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異物剔除不當致匐行性角膜潰瘍病例分析
病例資料患者,男,回族,70歲,因“右眼角膜劃傷致右眼疼痛10 d,加重2 d”于2016年11月12日入院。患者自訴10 d前因自行使用“銀耳環”剔除右眼角膜異物導致右眼疼痛,自行點眼治療(藥物不詳),視力0.3,2 d前右眼突發疼痛加重、視物模糊明顯,未予處理,現感疼痛劇烈伴視物不見來我院就診。否認系統性疾病及藥物過敏史。查體:患者生命體征平穩,心、肺、腹未見明顯異常。眼科情況:視力:VD:LP/3 m、VS:0.3,雙眼視力矯正無增強。眼壓:右未查,左眼:10 mmHg(1 mmHg=0.133 kPa)。右眼眼瞼紅腫明顯,眼球結膜混合充血(++),角膜潰瘍、水腫,潰瘍呈乳白色,前房大量積膿,虹膜未見后粘連。余結構窺不見。分泌物培養結果:表皮葡萄球菌。臨床診斷:右眼匐行性角膜潰瘍。患者入院后迅速采取積極而有效的措施,碘伏溶液沖洗結膜囊,2次/d,慶大霉素4萬U球結膜下注射,2次/d,頻點加替沙星滴眼液、普拉洛芬滴眼液,點擴......閱讀全文
角膜異物剔除不當致匐行性角膜潰瘍病例分析
病例資料患者,男,回族,70歲,因“右眼角膜劃傷致右眼疼痛10 d,加重2 d”于2016年11月12日入院。患者自訴10 d前因自行使用“銀耳環”剔除右眼角膜異物導致右眼疼痛,自行點眼治療(藥物不詳),視力0.3,2 d前右眼突發疼痛加重、視物模糊明顯,未予處理,現感疼痛劇烈伴視物不見來我院就診。
匐行性角膜潰瘍的病因分析
匐行性角膜潰瘍是一種常見的急性化膿性角膜潰瘍,因病變呈中央匐行擴展而得名。前房常有積膿,又稱前房積膿性角膜潰瘍。臨床表現可有異物感、刺痛感甚或燒灼感。球結膜混合性充血,嚴重時伴有水腫。 本病由毒力較強的細菌引起。肺炎雙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或綠色鏈球菌、淋球菌、枯草桿菌等均可致病。發病前
治療匐行性角膜潰瘍的方法介紹
迅速控制潰瘍的發展。本病的病原體為細菌,對多數抗生素,如青霉素、鏈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等均敏感。給藥途徑應首選局部滴眼,注意藥物的濃度及給藥次數。結膜下注射也有一定效果,全身用藥意義不大。 給藥方法在最初接受治療的4小時內,每5~10分鐘給藥一次,每次2~3滴。以后改為每半小時一次。潰瘍控制
匐行性角膜潰瘍的基本信息介紹
是一種急性化膿性角膜潰瘍多見于老年體弱或有慢性淚囊炎者起病急常在角膜外傷后1-2d內出現眼痛畏光流淚視力下降睫狀充血或混合性充血角膜有灰黃色致密浸潤灶邊界模糊很快形成潰瘍潰瘍基底污穢有壞死組織覆蓋潰瘍邊緣向周圍和深部呈潛行性擴展熒光素染色陽性常伴有虹膜睫狀體炎前房內有大量纖維素樣滲出物和積膿瞳孔
關于匐行性角膜潰瘍的檢查診斷介紹
檢查 檢查可見角膜損傷處,或角膜中央偏下方,出現灰白色或黃色浸潤。潰瘍呈進行性,在其一側邊緣呈新月形浸潤,向周圍及深層發展,而相對一側比較清潔,其形態似蛇匐行。此外可見前房積膿。 診斷 本病的特征是起病較急,有明顯的眼部刺激癥狀,角膜出現灰黃色或黃白色浸潤或潰瘍,前房早期即有虹膜炎反應。發
簡述匐行性角膜潰瘍的臨床表現
臨床表現可有異物感、刺痛感甚或燒灼感。球結膜混合性充血,嚴重時伴有水腫。潰瘍首先出現于外傷后角膜受損的部位。最初為灰白色或黃白色濃密浸潤點,約米粒或綠豆大小,周圍常環繞著灰暗色水腫區,是為早期現象。 潰瘍未能控制可繼續向四周擴大,通常向中央一側進行,如蛇行。潰瘍尚可向深部發展,形成基質潰瘍。壞
真菌性角膜潰瘍的病因分析
真菌性角膜潰瘍是一種由真菌引起的致盲率極高的感染性角膜病變。隨著抗菌素和糖皮質激素的廣泛使用,以及對于本病的認識和診斷水平的提高,其發病率不斷提高。患者可出現眼部刺激癥狀,如疼痛、畏光、流淚等。 本病系真菌直接侵入角膜感染所致。在感染角膜的潰瘍面上刮取壞死組織進行涂片檢查,常可找到真菌菌絲。將
如何診斷角膜潰瘍?
