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尿酮體試驗介紹
尿酮體試驗介紹: 乙酰乙酸、β-羥丁酸和丙酮這三種物質統稱為酮體。酮體是脂肪酸在肝臟分解氧化時特有的中間產物,是肝臟輸出能源的一種形式,因酮體分子量小,能溶于水,可通過血腦屏障和毛細血管壁,是肌肉尤其是腦組織的重要能源。長期饑餓,糖供應不足時酮體可以代替葡萄糖,成為腦組織及肌肉的主要能源。 正常人血液中丙酮濃度約為0.03-0.5mmol/L,24h的尿液中酮體量(以丙酮計)約為0.34-0.85mmol/L,一般檢查法為陰性。在劇烈運動、高脂低糖膳食、饑餓、妊娠劇吐、應激狀態和糖尿病時,脂肪動員加速,酮體生成增多,尤其是未控制飲食的糖尿病患者,酮體生成為正常情況下的數十倍,其中丙酮約占酮體總量的一半,遠遠超過肝外組織利用酮體的能力,引起血中酮體濃度升高,甚至引起酮癥酸中毒,并隨尿排出形成酮尿。尿酮體試驗正常值: 陰性。尿酮體試驗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 (1)糖尿病:由于利用葡萄糖的功能減退,脂肪大量被氧化,產生過多酮......閱讀全文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尿酮體試驗介紹
尿酮體試驗介紹: 乙酰乙酸、β-羥丁酸和丙酮這三種物質統稱為酮體。酮體是脂肪酸在肝臟分解氧化時特有的中間產物,是肝臟輸出能源的一種形式,因酮體分子量小,能溶于水,可通過血腦屏障和毛細血管壁,是肌肉尤其是腦組織的重要能源。長期饑餓,糖供應不足時酮體可以代替葡萄糖,成為腦組織及肌肉的主要能源。 正常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尿酮體(KET)介紹
尿酮體(KET)介紹: 酮體為乙酰乙酸、β羥丁酸及丙酮的總稱,為人體利用脂肪氧化物產生的中間的代謝產物,正常人產生的酮體很快被利用,在血中含量極微,約為2.0-4.0mg/L,其中乙酰乙酸β羥丁酸丙酮各種分加約占20%、78%、2%。尿中酮體(以丙酮計)約為50mg/24h。定性測試為陰性。但在饑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血漿酮體介紹
血漿酮體介紹: 在臨床實驗診斷中有三種酮體起作用:它們是有兩個酮酸的乙酰乙酸和β-羥丁酸,它們在生理性的pH環境下以離子形式存在,以及沒有酮酸的丙酮。?血漿酮體正常值: 經過一夜空腹,血中的β-羥丁酸 0.02-0.27mmol/L(0.21-2.81mg/dl) 經過一夜空腹尿中酮體: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尿濃縮試驗介紹
尿濃縮試驗介紹: 腎臟對水分具有強大的調節能力,既能保留水分,將腎小球濾過液180L/d濃縮到僅0.4L/d和滲透壓高達1400mOsm/kg水的高滲尿液。腎臟還能排除體內多余水分,如排除滲透量為40mOsm/kg的低滲尿液10-20L/d。濃縮與稀釋尿液的能力主要與遠曲小管和集合管的功能有密切關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尿稀釋試驗介紹
尿稀釋試驗介紹: 尿稀釋試驗是一項檢查腎小球酸化功能是否正常的一項檢查方法。其原理是飲水后血液稀釋,血漿滲透壓(Posm)下降,抗利尿激素(ADH)分泌減少,導致尿量增加,尿量增加與尿滲透壓(Uosm)下降等一系列變化。尿稀釋試驗正常值: 正常人Uosm80Uosm/kgH2O,尿比重至少有一次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尿妊娠試驗(HCG)介紹
尿妊娠試驗(HCG)介紹: 尿妊娠試驗即用實驗室方法檢測婦女尿液中人類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水平。臨床用于診斷早孕,可用于輔助診斷宮外孕,估計先兆流產和預后,并可協助診斷并隨訪觀察某些惡性腫瘤以及婦女受孕后。尿妊娠試驗(HCG)正常值: 正常人尿HCG為陰性,2500U/L即為妊娠陽性,見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速尿激發試驗介紹
速尿激發試驗介紹: 速尿激發試驗是通過下述原理進行的,速尿抑制腎小管髓袢升支對Na+、Cl-的重吸收,干擾了尿液的濃縮過程,使尿量增加;同時大量的Na+到達遠曲小管和集合管,使K+-Na+交換增加。凈效應是血Na+降低,血容量減少,刺激腎小球旁器分泌腎素,水平增高,從而興奮醛固酮的合成及分泌。因此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尿鈣定性試驗介紹
尿鈣定性試驗介紹: 當血鈣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乳糜尿定性試驗介紹
乳糜尿定性試驗介紹: 尿液中如果混有較多的淋巴液,則外觀呈牛奶狀,稱為乳糜尿。其成分是乳糜微粒與蛋白質的混合物。乳糜尿定性試驗正常值:??? 陰性。乳糜尿定性試驗臨床意義: (1)正常人為陰性。 (2)因絲蟲、腫瘤壓迫或其他原因阻塞淋巴管,使尿路淋巴管破裂而形成乳糜尿。絲蟲病患者的乳糜尿沉渣中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尿早早孕試驗介紹
