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谷氨酰轉肽酶的方法有哪些?
丙谷氨酰轉肽酶高在臨床檢查中比較多見,引起谷氨酰轉肽酶高的原因有很多,在這些原因中有些是非病理性的也有病理性的,對于非病理性原因引起的谷氨酰轉肽酶高,一般不需要用藥;而部分病理性原因引起的谷氨酰轉肽酶 高可以降酶治療。 降酶藥物 1、益肝靈 有降酶,改善肝臟代謝,穩定肝細胞功能。降酶有效率為67。2%,還可增進食欲,減輕乏力、浮腫。用量每日3次,每次4丸。國內還有復方益肝靈,療效優于前者,每日3,每次3-4片。 2、五味子與聯苯雙酯 五味子及聯苯雙酯可增強肝臟解毒功能,降酶作用強而快。連服2-3周90%的谷丙轉氨可下降,80%恢復正常,但停藥半月-3月可再度上升。多用聯苯雙酯片劑或滴丸,后者容易吸收,而且可以減少劑量。成人用片劑每次1-2片,每日3次,滴丸6-10粒。每日3次,如谷氨酰轉肽酶恢復正常,可減量繼續服3-6個月以防反跳。該藥副作用較少,偶見惡心、上腹不適、失眠。 3、垂盆草制劑 為天然植物含垂盆草甙......閱讀全文
降低谷氨酰轉肽酶的方法有哪些?
丙谷氨酰轉肽酶高在臨床檢查中比較多見,引起谷氨酰轉肽酶高的原因有很多,在這些原因中有些是非病理性的也有病理性的,對于非病理性原因引起的谷氨酰轉肽酶高,一般不需要用藥;而部分病理性原因引起的谷氨酰轉肽酶 高可以降酶治療。 降酶藥物 1、益肝靈 有降酶,改善肝臟代謝,穩定肝細胞功能。降酶有效率
谷氨酰轉肽酶的生理癥狀有哪些?
1.20~30歲超負荷的男性升高約58%。50~60歲男、女性均約升高30%。慢性酒精中毒約升高20%~400%。90kg~40kg的女性可升高42%。4~10歲的兒童約降低10%。 2.藥物的影響:服鏈激酶者中,約有25%病例增高4倍。巴比妥酸鹽可能由于酶的誘導致GGT升高。魯米那升高的機制
谷氨酰轉肽酶偏高的危害有哪些?
危害一:對于是原發性或轉移性肝癌病引起的谷氨酰轉肽酶偏高,會在癌組織本身或其周圍的炎癥的刺激作用下,使肝細胞膜的通透性增加,使病情進一步的惡化。 危害二:對于是其他疾病如心肌梗塞、急性胰腺炎等引起的谷氨酰轉肽酶偏高,不利于病情的恢復,相反,會使病情進一步的加重。 危害三:對于是阻塞性黃疸、急
谷氨酰轉肽酶是什么
ALT的升高只表示肝臟可能受到了損害。除了肝炎,其他很多疾病都能引起轉氨酶增高。主要還有以下情況:首先,人體內許多組織都含有轉氨酶,比如心肌炎和心肌梗死都可能使天冬氨酸轉氨酶升高。其次,如果有膽結石等膽道梗阻性疾病,可能因為淤膽而使血中轉氨酶水平升高。此外,對于一些看起來沒什么大病的人來說,還有可能
關于谷氨酰轉肽酶的檢測方法介紹
當前國內主要采用IFCC和歐洲常規Szasz法。二者均是以γ谷氨酰-3-羧基-4-對硝基苯胺和雙甘肽為底物的酶動力。GOT作用于γ-谷氨酰-3-羧基-4-對硝基苯胺和雙甘肽產生γ一谷氨酰雙甘肽和5-氨基2-硝酸苯甲酸鹽,在405nm處檢測吸收峰,計算出血清中GGT的濃度。
概述谷氨酰轉肽酶偏高的治療方法
出現谷氨酰轉肽酶偏高的情況首先不要慌張,因為可能是生理性原因造成了谷氨酰轉肽酶偏高。出現谷氨酰轉肽酶的朋友最好在一周之后去正規醫院復查,以確保檢查結果的準確。如果谷氨酰轉肽酶仍然高出了正常值,應做進一步檢查乙肝五項,乙肝HBV-DNA檢查,肝功能檢查,B超檢查,甲胎蛋白檢查,肝穿刺檢查,以完全了
關于谷氨酰轉肽酶的介紹
