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奧會中國首金背后的“黑科技”:風洞、可穿戴智能設
2月5日,中國短道速滑混合團體奪得北京冬奧會中國首金。2分37秒348,中國隊曲春雨、范可新、武大靖、任子威四人奪得短道速滑混合團體接力冠軍。 短道速滑起源于加拿大,可謂追求人類速度極致的比賽項目,今年的第二名意大利隊比中國隊只慢了0.016秒。圖源:人民日報 短道速滑隊被稱為中國冰雪隊伍的“王牌之師”,在中國獲得的14枚冬奧金牌中貢獻了11枚金牌。“王牌之師”用到了哪些黑科技? 訓練“神器”:風洞 短道速滑賽在毫秒間進行速度比拼,運動員些微的姿態變化就能影響最后的比賽結果。保持的姿態讓空氣阻力越小,速度也就越快。 那么如果有一項技術可以讓運動員實時知曉每個姿態下的精確阻力值,不斷訓練形成肌肉記憶,就能找到最佳的運動姿態。這項技術就是在導彈、火箭和飛機的設計中也使用的“風洞”。 參與風洞設計的航天科技十一院三所工程師鄭劉曾在接受《環球時報》采訪時表示,當中國短道速滑隊在風洞中開展測試時,隊員們會站在特制的六分量......閱讀全文
北京2022年冬奧會:設項和產生金牌最多的一屆
北京時間2018年7月19日凌晨,國際奧委會執委會召開會議,就各單項體聯提交的北京2022年冬奧會新增和調整小項的建議進行表決,最終在不擴大參賽規模的基礎上,北京冬奧會新增女子單人雪車、短道速滑混合團體接力、跳臺滑雪混合團體、自由式滑雪男子大跳臺、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臺、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混合團體
用科技為冬奧會火炬編織外衣
北京2022年冬奧會開幕在即,激動人心的火炬接力儀式正在進行。旋轉上升,猶如絲帶舞動飄逸,化作頂端的熊熊火焰…… 作為歷屆奧運會中備受關注的元素之一,此次冬奧火炬“飛揚”一亮相就吸睛無數。東華大學機械學院教授、紡織科技創新中心主任孫以澤團隊作為火炬重要部分外飄帶(外殼)的關鍵制造技術提供方,
冬奧會上,北醫-“黑科技”將閃亮登場
“科技冬奧專項”國內首個基于人工智能的凍傷及頜面創傷移動式智能化診療平臺正式投入使用。(北大醫學部供圖)?“科技冬奧”是2022年北京冬(殘)奧會的主要特色之一。從北醫三院的運動創傷救治到口腔醫院的凍傷及頜面創傷救治,再到北大六院的心理健康保障,北大醫學將借助科技力量,全方位保障北京冬奧。賽場內外,
科技成果融入冬奧會每個細節
即將在明年2月舉辦的北京冬奧會得到大批科技成果助力。“科技冬奧”將成為2022年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一大亮點,場館建設、基礎設施、綠色環保、智慧服務、轉播技術、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將得到充分展示和應用。 北京冬奧組委18日在首鋼辦公區舉辦了科技冬奧新聞發布會。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司長吳遠彬介紹,
科技冬奧|212項技術在冬奧會上應用
2月16日,在2022北京新聞中心新聞發布會——科技冬奧有關情況專場上,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主任黃晶介紹,2017年,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設立了“科技冬奧”重點專項。專項面向北京冬奧會的實際需求,圍繞辦賽、參賽、觀賽、安全、示范5大板塊部署科研任務。專項共安排部署80個科研項目,共有212項技術
重慶大學發揮學科優勢-科技助力冬奧會
中新網重慶12月30日電 (記者 鐘旖)北京冬奧會將于2022年2月4日開幕。記者30日從重慶大學獲悉,該校充分發揮學科優勢,牽頭承擔了“科技冬奧”重點專項中的“嚴寒山地地基處理及大面積高容量臨時設施安全運維關鍵技術”“面向冬奧的京張高鐵配套視覺全方案設計技術示范”“雪上項目場地環境要素影響評估與臨
冬奧今日閉幕,接棒者意大利上演“米蘭八分鐘”
2月20日,北京冬奧會將展開第16個(最后一個)金牌日的爭奪,最后的5枚金牌將要全部產生。此外,20時將要在國家體育場“鳥巢”進行北京冬奧會的閉幕式。? 由 紅星新聞 提供最后5枚金牌產生羽生結弦“返場”表演滑北京冬奧會即將迎來閉幕式,在此之前,今天將要產生本屆賽事109枚金牌中的最后5枚。9時05
短道速滑隊從零起步,中國隊勇奪2金1銀1銅!
