顆粒的數目也較多,顆粒也粗大,有時還可見鐵粒紅細胞。因此本染色可作為
骨髓鐵粒幼紅細胞染色
【參考值】 經鐵粒染色后,骨髓中鐵粒被染色成蘭色顆粒,分細胞外鐵和細胞內鐵(鐵粒幼紅細胞)兩 種。 細胞外鐵? 多見于骨髓涂片尾部,分級如下: (-)無鐵顆粒。 (+)有少數鐵顆粒,或偶見少數鐵小珠。 (++)有較多鐵顆粒和小珠。 (+++)有很多鐵顆粒,小珠和少數鐵小塊。 (++++
鐵染色臨床意義臨檢基礎
鐵染色臨床意義: 1)缺鐵性貧血時,骨髓細胞外鐵明顯減低,甚至消失;鐵粒幼細胞的百分率減低。經有效鐵劑治療后,細胞外鐵增多;因此鐵染色可作為診斷缺鐵性貧血及指導鐵劑治療的重要方法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2)鐵粒幼細胞貧血時,出現較多環鐵粒幼細胞,鐵粒幼細胞也增多,其所含鐵顆粒的數目也較多,顆粒也粗
紅細胞內外鐵粒染色
一、原理:骨髓細胞外鐵及有核紅細胞中鐵粒與亞鐵氰化鉀作用后,呈普魯士蘭陽性反應。二、結果判定:鐵粒幼細胞:胞質內出現蘭色顆粒的幼紅細胞。環鐵粒幼細胞:幼紅細胞質內的蘭色顆粒在6個以上,并圍繞于核周排列成環形者。鐵粒紅細胞:含有蘭色鐵顆粒的紅細胞。紅細胞外鐵:根據鐵量的多少以“0”—“++++”表示,
常用的免疫膠體金檢測技術免疫膠體金光鏡染色法
細胞懸液涂片或組織切片,可用膠體金標記的抗體進行染色,也可在膠體金標記的基礎上,以銀顯影液增強標記,使被還原的銀原子沉積于已標記的金顆粒表面,可明顯增強膠體金標記的敏感性。免疫膠體金電鏡染色法可用膠體金標記的抗體或抗抗體與負染病毒樣本或組織超薄切片結合,然后進行負染。可用于病毒形態的觀察和病毒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