尿早早孕試驗介紹: 妊娠試驗的主要檢測物質是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健康人的尿液中不含有或含有極少量的HCG(一般不高于10IU/L)。懷孕后,HCG含量就不斷升高,到懷孕7-8天時約為25IU/L,到懷孕10天時約為50IU/L,至2個月時可達HCG含量高峰,約200IU/L左右,以后又逐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晝夜尿比重試驗介紹
晝夜尿比重試驗介紹: 晝夜尿比重試驗亦稱改良Mosenthal試驗。試驗日按平時飲食,每餐含水量限在500-600ml,除正常進餐外不再飲任何液體。晝夜尿比重試驗正常值: 參考值24小時尿量為1000-2000ml,晝尿量與夜尿量之比為3-4:1,夜尿量<750ml,尿液最高比重在1.020以上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尿三杯試驗介紹
尿三杯試驗介紹: 本試驗用于粗略判斷男性泌尿系血尿的來源,協助鑒別泌尿道出血的部位。方法是讓患者在一次連續不斷的排尿中,按前、中、后3段,把尿液分別留在三個杯中,然后顯微鏡檢查,根據某個杯子出現的血液來判斷出血的部位。尿三杯試驗正常值: 參照血尿或膿尿與排尿先后的關系進行分析,了解其來源于泌尿道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尿黑酸定性試驗介紹
尿黑酸定性試驗介紹: 體內的酪氨酸經酪氨酸轉氨基酶的催化,變成對羥苯丙酮酸,再經對羥苯丙酮酸氧化酶作用,生成尿黑酸。尿黑酸定性試驗正常值: 陰性。尿黑酸定性試驗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陽性:黑尿病(亦稱尿黑酸尿癥)。 需要檢測的人群:懷疑為尿黑酸尿癥的患者。尿黑酸定性試驗注意事項: 檢查前:
尿酮體試驗的介紹
乙酰乙酸、β-羥丁酸和丙酮這三種物質統稱為酮體。酮體是脂肪酸在肝臟分解氧化時特有的中間產物,是肝臟輸出能源的一種形式,因酮體分子量小,能溶于水,可通過血腦屏障和毛細血管壁,是肌肉尤其是腦組織的重要能源。長期饑餓,糖供應不足時酮體可以代替葡萄糖,成為腦組織及肌肉的主要能源。 正常人血液中丙酮濃度約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尿結晶介紹
尿鎘介紹: 正常成人鎘負荷量為30-45mg,從出生后不斷蓄積,使體內鎘濃度隨年齡增長而遞增,一直到50歲左右為止。鎘的來源是食物、水和空氣,因此含鎘廢渣對土壤、水源的污染,可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經口或呼吸道吸收的鎘轉移到血液后,大部分濃集在腎、肝,小部分分布在胰腺、甲狀腺、膽、睪丸、骨骼中。鎘主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尿醛固酮介紹
尿醛固酮介紹: 醛固酮降解后的主要產物為四氫醛固酮,均從尿中排出。醛固酮的分泌具有類似于皮質醇的盡夜分泌節律,即清晨高、夜晚低,同時還受到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和血液電介質的調節。醛固酮是維持機體水分,電解質平衡的重要激素。尿醛固酮正常值: 2.7-44.3nmol/24h。尿醛固酮臨床意義: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尿果糖介紹
尿果糖介紹: 正常人尿液中偶見果糖,攝取大量果糖后尿中可出現暫時性果糖陽性。在肝臟功能障礙時,肝臟對果糖的利用下降,導致血中果糖升高而出現果糖尿。尿果糖正常值: 41-116μmol/24h (14-40mg/2h)尿果糖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 增高:果糖激酶缺乏癥,遺傳性果糖不耐癥,果糖-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尿睪酮介紹
尿睪酮介紹: 睪酮為人體主要的雄激素,成年男性血漿睪酮的95%來自睪丸間質細胞,少部分來自腎上腺皮質及腺外轉化。女性主要來自腎上腺皮質,卵巢分泌少量。在血漿中的睪酮大部分與睪酮結合蛋白的β球蛋白結合,僅有極少量呈游離狀態而發揮生理效應作用。睪酮可促進蛋白質、骨基質的合成,增加促紅細胞生成素的制備。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尿乳糖介紹
尿乳糖介紹: 乳糖尿有生理性和病理性兩種,前者出現在妊娠末期或產后2-5天,后者見于消化不良的乳兒尿中,當乳糖攝取量在100-150g以上時因缺乏乳糖酶1,則發生乳糖尿。尿乳糖正常值: 41-116μmol/24h (14-40mg/2h)尿乳糖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 增高:先天性乳糖不耐受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尿丙酮介紹
