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發性或轉移性肝癌病人中,該酶多數呈中度或高度增加,可大于正常的幾倍甚至幾十倍,而其他系統腫瘤多屬正常。但肝癌GGT的測定結果與其他肝膽疾病,尤其與黃疸病例重疊甚多,故單項測定GGT對肝癌并無診斷價值,但若同時測定甲胎蛋白、AKP和GGT,則診斷價值較大(甲胎蛋白陰性,而AKP、GGT上升,尤其在無黃疸、轉氨酶正常或僅輕度升高者,應高度警惕肝癌可能)。 (2) 肝內或肝外膽管梗阻時,GGT排泄受阻,隨膽汁返流入血,致使血清GGT上升。 (3)急性病毒性肝炎時,壞死區鄰近的肝細胞仙酶合成亢進,引起血清GGT升高。 (4)慢性活動性肝炎時GGT常常高于正常1~2倍,如長期升高,可能有肝壞死傾向。 (5) 肝硬化時血清GGT的改變取決于肝內病變有無活動及其病因。在非活動期多屬正常,若伴有炎癥和進行性纖維化則往往上升。原發性或繼發性膽汁性肝硬化則往往早期有GGT升高。有人認為肝硬化早期時GGT升高,嚴重患者尤其是晚期......閱讀全文
(1)原發性或轉移性肝癌病人中,該酶多數呈中度或高度增加,可大于正常的幾倍甚至幾十倍,而其他系統腫瘤多屬正常。但肝癌GGT的測定結果與其他肝膽疾病,尤其與黃疸病例重疊甚多,故單項測定GGT對肝癌并無診斷價值,但若同時測定甲胎蛋白、AKP和GGT,則診斷價值較大(甲胎蛋白陰性,而AKP、GGT上升
谷氨酰轉肽酶(γ-GT)主要用于診斷肝膽疾病,是測定膽道梗阻和肝炎活動的指標。 其廣泛分布于人體組織中,腎內最多,其次為胰和肝,胚胎期則以肝內最多,在肝內主要分布于肝細胞漿和肝內膽管上皮中,正常人血清中γ-GT主要來自肝臟,正常值為3~50U/L(γ-谷氨酰對硝基苯胺法)。
一般醫學決定性水平是:谷氨酰轉肽酶200U/L,通常為肝膽疾病。 1、當患急性病毒性肝炎時,壞死區鄰近的肝細胞仙酶合成亢進,從而引起血清谷氨酰轉肽酶升高。這個因素也是最常見的,也是最不容忽視的。長期治療是慢性乙肝最大的特點,所以藥物的安全性是每一個抗病毒藥物首先應具備的條件。以名正阿德福韋酯膠
由于谷氨酰轉肽酶在肝內主要存在于肝內膽管上皮和肝細胞漿中,肝外膽管和肝內梗阻時,就會造成谷氨酰轉肽酶排泄受阻,隨膽汁返流入血,致使血清谷氨酰轉肽酶異常 除了肝臟外,體內如腎、肺、睪丸、心、腦、肌肉也都含有谷氨酰轉肽酶,因此當腎盂腎炎、大葉性肺炎、乙型腦炎、心肌炎、膽囊炎、血吸蟲病等,都會造成谷
當前國內主要采用IFCC和歐洲常規Szasz法。二者均是以γ谷氨酰-3-羧基-4-對硝基苯胺和雙甘肽為底物的酶動力。GOT作用于γ-谷氨酰-3-羧基-4-對硝基苯胺和雙甘肽產生γ一谷氨酰雙甘肽和5-氨基2-硝酸苯甲酸鹽,在405nm處檢測吸收峰,計算出血清中GGT的濃度。
1.20~30歲超負荷的男性升高約58%。50~60歲男、女性均約升高30%。慢性酒精中毒約升高20%~400%。90kg~40kg的女性可升高42%。4~10歲的兒童約降低10%。 2.藥物的影響:服鏈激酶者中,約有25%病例增高4倍。巴比妥酸鹽可能由于酶的誘導致GGT升高。魯米那升高的機制
連續監測法:4~38U/L(30℃),5~54U/L(37℃)。亦有報道以羧基對硝基苯胺做底物30℃時:女性5~25U/L、男性8~35U/L。男性稍高于女性。該法國內外試劑盒的參考值大同小異。 谷氨酰轉肽酶正常值一般認為是在0~40之間,大于這個范圍就認為是谷氨酰轉肽酶偏高了。 谷氨酰轉肽
(1)原發性或轉移性肝癌時,血中GGT明顯升高。其原因是癌細胞產生的GGT增多和癌組織本身或其周圍的炎癥刺激作用,使肝細胞膜的通透性增加,以致血中GGT增高。 (2)阻塞性黃疸、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動期、膽道感染、肝硬化等都可使GGT升高。 (3)其他疾病如心肌梗塞、急性胰腺炎及某些藥物等均
臨床試驗結果顯示,很多種因素都可以引起谷氨酰轉肽酶的偏低;其中原發性或轉移性肝癌時,就會引起谷氨酰轉肽酶的偏高或偏低;此外阻塞性黃疸、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動期、膽道感染、肝硬化、其他疾病如心肌梗塞、急性胰腺炎及某些藥物等均可使血中谷氨酰轉肽酶的偏高或偏低。
ALT的升高只表示肝臟可能受到了損害。除了肝炎,其他很多疾病都能引起轉氨酶增高。 主要還有以下情況: 首先,人體內許多組織都含有轉氨酶,比如心肌炎和心肌梗死都可能使天冬氨酸轉氨酶升高。 其次,如果有膽結石等膽道梗阻性疾病,可能因為淤膽而使血中轉氨酶水平升高。 此外,對于一些看起來沒什么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