隨著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比賽結束,中國短道速滑隊也結束了他們在北京冬奧會上的全部比賽。2金1銀1銅,一枚枚沉甸甸的獎牌掛在了他們的脖子上,而這一刻,“你永遠可以相信中國短道速滑隊”這句話也再次回響在首體體育館里。他們拿到了2金1銀1銅2月5日,短道速滑2000米混合接力,范可新、曲春雨、武大靖、任
護航冬奧會-氣象科技實現兩個“首次創新”
從11月6日北京迎來今冬初雪便達到暴雪量級,到一波接著一波寒潮“侵襲”,北京2022年冬奧會開賽前的最后一次全方位測試活動并未受到特別影響,2地3賽區的8個競賽場館正在按計劃穩步進行10項國際賽事、3個國際訓練周和2項國內測試活動,這背后冬奧氣象服務保障籌備工作功不可沒。 要知道,與夏季奧運會
冬奧第7金,屬于齊廣璞的自由式滑雪男子空中技巧
在剛剛結束的自由式滑雪男子空中技巧決賽中,中國隊選手齊廣璞在本屆冬奧會上首次拿出5.0的高難度動作,并以出色的發揮獲得129.00分,奪得金牌!這是繼2006年都靈冬奧會韓曉鵬摘得首金后,中國空中技巧男隊再次奪得該項目金牌。
北京奧運要摘“科技金牌”,實現交通“零排放”
北京奧運要摘“科技金牌”——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首次實現交通“零排放” 人民網北京5月11日電 一大批先進技術的應用,將使北京摘取奧運史上的一枚特殊“金牌”——在日前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用“奧運與科技的完美結合”來形容即將開幕的2008年北京奧運會。他表示,
第200塊“金牌”:回望廣州亞運中的高科技元素
隨著中國女排姑娘最后一扣完成驚天大逆轉,中國代表團在廣州亞運會上奪得了歷屆最多的199枚金牌。 11月27日,廣州亞運會圓滿落幕。可還有一群人,應該頒發給他們第200塊“金牌”,他們就是用高科技手段保證亞運的科技工作者。正是通過他們的付出,才使本屆亞運會成為一場足以在世界奪冠
探訪“金牌”實驗室
“2013年,我局國家有色金屬礦產品檢測重點實驗室檢測化礦產品712批次、1475個檢樣、4757個項目,出具714份檢測報告。”日前,記者一行來到廣西防城港檢驗檢疫局該實驗室的國家有色金屬礦產品檢測重點實驗室,高級工程師羅明貴說。 在實驗室,記者看到,實驗室配備了X射線熒光光譜儀、X射線
今日冬奧賽事前瞻:中國兩項爭牌-男女冰壺求勝
北京冬奧會11日將產生7枚金牌,中國隊冰上、雪上雙線出擊,將在短道速滑和鋼架雪車賽場沖擊獎牌。 冰上:短道速滑再沖獎牌 男女冰壺全力爭勝 短道速滑11日將進行女子1000米的1/4決賽、半決賽和決賽,以及男子5000米接力半決賽和男子500米預賽,本屆奧運會已獲2金1銀的中國短道速滑隊將再爭
北京冬奧會中國首金背后的“黑科技”:風洞、可穿戴智能設
2月5日,中國短道速滑混合團體奪得北京冬奧會中國首金。2分37秒348,中國隊曲春雨、范可新、武大靖、任子威四人奪得短道速滑混合團體接力冠軍。 短道速滑起源于加拿大,可謂追求人類速度極致的比賽項目,今年的第二名意大利隊比中國隊只慢了0.016秒。圖源:人民日報 短道速滑隊被稱為中國冰雪隊伍
北京冬奧會關注啥
北京冬奧會進入倒計時。近日在北京圖書大廈舉行的《冬奧簡史》新書分享會上,作者季成提醒讀者關注北京冬奧會中幾個特別的地方。雪上項目第一次“反攻城市”? ? 從1988年加拿大卡爾加里冬奧會開始,冰上項目和雪上項目正式分開。冰上項目和雪上項目有什么區別?就是滑冰與滑雪的區別嗎?? ? 季成解釋說
把實驗室搬到運動場
一排排低氧訓練器材、花花綠綠的滑雪護具、頭戴VR眼鏡的體驗人群、在滑雪訓練機前排成“長龍”的隊伍,這是2017科技冬奧論壇體育科技產品展示區的一幕。面對眾多先進的體育“黑科技”產品,與會者懷著極大興趣。 兩年前,北京聯合河北張家口成功贏得2022年冬奧會主辦權。多位專家表示,北京2022年冬奧
安捷倫科技公司金牌贊助第三屆全國生命分析化學會議
??? 2010年8月20-22日,第三屆全國生命分析化學會議在美麗的北京大學未名湖畔隆重召開,作為大會的金牌贊助商,安捷倫科技公司以先進的創新技術、全面的應用解決方案再次打動并征服了廣大專家用戶,再次體現了安捷倫公司在分析儀器界及生命分析領域的行業領跑者地位。???? 2010年5月14日,安捷倫
Cancer-Cell:癌細胞的“免死金牌”
來自愛荷華大學和楊百翰大學的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基因,其有可能成為克服癌癥耐藥性的靶點。這一研究發現不僅可以改進預后和診斷工具,用以評估癌癥及監控患者對治療的反應,還有可能促成新療法,針對性根除耐藥癌細胞。相關成果發表在1月14日的《癌細胞》(Cancer Cell)雜志上。 耐藥性是許
科技助力-打造高性能中國冬奧“戰衣”
2月7日,在北京冬奧會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A組決賽中,中國選手任子威獲得金牌。 超越、反超越,壓線沖刺的激烈競爭讓觀眾為沖金歡呼的同時,也在贊嘆任子威的“戰衣”固若金湯。 短道速滑比賽情況瞬息萬變,勝負可能只在0.01秒。實踐證明,高水平運動員在比賽中使用的服裝必須具備防切割功能。ISU(
2022北京冬奧會火種抵達北京
10月20日上午,北京2022年冬奧會火種抵達北京。 此前,北京冬奧會火種于18日在奧運會發源地——希臘伯羅奔尼撒半島的古奧林匹亞遺址采集成功。19日,北京冬奧會火種在希臘首都雅典的帕納辛奈科體育場(大理石體育場),正式由希臘奧委會交接給北京冬奧組委,并由北京冬奧組委帶回中國。
央視曝徐夢桃奪冠黑科技:竟然還有個虛擬教練??