細菌性角膜潰瘍較多見﹐是嚴重的化膿性角膜潰瘍。常見匐行性角膜潰瘍和綠膿桿菌性角膜潰瘍。前者多伴有前房積膿又稱前房積膿性角膜潰瘍。多見于老年﹑體弱﹑營養不良﹑慢性淚囊炎患者。常因角膜外傷后肺炎鏈球菌﹑莫拉-阿克森費爾德二氏桿菌﹑葡萄球菌感染而致病。其臨床特征為起病急﹐病變開始于角膜中央﹐有黃白色浸
分析角膜潰瘍的病因
引起角膜炎癥的病因及其復雜,外傷與感染,是引起角膜炎最常見的原因;結核、風濕、梅毒、營養不良等全身性疾病,是一種內在性的因素;角膜鄰近組織疾病的影響如急性結膜炎、鞏膜炎、色素膜炎等。 角膜病的癥狀主要有:患者怕光、流淚、疼痛,重者有眼瞼痙攣等刺激癥狀。當角膜上皮剝脫時可導致劇烈眼疼。根據角膜病
角膜鐵屑異物的臨床分析
角膜鐵屑異物是一種常見疾病,特別是在農忙季節,農民在用電動砂輪或者電焊中操作不慎或者是缺乏防護常有鐵屑嵌入角膜。現將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100例角膜鐵屑異物進行分析總結如下。1.臨床資料角膜鐵屑異物100例(100眼),全部為男性。年齡在20-70歲,30-55歲的83例(占83%)
真菌性角膜潰瘍的介紹
常有農業角膜外傷農忙高溫季節發病率高特點是起病緩慢病程較長刺激癥狀較前兩者為重潰瘍色調較白表面干燥粗糙呈“舌苔”或“牙膏”樣似有干而硬的感覺容易刮下中心病灶周圍有時可見到“偽足”或“衛星灶”角膜后壁有片狀膠樣沉著物前房有稠厚之積膿刮片可找到菌絲診斷即可成立培養可見致病真菌如鐮刀菌曲霉菌青霉菌白色
關于慢性角膜炎潰瘍性角膜炎的病因分析
1、外因:外因所致的角膜感染大多要具備兩個條件: a、角膜上皮細胞的損傷、脫落。 b、同時合并感染。只有在這兩個條件都具備的情況下,才容易發生感染性角膜潰瘍。 2、內因:指來自全身的內因性疾患。 角膜沒有血管,所以急性傳染病不易侵及角膜。可是角膜組織卻參予全身的免疫反應,盡管其免疫反應的
綠膿桿菌性角膜潰瘍的病因分析
1.原理 本病系綠膿桿菌直接侵入角膜引起感染所致。 2.特征 該菌為革蘭陰性桿菌,營養要求不高,它廣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土壤、污水及空氣中,亦可寄生于體表乃至結膜囊內。 3.溫度 最適宜的繁殖溫度為30~37℃,能產生熒光素和綠膿素。應該引起注意的問題是綠膿桿菌可存在于很多種眼藥水中,如熒
綠膿桿菌性角膜潰瘍簡介
是由綠膿桿菌感染引起的嚴重化膿性角膜炎常因外傷角膜異物剔除后或使用被綠膿桿菌污染的器械苭水(如熒光素)接觸鏡而發生發病迅速多在數小時或1-2d內出現劇烈疼痛視力下降眼瞼腫脹球結膜充血水腫角膜上出現黃白色壞死灶表面稍隆起迅速擴大周圍有一濃密的環形浸潤前房大量積膿角膜壞死組織脫落形成大面積潰瘍并產生
角膜潰瘍的簡介
角膜是眼球最前面的一層透明的薄膜,經常暴露在空氣里,接觸病菌機會多。常因異物等外傷,角膜異物剔除后損傷以及沙眼及其并發癥、內翻倒睫刺傷角膜,細菌、病毒或真菌乘機而入,引起感染而發生角膜潰瘍。此外,如結核引起的變態反應、維生素A缺乏、面癱及眼瞼疤痕致眼瞼閉合不良均可引起角膜潰瘍。
怎樣預防角膜潰瘍?