谷氨酰轉肽酶(γ-GT)主要用于診斷肝膽疾病,是測定膽道梗阻和肝炎活動的指標。 其廣泛分布于人體組織中,腎內最多,其次為胰和肝,胚胎期則以肝內最多,在肝內主要分布于肝細胞漿和肝內膽管上皮中,正常人血清中γ-GT主要來自肝臟,正常值為3~50U/L(γ-谷氨酰對硝基苯胺法)。
γ谷氨酰轉肽酶的分布來源
詞目:γ-谷氨酰轉肽酶 英文:γ-glutamyl transpeptidase 釋文:γ-谷氨酰轉肽酶是催化γ-谷氨肽+氨基酸→γ谷氨酸+肽反應的酶。能以谷胱甘肽為基質。 γ-谷氨酰轉肽酶(γ-GT)廣泛分布于人體組織中,腎內最多,其次為胰和肝,胚胎期則以肝內最多,在肝內主要分布于肝細胞漿
谷氨酰轉肽酶偏低的原因
臨床試驗結果顯示,很多種因素都可以引起谷氨酰轉肽酶的偏低;其中原發性或轉移性肝癌時,就會引起谷氨酰轉肽酶的偏高或偏低;此外阻塞性黃疸、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動期、膽道感染、肝硬化、其他疾病如心肌梗塞、急性胰腺炎及某些藥物等均可使血中谷氨酰轉肽酶的偏高或偏低。
簡述谷氨酰轉肽酶偏高的后果
谷氨酰轉肽酶偏高的后果主要有以下幾點: 1,急性病毒性肝炎、慢性活動性肝炎會引起血清中谷氨酰轉肽酶升高,這也是較為常見的因素,需要引起注意。 2,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脂肪肝、原發性或轉移性肝炎患者體內谷氨酰轉肽酶多數呈現中度或高度增加。 3,肝內或肝外膽管梗阻時,由于谷氨酰轉肽酶
谷氨酰轉肽酶的參考數值介紹
連續監測法:4~38U/L(30℃),5~54U/L(37℃)。亦有報道以羧基對硝基苯胺做底物30℃時:女性5~25U/L、男性8~35U/L。男性稍高于女性。該法國內外試劑盒的參考值大同小異。 谷氨酰轉肽酶正常值一般認為是在0~40之間,大于這個范圍就認為是谷氨酰轉肽酶偏高了。 谷氨酰轉肽
關于谷氨酰轉肽酶異常原因的介紹
由于谷氨酰轉肽酶在肝內主要存在于肝內膽管上皮和肝細胞漿中,肝外膽管和肝內梗阻時,就會造成谷氨酰轉肽酶排泄受阻,隨膽汁返流入血,致使血清谷氨酰轉肽酶異常 除了肝臟外,體內如腎、肺、睪丸、心、腦、肌肉也都含有谷氨酰轉肽酶,因此當腎盂腎炎、大葉性肺炎、乙型腦炎、心肌炎、膽囊炎、血吸蟲病等,都會造成谷
谷氨酰轉肽酶與肝膽疾病的關系
谷氨酰轉肽酶對于肝膽疾病的診斷缺乏特異性,血清水平升高不僅提示肝膽疾病,也見于肝臟以外的疾病,如急性胰腺炎、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梗塞和糖尿病。 還有其他因素影響谷氨酰轉肽酶的血清水平,如酗酒,巴比妥、苯妥英和男性用藥也可能有谷氨酰轉肽酶改變。 但是谷氨酰轉肽酶的活性與轉氨酶水平和肝病變程度有
谷氨酰轉肽酶的病理性原因介紹
一般醫學決定性水平是:谷氨酰轉肽酶200U/L,通常為肝膽疾病。 1、當患急性病毒性肝炎時,壞死區鄰近的肝細胞仙酶合成亢進,從而引起血清谷氨酰轉肽酶升高。這個因素也是最常見的,也是最不容忽視的。長期治療是慢性乙肝最大的特點,所以藥物的安全性是每一個抗病毒藥物首先應具備的條件。以名正阿德福韋酯膠
谷氨酰轉肽酶的臨床意義介紹
(1)原發性或轉移性肝癌時,血中GGT明顯升高。其原因是癌細胞產生的GGT增多和癌組織本身或其周圍的炎癥刺激作用,使肝細胞膜的通透性增加,以致血中GGT增高。 (2)阻塞性黃疸、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動期、膽道感染、肝硬化等都可使GGT升高。 (3)其他疾病如心肌梗塞、急性胰腺炎及某些藥物等均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血清γ谷氨酰轉肽酶(γGTP)