尿丙酮介紹: 尿液檢查。尿丙酮正常值: 定性:陰性。 定量: 新生兒:45-112μmol/d; 兒童:101-439μmol/d; 成人:90-540μmol/d。尿丙酮臨床意義: 增高或陽性:糖尿病,妊娠嘔吐,長期饑餓等。 腎衰時,血酮體明顯升高,但尿酮可陰性。尿丙酮注意事項: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尿結晶介紹
尿結晶介紹: 尿結晶檢查是尿沉渣檢查的內容之一。尿中出現結晶(crystal)稱晶體尿(crystaluria)。除包括草酸鈣、磷酸鈣、磷酸鎂銨(磷酸三鹽)、尿酸及尿酸鹽等結晶外,還包括磺胺及其它藥物析出的結晶。尿液中是否析出結晶,取決于這些物質在尿液中的溶解度、PH、溫度及膠體狀況等因素,當種種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尿鎂介紹
尿鎂介紹: 成人體內含鎂20-30g,約50%-70%分布骨骼中構成骨鹽,其余以Mg2+形式分布于骨骼肌、心肌、肝、腎、腦等各種軟組織中。Mg2+主要存在于細胞內液,細胞外液僅占1%。紅細胞中鎂約為血漿中鎂的3倍。血清鎂約65%-80%以游離形式存在,其余與血漿蛋白結合存在。血鎂對神經肌肉的應激性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尿硒介紹
尿硒介紹: 人體內含硒14-21mg。肝、胰、腎中含硒較多。體內硒存在于某些酶和tRNA中發揮生理作用,較為熟知的酶是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其是體內重要的抗氧化酶。 我國成年人每日最低需硒量為30-50μg。硒缺乏多與當地土壤中缺硒有關。Se:原子量78.96。尿硒正常值: 0.13-1.27μ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尿脂肪介紹
尿脂肪介紹: 尿液中混有脂肪小滴時稱為脂肪尿(lipiduria),尿中含有淋巴液,外觀呈牛奶狀稱乳糜尿(chyluria)。由呈膠體狀的乳糜微粒和蛋白質等組成。乳糜尿中如混有血液,則稱乳糜血尿(hemofochyluria)。尿脂肪正常值:??? 陰性。尿脂肪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 (1)絲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尿磷介紹
尿磷介紹: 成人體內磷總量400-800g,約占成人體重的1%,占體內礦物質總量的1/4。其中80%-85%與鈣一起構成骨鹽(羥磷灰石[Ca2(PO4)2]3·Ca(OH)2)參于形成骨骼和牙齒。其余約20%以有機磷酸化合物形式分布于各種軟組織中。磷酸參于構成的蛋白質、核酸、核苷酸和磷脂等各種生物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尿lgG介紹
尿lgG介紹: 尿lgG是尿蛋白的選擇性常用選擇性尿蛋白指數分別測定患者血清和尿中任意兩種相對分子質量差異較大的蛋白,其中包括尿lgG。尿lgG正常值: 在低危級1級高血壓患者中,尿β2-MG檢測的陽性率均為最高(P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尿多巴胺介紹
尿多巴胺介紹: 多巴胺是人體腎上腺髓質分泌兒茶酚胺之一(兒茶酚胺由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等組成),多巴胺亦為神經遞質,對神經系統功能有重要生理作用。尿多巴胺正常值: 尿1-4歲 261-1698nmol/24h; 5歲-成人 424-2612nmol/24h。尿多巴胺臨床意義: 異常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尿砷介紹
尿砷介紹: 成人體內砷總量為15-20mg,主要分布在頭發、指甲、骨骼、皮膚中。進入體內的砷先在血中轉化,再分布至全身組織,體內砷主要從尿排出。砷中毒與砷對體內巰基有強大結合力有關,使大量含巰基酶類失活,從而阻礙細胞內生化代謝,并使機體抗氧化能力明顯減退。尿砷正常值:????? 1.8-1.9μm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尿氯介紹
尿氯介紹: 體內的氯總量約為100g,主要以氯離子形式廣泛存在于組織和體液中,其是細胞外液數量最多的陰離子。它與碳酸氫根(HCO-)的含量有密切關系。當血清氯濃度降低時,為了保持陰離子的總數不變,碳酸氫根就代償地增加,反之亦然。氯化物對調節體內水、滲透壓與酸堿平衡等都有重要作用。體內氯離子常與鈉離
臨床化學檢查方法介紹尿鈉介紹
尿鈉介紹: 尿鈉指測定24h尿液中的鈉離子濃度。每升血漿中有154mmol的無機陽離子,其中鈉離子約占90%,幾乎占血漿滲透壓的一半。鈉在維持正常水分的分布和滲透壓方面發揮了中心作用。腎是調節鈉和水分、維持酸堿平衡的主要器官。鈉可由腎臟自由濾出,其中絕大部分又被重吸收。尿鈉的排出量隨血鈉的升高而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