伴隨一條完美的弧線,31歲的徐夢桃,等待12年,終于拿下冬奧金牌!這條弧線可謂是當前女子空中技巧項目高難度動作,系數高達4.293。徐夢桃也是憑借助滑、起跳、空中翻轉和落地的一氣呵成,斬獲108.61的高分。激動人心,著實激動人心。而就在剛剛,央視曝出了徐夢桃完成這條“夢想弧線”背后的殺手锏之一:全
李波:站在“風口”的人
李波(右)和團隊成員交流鋼架雪車風洞測試中的技術問題。 北京交通大學供圖“總算找到你們了。”2018年,當國家體育總局冬季運動管理中心工作人員找到北京交通大學土木建筑工程學院風洞實驗室負責人李波教授時,心情非常激動。他們在國內找了一圈能開展冬季項目風洞應用技術研究的團隊,最后發現最合適的團隊就在“家
奧運金牌,有基因的一半
EPO基因讓人跑得更久,ACE基因讓運動更有效,ACTN3基因讓人跑得更快 盡管菲爾普斯和隊友們一樣的訓練,一樣的在“水立方”比賽,但創造歷史的只有他一人;盡管博爾特訓練條件可能不如許多發達國家的運動員,但就是他以9秒69的成績把所有人拋在身后;盡管都是女性,都是“蜂腰鶴膝”,但只有伊辛巴耶娃能輕
梁紅斌:野外天團的“金牌隊長”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國家動物標本資源庫(原國家動物博物館標本館),擁有全亞洲最大的動物標本收藏量。在這里,近1000萬號動物標本靜靜陳列,其中有750萬號是昆蟲標本。而在這些昆蟲標本中,至少有100萬號是由中科院動物所副研究員梁紅斌帶隊采集的。 當他本人報出這個數字時,同事們的第一反應是“梁老
科技“雙奧”搶先看
作為2022年冬奧會冰球以及冬殘奧會冰球競賽場館,國家體育館早在2019年就開啟了全面改造。如今國家體育館,也就是“冰之帆”已經完成了“硬件”和“軟件”的優化和升級,就在國家體育館剛剛改造完成時,我們的記者就探訪了那里。 作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三個主場館之一,國家體育館除了能夠開展夏季奧運
北京冬奧會火種在希臘成功點燃
10月18日,北京冬奧會火種在奧林匹克運動的發祥地——希臘伯羅奔尼撒半島的古奧林匹亞采集成功。在有著兩千多年歷史的赫拉神廟遺址前,奧運火種再次為北京點燃。圖① 扮演最高女祭司的演員喬治烏在火種采集儀式上從火種罐引燃火炬。圖② 扮演最高女祭司的演員喬治烏將象征和平和榮耀的橄欖枝傳遞給第一棒火炬手—
北京2022年冬奧會《防疫手冊》發布
北京冬奧組委25日發布了《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防疫手冊》(以下簡稱《防疫手冊》)。 《防疫手冊》分兩本,一本面向運動員和隨隊官員,另一本面向所有其他利益相關方,為其提供了全面的防疫指導,有助于涉奧人員為前往和抵達中國、參加冬奧會和冬殘奧會以及離開北京做好準備。 國際奧委會奧運會部執
安捷倫公司為石化行業打造全方位金牌服務
中國經濟的迅猛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國內對石油和石化產品的需求也快速增長。隨著煉油和石化生產規模的擴大,在石化企業中,目前分析化驗已經扮演了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分析檢測項目涉及到原料分析,中間產品(如聚乙烯單體)質量控制,產品出廠質量控制,環保檢測等等,成為石化企業從原料到產品質量控制的關
英特爾全新升級冬奧會體驗中心
1月24日,英特爾在位于前門新近建成的“英特爾北京2022年冬奧會體驗中心”舉辦了媒體見面會,介紹了英特爾即將在2月開幕的北京2022冬奧會上的諸多創新應用進展。據悉,在北京2022年冬奧會上,智慧科技的廣泛應用將成為一大亮點。以英特爾為例,從運動員訓練到賽事轉播,從基礎設施建設到組織運營,其包括A