血清γ-谷氨酰轉肽酶(γ-GTP)介紹: r谷氨酰轉肽酶(r-GT)存在于腎、胰、肝、脾、腸、腦、肺、骨骼肌和心肌等組織中,腎內最多,其次為胰和肝,胚胎期則以肝內最多,在肝內主要分布于肝細胞漿和肝內膽管上皮中,正常人血清中γ-GT主要來自肝臟。正常值為3-50μ/L(γ-谷氨酰對硝基本胺法)。此酶
谷氨酰轉肽酶高是怎么回事
谷氨酰轉肽酶高的原因: 一、谷氨酰轉肽酶偏高可由原發性肝癌,腺癌等引起,特別是在惡性腫瘤發生率高達90%; 二、谷氨酰轉肽酶偏高常見于肝病,如:病毒性肝炎、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動期等,也可見于膽臟疾病; 三、谷氨酰轉肽酶偏高也會因為長期嗜酒,或者長期服藥造成,避孕藥也可引起r-谷氨酰轉肽酶偏高
關于谷氨酰轉肽酶的病理癥狀的介紹
(1)原發性或轉移性肝癌病人中,該酶多數呈中度或高度增加,可大于正常的幾倍甚至幾十倍,而其他系統腫瘤多屬正常。但肝癌GGT的測定結果與其他肝膽疾病,尤其與黃疸病例重疊甚多,故單項測定GGT對肝癌并無診斷價值,但若同時測定甲胎蛋白、AKP和GGT,則診斷價值較大(甲胎蛋白陰性,而AKP、GGT上升
谷氨酰轉肽酶偏高的原因是什么?
一、谷氨酰轉肽酶偏高可由原發性肝癌,腺癌等引起,特別是在惡性腫瘤發生率高達90%; 二、谷氨酰轉肽酶偏高常見于肝病,如:病毒性肝炎、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動期等,也可見于膽臟疾病; 三、谷氨酰轉肽酶偏高也會因為長期嗜酒,或者長期服藥造成,避孕藥也可引起r-谷氨酰轉肽酶偏高。 四、谷氨酰轉肽酶
γ谷氨酰轉肽酶(GGT)測定的臨床意義
(1)病毒性肝炎: 急性肝炎肝細胞可合成和釋放GGT增加,使血清GGT輕度升高。 若在恢復期其他肝功能指標都已正常,而GGT仍未復原,提示肝炎尚未痊愈,如反復波動或長期維持較高水平,則應考慮肝炎有慢性化趨勢。 (2)原發性或轉移性肝癌: GGT和AFP同樣具有癌胚蛋白的性質,反映肝內占位
生化檢測項目血清γ谷氨酰轉肽酶(γGTP)介紹
血清γ-谷氨酰轉肽酶(γ-GTP)介紹: r谷氨酰轉肽酶(r-GT)存在于腎、胰、肝、脾、腸、腦、肺、骨骼肌和心肌等組織中,腎內最多,其次為胰和肝,胚胎期則以肝內最多,在肝內主要分布于肝細胞漿和肝內膽管上皮中,正常人血清中γ-GT主要來自肝臟。正常值為3-50μ/L(γ-谷氨酰對硝基本胺法)。此酶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血清γ谷氨酰轉肽酶同工酶
血清γ-谷氨酰轉肽酶同工酶(iso-r-GTP)介紹: 血清γ-谷氨酰轉肽酶同工酶分為4型:測定血清γ-谷氨酰轉肽酶同工酶有助于肝癌的診斷。血清γ-谷氨酰轉肽酶同工酶(iso-r-GTP)正常值: (1) 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法(PAGE):分13條區帶:Ⅰ、Ⅰ’、Ⅱ、Ⅱ’、Ⅲ、Ⅳ、Ⅴ、Ⅵ、Ⅶa、
γ谷氨酰轉肽酶(GGT)測定的參考值是什么
男 11~50U/L,女 7~32U/L(37℃)(IFCC 法) 男 11~50U/L,女 7~30U/L(歐洲常規 Szasz 法) GGT在新生兒至6個月以內小嬰兒明顯高于成人3~5倍左右。
測定γ谷氨酰轉肽酶(GGT)有什么臨床意義?參考值又...