患者絕大多數為農民,雖然整年均可發生,但主要集中在農業夏收和秋收季節。 1、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勤洗手,常剪指甲; 2、不要長期佩戴隱形眼鏡;更換隱形眼鏡時要小心。 3、與急性結膜炎的預防相同,主要是切斷傳染源與注意眼和手的衛生。 4、禁止患者在公共場所洗浴、游泳。 5、治療以局部用藥
角膜潰瘍如何預防?
角膜潰瘍是一種嚴重的眼部疾病,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失明。以下是預防角膜潰瘍的一些方法: 避免眼部受傷:在進行體育運動、工作或其他活動時,應佩戴適當的護目鏡或眼鏡,以避免眼部受傷。 注意衛生:保持眼部清潔,避免用手揉眼睛,尤其是在手部不干凈的情況下。 避免使用過期或不合適的眼藥水:使用
關于慢性角膜炎非潰瘍性慢性角膜炎的病因分析
角膜實質炎:是指角膜實質內的彌漫性炎癥。它多半是一種抗原抗體反應的表現,如先天性梅毒性角膜實質炎。但也可見于結核、病毒和某些霉菌的感染。下面僅就先天性梅毒性角膜實質炎加以敘述。 一般認為是一種過敏反應,也就是在角膜內發生的一種由于梅毒螺旋體引起的抗原抗體反應。大部分發病年齡在5歲到25歲,女性
治療真菌性角膜潰瘍的方法介紹
潰瘍階段真菌高度生長繁殖,應首選對真菌敏感的藥物。由于真菌常潛伏于角膜組織內,要求藥物與潰瘍面保持連續性的接觸,使藥物在深部組織達到足夠濃度,才能消滅或抑制真菌的活動。藥物包括多烯類、咪唑類和米嘧啶類等。并發虹膜炎者,應使用1%阿托品眼液或眼膏散瞳。忌用糖皮質激素。對于藥物治療無效的病例,需進行
關于細菌性角膜潰瘍的簡介
細菌性角膜潰瘍(bacterila corneal ulcer)是角膜在受到損傷之后由肺炎鏈球菌、葡萄球菌、綠膿假單胞菌、淋病奈瑟菌及摩拉克菌等病原菌引起的角膜缺損及缺損區下角膜基質壞死的化膿性感染。 多為角膜外傷后感染或剔除角膜異物感染所致。農作物、指甲劃傷、鐵屑異物傷、接觸鏡的摩擦傷是近幾
治療細菌性角膜潰瘍的簡介
1.勤滴高濃度強化抗生素眼藥水,每半小時一次,采用敏感藥物配制眼藥水于球結膜下注射,一般不強調全身用藥。若存在以下情況,鞏膜化膿、潰瘍穿孔,有眼內或全身播散可能的,繼發于角膜或鞏膜穿通傷或無法予以理想局部治療的,應在局部點眼的同時全身應用抗生素。 2.適當配合清創、散瞳和熱敷。 3.經藥物控
治療蠶蝕性角膜潰瘍的簡介
本病治療相當困難。 1.可用糖皮質激素點眼。 2.應用膠原酶抑制劑,如2%半胱氨酸眼液。 3.用免疫抑制劑1%~2%環胞霉素A油劑、或0.05%FK506滴眼劑滴眼,有一定療效。 4.用抗生素眼液及眼膏防止混合感染,并適當補充維生素類藥物。 5.手術:病灶局限于周邊且表淺時,可行相鄰的
綠膿桿菌性角膜潰瘍的概述