測定γ-谷氨酰轉肽酶(GGT)有什么臨床意義?參考值又是多少?γ-谷氨酰轉肽酶(GGT)在體內分布較廣,按其活性強度的順序排列依次為:腎臟、前列腺、胰腺、肝臟、脾臟、腸、腦等。血清中的GGT主要來自肝臟,少量來自腎臟、胰腺。GGT在肝內由肝細胞線粒體產生,90%為膜結合型,分布在肝細胞膜及毛細膽管的
腫瘤檢測血清γ谷氨酰轉肽酶同工酶(isorGTP)介紹
血清γ-谷氨酰轉肽酶同工酶(iso-r-GTP)介紹: 血清γ-谷氨酰轉肽酶同工酶分為4型:測定血清γ-谷氨酰轉肽酶同工酶有助于肝癌的診斷。血清γ-谷氨酰轉肽酶同工酶(iso-r-GTP)正常值: (1) 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法(PAGE):分13條區帶:Ⅰ、Ⅰ’、Ⅱ、Ⅱ’、Ⅲ、Ⅳ、Ⅴ、Ⅵ、Ⅶa、
谷酰轉肽酶高是肝癌嗎?
核心提示: 谷酰轉肽酶高是肝癌嗎?γ-谷氨(酰轉肽酶(γ-GT)廣泛分布于人體組織中,腎內最多,其次為胰和肝,胚胎期則以肝內最多,在肝內主要分布于肝細胞漿和肝內膽管上皮中,正常人血清中γ-GT主要來自肝臟。正常值為3~50μ/L(γ-谷氨酰對硝基本胺法)。此酶在急性肝炎 、
轉肽酶和轉氨酶有什么不同?
轉氨酶和轉肽酶兩者是體內可以響應肝細胞損傷的酶。兩者之間的差異是:1。轉氨酶是催化酮酸和氨基酸之間氨基轉移的酶,轉肽酶是在蛋白質合成過程中轉運肽鍵的酶。2。常見的轉氨酶是丙氨酸氨基轉移和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轉肽酶主要存在于腎臟中。轉氨酶增加在脂肪肝,慢性肝炎,肝癌,肝硬化,病毒性肝炎等中更常見;
血清LT谷氨酸轉肽酶(GGT)測定實驗
實驗方法原理本法以L-T-谷氨酸α-萘胺為底物,在GGT催化下,T-谷氨酸基轉移到雙甘肽分于上,同時釋放出游離的α-萘胺,后者與重氮試劑反應,產生紅色化合物。實驗步驟一、 實驗試劑:1. 150mmol/L Tris,60mmol/L雙甘肽溶液:稱取Tris9.1g,雙甘肽3.96g,溶于400ml
血清LT谷氨酸轉肽酶(GGT)測定實驗
實驗方法原理本法以L-T-谷氨酸α-萘胺為底物,在GGT催化下,T-谷氨酸基轉移到雙甘肽分于上,同時釋放出游離的α-萘胺,后者與重氮試劑反應,產生紅色化合物。實驗步驟一、 實驗試劑:1. 150mmol/L Tris,60mmol/L雙甘肽溶液:稱取Tris9.1g,雙甘肽3.96g,溶于400ml
轉肽酶的介紹
轉肽酶(sortase)功能:在蛋白質生物合成過程中肽鍵的形成具有必須的作用。轉肽酶識別特異多肽,催化不同的轉肽反應。 在體內分布很廣,如腎、肝、胰等臟器均有些酶。但血清中GGT主要來自肝臟,具有較強的特異性。所以當肝膽系統病變的時候,GGT活性升高,臨床上測定此酶活性來協助診斷肝膽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