綠膿桿菌性角膜潰瘍是由綠膿桿菌所引起的暴發性角膜化膿性感染,最早由Sattler(1981)報導此病,1938年版Duke-Elder的Textbook of Ophthalmology中僅記載數例,而在1965年版Sytem of Ophthalmology中已引用約100例。國內除范德彰等于
綠膿桿菌性角膜潰瘍的病因
1.原理 本病系綠膿桿菌直接侵入角膜引起感染所致。 2.特征 該菌為革蘭陰性桿菌,營養要求不高,它廣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土壤、污水及空氣中,亦可寄生于體表乃至結膜囊內。 3.溫度 最適宜的繁殖溫度為30~37℃,能產生熒光素和綠膿素。應該引起注意的問題是綠膿桿菌可存在于很多種眼藥水中,如熒
綠膿桿菌性角膜潰瘍的特征
該菌為革蘭陰性桿菌,營養要求不高,它廣泛存在于自然界的土壤、污水及空氣中,亦可寄生于體表乃至結膜囊內。
綠膿桿菌性角膜潰瘍的治療
一旦懷疑為綠膿桿菌感染,不必等待細菌培養結果,應分秒必爭按本病治療,開始治療越早,角膜組織破壞越少,視力恢復的希望就越大。在治療上,還應根據本病特點,進行下述處理。 1.嚴格實行床邊隔離 以免交叉感染。對患者使用的藥物和敷料,必須與其他患者分開,醫務人員在每次治療前后,也必須徹底洗手或戴手套
關于細菌性角膜炎的癥狀體征介紹
1、淋球菌感染 多為經產道分娩的新生兒。患眼有畏光、流淚、疼痛、視力障礙、眼瞼痙攣等癥狀。眼瞼高度水腫、球結膜水腫和大量膿性分泌物,睫狀或混合性充血伴有角膜上皮缺損、角膜基質侵潤及潰瘍。前房可有不同程度極膿。常致角膜穿孔。 2、革蘭陽性球菌感染 角膜出現圓形或橢圓性局灶性膿腫病灶,伴有邊界明顯
關于角膜上點狀暗灰色混濁的鑒別診斷介紹
一、角膜炎 (一)淺層角膜炎 ①原發性病變可為病毒所致。如腺病毒VII型引起的流行性角結膜炎、腸道病毒引起的流行性出血性結膜炎。均可在角膜上皮和上皮下引起炎癥浸潤。熒光素染色呈粗細不等的點狀著色。若為單純皰疹性上皮感染則呈點狀、星芒狀或線狀,逐漸發展為樹枝狀或地圖狀混濁。 ②繼發于鄰近組織
一例Reiter綜合征合并角膜潰瘍病例分析
Reiter綜合征是以關節炎、尿道炎和結膜炎為臨床特征的一種特殊類型的反應性關節炎,1916年Reiter首先報道該病。Reiter綜合征在眼部的主要表現為結膜炎,角膜炎相對少見,2010年我院收治1例Reiter綜合征合并角膜潰瘍的患者。患者,男性,18歲。因雙眼紅痛1個月,加重并視物不清10 d
邊緣潰瘍性角膜炎的鑒別
角膜炎,分潰瘍性角膜炎又名角膜潰瘍,非潰瘍性角膜炎即深層角膜炎兩類。因角膜外傷,細菌及病毒侵入角膜引起的炎癥。患眼有異物感,刺痛甚至燒灼感。球結膜表面混合性充血,伴有怕光、流淚、視力障礙和分泌物增加等癥狀。角膜表面浸潤有潰瘍形成。 潰瘍性角膜炎又名角膜潰瘍,絕大部分為外來因素所致,即感染性致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